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計的消失——榆林窟管理及輔助用房的設計

2022-06-24 09:35黃印武柯純建
建筑遺產 2022年1期
關鍵詞:用房洞窟榆林

黃印武 柯純建

榆林窟位于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西南70 km,距離敦煌莫高窟170 km,屬于河西走廊西端的踏實盆地。洞窟開鑿在榆林河峽谷兩岸直立的東西峭壁上,因河岸榆樹成林而得名。榆林窟共有43 個洞窟,250余尊佛像和5 200 m2的壁畫,尤以西夏和元代洞窟最具特色,與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東千佛洞、水峽口千佛洞、五個廟石窟等共同構成了敦煌石窟群。

榆林窟管理及輔助用房項目(圖1)是“榆林窟國家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設施”建設項目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近40 年來對榆林窟保護管理設施和基礎設施的第一次大規模改造升級,以應對現代保護管理的要求和不斷增長的游客數量。計劃新建的建筑包括游客接待中心、管理用房和生活輔助用房,總建筑面積1 100 m2。雖然選定的新建筑建設地點已經盡量遠離洞窟集中的區域,但是仍然位于榆林窟的重點保護區內,屬于非常敏感的遺產環境地帶。

圖1 從榆林河西岸回望游客接待中心和管理用房Fig. 1View of the reception building and administrative building from the opposite cliff

1 河谷之境——榆林窟的遺產環境

榆林河又名踏實河,屬疏勒河水系,源于祁連山西端的野馬山和大雪山。河流進入戈壁后,在河水的沖刷下,許多地段河床下切很深而形成峽谷,兩岸形成懸崖峭壁。[1]榆林河谷亦是如此形成,崖壁的高差約20 m。在蒼涼而壯闊的茫茫戈壁之中,榆林河谷猶如戈壁中劈開的一道深深裂縫,謙和而強烈,郁郁蔥蔥的河谷暗示著一種意外的神秘感。(圖2,圖3)

圖2 榆林河谷Fig. 2Yulin ravine

圖3 20世紀40 年代的榆林窟東崖Fig. 3East cliff of the Yulin Caves in the 1940s

榆林窟自古就不在大道之旁,前來禮佛者甚少,因而史籍中鮮有關于榆林窟的記載。榆林窟的創建年代無從考證,根據現存洞窟的內容,未發現唐以前的遺跡,經與莫高窟的洞窟型制相比較,“大致認為榆林窟開創于初唐,盛于吐蕃時期,終于元代”[2]。1943 年向達先生參加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在甘肅敦煌的考古工作后,對榆林窟有如下記載:“榆林窟即在水硤口南30 里?!嵑影l源南山,蜿蜒北流??咴诤又靼?,東西相距不過100 公尺,峭壁矗立有若峭成,石窟錯落其間。水為石硤所束,奔騰而出,其聲如雷。兩岸紅柳掩映,雜花蒙茸,誠塞外之仙境,緇流之樂土,莫高窟所不逮也?!盵3](圖4,圖5)

圖4 1986年榆林窟西崖Fig. 4West cliff of the Yunlin Caves in 1986

圖5 2019年的榆林窟東崖Fig. 5East cliff of the Yulin Caves in 2019

在榆林窟劃歸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院的前身)管理后,開始對石窟實施一系列迫在眉睫的維修保護,其中包括修建榆林窟防洪工程、崖體加固、恢復棧道等與環境相關的內容,這些保護性工程基本沒有改變原有的環境狀態。

同時,因保護管理工作的需要,又陸續建設了一些辦公室和宿舍樓。由于缺乏規劃的引導,加上榆林窟窟區場地局限,這些建筑便見縫插針,與窟區古跡混雜一處。初期榆林窟人跡罕至,主要工作以保護洞窟為主,這些辦公室和宿舍樓離洞窟近,十分方便,在沒有監控的年代更是顯得十分必要。隨著保護觀念的發展、保護設施的豐富和游客量的增長,這些無序建設的辦公室和宿舍樓的弊端越來越明顯,事實上對榆林窟的遺產環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擾動,不利于完整呈現榆林窟的遺產價值。

為了消除這些后期增添建筑的不利影響,同時滿足必要的保護管理功能需求,《榆林窟文物保護規劃(2014-2030)》中要求除保留第六窟前既有的四合院建筑外,其他現代房屋建筑均予拆除,管理及輔助用房另行擇址新建。[4]23

2 真實之問——“真實的”與“真實性”

《關于古跡遺址保護與修復的國際憲章》中開篇即提到:在全面保持古跡真實性的前提下,將其傳承下去是我們的責任。真實性是遺產保護的基本原則,遺產環境也是體現遺產真實性的一部分。[5]

《巴拉憲章》明確了遺產環境的一般空間界限,是“某遺產地周圍的區域,可包括視力所及的范圍”[6]?!段靼残浴穭t進一步強調了遺產環境是“緊靠古建筑、古遺址和歷史區域的和延伸的、影響其重要性和獨特性或是其重要性和獨特性組成部分的周圍環境”?!爸苓叚h境還包括與自然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所有過去和現在的人類社會和精神實踐、習俗、傳統的認知或活動、創造并形成了周邊環境空間中的其他形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當前活躍發展的文化、社會、競技氛圍?!盵7]

不難看出,遺產環境與博物館的展品不同,價值不僅存在于遺產的物質環境之中,也存在于因其形成的空間氛圍之中。環境與遺產本體在物質的、視覺的、精神的以及其他的文化層面存在重要聯系,呈現了遺產產生和存在的必然性,是遺產真實性的一種見證,可以豐富觀者對遺產價值的全面認知。榆林窟所處的榆林河谷空間圍合明確,相對寬闊的河漫灘和綠意盎然的樹林營造了一處戈壁綠洲,為人的活動和宗教的傳播提供了可能,榆林窟的形成在偶然性中有其必然性。

關于真實性的討論,往往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此,筆者有兩個觀點:一是不能抽象地討論真實性,必須把真實性放在具體的案例中加以考察、分析和辨別,只有在具體的語境中,真實性才能成為可討論的對象。二是不能把“真實性”等同于“真實的”,真實性必然來自真實的存在,但真實的存在未必都具有真實性。

1979 年,榆林窟將蘑菇臺子的一座清代土木結構大門(圖6)遷建在大佛所在的第六窟之前,并修建了4 個土木結構的平房,共同圍合成一個四合院,作為辦公室和宿舍;1989 年,在洞窟區的北部修建了供職工居住的宿舍(圖7),此后又在窟區內建設了員工餐廳和公共衛生間等零星建筑。然而,同樣都是因保護管理工作的需要而建設的建筑物,在《榆林窟文物保護規劃(2014-2030)》中,卻只保留了第六窟前的四合院,而將其他的建筑列入了拆除范圍。

圖6 四合院遷建的清代大門Fig. 6Relocated gate from the Qing Dynasty (1644—1911) as an entrance to the courtyard housing

圖7 1989建成的宿舍樓與窟區環境Fig. 7Dormitory built in 1989 and the heritage setting

如果具體到真實性所依托的遺產價值,我們不難發現,四合院建筑以及遷建的清代大門延展了第六窟的軸線,并形成一個圍合空間。這組建筑在體量、形體、材料、顏色等方面都與原有建筑、環境融為一體,不僅沒有分散參觀者的注意力,反而增強了進入第六窟的引導性,有利于彰顯第六窟在榆林窟全部洞窟中的重要性,強化了第六窟的遺產價值,豐富了榆林窟價值的層次性。再看位于參觀必經流線上的職工宿舍,三層的層高在整個榆林河谷中十分搶眼。由于建造時的條件所限,宿舍僅僅以滿足必要的功能為目標,建筑的形體沒有考慮與窟區環境的協調,加上位置特殊,阻斷了進入窟區的參觀者的視線,觀感上顯得鶴立雞群。而宿舍的功能本身對于榆林窟的遺產價值并無必然關聯,其無從遮蔽的體量卻極大地干擾了榆林窟的遺產環境,不利于遺產價值的表現和傳達。

可見,榆林窟保護規劃的判斷并不是以建造年代為區分標準來確定拆除對象的,而是以是否危害到榆林窟遺產價值為標準,確保遺產環境的真實性得到保護。所以,“真實性”可以說是在“真實的”基礎上,以遺產價值為依據做出的判斷,是一種有選擇的真實,而非僅止于事物本身的真實,這種有選擇的真實構成了遺產環境整體的真實性。

同時,真實性是一個開放的概念,針對同樣的遺產或者遺產環境,歷史的真實性與現實的真實性并非一成不變,每一次的干預都是對真實性的一種重新闡釋,所以對遺產環境變化的管理不是阻止其發生變化,而應開放地接納漸進的合理變化。只有在對遺產價值充分和深入認知的基礎上,保持遺產及其環境的多樣性,維持遺產與遺產環境之間的重要聯系,才能在動態可控的發展中體現遺產環境真實性的基本特質。

通過對遺產環境真實性的辨析,不難理解《榆林窟文物保護規劃(2014-2030)》保留四合院建筑正是對其歷史積極貢獻的一種認可,這種對真實性的認知也為新建筑的設計設定了起點。

3 現實之困——設計的挑戰與對策

根據《榆林窟文物保護規劃(2014-2030)》,在拆除現有的辦公室和宿舍后,針對其功能特點和公共性程度,將1 100 m2的建筑面積拆分為200 m2(游客接待中心)、300 m2(管理用房)和600 m2(生活用房)三個小體量的建筑,尤其是位于游覽區的兩個建筑的面積之和還不到總建筑面積的一半。通過控制建筑體量來盡可能地減少新的建設對遺產環境的擾動,保護規劃的良苦用心可見一斑。該保護規劃對建筑設計的具體要求摘錄如下:

第96 條 游客接待中心

-選址:榆林窟北側坡上,停車場附近

-面積:200 m2

-功能:售票、購物、警衛、廁所

-要求:不影響文物安全、不影響窟區主要洞窟景觀、隨地形設計,崖頂以上的建筑部分不得超過1 層,高度不得超過3 m,風格、色彩與環境協調。

第110 條 管理用房

-選址:現三層樓北側

-面積:300 m2

-要求:不影響文物安全、不影響窟區主要洞窟景觀、不超過2 層,高度不超過7 m,風格、色彩與環境協調。

第111 條 生活用房

-選址:南側公路坡下

-面積:600 m2

-要求:不影響文物安全、不影響窟區主要洞窟景觀、不超過2 層,高度不超過7 m,風格、色彩與環境協調。[4]27,30

根據保護規劃給出的設計條件,游客接待中心被安排在靠近崖頂停車場的位置,是崖頂向下進入窟區的轉折點,建筑凸出崖頂高度不得超過3 m。管理用房則安排在游客的流線上,與原來宿舍的位置相比,更加遠離洞窟。生活用房是在游客基本不會到達的南部區域,利用了內部車道旁已有的一塊平地。(圖8-圖10)總體而言,這三塊選址優劣參半。優是因為在窟區的范圍內,只有這幾處地點有可能安排這些必不可少的功能用房;劣是因為盡管這三處選址避開了核心的洞窟區域,但仍然在洞窟區視線可及的范圍之內,對建筑形體與遺產環境的協調提出了極大的挑戰。

圖9 生活用房的建設場地Fig. 9Construction site for the dormitory building

圖10 榆林窟保護規劃總平面Fig. 10Master plan of the conservation plan of the Yulin Caves

《巴拉憲章》明確指出,“新建筑(例如添加物)只有在以下情況方可接受:不歪曲或掩蓋遺產地的文化重要性;不減弱對遺產地的詮釋和欣賞;新建筑應與本體保持和諧一致?!盵6]顯然,通常的建筑設計是無法達到這個要求的,必須另辟蹊徑。

在仔細考察了現場的環境和場地條件后,筆者發現另一個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崖頂邊緣褶皺的形態是來自于雨季洪水的沖刷,崖頂原有的入口處便是用一座簡易的平橋讓開了雨季洪水的通道,管理用房的用地周圍也存在組織排水的需要。很明顯,如果不能小心地組織雨季洪水的流向,很有可能形成新的地質災害,對建筑本身和窟區環境造成不利影響。

于是,設計的策略一方面來自于遺產環境價值的延伸,另一方面源自于環境的限制。建筑設計的目標不是為了表現個體的建筑,而是以環境設計方式來設計建筑,以便更好地回應環境的要求。建筑形體的生成是通過與環境的整合和對環境的延伸,使之成為整體環境的一個部分,建筑的形體因而被最大程度地消解,只顯露出極少的一部分。(圖11,圖12)

圖11 建筑與環境的整合策略Fig. 11Integration strategy for architecture and the setting

圖12 總平面圖Fig. 12Site plan

游客接待中心包括售票、小件寄存、紀念品商店和保安室等功能,建筑體量沒有如保護規劃設想的那樣從崖頂凸起,而是將崖頂向河谷延伸,建筑屋頂覆土,建筑形體成為崖體邊緣的一部分。游客接待中心建筑屋頂裂開的一道細縫成為游客進出的通道,低調而不容置疑。售票廳外單側開敞的走廊給游客俯瞰整個洞窟區的可能,一覽榆林窟的河谷環境,獲得洞窟外在環境的初步認知。(圖13,圖15)

圖13 游客接待中心平面圖Fig. 13Floor plan of the visitor centre

圖15 作為入口的建筑縫隙Fig. 15Gap in the building as the entrance

管理用房包括內部辦公室、講解員休息室和檢票大廳等功能,最終建設的地點比保護規劃的選址更加遠離洞窟區,幾乎貼近北部的舍利塔,建筑屋頂比舍利塔基座略低一點,從環境中看仿佛是塔基座的一部分。為了不堵塞原有的沖溝,建筑本身成為一座“橋”,建筑下部是雨季洪水的排泄通道,建筑內部是辦公和檢票參觀的通道,建筑頂部則是參觀結束后的離場通道,高效地組織了復雜的人流和水流關系。建筑屋頂除了留出游客通道,仍然采取覆土的方式將崖體延伸過來,弱化和消解建筑的體量感。(圖14,圖16)

圖14 管理用房平面圖Fig. 14Floor plan of the administrative building

圖16 作為“橋”的管理用房Fig. 16Administrative building as a‘bridge’

接待中心和管理用房位于洞窟區北側游客流線的起點,一個靠近崖頂,一個靠近崖底,兩處建筑的主要通道都與場地中的舍利塔形成視覺聯系,對游客起到了良好的引導作用,同時將分散布局在洞窟區的兩座建筑相互聯系起來,形散而神不散。(圖17)

圖17 游客接待中心、管理用房和舍利塔的關系Fig. 17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isitor centre, the administrative building and the tower

生活用房包括員工宿舍、研究人員客房、圖書室、餐廳和廚房,位于窟區南部游客罕至的地點,緊鄰內部車道。建筑利用原本已經在崖體邊坡上平整出的一小塊場地,將建筑體量作為修補崖體邊坡完整的一種方法。結合車道的彎道曲線,在朝向窟區的方向順勢退讓形成了建筑入口,自然而然地與環境一氣呵成,同時以謙遜的姿態襯托出原有舍利塔的重要性。(圖18,圖19)

圖18 遺產環境中的生活用房Fig. 18Dormitory building and its environment

圖19 生活用房平面圖Fig. 19Floor plan of the dormitory building

三處新建筑的設計按照保護規劃的要求,將建筑體量化整為零,同時采取屋頂覆土與崖體的有機融合,建筑外墻模仿崖體肌理。不論是從入口的崖頂的視角,洞窟外棧道上的視角(圖20,圖21),還是榆林河對岸的視角(圖1),三個建筑形體基本都與環境難解難分,最大限度地消解了建筑的形體對遺產環境的影響,在功能上又更加便于參觀和保護管理。

圖20 從洞窟外棧道上北望游客接待中心和管理用房Fig. 20View of the visitor centre and the administrative building from the exterior porch of the caves

圖21 從洞窟外棧道上南望生活用房Fig. 21View of the dormitory building from the exterior porch of the caves

4 意味深長——真實性的闡釋

為了和遺產環境盡可能融合,建筑設計以最大的克制和最少的表現來實現對遺產價值的尊重。然而,遺產環境中的設計并不是委曲求全,完全放棄自我的表達,只不過表達的方式更為簡練,表達的層次更為抽象,設計需要充分利用建筑僅有的能夠顯露的部分來表達更多的意象,將依賴于有限物質形態的視覺表達轉化為因人而異的多樣化非物質形態的感知傳達,進一步強化建筑與遺產價值及遺產環境的關聯。

游客接待中心屋頂切開的縫隙沿襲了原來從崖頂進入窟區的通路方向,但強化了對路徑的限定和引導,刻意營造出從開闊的崖頂進入河谷空間的轉換,以狹窄高聳的通道比例將河谷的逼仄感充分顯現出來,增加了入口空間的儀式感。(圖22)

圖22 游客接待中心的入口通道Fig. 22Entrance passage of the reception building

原來因排洪而設的平板橋的視野,被售票廳外單側開敞的走廊所保留,依然是俯瞰整個窟區的最佳視角。雖然空間圍合方式已經迥然不同,但似曾相識的路徑和景觀延續了原有的環境線索。時間在變化,空間在更替,但是空間意象一脈相承,遺產環境中曾經的特色并沒有因為新的建設而消失。(圖23)

圖23 售票廳外廊上俯瞰榆林河谷Fig. 23View of the Yulin ravine from the porch of the visitor centre

管理用房的屋頂作為塔的基座的擴展,建筑體量被隱藏起來,僅有一個通向室內的喇叭形洞口,濃重的陰影強化了入口的暗示。然而,從游客接待中心向下俯瞰時,這個入口仿佛就是相鄰的塔投下的陰影,新建筑與遺產環境不經意間渾然一體。(圖24)

圖24 管 理用房入 口與塔 的視覺關 聯Fig. 24Vis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ntrance of the administrative building and the tower

生活用房的入口本是為了退讓車道形成的內凹弧線,卻營造了別有意味的場景。當人們從建筑內部走出來的時候,因為透視的關系,內凹的洞口弧線仿佛變成了一個洞窟的入口,與歷史的洞口所不同的是,這個洞口面向的是無盡未來。(圖25)

圖25 生活用房入口回望Fig. 25View at the entrance to the dormitory building from the interior

似曾相識的景象將記憶喚醒,在無窮回味中穿越時空,以有限的建筑語言把遺產環境的深度和厚度表達得淋漓盡致卻又若有若無。建筑設計通過對遺產價值的保護和闡釋,呈現遺產環境真實性的新角度。

5 結語

在遺產環境中做設計,其實是一個闡釋遺產價值、展示遺產環境真實性的過程。在榆林窟的遺產環境中,只有一個重點,就是榆林窟的遺產價值,其他所有的設施和活動都應當也只能服務于榆林窟遺產及其價值的傳承與表達。建筑設計不再是為了自我的表達,而是為了通過遺產環境的演進來詮釋遺產價值,以最簡潔的空間形象和最豐富的空間意象來解讀、回應和體現遺產環境的真實性。

在這個項目中,設計并不曾消失,只不過因為參觀者注意力的轉移,讓設計所形成的建筑形態在參觀者的視野中消失了。

圖片來源

圖1、圖5、圖15-圖18、圖20、圖21、圖24、圖25:姚力攝影

圖2、圖6、圖9、圖22、圖23:黃印武攝影

圖3、圖4:敦煌研究院《榆林窟》(鳳凰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2014 年版)第12、13 頁

圖7、圖8:柯純建攝影

圖10:參考文獻[4]規劃圖紙第45 頁

圖11-圖14、圖19:黃印武繪制

猜你喜歡
用房洞窟榆林
走榆林
新經濟視角下高校公有用房管理資源建設問題與對策分析
榆林抿尖
劇場擴聲技術用房建筑技術條件的研究
洞窟驚魂
洞窟驚魂
開創新時代榆林發展新局面
榆林村鎮的地名文化
敦煌,第245號洞窟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