?

陳情表

  • 一表陳情動君心,兩難抉擇牽古今 ——《陳情表》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陳情表》是本單元的第一篇精講課文。教學《陳情表》首先要明確文本內容:李密向誰陳情,陳什么情,如何陳情等;進而分析李密在陳情時的矛盾心理。通過閱讀與感悟,理解李密“忠”“孝”不能兩全的原因,以及提出“忠”“孝”兩全之策的初衷,深入感悟作者的“至情至性”?!緦W情分析】經過之前的學習,學生已有一定的閱讀文言文的基礎,基本掌握了閱讀文言文的方法,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讀懂文章內容,在教師的指導下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以及句式的意義或用法等文言現象。本文

    學語文 2023年5期2023-10-08

  • 李密《陳情表》文本解讀四題
    用等多視角對《陳情表》進行文本解讀,力求還原文本原有的深層意蘊和內在精髓。關鍵詞:李密 《陳情表》 文本解讀 語文教學 孝道《陳情表》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文中李密用催人淚下的文字深刻說明了祖母對自己的撫育之恩以及自己要報養劉氏的赤誠之心,同時巧妙地表達了自己進退兩難的苦衷,其真摯感情成功地打動了晉武帝,實現了自己先盡“孝道”而后“盡忠”的平生夙愿,以至于后世流傳著“讀陳情表者不哭不孝”的說法。一.文本解讀的價值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的閱讀能力不能一蹴而

    文學教育 2022年12期2023-01-03

  • 陳情表》的思辨性閱讀教學策略
    。筆者試圖以《陳情表》為例,對思辨性閱讀教學實施策略進行研究探討,以期對思辨性閱讀的實施起到一定地促進作用。關鍵詞:思辨性閱讀 閱讀教學 實施策略近年來,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需要,思辨性閱讀越來越受到學界的重視?!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2017版)》更是重點強調了“思辨性思維”的重要地位,不僅把“思維發展與提升”作為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把“思辨性閱讀與表達”作為語文課程的必修任務群之一。目前,雖然大部分老師基本上能意識到思辨性

    文學教育 2022年12期2023-01-03

  • 至性之言,自爾動人
    梁勇摘要:《陳情表》和《項脊軒志》是我國古代散文的重要篇章,被編入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第三單元第9課。第9課第3課時的教學設計,從“情”的角度對兩篇文章進行整合探討,在交際情境中分析作者表現“情”的技法,從而讓學生建構起自己的寫作結構圖式。關鍵詞:《陳情表》;《項脊軒志》;交際情境;選擇性必修《陳情表》《項脊軒志》被編入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第三單元的第9課,隸屬于“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研習”學習任務群。這兩篇文章都是我國古代散文的重要篇章,因此教學中,除了

    教育研究與評論(中學教育教學) 2022年5期2022-06-23

  • 思維交鋒,邏輯博弈 ——《陳情表》的邏輯學解讀
    修下冊的課文《陳情表》,歷來被視為抒情文的典范之作——李密為了供養祖母,一再推辭高官厚祿,其所“陳”之“情”,令人感動,晉武帝不但不再強行征召,還恩賜奴婢,侍奉其祖母。宋代趙與時甚至指出:“讀李令伯《陳情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孝?!比欢?,解讀《陳情表》如果局限在“情”字上,未免有失膚淺,把晉武帝的賜婢行為理解成為“情”所動,也過于一廂情愿?!?span class="hl">陳情表》承載更多的是舊臣李密和新君晉武帝之間的邏輯博弈,可以做邏輯學解讀的研究范本。在寫作《陳情表》前,李密已打定

    中學語文 2022年5期2022-03-02

  • 高中文言文教學策略淺析
    讀理解能力?!?span class="hl">陳情表》作為經典的文言文作品,對提高學生的文言文水平有著重要的幫助作用。本文以《陳情表》的教學為例,分析探討了高中文言文教學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 《陳情表》;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在中國文化的發展長河中留下了眾多的經典作品,文言文的學習有助于學生更好地了解中國古代的文學發展,并且通過文言文的閱讀學習,了解中國古代的社會生活及歷史文化?!?span class="hl">陳情表》的教學,可以讓學生很好地學習和了解文言文的內容及相關知識,幫助學生提高文言文的閱讀理解水平。一、通讀

    中學語文·大語文論壇 2021年12期2021-12-21

  • 陳情表》:孝道與皇權博弈的雙贏
    長久以來,《陳情表》被認為是一篇單純抒寫“孝道”的作品,一句經典的評價又更加固化了這種理解。有了這個先入為主的印象,讀者閱讀《陳情表》便更難走出單一主題的藩籬。這種理解不但弱化、甚至歪曲了《陳情表》的主旨,而且忽視了文本更加豐富的社會、歷史、人文的內涵。實際上就是走入了一個誤區,并未把握住《陳情表》應有的價值。筆者從這句經典的評價說開去,力圖還原《陳情表》本來的面目。關鍵詞 《陳情表》;孝道;利益;雙贏古人云:“讀李令伯《陳情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孝。

    中學語文·教師版 2021年11期2021-11-21

  • 陳情表》“急于星火”正解
    文教材將李密《陳情表》中的“急于星火”注釋為:比流星的墜落還要急。指催逼得十分緊迫。星火,流星的光。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發現,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李密運用了互文見義和比喻的修辭手法,“急于星火”中的“于”應解釋為“若,如,像”等,而不是“比”。關鍵詞:李密;《陳情表》;急于星火;互文見義;比喻“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于星火。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茍徇私情,則告訴不許?!币陨鲜窃私贪娓咧姓Z文教材必修五《陳情表》中的一段文字。課

    語文教學之友 2021年9期2021-09-16

  • 從“信達雅”角度賞析《陳情表》譯文
    雅”。本文以《陳情表》譯文為例,結合嚴復“信達雅”的翻譯觀,分析探究其英譯文的絕妙之處,以望對未來古文翻譯提供一些借鑒。關鍵詞:信達雅;《陳情表》;翻譯;賞析作者簡介:陳倩紅(1998.5-),女,漢族,河南開封人,天津大學外國語言與文學學院碩士,研究方向:口譯方向。[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39(2021)-08-0-02《陳情表》是三國兩晉時期的著名文學家李密寫給晉武帝的奏章。文章首先寫自己的不幸童年,向

    青年文學家 2021年8期2021-06-15

  • 對《陳情表》的批判性閱讀
    摘 要 李密《陳情表》一文歷來便有“至真至誠”的贊譽,而實際上表中所陳之“忠”具有虛偽性。我們可利用此文進行批判性閱讀教學,在帶著學生進行批判性閱讀中我們發現:“偽忠”之下,是李密的一種虛與委蛇的堅決周旋,他將“尊嚴的面子”舍去,卻留下了“強硬的里子”。關鍵詞 《陳情表》;批判性閱讀;批判性思維李密《陳情表》一文歷來便有“至真至誠”的贊譽,人教版選編《陳情表》的目的也是讓學生體會表文中“至誠至性”的動人情感及其言辭委婉的陳情藝術。假若思維止步于此,那么學生

    中學語文·大語文論壇 2021年3期2021-05-24

  • 《出師表》和《陳情表》的高超語言藝術技巧
    ,《出師表》《陳情表》之所以流芳百世,很大原因是被諸葛亮忠心和李密的孝道所感動。其幽深巧妙的意境,動人心扉的感情,深刻主流的道義,高超語言藝術與技巧運用,才使其成為今人只能模仿卻永遠無法超越的經典。關鍵詞:出師表 陳情表 意境 感情 道義“讀《出師表》不落淚者,不忠;讀《陳情表》不落淚者,不孝”。古人的話語真切地說出了兩篇文章的影響力之巨大。表,封建時代稱臣子給君主的奏章。這種體裁的性質決定了文章以詞達意、以語傳情的總基調為恭敬懇切、真摯感人的,加以兩篇文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21年2期2021-04-12

  • 陳情表》“僮”字別解
    教材將李密的《陳情表》中“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的“僮”字釋為“童仆”是不夠恰當的,因為此解與語境失協,又與情理相悖。在訓詁有據的前提下,若將該文“僮”字釋為“兒童(少年、未成年人)”則更為合適。這種別解在學界亦可得到頗多支持。關鍵詞:僮;童仆;兒童;語境;情理西晉李密的《陳情表》中有這樣一句:“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本渲小百住弊质鞘裁匆馑??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等一些選本皆注釋為:“僮,童仆?!痹撟⒖此瓶梢?,其實與語境失協,與情

    語文教學之友 2021年3期2021-03-18

  • 《出師表》拓展閱讀
    祖母的李密上《陳情表》,委婉懇切地提出“愿乞終養”的請求。武帝感嘆:“士之有名,不虛然哉!”難怪后世評價:“讀諸葛孔明《出師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忠;讀李令伯《陳情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孝?!弊x有所思1.閱讀文言文,讀懂是基礎。你從《陳情表》(節選)中積累了哪些古今異義的詞語?你能理解文章的思路嗎?2.你認為《陳情表》為何能打動晉武帝?

    初中生世界·九年級 2021年2期2021-03-15

  • 語文學科核心素養下的《陳情表》文本解讀與教學
    養,深入解讀《陳情表》,對體現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文本內涵進行闡釋和教學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備教策略,以期對《陳情表》的教學有所啟發。[關鍵詞] 《陳情表》;核心素養;文本解讀《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語文學科核心素養要包括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個方面?!盵1]現立足于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深入研析《陳情表》,充分挖掘體現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要點,以期對古文教學中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有所幫助。一、

    中小學班主任 2021年2期2021-03-03

  • 百善孝為先 至孝者至忠 ——讀李密《陳情表》有感
    夏 海陳情表(節選)李 密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于星火。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今臣亡國賤俘

    黨員干部之友 2021年2期2021-03-03

  • 李密《陳情表》中的孝心與宦情——兼及“知人論世”文學批評方法
    張廷銀李密《陳情表》中的孝心與宦情——兼及“知人論世”文學批評方法張廷銀(北京語言大學 中華文化研究院,北京 100083)李密《陳情表》是以情動人的名篇,其為了孝養祖母而堅辭朝廷征聘,尤其令人動容。但李密反映在《陳情表》中的孝心其實另有隱情,背后與他的政治追求即選擇有十分密切的關系。這是我們今天重新閱讀這篇名作時所應該注意的,孟子所提倡的“知人論世”批評方法依然需要堅持。李密; 《陳情表》; 知人論世千古名篇《陳情表》,是西晉李密為了孝養祖母而撰寫的一篇

    銅仁學院學報 2021年2期2021-01-07

  • 在語文教學中把傳統美德點亮
    德;語文教學;陳情表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人們卻越來越懷念傳統美德了。過去因為有它,人們更能沉住氣,專心執著地去干一件事;因為有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淳樸美好。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有責任將傳統美德發揚光大。我們的語文學科,內容豐富,人文性和情感性極強,且入選我們高中語文教材的文章都是文質兼美的,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語文學科的優勢,把傳統美德點亮,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他們的思想水平。一、讀懂授課內容,掂量課文內容與核心思

    神州·下旬刊 2020年7期2020-10-21

  • 讀李密《陳情表》:至孝者才能至忠至善
    縣的李密,以《陳情表》名垂后世,屬文治范疇;一為隋末唐初的李密,因參與和領導農民起義反隋而揚名天下,屬武功范圍。文治武功,文治更重要,影響更深遠,這是因為人是靠思想站立的,歷史也是靠思想的引領而發展進步的?!?span class="hl">陳情表》是李密向晉武帝司馬炎呈上的表文。當時,晉武帝要李密赴朝任官,做太子洗馬,即太子的侍從官,掌管整理圖籍、講經、祭奠先圣先師等事務,李密因祖母生病需要照料不能赴任,因而上表陳情?!?span class="hl">陳情表》敘述了李密既要終養祖母以盡孝道、又要躬奉圣命盡忠國家的窘境。

    時代報告 2019年7期2019-10-23

  • 由聽《陳情表》公開課想到的
    此。關鍵詞:《陳情表》;公開課;教學方法在各門學科中,語文課的教學應該是隨意性最大,最沒有統一模式的。就課堂的教學內容和施教策略而言,每個施教者都可根據自己的執教理念和風格做出自己的取舍,體現出自己的水準。這大抵也就是所謂的“教無定法”。但不論施教者對文本的解讀與教學實踐有怎樣多元化的表現,課堂環節都要依據對文本的正確解讀進行設計,每一個執教人都要有自己對文本的深入理解與闡述,而不能使課堂教學浮于表象,或圍繞網絡下載的課件完成教學任務。這幾天接連聽了幾節《

    新課程·下旬 2019年8期2019-09-12

  • 淺析《陳情表》中“孝道”的現實意義
    的孝。李密在《陳情表》中就陳述了這兩個方面。我們現代教育大力提倡“科教興國”,可是我們的教育從小學到大學都極力追求科學文化的傳播,思想教育被忽視了,“孝道”教育更是很少提及。試問一個不懂得“孝親”的人何以能“安家”,何以能“忠國”。關鍵詞: 語文教學;《陳情表》; 孝道;現實意義孝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倫理思想的重要內容。由于它在維系人際關系、維護社會穩定方面有不少積極意義,時至今日仍有其應有的社會價值。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基本倫理道德準則。我國許多著作都是講

    青年時代 2019年20期2019-08-30

  • 怎一個“情”字了得
    要:李密的《陳情表》之所以能夠打動晉武帝,離不開一個“情”字。陳述實情,情事感人;曉之以理,情理服人;動之以情,情感動人,最終打動了晉武帝,允其不仕。關鍵詞:陳情表? 情事? 情理? 情感中圖分類號:G633.3? ? ? ? ?文獻標識碼:C? ? ? ? ? ?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8-0081-01選自于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五中的《陳情表》,是三國兩晉時期文學家李密寫給晉武帝的奏章。文章主要寫了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與祖母相依為命

    讀與寫·教育教學版 2019年8期2019-08-27

  • 解碼《陳情表》:孝情背后顫抖的靈魂
    珍世人一般將《陳情表》定位為抒“孝情”,其實絕非如此簡單?!?span class="hl">陳情表》“孝情”的背后是李密面對專制強權的痛苦靈魂的顫抖,此文折射出易代之際士人的心靈糾結。一、疑問:無一字虛言駕飾李密原為蜀漢郎官,蜀滅后淪為亡國之臣。司馬炎廢魏建晉,采取懷柔政策,籠絡蜀漢舊臣,多次征召李密。李密以晉“以孝治天下”及祖母供養無主為由,上《陳情表》辭不就職。竊以為,以往對《陳情表》的某些名家論斷欠妥當,有待商榷,如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評價《陳情表》“沛然從肺腑中流出,殊不見斧鑿痕”

    中學語文·教師版 2019年6期2019-08-27

  • 陳情表》教學設計
    人必不忠,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友也?!弊x一文章而潸然淚下,可見作者用情至深。今天就讓我們靜下心來,細細品讀李密的《陳情表》。通過學習《陳情表》來感受李密和祖母之間真摯深厚的親情,感悟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孝道”。二、作者及背景簡介李密(224-287),字令伯,一名虔,幼年喪父,母改嫁,由祖母劉氏親自撫養,長大后博學善辯。公元263年,司馬昭子司馬炎(晉武帝)廢魏帝曹奐,建立了西晉王朝。當時東吳尚踞江左。晉武帝為

    課程教育研究 2019年13期2019-06-21

  • 高中文言文解讀法初探
    文;解讀法;《陳情表》【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一、通過文體識脈絡古典文學的文體論告訴我們,古人作文一般根據不同的文體來選擇不同的寫作方法,而且同一種文體寫法基本相同,這就是所謂的“以體定勢”,用現在的話來說,每一類文章都有它的套路。不論是陸機的《文賦》還是劉勰的《文心雕龍》,都寫得非常清楚。我們只要明白了這些套路,就能夠把握住文章的基本脈絡,找到理解文章的基本線索。這是我們解讀文章的第一步。比如《陳情表》,這篇文章的文體是“表”,這種文體的

    課外語文·下 2019年2期2019-04-10

  • 以《陳情表》為例的滲透ば⑽幕課堂模式實踐
    ,下面呈現出《陳情表》為例的滲透孝文化課堂模式。一、 滲透孝文化,引發學生內心感觸俗語云:“百善孝為先?!痹谥袊鴤鹘y文化中,孝文化最能打動人心,孝文化最受推崇。有了善心和孝心而不付諸實際行動同樣是不孝之舉,有孝行的人才能做到關愛父母,尊敬師長;如果一個人沒有了孝行,他怎么會真正去做善事,他的行為怎么讓人可信。帶著這些孝文化的認識,讓我們走進作者李密,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走進《陳情表》課堂教學,希望同學們在解讀文章時,仔細查找文章中呢些地方體現出了孝文化的知

    讀天下 2019年3期2019-04-03

  • 解碼《陳情表》:孝情背后顫抖的靈魂
    珍世人一般將《陳情表》定位為抒“孝情”,其實絕非如此簡單?!?span class="hl">陳情表》“孝情”的背后是李密面對專制強權的痛苦靈魂的顫抖,此文折射出易代之際士人的心靈糾結。一、疑問:無一字虛言駕飾李密原為蜀漢郎官,蜀滅后淪為亡國之臣。司馬炎廢魏建晉,采取懷柔政策,籠絡蜀漢舊臣,多次征召李密。李密以晉“以孝治天下”及祖母供養無主為由,上《陳情表》辭不就職。竊以為,以往對《陳情表》的某些名家論斷欠妥當,有待商榷,如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評價 《陳情表》“沛然從肺腑中流出,殊不見斧鑿痕

    中學語文 2019年16期2019-01-31

  • 談談寫作的身份意識、讀者意識、目的意識 ——以《陳情表》為例
    @明 燈《陳情表》是中學語文課文中的名篇。評價李密《陳情表》,人們多著眼于“情”,如《古文觀止》的“歷敘情事,俱從天真寫出,無一字虛言假飾”,《古文析義》的“純是一片至性語,不事雕琢,唯見天真爛漫”。我們今天的教材也大都因襲前人所說,將感情作為教學的重點。而事實上,《陳情表》是作者在性命攸關之際構建的優秀公關文本,固然有感情真摯充沛、文筆流暢優美之優點,但其背后深藏的寫作意圖和意識才是我們更應重視的。身份意識。表,古代奏章的一種,是臣子向皇帝遞交的文書。作

    新作文·高中版 2018年11期2018-11-29

  • 從應用文寫作特點入手分析《陳情表》與《出師表》
    《出師表》與《陳情表》分別選在著名的《昭明文選》的三十七卷(李善注六十卷本)的第二篇和第六篇,是三國時期蜀漢名相諸葛亮與西晉初年蜀漢舊臣李密傳世名作?!冻鰩煴怼繁碇?,《陳情表》表孝,兩篇文章都是古代經典的應用文。關鍵詞:《出師表》;《陳情表》;應用文寫作《出師表》被選編進人教版九年級上冊,《陳情表》則被選編進高中必修五,兩篇都是表文寫作中的上乘佳作,用情至深。南宋文學家趙與時在其著作《賓退錄》中引用安子順的言論“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讀《陳情表》不哭者不

    大東方 2018年9期2018-10-21

  • 陳情表》文學鑒賞
    章首先交代了《陳情表》的寫作背景,然后通過分析《陳情表》的內容,對《陳情表》中“情”的處理、“忠”和“孝”關系的處理以及文學表達形式進行賞析,旨在幫助人們更加深入的理解《陳情表》,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關鍵詞 文學鑒賞 抒情 賞析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0引言《陳情表》為西晉人李密所著,是他寫給晉武帝的奏章。當時時局動蕩,皇帝希望李密能出來做官。李密孝順同樣也有著濃厚的忠君思想,所謂“一朝君主一朝臣”,但他為了保全性命就寫了這篇表。該文被認定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8年17期2018-09-17

  • 語境角度下《陳情表》教學初探
    獻標識碼】A《陳情表》是西晉文學家李密所著,是寫給晉武帝的一篇奏章。文章至情至性,不假雕飾,以陳情來統攝敘事、說理,娓娓動人,成為千古傳誦的名篇,是中國文學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這樣一篇選自人教版高中必修五第二單元的經典古文,對于高二學生而言,借助注釋和工具書,其字句不難理解,文意也不難疏通。難的是透過字里行間,理解李密誠惶誠恐的內心世界,體會文章陳事、循情、察理的說理藝術。這是學生自主學習難以解決的問題,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啟發、點撥、引導。一、創設語境,

    課外語文·下 2018年4期2018-06-27

  • 李密《陳情表》的稱謂藝術
    為人與個性?!?span class="hl">陳情表》作為書信,對人物的稱謂極其講究。李密在文中對父母、祖母、陛下及對自己的稱呼,大有玄機??梢哉f,稱謂中隱含了李的心性、情感和態度,值得玩味。短短的573個字,在稱謂上共用了29個“臣”、2個“圣朝”、1個“偽朝”、1個“賤俘”、1個“愚”、1個“犬馬”。一、“臣”藝術符號是文學作用和價值的載體。就小說而言,小說文本的解讀核心應該是對小說人物的解讀,而在一部不朽的名著中,人物稱謂常常是人物剖析的重要內容。在小說中,人物稱謂往往被賦予了特殊

    速讀·下旬 2018年6期2018-06-01

  • 從語篇層面看形合意合對古文翻譯的影響
    中尤為明顯?!?span class="hl">陳情表》作為我國古代文字作品中語言特色較為鮮明的一篇文章,可為中英文語篇翻譯從形合到意合的轉換提供良好示范案例。關鍵詞:語篇;古文翻譯;陳情表陳情表》出自《文選》卷三十七,《陳情表》具有音律和諧、敘事節奏鮮明、語言表達簡潔干練等特點。由于《陳情表》語言具有較高的漢語文字特點,可更加直觀地展現語篇的形合意合轉換。因此,以此為例對語篇從形合到意合的轉化予以簡單闡述。一、 語篇的形合與意合形合是指詞語、語句間的連接主要依托于連接詞、語言形態等手段

    讀天下 2018年20期2018-05-14

  • 談談寫作的身份意識、讀者意識、目的意識
    明燈《陳情表》是中學語文課文中的名篇。評價李密《陳情表》,人們多著眼于“情”,如《古文觀止》的“歷敘情事,俱從天真寫出,無一字虛言假飾”,《古文析義》的“純是一片至性語,不事雕琢,唯見天真爛漫”。我們今天的教材也大都因襲前人所說,將感情作為教學的重點。而事實上,《陳情表》是作者在性命攸關之際構建的優秀公關文本,固然有感情真摯充沛、文筆流暢優美之優點,但其背后深藏的寫作意圖和意識才是我們更應重視的。身份意識。表,古代奏章的一種,是臣子向皇帝遞交的文書。作者李

    新作文·高中版 2018年11期2018-01-10

  • 讀李密的《陳情表》想到的“孝”
    ;關愛;傳承《陳情表》敘述了李密在忠孝不能兩全的情況下,毅然選擇了孝道的拳拳深情。孝是做人為善的根本。我國兩千多年前的《詩經·小雅》中就發出了“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哀哀父母,生我勞瘁。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的人生感嘆?!岸男ⅰ敝械摹靶⒏刑斓亍薄袄先R娛親”“蘆衣順母”“臥冰求鯉”“黃香溫席”等傳為佳話。子女贍養父母、孝敬父母,是中國人民的美德之一,直至今日,

    新校園·中旬刊 2017年9期2017-11-19

  • 以《陳情表》為例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
    缺。關鍵詞:《陳情表》;高中語文;情感教育一、以視頻入情普通高中的老師時常會遭受這樣的尷尬,自己講得聲情并茂,學生依舊嘻嘻哈哈,似乎無論什么樣的苦難和悲情,學生都可以拿來消遣甚至嘲笑,處在這樣一個娛樂至上信息紛雜真偽難辨的時代,我們的學生也更加難以感動,他們總是將動情理解為煽情,將眼淚理解為懦弱,只不過,說到底人也是情感動物,情之所至自然情不自禁。在教授《陳情表》時用2013年感動中國人物陳斌強的視頻會更為直觀也更為具體地呈現“孝情”,這與《陳情表》中的情

    報刊薈萃(上) 2017年9期2017-09-15

  • 陳情表》何以能打動晉武帝
    摘要:李密的《陳情表》能打動晉武帝,讓晉武帝恩準他“辭不赴命”請求,除了時代需要,與作品的藝術成就分不開。關鍵詞:李密 晉武帝 時代背景 藝術魅力《陳情表》是蜀漢降臣李密請求晉武帝允許他辭官不就、終養祖母所上的奏章。李密原是蜀國的大臣,晉滅了蜀漢政權,希望借助有名望的舊臣協助管理、鞏固統治。于是晉武帝下詔,征召李密入朝為官。在多次征召之下,李密便呈上了這篇《陳情表》。據《晉書·李密傳》:“武帝覽之曰:‘士之有名,不虛然哉!”《華陽國志》:“嘉其誠,賜奴婢二

    文學教育 2017年2期2017-02-20

  • 細讀《陳情表》之“忠”
    000]細讀《陳情表》之“忠”⊙ 鄭湘雅[遼寧師范大學,遼寧 大連 116000]《陳情表》有著“讀《陳情表》不哭者不孝”的高度評價。在教學中一向是關注李密對祖母的孝順,連晉武帝也被他的孝心所感動。但細讀文本就會發現李密以“孝”打動晉武帝的前提是他的忠心。正是因為李密不斷地表示忠心才能夠消除晉武帝的疑心并最終打動晉武帝,才能成功地拒絕做官于祖母膝下盡孝?!?span class="hl">陳情表》 李密 文本細讀 忠《陳情表》是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五中的一篇課文,在教學過程里很多教師會以“讀

    名作欣賞 2017年5期2017-01-28

  • 陳情表》解讀:關注文本的語用層面
    李卓《陳情表》解讀:關注文本的語用層面李卓《陳情表》是高中語文教材中的經典篇目。對 《陳情表》這篇課文的處理,常規教法重點關注語義層面(實詞、虛詞、文言句式等)和情感層面 (如 “體味真切感人的孝情”等),而忽視了語用層面。有些教師雖有模糊的語用教學意識,但僅僅關注文章的表達技巧,諸如 “情理交融”“委婉暢達”等等。其實,《陳情表》是有著突出的交際意圖的文本,絕非一般的自抒懷抱或敘事說理之作,對這類文本的解讀,要特別關注語用層面。語用,是一個非常復雜的語言

    師道(人文) 2016年8期2016-09-24

  • 陳情表》解讀:關注文本的語用層面
    李卓《陳情表》是高中語文教材中的經典篇目。對《陳情表》這篇課文的處理,常規教法重點關注語義層面(實詞、虛詞、文言句式等)和情感層面(如“體味真切感人的孝情”等),而忽視了語用層面。有些教師雖有模糊的語用教學意識,但僅僅關注文章的表達技巧,諸如“情理交融”“委婉暢達”等等。其實,《陳情表》是有著突出的交際意圖的文本,絕非一般的自抒懷抱或敘事說理之作,對這類文本的解讀,要特別關注語用層面。語用,是一個非常復雜的語言學問題,西方學者對語用問題的關注,甚至催生了語

    師道 2016年8期2016-05-14

  • 拒絕的藝術—《陳情表》中蘊含的處世智慧
    廣西百色市凌云縣中學 陸慶玉借錢、表白,這顯然是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勢必遇到的、遲早遇到的社會問題,是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各人有各人的處理辦法,但肯定有人為怎樣處理、怎么拒絕而困惑、煩惱過。我想讓學生從經典中汲取智慧,借鑒李密婉拒他人的藝術,學以致用,舉一反三,解決一些現實問題。除了拒絕借錢、拒絕表白,現實生活中,還有太多難題。人人都有情不得已的時候,有時真的需要我們學會拒絕別人。拒絕是一門藝術,需要智慧。接受他人不容易,拒絕他人更不容易。尤其是在遇到以下這

    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 2016年8期2016-03-13

  • “臣”心一片誰人知 ——以“臣”字為切入點解讀《陳情表
    為切入點解讀《陳情表》王守平(浙江省衢州第三中學,浙江衢州 324000)在《陳情表》一文中,李密用了27處自稱“臣”字。李密如此密集地使用“臣”字,是向晉武帝表達自己的“忠心”,展現“俯首下視,屈服聽命”的卑微之態,從中也可窺見作者“臣”字背后的苦衷與無奈?!?span class="hl">陳情表》;臣;文本解讀千百年來,人們對李密的《陳情表》評價很高?!豆盼挠^止》言其“歷敘情事,俱從天真寫出,無一字虛言駕飾……至性之言,自爾悲惻動人”。清代林云銘所輯《古文析義》說“絕是一片至性語,不

    教學月刊(中學版) 2016年36期2016-02-11

  • 陳情表》賞析
    表》和李密的《陳情表》并提。以獲得“高難度”的勸阻而又收“高效率”奇功的,則常把李斯的《諫逐客書》和李密的《陳情表》同論。諸葛亮輔佐劉備,歷盡艱難坎坷,經過多年奮戰,終于建立了蜀國,自負丞相重任。蜀國建立后兩年,即公元223年,劉備病逝,后主劉禪繼位,時年16歲。諸葛亮受遺詔輔佐劉禪,主持蜀國軍政大事。公元227年,諸葛亮統率蜀國軍隊北進,駐軍漢中(今陜西省南鄭縣),準備征討曹魏,奪取中原,復興漢室。他當時感到劉禪暗昧懦弱,頗有內顧之憂,所以臨出發前上書劉

    語文周報·教研版 2016年1期2016-01-22

  • 一份《陳情表》,萬分智慧生
    建林幾番執教《陳情表》,每次感受不盡相同。初次教授以情而教,再次以孝而教,這次教授除了“孝情”“忠心”之外,筆者感受最深刻的是《陳情表》中李密的人生智慧和文學才氣。李密的《陳情表》全文只有475字,以侍親孝順之情感人肺腑,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廣為傳誦,影響深遠。在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普世邏輯之下,能讓晉武帝贊嘆“密不空有名也,嘉其誠款,賜奴婢二人,下郡縣供養其祖母奉膳”,足見《陳情表》絕非只是一篇以情動人的表文。從《陳情表》中,我們

    考試周刊 2015年5期2015-09-10

  • 陳情表》新讀
    孫壇生《陳情表》自問世以來,一直好評如潮。特別是蘇軾“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友”的評價一出,《陳情表》更是有口皆碑,一時洛陽紙貴。但細細讀來,頗覺《陳情表》實難和《出》《祭》二文鼎足。故此甘冒天下之大不韙,一吐心中塊壘?!?span class="hl">陳情表》以孝著名,但讀來激動之余卻又不禁讓人心為之堵。如果說《出師表》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一腔赤膽忠心的真誠流露,諸葛先生那表里如一的言行實在讓人們不得不

    語文周報·教研版 2015年21期2015-06-16

  • “名節”是個大問題 ——重讀李密的“生當隕首,死當結草”
    東學校殷曉梅《陳情表》的最后兩句話耐人尋味:“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鄙媳碇畷r,李密“不勝犬馬怖懼之情”是發自真心的,也是符合實際的。那么,“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也是出自真心的么?我覺得,“生當隕首,死當結草”只能理解為威逼之下生出的“假情詞”。為什么這樣說呢?古代有“護名節,勝功名”之說。當新政權出現時,名士的“名節”是個大問題。對于晉武帝的征召,李密內心究竟持何態度,是解讀《陳情表》時不能不探究的一個問題。細讀課文,筆

    語文知識 2015年3期2015-02-14

  • 從“陳請事表”到“殺頭推測” ——《陳情表》教學的兩次追問
    歲的李密寫就《陳情表》,250年以后便被梁朝蕭統選入《昭明文選》。自此以后,歷代文章選本鮮有不收入者,被譽為“千古散文絕唱”,李密也因此文得以名傳后世?!?span class="hl">陳情表》從發表至今歷經1740多年,仍有多宗疑案干擾語文課堂教學。以下兩個問題,在教學時應該好好追問一下。一、李密“陳情”還是“陳請”?李密(224年-287年),西晉時犍為郡武陽人。幼年喪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撫養成人。后李密以對祖母孝敬甚篤而名揚于鄉里。在中學教師的眼中,李密的《陳情表》就是一篇古代士

    語文知識 2015年8期2015-02-13

  • 陳情表》的“陳情”藝術
    劉穎華《陳情表》的“陳情”藝術劉穎華李密的 《陳情表》 幸運地被南朝梁蕭統編入 《文選》,一篇佳作得以保全,而作者李密也以《陳情表》名傳千古。這樣的結局對李密來說,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當初李密寫《陳情表》是迫不得已,他正處于忠孝兩難、進退狼狽之境。李密向誰陳情呢?向晉武帝司馬炎請求“辭不就職”。他“少仕偽朝(蜀國)”,新朝—— 西晉建國后,地方官員“察臣孝廉”“舉臣秀才”、中央政府先以“郎中”后以“太子洗馬”征召,李密都“辭不赴命”。不難想象,在“詔書

    中學語文 2015年25期2015-02-01

  • 論《陳情表》的寫作意圖、身份意識和讀者意識
    陳壽江論《陳情表》的寫作意圖、身份意識和讀者意識陳壽江一李密的《陳情表》自《華陽國志》和《晉書》收錄,尤其是南朝梁蕭統選入《昭明文選》以來,歷代文章評點家均贊不絕口。北宋歐陽修、釋惠洪《六一詩話·冷齋夜話》:“諸葛孔明《出師表》,劉伶《酒德頌》,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李令伯《陳情表》,皆沛然從肺腑中流出,殊不見斧鑿痕?!?①南宋謝枋得《文章軌范》: “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讀《陳情表》不哭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②清代林云銘《古文析義》:

    中學語文 2015年28期2015-01-31

  • 陳情表》中人物稱謂探究
    摘要:李密的《陳情表》構思縝密,用詞精妙,展現出極高的寫作技巧。文章作為書信體,對人物的稱謂極其講究。文中對父母、祖母、陛下及自己的稱呼,看似不經意,卻大有玄機,值得玩味。比如,對父母:一曰“慈父”,一曰“母”;對祖母,不同情狀之下稱謂不一:在陳述與祖母的祖孫關系時,多稱“祖母劉”或“祖母”。在陳述祖母的病情及“祖母”與“皇上”對稱時,多稱“劉”;對武帝:俯首帖耳“盡”稱“臣”??梢哉f稱謂中隱含著李密的心性、情感和態度。本文從稱謂入手,探究李密的為人與個性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14年6期2014-09-30

  • 陳情表》的說理藝術
    教材必修五中《陳情表》的作者李密當時也在應召之列。他以此陷入了非常尷尬的境地。一方面,他是被“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后的儒家思想教育出來的士人,曾經在蜀漢任職,受過蜀漢恩惠,忠于前朝是他的本分。另一方面,李密家中至他這一代,只有他一個男丁,九十六歲的祖母需要他在面前盡孝,蜀地距離京城幾千里,道路難行,祖母一旦去世,及時奔喪都很困難。如果前去赴任,他勢必會背上不忠不孝的罵名。但如果不去赴任,這勢必會招來殺身之禍。因為這將會引起朝廷猜忌,絕對強者的晉武帝認為他

    語文教學與研究(教研天地) 2014年2期2014-02-25

  • 李密是這樣說服晉武帝的
    [摘要]《陳情表》又名《陳情事表》,是中國古代散文史上的名篇,始見于梁朝蕭統的《昭明文選》,是李密流傳下來的唯一作品。[關鍵詞]《陳情表》;《陳情事表》;李密“表”是我國封建時代一種公文文體,即臣子寫給君主的呈文,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達臣子對君主的忠誠和希望、陳說政治的請求和愿望,往往帶有較強的抒情色彩,重在陳述心跡、表達感情。在文學史上也不乏這樣的名篇,如孔融的《薦禰衡表》,諸葛亮的《出師表》等。蘇軾說:“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讀《陳情表》不下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12年2期2013-02-01

  • 李密《陳情表》別解
    張海明摘要:《陳情表》表現李密與祖母的孝慈之情并非作者創造之初衷。作為奏章一類的文體,《陳情表》是一篇構思縝密、用語講究、具有很高寫作技巧的精心之作。其顯示了李密人格的某種變異,與魏晉之際士風的變化密切相關??梢哉f,李密是由正始名士到西晉名士的一個過渡性人物。關鍵詞:李密;《陳情表》;魏晉士風中圖分類號:I207.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7504(2009)05-0098-05收稿日期:2009-01-23李密的《陳情表》是中國古代散文史上的名

    求是學刊 2009年5期2009-11-28

  • 陳情表》二問
    金文勇一、李密為什么“辭不就職”呢?原因大致有三:第一,祖母確實需要李密供養。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很重視“孝道”,作為小輩(孫子),為祖母養老送終是李密義不容辭的責任。同時,正如文中所說的那樣,“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是祖母把李密從小撫養長大的,現在九十六歲的祖母體弱多病、臥床不起,李密也該報答祖母的養育之恩了。如果現在離開祖母去洛陽做官,李密肯定會背上“不孝”的罪名。第二,作為西蜀舊臣,李密有懷舊思想。西蜀滅亡才兩三年時間,李密仍然對西蜀存有美好的記憶,他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06年15期2006-08-31

  • 陳情表》與《項脊軒志》賞析
    凡仁君在讀了《陳情表》和《項脊軒志》之后,沒有不被這兩篇傳情佳作所感動。故古人云: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今我謂:讀《項脊軒志》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善。我誦讀之時,情自心起;掩卷之余,慨嘆萬端。揮筆寫下:至誠至真“陳情表 ”, 又悲又苦 “項脊軒”?!?span class="hl">陳情表》是蜀漢降臣李密向晉武帝司馬炎上的表。文章敘述了自己幼年的不幸,家境的孤苦和祖母對孫子的辛勤撫養,詳盡而委曲地說明了自己屢次辭謝天朝征召的原因,表達了對晉武帝的由衷感激之情,同時又申述了自己終養

    現代語文(學術綜合) 2006年4期2006-07-06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