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中國戰略背景下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建設探究

2022-06-23 05:36李寧路王文慧付志偉
河南圖書館學刊 2022年5期
關鍵詞:健康中國高校圖書館

李寧路 王文慧 付志偉

關鍵詞:健康中國;湘西苗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高校圖書館

摘 要:健康中國是旨在全面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國家戰略,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為核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湘西苗族醫藥是我國民族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方面發揮著重大作用。文章在健康中國的戰略背景下,闡述了湘西苗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建設的必要性及收集原則,從收集和組織利用策略分析了湘西苗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的建設內容,并對其建設提出了幾點對策和建議,以期促進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

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22)05-0110-05

民族醫藥是我國醫藥寶庫中的瑰寶[1],為我國各民族地區人民的健康和繁榮昌盛做出了重要貢獻。湘西苗族醫藥是我國民族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鮮明的地區特色,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可,對本民族、本區域的常見病、多發病有治療優勢[2]。十九大報告指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要不斷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并將促進中醫藥傳承與發展作為健康中國戰略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之后實施的具體工作之一。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國家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現代醫藥和我國傳統醫藥?!痹诮】抵袊鴳鹇员尘跋?,吉首大學圖書館(以下簡稱“我館”)本著“立足大湘西,服務大武陵”的重要使命,開展了湘西苗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建設研究,以期更好地助力健康中國戰略,為保護人民群眾健康提供信息服務。

1 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范圍的界定

口述歷史作為口述史學標志性的研究方法,是通過有計劃的訪談,以錄音、視頻等現代技術手段,記錄或收集人們回憶而保存的口述資料??谑鰵v史研究以人為本,口述歷史方法的主要特點是“口述歷史訪談”和“收集口述史料”。以民族醫藥為例,收集民族醫藥口述史料是研究者通過有計劃地訪問民族醫藥知情人,根據他們口述親歷親聞而收集整理出筆記、圖片、錄音、錄像等具有保存價值的原始史料,這些原始史料也被稱為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

在健康中國戰略實施背景下,民族醫藥作為我國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得到大力的支持與發展,為人民生命健康提供保障。苗族醫藥是民族醫藥的重要構成,但湘西苗族沒有文字,目前很多優秀的口傳醫藥文化僅掌握在少數耄耋醫師、藥匠的記憶中,隨時面臨失傳的危險境遇,而遺存的相關口述歷史資源儲藏分散、保存不一、流失損壞嚴重,其研究也面臨“盲區”或“盲點”的尷尬處境(如手稿等)。我館位于湘西民族地區,應責無旁貸地承擔起湘西苗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的收集與利用工作。因此,我館選取了湘西地區比較有代表性的苗醫正骨術作為研究對象,并于2021年1月和5月對其傳承人張東海醫生進行口述歷史訪談,收集到豐富的口述歷史資料,見表1。

2 圖書館開展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建設的必要性

2.1 充分發揮民族高校圖書館的基本職能

保存人類文化遺產是圖書館的四大基本職能之一。國際圖聯在2018年8月發布的《全球愿景》報告中再次將“保存文化遺產、保護文化記憶”“致力于傳播信息和知識”等全球共識確認為圖書館的核心價值[3]。

建設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不僅是為了保護地方民族文化遺產的內在需求,也是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構成和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經之路。我館一直在積極探索湘西苗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建設,在前期土家族傳統技藝口述歷史資源建設中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具有重要價值和借鑒意義。前期積累的實踐經驗、學術成果需要我館加以保存并利用,在當地公共文化建設中發揮重要的作用,這也正是我館充分發揮民族高校圖書館職能的體現。

2.2 凸顯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的社會地位

少數民族地區的高校圖書館既有作為普通高校圖書館共有的社會職能,也有為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文化、教育、科技文獻信息服務的特殊社會職能,依靠這些職能優勢為民族地區社會經濟建設發展服務,發揮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的社會服務職能。

湘西苗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是湘西苗族醫藥發展的縮影,也是傳承醫藥文化的記憶,對促進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和醫藥文化事業的繁榮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我館在健康中國戰略背景下對湘西苗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進行保護并提供利用和共享服務,可以讓湘西人進一步了解苗族醫藥文化、傳承苗醫精神,為地方政府提供重要的決策支撐,有利于湘西醫藥產業繼往開來,抓住健康中國戰略實施發展這一機遇,促進湘西醫藥產業的蓬勃發展。高校圖書館應以此為契機,加強與民族地區各界的密切聯系,凸顯高校圖書館在民族地區的社會地位。

2.3 發揮高校圖書館在健康中國戰略背景下的作用

吉首大學是湘西唯一一所綜合性高校,將“立足大湘西,服務大武陵”作為重要使命,我館在健康中國戰略背景下積極對醫療健康信息進行組織與利用,在提升大學生健康素養、增強大學生健康意識、引導大學生養成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4]。我館開展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建設工作有利于本校教學科研人員科學全面地了解湘西苗族醫藥,準確把握本地區醫藥產業的發展動脈;有利于學校精準提煉醫藥健康信息并進行合理的組織利用,增加館藏醫藥文獻資源,增強大學生健康意識;收集并利用湘西苗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進而服務于醫藥產業、旅游業,使之相互融合、共同發展。

3 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的收集原則

3.1 合理有序原則

作為收集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的主體,我館要建立合理有序的資源收集與管理理念,正確認識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建設工作對我館及民族地區的重大意義。根據當地醫藥文化的特點采取合理的方法做好資源收集工作,我館首先要在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內涵的界定上制定完善、統一的標準;其次要采用科學的口述歷史資源組織管理方式,對收集的口述歷史資源進行加工整理,建立完善的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收集與管理機制。

3.2 廣泛系統原則

廣泛性是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的特點之一,這就決定了收集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的廣泛系統性原則。所謂廣泛性,是指瀕臨消失、嚴重損失、亟須搶救與收集的眾多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其一般具有以下特征:①在民族地區具有一定影響力且具有重要價值。②優秀、珍惜且瀕臨消失。③損壞比較嚴重,存在永久性消失的危險。高校圖書館在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收集工作中應遵循廣泛系統性原則,建立健全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收集機制,推行社會參與收集模式,強化對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收集過程的干預。

3.3 挖掘重點原則

民族醫藥口述歷史領域非常廣泛,存在眾多口述歷史資源,但如果不加以選擇,單憑圖書館之力難以實現全面系統收集,會面臨人力、物力和財力不足的困境。我館在收集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的工作中應采取挖掘重點原則,即根據民族地區的醫藥文化環境,選擇具有當地特色的醫藥或最具代表性的醫藥作為重點收集對象,如:筆者兩次拜訪湘西州龍山縣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苗醫正骨術傳承人張東海,進行口述歷史訪談并收集口述歷史資源。

3.4 保護版權原則

版權作為知識產權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的基礎資源、創新的重要體現和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以及建設創新型國家和文化強國、知識產權強國進程中,地位越來越重要,作用越來越顯著[5]。國家版權局于2012年3月31日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改草案),這就要求我館應在保護和尊重版權原則的前提下,在民族醫藥口述文獻資源的收集工作中辨別所涉及的版權法律關系,鑒別收集文獻信息的版權保護性,利用相關法律法規,充分使用無須授權的資源以及從多途徑獲取合法的數字版權,在尊重法律法規的前提下開展口述文獻資源的收集工作。

3.5 收以致用原則

我館收集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的目的不僅是把這些資源保存下來,更是收集之后再加以利用,使這些資源都符合讀者需求,使資源利用最大化。高校圖書館切忌盲目收集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根據本館的收集任務以及讀者的相關需求建立相應的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收集體系,保障資源質量,更好地為讀者、為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4 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的建設內容

4.1 多途徑下的口述歷史資源收集策略

收集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不僅要收集各類口述文獻,更要對口述實物資源進行甄別與收集。因此,口述歷史資源的收集是該建設工作的中心任務,是重點也是難點,必須通過大量經驗的積累,辨析各類口述歷史資源所適用的收集途徑,形成高效、便捷的收集方法和途徑。

4.1.1 抓住發展時期,收集核心資源。我國民族醫藥在發展的每個階段都會產生大量的口述歷史資源,高校圖書館收集口述歷史資源應抓住民族醫藥發展的幾個關鍵階段。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民族醫藥的發展,早在1951年12月1日實施的《全國少數民族衛生工作方案》就明確指出:“對于對草藥土方治病之民族醫,應盡量團結與提高?!?002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決定》中指出:“要認真發掘、整理和推廣民族醫藥技術?!蔽茵^應牢牢把握湘西苗族醫藥發展的關鍵階段,尤其是在健康中國戰略背景下大力發展苗族醫藥,搶救性地收集湘西苗族口述歷史核心資源,如苗族醫藥藥方文獻、技藝手法文獻、相關實物資源等,不僅可以有效保護湘西苗族醫藥,同時可以為湘西醫藥產業現代化發展做出貢獻。

4.1.2 關注知名醫藥,收集重點資源。苗族醫藥是湘西民族醫藥中的重點資源。湘西主要有土家醫、苗醫和侗醫三種主要民族醫藥,我館在收集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中堅持把握重點,選取重點關注地方知名民族醫藥——苗醫。苗族有眾多醫藥,如燒傷療法、苗醫正骨術、皮膚病療法等。筆者先后兩次對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苗醫正骨術傳承人張東海進行口述訪談,收集了大量關于張東海行醫幾十年來記錄診療經驗手稿、柏林接骨散配制的照片以及《苗醫正骨》。

4.1.3 借助學會組織,收集關鍵資源。學會或研究所主要是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的科技工作者進行科研學術交流、促進學科發展、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的科技學術性團體。學會或研究所開展各類學術活動及研究交流會議時會形成大量的學術文獻、科技成果等,我館通過學會或研究所等渠道收集了相關醫藥文獻等關鍵資源。湘西自治州民族醫藥研究所、湘西自治州中西醫結合學會、民族醫藥專業委員會是當前收集民族醫藥文獻關鍵資源的主要途徑。當前,湘西自治州民族醫藥研究所與吉首大學醫學院、藥學院有密切的合作研究,為湘西民族醫藥傳承與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同時,產生的民族醫藥文獻為我館收集苗醫文獻等核心資源起到了促進作用。

4.1.4 積極參與交流,收集獨特資源。我館組織人員參與各種民族醫藥交流活動,通過這種途徑收集獨特的資源,如交流活動文獻、視頻、照片等。例如,2020年第三屆民族醫藥傳承振興與發展大會在湖南長沙舉辦,我館借助此類會議,組織人員跟進,收集民族醫藥專家的口述歷史資料。

4.2 網絡與實體交融的組織利用策略

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建設的重心是繼承和發揚民族醫藥文化,并通過深度挖掘口述歷史資源,為民族地區政府的發展戰略提供決策依據和參考資料,為民族醫藥產業的現代化發展提供參考咨詢服務。因此,我館只有對收集的口述歷史資源采取合理的組織管理,才能更有利于口述歷史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建設應采取網絡與實體交融的組織利用策略,網絡是指運用IT技術構建民族醫藥口述歷史信息服務平臺,實體是指利用圖書館的空間服務打造民族口述歷史研究中心。

4.2.1 民族醫藥口述歷史信息服務平臺。民族醫藥口述歷史信息服務平臺是對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進行數字化,依托IT技術讓越來越多的讀者快捷獲取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以實現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價值的最大化。我館應通過收集、甄別、加工與整理資源,建立民族醫藥口述歷史信息服務平臺,根據資源的類型及特點重點設置“知名醫者百科”“民族醫藥文獻資源”“民族醫藥視頻資源”“民族醫藥文化空間”“民族醫藥傳承脈絡”等板塊。民族醫藥口述歷史信息服務平臺建設的最終呈現形式應是專題數據庫,獨特性是數據庫的第一要素,數據庫如果失去特色就會失去針對性和目標性,從而失去建庫價值,因此該數據庫要以“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為建庫目標,突出呈現口述歷史資源的瀕危性,凸顯與提升該數據庫的價值[6]。我館建設該數據庫既能夠為校內讀者以及民族醫藥的研究者提供便利,也是打造館藏特色資源的有力保障。建設民族醫藥口述歷史信息服務平臺不僅可以有效保護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還是促進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傳播利用的有效途徑。

4.2.2 民族口述歷史研究中心。我館應以民族口述歷史資源建設為側重點,以圖書館的實體空間為輔助,建設民族口述歷史研究中心,依托該研究中心對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展開研究工作。該研究中心要以館舍空間為基礎,將信息咨詢服務、資源展示、辦公交流集中在一起,為研究人員和讀者提供關于民族口述歷史資源的辦公、閱覽、學習、研討的一體化研究交流中心。

5 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建設的對策建議

5.1 運用從“試點”到“全面”的建設路徑

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觸及健康中國戰略背景下民族醫藥繼承與發展的各個方面,其瀕危性和分散性決定了資源建設工作的復雜性。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建設工作的復雜性要求我館應運用從“試點”到“全面”的建設路徑,分步推進該建設工作。例如,我館在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建設工作中先選定湘西的三大民族醫藥之一的苗醫作為建設對象,并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苗醫正骨術為重點,重點收集苗醫正骨術的口述歷史資源,探索適合收集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的方法,并以此方法覆蓋其他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的收集,同時注重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的甄別工作,不求“多”而求“精”,使所收集的資源發揮最大價值,實現民族醫藥在健康中國戰略背景下的繁榮發展。

5.2 建立“共同參與”的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建設機制

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的載體形式、傳播媒介、地域分布等非常繁雜多樣,在眾多因素的干擾下,若缺乏統一的收集管理機制,單純依靠館員進行口述歷史資源的收集無法實現我館的需求,尤其是口述歷史資源不僅包括來源于醫藥傳承人或知情人的口述訪談,還包括來自行業學會、會議交流的專家學者的口述歷史資源。

高校圖書館應轉變由館員收集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的傳統工作模式,建立共同參與的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建設機制,構建各類機構團體、專家學者及志愿者等相關主體參與的,更加科學有效的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工作機制。高校圖書館在建設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中心的基礎上,應聯合其他高校圖書館并獲取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聘任館內有收集經驗的館員為宣傳推廣者,在其他高校圖書館、政府相關醫藥部門、行業學會等資源產生單位進行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收集工作的宣講,提高社會對這項工作必要性的認識。收集人員不能僅局限于本館的館員,還應積極挖掘、聘請在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收集工作中有豐富經驗的人員,鼓勵他們為收集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提供線索并進行篩選與甄別,建立合理完善的收集獎勵措施,提升收集人員的積極性。

5.3 增強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建設的專業化

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及其建設工作與傳統的口述歷史研究存在差異,這使其在資源收集、整理與利用服務等一系列工作中與圖書館傳統的口述歷史研究工作相比有一些工作上的差異,是一種獨特的資源建設工作。因此,專業化是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要求有高素質的專業人員。人才是任何行業得到長足發展的首要條件,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建設的跨學科性要求工作人員不僅要具備口述歷史研究的專業知識,還要具備民族學、醫藥學、社會學等相關素養。二是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建設要有一套統一的標準,如:收集范圍要有統一標準和合理的分類,資源劃分要具體而準確;在資源的組織利用上要有專業的技術理念和技術手段,采用信息化技術建設民族醫藥口述歷史信息服務中心,在實體空間上建設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研究中心,增強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建設的專業化。

6 結語

民族醫藥口述歷史資源建設任重道遠,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需要長期不懈的堅持,才能將其完善并應用于社會發展。高校圖書館作為高?;虍數氐奈墨I信息集散中心[7],在健康中國戰略背景下應主動收集有民族特色的醫藥口述歷史資源,依據本館需求進行口述歷史資源建設,豐富特色館藏資源,保護和傳承民族醫藥文化,為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羅婕,張藝.中華民族共同體視野下的民族醫藥傳承創新[J].世界中醫藥,2021(15):2211-2216.

[2]高軍,周新.為特色民族醫藥“松綁”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常委雷菊芳談民族醫藥[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5(7):18.

[3]賈曉彥.大灣區背景下地方商業文化文獻資源建設探究:以順商文獻的保護與利用為例[J].圖書館學研究,2020(11):23-27.

[4]孫秀麗,陳烽峰.“健康中國戰略”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健康信息的組織與利用[J].經濟研究導刊,2020(18):177-178.

[5]賴名芳.加快推進版權強國建設 奮力開創新時代版權工作新局面[N].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22-01-10(001).

[6]彭燕,張心悅,何軒.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實踐與探索:以“土家族口述史料”數據庫為例[J].四川圖書館學報,2021(2):24-28.

[7]朱衛東,蘭月華,蔡德清.基于互動合作理念的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探析[J].學園,2015(20):20-21.

(編校:崔萌)

收稿日期:2022-04-20

作者簡介:李寧路(1997— ),吉首大學旅游與管理工程學院圖書情報碩士研究生;王文慧(1999— ),吉首大學旅游與管理工程學院圖書情報碩士研究生;付志偉(1998— ),吉首大學旅游與管理工程學院圖書情報碩士研究生。

* 本文系2021年度吉首大學研究生人文社科研究項目“湘西苗族醫藥口述歷史挖掘與利用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21SKY05;也系2022年度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社科基金項目“中醫藥發展戰略背景下湘西民族醫藥口述歷史挖掘與利用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ZSP202209。

猜你喜歡
健康中國高校圖書館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案例分析
微信公眾平臺在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中的應用研究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研究
試論高校圖書館在網絡環境沖擊下的人文建設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實踐探討
高校圖書館電子資源的宣傳與推廣
“健康中國”是對人民福祉的莊嚴承諾
衛計委再推“健康中國”戰略型 健康產業或迎利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