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視頻未來發展策略探析

2022-06-25 22:36滿航
新聞研究導刊 2022年6期
關鍵詞:融合

摘要:融媒體時代,由于移動終端的廣泛普及和網絡下載的全面提速,短視頻獲得各大平臺、粉絲和資本的青睞。我國短視頻用戶規模達9.34億,短視頻用戶使用率達90.5%,超過半數的人每天都會刷短視頻,短視頻也對大眾生活產生影響。因此,優化短視頻創作內容,樹立正確價值導向對短視頻行業的良性有序發展才顯得尤為重要,而良性有序發展又必須依托受眾(網民)對高品質產品的渴望和需求,故而生產“有創意的優質內容”也理所當然應成為短視頻行業始終秉承的理念。文章以致力于打造“最好看的資訊短視頻”——梨視頻為例,通過其短視頻內容生產的創新性模式有針對性地從生產模式、信度、效果等維度進行比對,分析當下短視頻行業內容生產存在的問題,側重探究短視頻行業未來發展策略。那就是要加強多元化和全民化的參與,優化碎片化消費和內容的趣味性,加大線上線下內容營銷力度,從而構建良好的內容生態體系,更好促進短視頻行業更好更快發展。

關鍵詞:網絡短視頻;PGC;UGC;內容生產;梨視頻;融合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2)06-0023-03

2020年3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詳細劃分了政府、企業、社會、用戶的責任并制定了具體的標準,網絡信息內容的生態建設已是發展趨勢。隨著新技術的發展和智能電子產品的應用,時長短、內容新的短視頻逐漸成為現代人們工作、學習之余放松的一種主要生活方式。

2005年You Tube的創立為短視頻應用帶來了一個良好的開端,2010年成立Viddy,2011年4月11日正式推出短視頻應用產品。新的短視頻應用產品以用戶需求為根本,新技術的應用創建出可以即時即拍、快速制作、一鍵分享的移動端平臺。同時以Twitter、Facebook為代表的社交網絡平臺也陸續加入短視頻的創作大軍。2013年1月,Twitter推出拍攝時長不超過6秒的短視頻應用——Vine,符合受眾希望通過對短視頻的快速瀏覽減少壓力、感知趣味并獲得即時信息的心理,成為當時應用下載的榜首。Facebook也不甘示弱,在同年6月推出的Instagram視頻分享功能,同樣獲得了大眾的一致好評。

我國隨后也迎來了短視頻井噴發展的新時代。為更好地滿足人們對短視頻文化的需求,快手、美拍、梨視頻等短視頻APP應運而生。與快手、美拍等采用UGC模式即用戶自主上傳和編輯視頻不同,梨視頻采用“UGC+PGC”的生產模式,即用戶創作并上傳視頻后由梨視頻旗下的專業制作團隊進行編輯、審核后再發布給大眾。這種創新性的模式不僅能夠保證視頻內容來源的多渠道性,也能避免當前短視頻行業存在的相互抄襲的同質化、搶流量的虛假性、創作內容的不恰當性等問題。此外,梨視頻更側重于新聞資訊類內容的創作,既貼近生活又具有一定深度和廣度,因此對大眾更具吸引力。

一、短視頻內容生產存在的問題

根據CNNIC發布的第4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人均每周上網時長達28.5個小時,較2020年12月提升2.3個小時,其中短視頻用戶規模達9.34億,短視頻用戶使用率達90.5%,超過半數的人每天都會刷短視頻[1]。因此平臺要特別注重對內容生態的建構,并對內容進行分類和專業化生產管理。融媒體時代,短視頻作為一種新媒介形態,新興的信息傳播形式以信息來源廣、符合大眾的真實生活體驗、充滿活力和生命力等優勢,在各種社交平臺和視頻聚合網站都獲得了大眾的廣泛關注和好評,但其本身也有很多不足和問題。

首先,短視頻用戶進入門檻低。一部智能手機就可以完成制作,成本比較低,再加上用戶的媒介素養和文化素養存在差異,所以短視頻內容良莠不齊。在一定作品的數量下,其視頻質量是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無法產生很大的市場價值。其次,現在的短視頻缺乏對用戶服務的個性化設置和對傳播內容需求的小眾化滿足。多數平臺選擇集中利用大數據技術來增強用戶黏性,其粗糙的推廣方式讓其傳播內容出現信息重復甚至低俗的問題。隨著新媒介的快速和廣泛傳播,短視頻等新形式或多或少會對大眾生活產生影響。因此,優化短視頻的創作內容,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成為亟須解決的社會熱點問題。

滿足大眾需求來得到快速發展并不意味著無底線地迎合受眾。短視頻網絡平臺要主動尋找專業機構合作生產有創意的優質內容,使無序化的內容生產達到有序化、規范化,確保短視頻內容創作的創新性和豐富性,促進短視頻平臺的良性發展。同時,短視頻制作平臺也要利用大數據,建立個性化的信息分類和整合系統,針對不同年齡、層次、領域的受眾制訂不同的方案,對用戶的喜好和動態進行深度發掘,在追求廣泛傳播的同時實現傳播內容的精準化投放。

二、梨視頻內容生產分析

(一)“UGC+PGC”融合的PUGC內容生產模式

梨視頻通過招募拍客的方式生產內容,克服UGC與PGC兩種模式各自的弊端,發揮其優勢,將兩種模式融合成一種全新的PUGC模式。原創精品短視頻的數量每天超過1000條,利用拍客和視頻編輯的一體化模式,實現了視頻數量和內容質量的雙重提升,凸顯了專業特色。采用PUGC的模式生產短視頻內容,不但提升了內容質量,也獲得了市場效益,日均視頻點擊量過億,并且獲得人民網1.67億元的融資,已經成為國內行業領先的資訊類短視頻平臺。

梨視頻致力于帶給觀眾最好看的資訊短視頻,其平臺的多元化與全民參與化使得拍客人數日益增長。新模式的適用也讓用戶內容獲得了更多的關注,用戶在平臺得到了身份和價值的認同。這種以內容生態建設為主的理念把用戶、內容、平臺緊緊聯系在一起,使梨視頻在短視頻行業中脫穎而出,獲得快速發展。隨著信息傳播技術的應用和網絡信息內容生態的持續建設,優質內容是短視頻未來的發展方向。尤其是內容生產專業化,將會使越來越多的用戶參與內容生產。技術賦能使人人都有成為拍客的可能,每一個用戶都成為專業化生產者,全新的PUGC模式將逐漸形成。

(二)三審制的內容把關信度

互聯網時代,平臺和內容是相輔相成的,優質的內容生產是平臺打造品牌效應的根本要素?;ヂ摼W產生良莠不齊、魚龍混雜的內容背后,主要是把關人的弱化。梨視頻軟件還注重對素材真實性的甄別,如果拍客把在現場拍攝的原始素材尤其是在突發事件現場拍攝的原始素材傳給專業編輯,編輯利用軟件核實現場信息的真實性,然后再進行快速選擇、剪輯和制作,最后發布視頻。這樣簡化了傳統模式下復雜的審核程序,節省了時間成本,還能保持梨視頻消息源的真實性和穩定性。這種“原創+專業”的PUGC生產模式,不僅降低時間成本,還提升了內容的質量。梨視頻總編輯李鑫曾說,“現在梨視頻已經上載30萬條短視頻,我們沒有一例是假的,全部是真實的,這就是我們的價值,整個系統我們會介入”[2]。邱兵說,“表達還是非常有趣的表達,但是我的底線還在”[3]。在梨視頻中,無論是人文類欄目、時政類板塊,還是娛樂類頻道,都堅持以優質內容生產為理念,專注內容把關,堅守底線,恪守社會職責。

(三)內容聚合效應凸顯

梨視頻通過互聯網和新技術的應用,在發展過程中首先以滿足用戶的使用與需求為基礎,然后從內容層面、技術層面、平臺運營和用戶消費幾個方面,綜合考察梨視頻新的內容生產模式帶來的效應。在新的傳播技術應用方面,要不斷優化更新基礎設施建設和設備,降低移動設備的流量資費,吸納用戶數量;在市場運營方面,發揮移動端的平臺優勢,加強短視頻和媒體的融合發展,實現優勢互補,以達到資源共享;在內容層面,注重對內容的垂直化生產管理,借助明星傳播效應和IP效應,利用好社交媒體平臺,發揮趣緣群體的優勢,增強社交吸引力,提升傳播力,并且在運作過程中不斷創新和豐富內容的場景化,優化用戶的社交體驗;在內容的安全方面,要不斷加強政府、平臺、社會和網民之間關聯性,加強政府和平臺的把關功能,才能促進短視頻行業的健康發展。梨視頻由弱到強,傳統的PGC生產模式不再是內容生產主體,利用PGC和UGC的融合模式,主要是讓UGC更專業化,從而生成用戶生產的專業化PUGC模式。這種模式加強了對用戶的培養,使用戶有一種歸屬感和身份認同,凸顯出聚合效應,加速了人人都是拍客的時代的到來。

三、短視頻未來發展基本策略

(一)加強多元化與全民參與化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飛速發展,以資訊類短視頻創作平臺的各類短視頻創作APP走進大眾生活并被廣泛認可和接受。新媒體技術的融入使新媒體人員參與進來甚至大量網民的涌入,使平臺運營人員呈現多元化趨勢。任何人都可以成為拍客和視頻的提供者。短視頻拍攝制作對用戶的設備和技術要求不高,只要有網絡即可。網民的一部智能手機,就可以完成整個制作過程。人人都可參與,專業平臺、社交媒體都可資源共享,視頻內容循環流通,技術賦能下的新媒介架起了短視頻內容生產和消費的橋梁,網絡虛擬社區成了信息分享和文化傳播的場域,使得梨視頻能夠在眾多APP中脫穎而出。

(二)優化碎片消費和趣味性

網絡時代,信息的自由流動在不斷制造信息的碎片化[4]。網絡的發展給受眾帶來豐富且多樣化的信息,也帶來了閱讀的碎片化。視覺文化的轉向給短視頻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契機。由于視頻檢索時間較長,很多平臺利用算法推薦形成信息的粘連性和鏈接化。相比其他APP來說,短視頻新聞時長短、節奏鮮明、趣味性強,并且符合新聞的時效性,在短時間內用戶就可以了解到社會上一些重要的、新鮮的事件。同時用戶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尋找自己所熱愛的內容,去享受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視頻和新聞等,調動受眾積極思維,強化活躍度,使受眾有選擇地接受各種感興趣的信息。抽象的文字描述轉換為音畫兼備的視頻,讓受眾對各種信息的理解更直觀、更形象。生活化的接近性更容易吸引受眾,形成趣緣聚合效應,平臺也成為虛擬社區的社交互動和信息傳播的核心場域。

(三)線上與線下融合內容生態

2015年9月23日,在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綜藝報》編輯、記者業務培訓上,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喻國明以《互聯網是“高維”媒介:一種社會傳播構造的全新范式》為題舉辦了精彩講座。他認為,對于個人為基本社會傳播單位的賦權與激活是互聯網對于我們這個社會的最大改變[5]。網絡短視頻的發展對優質內容的需求,不僅是用戶的需要,也是進一步營造良好網絡生態的需要。UGC和PGC的融合發展會進一步加大,作為原創生產者的UGC將為專業視頻內容生產者PGC補充人員力量,利用線上線下結合、培訓指導、組織化層級管理、豐厚的酬金等一些管理辦法,鼓勵拍客持續生產內容信息并不斷優化。在大量的投稿之后,由專業的編輯團隊以嚴格的標準對內容進行把關和網絡化精剪,最后再發布推文。這種將UGC與PGC兩種模式結合打造成一種全新的PUGC內容生產模式,對于傳統的信息內容生產模式而言是一種極大的突破,也是一種新聞公眾化參與、生產方式精細化的呈現模式。

“PGC+UGC”模式在不損害用戶發表言論權利的前提條件下保證了短視頻內容的真實性和專業性,把視頻制作回歸于用戶,讓用戶有一種主人公精神。在突發事件現場的拍客就可以直接把原始素材傳給短視頻平臺,經過編輯的核實、篩選、制作、發布,不但節省成本,加速流程,還能讓拍客立即看到自己拍攝視頻的傳播效果。因此,從組織形式、內容表達方式、運作方式以及基于使用與滿足理論研究網絡短視頻內容生產對社會信息交流驚人的影響力,同時對新媒介環境下信息傳播行業的飛速變化提供了一定的參考。

總之,隨著5G時代的到來,短視頻的內容邏輯等發生巨大的變化,進入以專業生產內容(PGC)為主的階段。PGC模式在滿足用戶需求的同時,使短視頻產品內容更加專業化[6]。短視頻將憑借生動形象、極具感染力、傳播力強和年輕化的市場,也將逐漸取代傳統的營銷模式,成為新時代的新的傳播方式,并且也將會成為人們消遣娛樂的必備品。同時也會將優質短視頻產品嵌入人們的生活,引領時代的潮流。社交網絡平臺最大的優勢就在于擁有海量用戶,這是短視頻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因此,短視頻在內容生產應用和傳播中應首先重視與社交網絡平臺的合作和連接。同時,隨著短視頻拍攝者和承載的內容日益多元化,平臺可以在內容的多維度方面嘗試更多的可能性和創新,更加深入地挖掘拍客的潛力,了解不同用戶多元化的需求,提高視頻的整體質量,提供給受眾更好的服務體驗。

四、結語

我國資訊類短視頻仍處于發展階段,未來短視頻的內容分發應繼續在社交媒體中的應用進行深入研究,利用社交媒體存在的數以千計的海量用戶傳播視頻內容,加大品牌的影響力,實現更好更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第4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22-02-25.

[2] 李鑫,資訊短視頻會成為這個時代的媒體支撐[R].搜狐,2017-12-19.

[3] 甘恬,李戈輝,邱兵.首談梨視頻:上個世紀的報人,要做下個世紀的產品[J].傳媒評論,2016(10):10-13.

[4] 陳妍如.新新媒介環境下網絡短視頻的內容生產模式與思考[J].編輯之友,2018(6):56.

[5] 喻國明.互聯網是高維媒介:一種社會傳播構造的全新范式:關于現階段傳媒發展若干理論與實踐問題的辨正[J].編輯學刊,2015(4):6-12.

[6] 曾潔. 5G時代短視頻的內容邏輯與媒體轉型新思路[J].出版廣角,2019(9):67.

作者簡介?滿航,本科,主任播音員,研究方向:短視頻生產。

猜你喜歡
融合
農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
美勞與共融合綻放
“五學”融合:實現學習遷移
剛柔并濟
多彩融合
信息技術與高中政治教學深度融合的實踐與反思——以《價格變動的影響》“融合課”為例
公益廣告
破次元
閱讀理解
融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