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務校內校外建設工業機器人職業體驗基地的探索與實踐

2022-06-25 22:38甘潔日
現代商貿工業 2022年14期
關鍵詞:工業機器人優質服務職業學校

甘潔日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機械科技取得了新的突破。為有效適應社會革新的需求,必須建設以智慧型戰略為發展導向的產業。學校是培養智慧人才的關鍵途徑,在新時期,理應逐步規劃相關專業學科的實踐內容,從而使校園人才的技能準確對接產業要求,為相應的服務對象提供職業體驗指導服務,促進職普教育貫通的有效性。本文對此研究和分析,以中職學校為例,對建設工業機器人職業體驗基地的重要性和概況分析,然后提出建設以服務為戰略導向的工業機器人職業基地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優質服務;工業機器人;職業學校;體驗基地

中圖分類號:F2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4.036

0引言

在現代化背景下,多元融合與協同發展的價值理念逐步滲透。將工業項目設計和科學技術相結合,能夠逐步推動工業機器人的創新成果。近年來,圍繞著工業機器人的生產創新工作,有關政府也加大了研究力度,可見其扶持科教興國戰略的決心。因此,打造出以工業機器人發展為研究目標的教學項目,勢在必行。職業學校主要負責技術類教學,具備了工業技術資源引進的先決條件,在教學工作開展中相對順利,因而被視作建設工業機器人教學項目的主陣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建設職業體驗基地是推進職普貫通的內在實踐要求,必須要考慮到職業學校實訓的可行性,并且要結合中小學與社會職業發展的實際需求,調整和完善體驗基地的建設內容。必須使中小學生和社會人員等群體在職業體驗基地的服務內容中激發創造性思維,從而自主的投入創新實踐,通過職業學校的用心指導,構建職業學校與社會多方教育領域的密切聯系,從而使職業學校及時完成轉型,在頂層設計上更趨向于組織開放包容的協同目標體系。工業機器人發展的終極目標是提升社會智能化水平,必須在產業生產制造過程中融入多元智慧,從而發散工業機器人的多元功能。職業學校決不能單純拋開項目課題并組織機械化教學,而應該利用多種資源有效的和社會鏈接,使多方群體在開放包容的環境中融入創新思考,從而真正掌控工業機器人的發展形式。雖然有關職業學校建設了工業機器人職業實踐基地,但是在實踐內容設計和實踐環境創設等方面仍然有著不足,必須及時解決。

1相關職業學校校內校外建設工業機器人職業體驗基地的基本概況和不足

1.1相關職業學校校內校外建設工業機器人體驗基地的概況

就目前來看,很多職業技術學校的負責人和領導人局限于傳統思維,在工業機器人職業體驗基地的規劃設計上并沒有加大力度,只是督促校內教學組織主體搭建服務體驗基地的雛形并且填充內部資源。無論是整合服務建設內容的教學團隊,還是確立服務管理教學的制度,這些學校的負責人都沒有客觀考慮建設目標。從一些職業學校的情況來看,在教學模式如何改進等方面都進行了研究。如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被有序搭建,能夠保障學校在建設工業機器人基地時引入各種企業資源,如庫卡機器人,為相應群體人員的實戰訓練提供了真實的參照依據。而且,學校所聘請的企業優秀導師組成了優質的師資團隊,給學校實訓基地的建設做出了強有力指導。但是學校僅僅是為職業學校的學生找到了實訓陣地,卻并沒有給職業學校學生滲透校外服務的理念價值。因為長期以來,職業學校的戰略定位都是以職業化導向為主,重生產制造卻輕行為文化,很多學生養成了機械化學習的習慣,在工業機器人體驗基地建設中無法主動延伸價值鏈條。而職業學校建設體驗基地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出一批為中小學生和社會工作者提供服務的優質人才。由于這些學生長期被動的學習,并沒有激發出創造性思維,也就無法結合中小學和社會領域的真實情況拓展個人技能,只是單一的將體驗基地中所學的知識在實踐中應用,難以提升工作的有效性。

1相關職業學校校內校外建設工業機器人職業體驗基地的不足

由于職業學校建設工業機器人職業體驗基地時,只是將校內校外的氛圍有所渲染,在形式上有一定的要求,卻較為空洞。其一,工業機器人職業體驗基地建設的主要任務是在中小學等群體中開展勞動教育、生涯教育、綜合實踐活動資源更加豐富。中小學生職業啟蒙和體驗教育實現課程化、常態化和全覆蓋。廣大師生和社會各界對職業教育的認知更加全面、更加客觀。但是雖然學校建設了工業機器人實訓室和仿真實驗室,在具體的教學內容上卻沒有挖掘出職業體驗的特色,更多的是讓企業導師按照企業需求分配生產和制造的任務,使多方群體機械化參與訓練。學校為了加強教學的控制權,并沒有給予企業負責人調配教學內容的機會,而很多企業負責人又始終站在企業角度對學生提出不適應的學習規劃,導致很多學生難以跟進,無法學會高難度的實踐內容。因此,工業機器人專業的學生在完成中職學業過程中感到學習內容多、學習難度大、實訓內容要不過于簡單枯燥、要不過于復雜困難,也沒有教師作出正向引導下,該專業很多學生中途輟學。同時筆者所在學校工業機器人專業學生招生規模逐年下降。其二,多方群體人員學習工業機器人知識的根本目的與職業追求相關聯,但是由于本地欠缺制造和應用工業機器人的相關崗位,有些崗位有所需求,卻無法使學生的技能發揮出多元效用。這就造成很多學生和社會人員不愿意持續的學習高難度的實踐內容。

2相關職業學校校內校外建設工業機器人職業體驗基地的內在要求

有關學校的領導必須要深入了解職業體驗基地建設的服務目標,將推行中小學職業體驗服務作為社會實踐的標準示范,激發出職業體驗建設的內在競爭需求,使工業機器人職業體驗基地輻射的多元功能發散,更具有先進性和持久性,吸引初中畢業生報讀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專業,實現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貫通的可持續發展效益。

2.1挖掘職業體驗專業特色,推動職業學校發展的目標轉型

職業學校必須要及時轉型,從單一的技術類教學轉變為多種形式的教學拓展,能夠豐富職業教學實踐的手段,從而產生學科實踐的集聚效應。在建設工業機器人職業體驗基地的過程中,職業學校必須要構建多元開放的職業體驗環境,從內外的組織形式上呈現出豐富的面貌,給中小學生和社會人員多樣性的職業教育認知性。只有這樣,工業機器人的職業體驗服務才能具有效果。職業學校在建設以工業機器人專業實踐為示范群體的學科群時,要利用新媒體平臺和大數據信息網羅實驗方案,將中小學和社會人員理應在生活和學習中具備的行為文化搜集,從而對職業體驗基地的服務包裝,吸引中小學和社會人員以職業學校命運共同體的身份提出建議。

2.2擴充職業體驗專業層次,迎合教育持續發展的時代需要

教育發展的時代要求就是百花齊放,在多元開放的社會領域創收多樣性的建設成果。雖然綜合型人才極其重要,往往受到更多重視。但專業性人才作為工業元件的螺絲,在建設發展的細節把控上有更敏銳的眼光。因而職業教育必不可少。推進校內校外體驗基地的服務水平,實際上是提前讓專業性人才密切接觸社會各個群體,廣泛的搜集市場信息,自由選擇不同領域的方向,實驗檢驗最新的學習成果,進而促使職業學校的學生充分落實自我的職業訴求,并在職業發展的規劃設計中不斷強化實踐素養。職業學校除了應在轉型過程中具備更多向心力,更重要的是提升學校人才的服務水準。吸引了中小學和社會人員投入職業體驗后,就必須使群體的社會實踐具備實用性。因而,職業體驗基地建設的內容必須是有層次的,能夠和社會實踐的各個方面相對接,推動不同社會職業人員和社會群體的差異化交流與協同合作。而職業學校為了推動職普貫通的有效性,也必須要立足于中小學生和社會群體的實踐需求,調整職業體驗內容的規劃。因此,無論是為了迎合教育發展的時代需要,還是為了促進職普貫通的高效性,都需要職業體驗的建設內容形式有層次性。首先是在社會實踐內容方面具有層次性的設計;其次是在不同群體實踐方面具有層次性的設計。職業學校要立足于不同群體的需求設計不同的社會職業內容。而工業機器人這一專業所涉及的社會實踐內容極為廣泛,需要職業學校和校外的教學主體協同設計,針對中小學和社會人員不同的職業追求和接受能力,匹配不同階段的職業體驗實踐任務。

3廣西職業學校校內校外建設工業機器人職業體驗基地的基本策略

3.1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建設綜合性且富有向心力的試點學科群

相關學校的管理者必須轉變思維,重視起職業產業化的重要性,在組織形式上進行行為文化的滲透,以提升品牌效益為原則,逐步搭建一批以工業機器人為標準示范的試點學科群,在職業學校內部構建工業機器人實踐應用的鏈條,使工業機器人學科教學的師資隊伍和其它專業的師資隊伍相互配合,激發出工業機器人職業實踐的向心力,在組織多樣性的活動上更加便捷而高效。學校內部全體上下必須統籌責任意識,在工業機器人的職業體驗基地建設中找準定位,將學校的教學工作者身份轉變為職業服務導師,能夠標準示范多元服務的內容,使服務方式更加科學有效,促使學校的學生主動激發出服務思維,共同合作構建起學生實踐服務的組織。為此,職業學校必須要改變傳統的模式,引入多種渠道的資源,并且擴充經濟形式,確保多種風格的職業教學體驗能夠激發出更多活力,使職業體驗的傳播推廣規模逐步擴大。

另外,職業學校必須要確立現代學徒制計劃,通過企業和學校分層次制定學習目標的方法,讓學生能夠選擇契合自身的學習途徑,并且按照綜合評比獲取實習和展示機會,這樣一來既滿足了學生的需求,使學生積極地參加單種技能的實踐,也能夠考查學生綜合實踐的成果。從中可以表明,以服務學生為需求的實踐基地建設要想產生成果,必須要搭建出行之有效的服務教學模式,使學生的主體學習框架不斷完善,進一步深化不同群體對學習工業機器人訓練內容的認知。而除了校企合作與現代學徒制計劃相結合的模式,還可以構建訂單定制的教學模式,使教學培訓的課程計劃也進一步清晰設計,通過企業和學校分年制培訓的方式,使學生在不同標準評價過程中提升素質水平。學校需要加強師資團隊的建設,通過實踐基地建設以及實踐內容在校園以及校外應用的兩種方式,對教學團隊定期檢驗和考核,行之有效的調整組織設計方案。只有這樣,才能促使職業學校的服務理念準確傳達,也能確保職業學校的服務內容有效實施。

3.2加強社會服務功能建設,有層次性的構建服務目標體系

首先,職業學校必須要擴充職業體驗基地的實踐應用功能,結合中小學和社會人員的實際需求,制定職業學校和中小學等群體共同構建的目標。例如,工業機器人的智能管理功能,可以對區域內的工業實踐和產業整合進行系統分析與創建,將傳統的工業生產制造流程革新,利用大數據網絡對生產加工流程同步監測與分析,幫助工作人員在后臺系統管理,創造出工業生產的多元價值,并由此延伸出新的價值產業。但是相比于社會人員,中小學生顯然對這方面的概念有所欠缺。因此,職業學校必須要通過組織各種實踐活動,讓中小學生先進修理論學習,在這過程中搜集各種具有趣味性的工業機器人說明資料,通過評比競賽的方式激發學生的需求,使學生對現代產業的發展脈絡格外清晰,擴展各自的大腦知識庫。職業學校必須要引導中小學生對數字化管理加深理解,并且引導學生通過信息管理的實訓,逐步提升個人成果轉化的能力,使學生從學習者轉變為建設者。教學管理者必須在原有數控車工、數控銑工、模具鉗工、維修電工等多種工種的技能鑒定基礎上,增設工業機器人操作與裝調等工種,面向社會,開展企業員工和高中生技能培訓和鑒定工作。

其次,積極開展兄弟學校師生、在崗職工、下崗再就業人員、軍轉人員、農村勞動力轉移等多種培訓,把社會培訓工作提高到可以滿足多行業、多層技術需要的水平;積極開展校企合作項目,從產品研發、技術支持等多方位進行合作。

最后,建設工業機器人職業體驗基地服務校內外學生,把勞動教育、職業體驗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貫通大中小學各學段,貫穿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而無論是家庭學校,還是社會,始終離不開物聯網的建設,主要目的就在于深化各領域人和人之間的聯系,使圍繞著工作生成的項目在人力物力資源調配時便捷而有效。工業機器人體驗基地的建設主要目的就是幫助人力減少工作負擔,使個人在工作中具備多元智能的水平。因而,體驗基地的建設不單單要考慮到實訓內容的實用性,還需要立足于家庭學校以及社會多方面的需求,促使多方構建項目合作的聯系。而渲染這種協同發展的文化理念極為重要,它內化于體驗基地建設的布局中,需要職業學校進行完善和優化例如某職業學校建設的體驗基地包含ABB、KUKA、YAMAHA等多種主流品牌的工業機器人,主要可以實現汽車碼垛、玻璃涂膠、手機裝配以及自動化線路板加工等基本技能與綜合技能。符合新工藝、新技能的需求。該實訓基地能夠系統地完成工業機器人的系統程序調試、操作、拆裝與維護等一系列功能,同時還對接目前全國職業學校工業機器人大賽項目,可以滿足工業機器人專業基礎教學、綜合技能、創新設計、省市技能大賽等的需求。該實訓基地在風格上采用開放式現代工業風簡約設計,迎合了家庭學校以及社會多方共同的需求。

4結語

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現代化水平得以提升。職業學校的最關鍵目標是培養社會實用人才,理應滲透現代價值理念,逐步擴充教學內容,挖掘出服務學生為根本的教學特色。將工業機器人職業實踐基地有效建設,能幫助學生更好適應社會發展,從而推動智能化創新成果的產生。本文以筆者所在的職業學校為例,結合該學校引入資本并擴充教學資源的現狀,對該學校在規劃學徒制教學模式和加強實訓基地管理方面的不足分析,從而得出該學校迫切需要開展服務校內校外建設工業機器人職業體驗基地的探索與實踐,并給出相應的有效建議。

參考文獻

[1]劉凱,李友節.工業機器人技術五年制高職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現代職業教育,2021,(32):74-75.

[2]陳永平,徐麗紅.工業機器人應用虛擬仿真實驗開發探索與實踐[J].微型電腦應用,2021,37(07):44-47.

[3]張姣.虛實結合的工業機器人實驗室建設探索與實踐[J].南方農機,2021,52(13):160-161.

[4]凌旭,戴俊良,肖芝.“1+X”證書制度下工業機器人領域安全教育課程改革與實踐探索[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1,(11):151-153+156.

猜你喜歡
工業機器人優質服務職業學校
大力實施“精準執法+優質服務”
基于虛擬樣機的工業機器人末端液壓夾持器的設計
工業機器人模擬仿真技術在職業教育中的應用淺析
精品優質服務 呵護婦幼健康
以學生為主體的職校班主任工作
工業機器人現場編程工學結合課程開發
讓管理更有效
職業學校課堂教學管理中的疏與堵
中等職業學校音樂教育的價值與功能探討
基于SolidWorks的工業機器人離線仿真系統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