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虛擬現實技術為主要方向的數媒人才培養探索

2022-06-24 21:27吳剛
大學教育 2022年4期
關鍵詞:數字媒體虛擬現實技術人才培養模式

[摘 要]針對數字媒體行業對高層次應用型本科人才的迫切需求,文章分析虛擬現實技術的自身特點及發展趨勢,提出以虛擬現實技術為主要特色的數字媒體技術人才培養模式,在校企深度合作與產學研一體的教育教學新模式、國際合作辦學、探索與實施CDIO教學模式、專業課程的教研教改、充分利用網絡教學資源五個方面進行多年深入的教學實踐,闡述了通過新的教育教學模式使學生得以掌握虛擬現實技術必備的職業素能的觀點。

[關鍵詞]數字媒體;虛擬現實技術;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G64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22)04-0157-03

數字媒體技術是融合了數字信息處理技術、計算機圖形學、虛擬現實技術、增強現實技術、數字通信和網絡技術等的交叉學科和技術領域[1]。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背景下,虛擬現實技術滲透到教育、工業、旅游、商業貿易等實體經濟的趨勢愈發明顯。隨著2020年虛擬現實技術專業正式獲批為國家本科專業,金陵科技學院(以下簡稱“我?!保底置襟w技術專業也應勢而動、順勢而為,提出專業教育與雙創教育相統一、從業能力與個性成長相統一、校內教育與校外體驗相統一的教育教學改革理念,通過多種課程教學教改模式的不斷創新,以適應新形勢,培養新型新興數字媒體技術應用型本科人才。我校數字媒體技術專業長期堅持學校提出的“應用型本科高?!鞭k學理念和“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中心”的辦學定位,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形成了校企合作、注重實踐、產學研相融的鮮明特色[2]。

一、虛擬現實技術的特點

虛擬現實技術簡稱VR,現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技術形態,主要以構想性、沉浸感、實時交互性為特點,并且非常有潛力成為下一代普適的計算平臺,將如電腦、智能手機一樣改寫人類的發展歷史。虛擬現實技術屬于理論綜合性高、實踐應用性強的專業領域,要求開發人員具備虛擬現實系統集成、三維建模、UI設計與軟件開發能力,為社會所急需的專業人才,對應的虛擬現實設計工程師崗位有著相對較高的薪酬水平和較為廣闊的發展前景,可以為相關專業的學生提供良好的職業預期。虛擬現實技術作為當前數字媒體領域的主流發展方向,融合理論與實踐教學、學生課堂學習、課后制作一體化等特點,要求學生基于設計的工作過程并進行系統化學習。

二、校企深度合作與產學研一體的教育教學新模式

(一)產學研一體的教育教學模式

為應對當前時代對科技人才的要求,我校提出要積極推進校企合作,建立“校內外協同,產學研一體”的育人機制。產學研結合的實踐教學模式一直是計算機類專業辦學的一大特色,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始終把創建校外產學研實習基地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使學生獲得實際的研究、開發、設計的實踐教學機會,全方位、系統地培養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目前,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已同南京睿悅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東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軟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南京龐培軟件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微道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大中型企業簽訂了《共建教育實習基地協議書》。

(二)校企深度合作與產學研一體的實施效果

我校利用校外實習基地,使學生能夠參與產品開發過程,在實踐中增強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從而達到培養綜合素質高、創新能力強、富有團隊精神的應用型高級技術專業人才的目標。我校大力推動校內教師與校外行業企業專家組建教學團隊。部分教師沒有真正的工程實踐經歷,缺乏工程實踐的知識和能力,因此需要不斷地改善師資力量。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已經組織對口企業來校進行技術與師資培訓,并安排多名專業課教師去企業掛職鍛煉。如圖1所示,專業開展“校內實驗中心+工程化項目+校外實習基地”為主要模式的校企深度合作共建;以教學項目為紐帶連接產學研,消除人員、技術、設備、場地、經費壁壘,建成開放的師資隊伍和教學平臺載體[3]。如圖2所示,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與南京睿悅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進行深度合作,共同構建虛擬現實技術類課程群,在2018年完成《虛擬現實游戲開發》《虛擬現實綜合實訓》《虛擬現實項目開發指南》等系列教材的共建。在學校的引領下,專業積極共建虛擬現實產業學院。學院以“崗位創業”教育為主導,引導學生在大學期間理性創業;同時,建立完備的幫扶和退出機制,鼓勵有條件、有能力的學生大膽創業,支持他們能創業、創成業。學院積極開展各級各類創新創業競賽,形成“專業、大賽,學院、品牌”的理念,在2018年4月啟動省級學科競賽——2018江蘇省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技術大賽,并在計算機工程學院的網頁設立專門的網絡比賽平臺介紹投稿作品。至今大賽已經舉辦兩屆, 并作為中國(南京)國際軟件產品和信息服務博覽會的同期重要活動。

三、國際合作辦學

從2016年起,金陵科技學院計算機工程學院與澳大利亞昆士蘭理工學院(QUT)合作,采用“2+2”聯合培養模式,共同培養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的本科人才。QUT課程體系采用CDIO工程教育思想,著重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4]。自2016年開始在數字媒體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嵌入NIIT( 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印度國家信息技術學院)課程模塊的方式,培養具備國際視野的數字媒體技術專業人才。在新生入學教育時,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雅思6.0考試,通過雅思考試的學生可以在大學三年級申請去澳大利亞昆士蘭理工學院深造。數字媒體技術的人才培養借鑒了澳洲高等教育教學的先進模式和成功經驗,吸納了外方優秀的教學形式、考核方式及評估標準。合作教育將引進外方優秀教師與中方資深教師共同完成。

四、探索與實施CDIO教學模式

(一)CDIO教學模式

面對新技術革命和市場經濟的挑戰,加快推進工程教育的改革。教育思想的變革關鍵在于教師,但以往的教育教學討論僅僅局限于少數研究人員和相關領導,較少有全體教師參與。專業組織全體教師參與到教學研究討論中,為工程認證工作出謀劃策。通過適時實施CDIO教學模式,發展教學、學習和評價的新方法[5]。傳統的工科課程的評價方法采用的是書面考試形式,且通常安排在期末。CDIO教學模式則采用各種方法來收集學生在學習之前、學習期間和學習之后三個不同時期的學習資料,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態度的轉變。在學習過程中使用適當的評估方法,獲得與教學方法一樣的效果。教師可以通過筆試和口試、表現評分、產品審查、學習日志、卷案以及其他自我測評的方法收集學生學習的資料,并將表現的準則和標準與評分范圍和評分表相結合,以評估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成績。教學評估最重要的一步,就是使用評估結果去改進教與學[6]。

(二)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的開展效果

針對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我們在各門課程的教學組織和考核過程中,結合本專業實踐性強的特點,將教學過程與考核過程結合起來。通過案例教學讓學生在教學的不同階段完成不同的任務;教學結束后,再進行一個綜合性的考核,考查學生最終的學習效果。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結合行業認證,在教學過程中對接相關的認證考試內容,使學生學習完相關的課程后,可以參加行業中含金量較高的認證證書的考試。進一步地,通過充分和企業合作教學,讓企業參與對學生的培訓和認證,提高學生真正利用本專業知識參與實際項目開發的能力。在課程體系的設計上,加強知識點的優化與靈活多樣的授課方式相結合,理論聯系實際,并在課程講授過程中,突出專業自身的學科專業特點,課程講授深入淺出、不強調過多的理論問題,而是注重實踐和應用。在此基礎上,針對部分學生將來可能進入相關專業的碩士階段進行深造的需求,再增設部分選修課程。在課程設置上建立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學院通過與南京睿悅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萬和等一批知名的技術公司進行深度合作,專業的高年級學生可以進入公司進行實習實踐鍛煉,通過不斷豐富課程學習的評價手段,綜合考慮作業、課程設計、報告、考試等各種評價手段,加強多種考核手段的綜合運用。這既非只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又避免了完全“以練代學” 式的職業化教學模式。

五、專業課程的教研教改

大力推行人才培養的“加柔性,減剛性”,通過建立創新實踐學分認定,滿足學生個人發展和多樣成長的需要,形成了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培養和課程教學的新模式[7]。打造以“學生中心、成果導向、授課多元、模塊多樣”的課程群,圍繞職業生涯規劃一條主線,組織課程群教學團隊。自建MOOC課程、精品課程、優秀課程、雙語課程共同構成創新創業類課程群。積極引導課程教學“加探究,減灌輸”,構建了基于工程應用的系列化教學項目,將項目訓練按課程歸一化管理,以項目教學推動探究式學習;推行以“團隊式教學,協作式學習”為特征的探究式教學和探究式學習;推進學生自主學習和教師團隊式教學;規范教學環節,制訂成果導向、細化教學環節評價標準,強化教學環節的過程考核[8]。此外,聯合企業參與專業的課程教研教改,這對打破教學的自我封閉、克服脫離社會實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例如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從建設開始,就與多家VR領域的優秀企業緊密合作,并且已經和南京睿悅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東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軟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等相關企業達成校企共同建設的合作意向,聘請公司的優秀研發人員到校教授實訓課程。

六、充分利用網絡教學資源

現有的網絡教學資源十分豐富,包括課件、文字、視頻、圖片等。豐富的網上教學資源,既開闊了專業教師的視野,又可以彌補以往教學的不足,為今后開展“互聯網+”教學改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實施包括“雨課堂”、學校自建網絡課程、中國大學MOOC、釘釘課程等多元的網絡授課模式,在今后的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一些優秀的教學資源、教學方法與授課模式仍然可以用于專業課程教學[9]。例如數字媒體技術系的一門專業課程——三維建模,該課程講授人機交互、操作邏輯、界面美觀的整體設計。作為數字媒體技術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其作用是在課程中建立學生良好的界面設計素養與審美、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界面設計基礎,該課程與已開設的專業課程有著承上啟下的關系。通過對三維建模課程的系統學習,學生得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并掌握Adobe Illustrator、Adobe Photoshop、3DMAX軟件的學習,學生通過運用所學知識與制作技巧完成創意,并為虛擬現實技術、游戲UI設計、Unity游戲設計等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10]。課程的主要任務是通過理論知識的學習以及實踐操作,使學生全方位地理解并掌握專業的界面設計,能夠秉承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思想,并遵照模型設計的規范和用戶需求設計出符合要求的具體行業案例。在該課程的線上開課首日,網絡課堂環境并沒有影響學生的熱情與課堂的教學質量。班級學生全部準時出勤、情緒積極。課上以教師講授為主,采用釘釘視頻會議與中國大學MOOC兩種方式交叉使用的異步SPOC混合式教學。教師采用釘釘二維碼實時統計學生的到課情況,并采用發布任務、課堂提問、搶答、發布投票等多種互動方式活躍課堂教學氣氛。課后作業通過中國大學MOOC學習平臺以及釘釘任務進行發布,教學所需知識點提前錄制并附鏈接。線上平臺的新穎教學方式雖然對學生和教師來說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但絲毫沒有降低學生的積極性與參與度,學生都爭相留言或發言,爭做課堂上的小主播。非常時期實施的線上教學,教師需采用多種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實時互動,使學生有較強的參與感,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與學生共同努力,積極解決教學問題。這次的線上教學模式為將來專業課程教學提供了借鑒。

七、結束語

《2019年虛擬現實產業發展白皮書》披露,中國VR產業的市場規模預計達到296.6億元,而2025年將超過740億元。因此國內、國際眾多企業需要大量的專精于虛擬現實設計的軟件工程師,而此類人才目前比較稀缺,需求缺口較大。應圍繞應用型本科教學的基本要素——教師、課程和學生,組建本科教學核心團隊,實施本科課程和創新人才教育,狠抓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的內涵建設。為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應積極鼓勵、支持教師開展多種教學模式創新,突顯數字媒體的“線上+線下”教學、異步SPOC混合教學,激勵全體教師改革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積極推進CDIO教學模式,將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引入課堂,提升課堂學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探索多元實踐教學新模式,具體包括:體驗式教學、探究式學習和校企合作培養等,適應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學生的培養需求,針對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與相關學科的特點,提升以虛擬現實技術為主要特色的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傮w而言,通過數字媒體技術人才培養計劃的實施與教研教改,不斷完善應用型工程型本科人才培養體系,通過不斷探索與完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和IT企業、國外高水平院校在人才培養方面的深入合作,讓企業深度參與專業的人才培養,培養適應長三角地區數字媒體技術需求的專業人才,從而為南京以及長三角地區的數媒產業發展提供高層次的應用型本科數媒人才。

[ 參 考 文 獻 ]

[1] 吳剛,田祥宏,王池社,等.數字媒體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7(6):17-19.

[2] 張枝實.教育信息化2.0:大數據驅動教育現代化的實踐研究[J].成人教育,2020(6):17-20.

[3] 馬基英.論虛擬現實技術在計算機教學中的運用[J].電腦與信息技術,2020(3):91-94.

[4] 湯波,王云.基于虛擬現實視角下高校數字媒體專業教學改革探究[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20(5):137-139.

[5] 陳莉.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仿真教學環境設計與實現[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20(7):255.

[6] 張智超.校企合作項目化教學實踐中(VR)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J].中外企業家,2020(14):153.

[7] 余云燦.探析數字媒體實驗室的教學應用及共享[J].傳媒論壇,2020(13):160-161.

[8] 賈勝穎.淺談高校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實踐教學案例庫的構建[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20(5):212.

[9] 馬倩.高校應用異步SPOC+直播教學實踐研究:以數字媒體類課程為例[J].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2020(7):248-249.

[10] 潘素.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藝術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究[J].新聞研究導刊,2020(6):119-120.

[責任編輯:陳 明]

猜你喜歡
數字媒體虛擬現實技術人才培養模式
基于Internet環境下的虛擬現實技術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
虛擬現實技術在三維動畫制作中的應用
數碼繪畫在虛擬現實技術下的多元表現
淺談環境藝術設計中數字技術的運用
數字媒體藝術的現狀與前景
數字媒體的時代特征
校企合作下的應用型物流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獨立學院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高校三維動畫課程教學方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