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作文教學研究

2022-06-24 22:04李志平
江西教育C 2022年6期
關鍵詞:素材積累多元評價寫作興趣

李志平

摘 ? 要:作文教學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師教學的難點,本文主要探究提升小學作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小學作文教學要從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入手,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生活,積累作文素材,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此外,教師還要注重創新習作評價方式,用多元化的評價促進學生反思自己的習作,提高作文教學效率。

關鍵詞:作文教學 ? 寫作興趣 ? 素材積累 ? 多元評價

作文教學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是語文教學中的一道“坎”。那么,如何幫助學生跨過作文這道“坎”就是教師的重要教學任務。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要引導學生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按照新課程標準,筆者根據教學經驗,總結了有效的作文教學策略。

一、方式多樣,激發寫作興趣

傳統的作文教學對小學生實施“成人化”的要求,要求習作無論是內容、結構、中心,還是表達技巧,都要面面俱到。除個別有寫作天賦的學生外,大多數人無法達到要求。久而久之,學生之間的習作能力差距越來越大,讓大多數學生對作文產生畏難情緒,日漸失去學習興趣?!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是提高作文教學效率的第一步,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首先,教師可以借助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設備生動直觀地展示寫作素材,從而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例如,在引導學生寫作主題為“春游”的作文前,筆者先利用多媒體展示了一幅幅春光明媚、草長鶯飛的圖片,要求學生觀察圖片。在觀察圖片的過程中,學生會對美景產生獨特的感受。然后,筆者組織學生開展口語交際活動,讓學生將自身的感受用語言表述出來,與同學交流。最后,讓學生將自己的感受用文字記錄下來。這樣的教學過程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欣賞能力、感知能力、溝通能力,也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其次,教師要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學生的寫作水平設置不同層次的寫作訓練,讓學生在寫作中體驗成功,從而長期保持對寫作的興趣。例如,在教學習作《猜猜我是誰》時,對寫作能力強的學生,筆者要求他們創編一個小故事,故事情節要吸引人;對寫作能力中等的學生,筆者要求他們寫一段話,清晰地描述一個人的特征;對寫作能力差的學生,筆者就要求他們以自身為參考,用兩三句話寫出“我”的形象,啟發他們如何抓住特征寫人。學習能力不同,寫作能力不同的學生通過這些寫作訓練,都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在習作中收獲成功,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促進了學生的發展。

最后,教師要精心選擇例文讓學生學習與模仿。在選擇例文時,筆者經常會選用學生的習作,因為這些習作不僅與教學目標吻合,更重要的是與學生的水平相當,并且習作內容也是學生熟悉的、喜聞樂見的。例如,有一個學生寫了一篇《可愛的小花貓》的作文,將小花貓的外貌與習性寫得活靈活現。筆者將該例文展示后,不少學生躍躍欲試,課堂氣氛活躍,對寫作的興趣油然而生。

二、注重寫作素材積累

小學生由于生活閱歷淺,觀察生活的能力差,寫作時總會感覺沒什么可寫的,缺乏寫作素材,以致“假大空”的習作比比皆是。之所以會出現上述情況,最關鍵的是因為學生缺乏生活素材和語言表達的積累,也就是缺乏寫作素材的積累。因此,在作文教學中,筆者先培養學生的觀察習慣,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觀察事物,展開想象,積累寫作素材。例如,筆者會要求學生每個星期做兩件到三件家務事,或者和小伙伴在課后一起做游戲、參加體育鍛煉等?;顒与m不多,但每次一定要注意觀察,將活動過程記錄下來,特別是其中一些有趣的細節,一定要重點寫清楚。同時,引導學生觀察身邊的人,如同學、老師、家人等,觀察他們的外貌、語言、品性等,再用自己的語言記錄下來。有了這些觀察記錄的基礎,學生的寫作素材也就在無形中積累了。

但是,在教學中仍有不少學生表示生活千姿百態,在觀察時無從著手。于是,在要求學生養成觀察生活習慣的同時,教師要指導學生學習一些觀察的方法。例如,注意觀察的順序,常用的觀察順序有時間順序,如“開始”“接著”“然后”等,一天之內發生的事是“早上”“中午”“晚上”,較長時間的是“年、月、日”或“春、夏、秋、冬”等,這種方法多用于參觀、競賽或交錯的事物。此外,就是空間順序:從上到下、從里到外、從左到右、從高到低、從中間到兩邊等,這種觀察方法多用于觀察靜物。如觀察一處景物,要從它的遠處、近處、前后左右等入手;觀察一個人,則可以從他的外貌、語言、行動入手,看看他與周邊人有何異同;觀察一件事,則要了解它的時間、地點、起因、經過、結果等。熟練地掌握觀察方法后,學生在觀察生活時就會得心應手,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寫作時就再也不會沒有內容可寫。

有了生活的積累,學生就面臨著怎樣把作文寫得生動感人的問題,這就涉及學生的語言積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筆者首先要求學生擴大課外閱讀量,多讀些童話故事、少兒版的文學名著等文質兼美的文章,甚至是讓學生入迷的動畫片,筆者也鼓勵學生在不影響學習的前提下可以多看,在觀看時從中學習人物對話獨白等精彩的語言。此外,筆者還要求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注意摘抄優美的詞句。有時在上作文課時,筆者允許學生不寫作文,而是有目的地摘抄課文中或課外書中的精彩片段,并揣摩其妙處。堅持一段時間后,學生人人手上有本小筆記本,上面寫滿了好詞佳句,小筆記本成了學生寫好作文的堅強后盾。筆者還要求學生加強古詩文誦讀,在提高語文素養的同時,使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最后,筆者讓學生模仿教材提供的范文,寫身邊的人和事,讓學生在實踐中強化自己的寫作技巧與能力。例如,學習《臘八粥》一文后,筆者就讓學生模仿課文寫家鄉端午節包粽子這一習俗;模仿《我家鄉的楊梅》的寫法去贊美家鄉的特產……由于學生養成了語言積累的習慣,久而久之,學生的習作就會漸入佳境,表達技巧能得到明顯的提高。

三、交互評價,跳出窠臼

評價是學生習作的最后一個環節,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它關系到學生的作文水平是否得以“可持續發展”。傳統的作文評價往往是教師的“一言堂”,而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作文評價必須跳出傳統窠臼,進行交互評價,這樣既有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又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增強。

根據作文教學需求進行交互評價,一共有三步:第一步,在習作完成后,筆者要求學生自主評價,從習作的語言表達、中心、條理等方面進行點評。第二步,在學生自評的基礎上,讓學生相互點評,可以是同桌之間,也可以是四人小組。在點評時,學生不僅能發現對方作文的閃光處,還能發現問題,提出修改意見,這使學生的作文水平再次得到提升。第三步,作為壓軸的評價是由教師和家長一起進行的,教師以交談的方式說出評語,在學生思維的“卡殼”處適度點撥指導,同時對學生的“自主評價”“互評”進行“點評”。然后,邀請家長合作點評,除了讓他們和學生一起體驗成功的快樂,還可以讓家長為學生的作文提出有價值的建議。

總之,作文教學是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關鍵環節。在寫作教學中,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升學生的寫作素材積累,創新習作評價的方式,以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劉鳳霞.淺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3(9):54-55.

[2]符秋霜.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策略分析[J].亞太教育,2016(11):181.

[3]白永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策略分析[J].科技資訊,2020,18(26):153-155.

(作者單位:江西省黎川縣第三小學)

猜你喜歡
素材積累多元評價寫作興趣
如何提高高中語文作文能力
談學生敏銳的觀察力與寫作興趣的培養
高中作文教學中“素材積累”的途徑研究
如何提高焊工實習教學的有效性
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高職項目教學分組學習探討
多元評價,不拘一格
高職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體會
開展科學繪本活動建構生動課堂探研
作文指導的有效策略
淺談作文教學的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