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建筑保護與修繕的若干措施

2022-06-25 11:33周鴻成劉志彤楊韻赟
現代商貿工業 2022年14期
關鍵詞:修繕古建筑保護

周鴻成 劉志彤 楊韻赟

摘要:國家保護祖國悠久農村歷史文化一直是我國的傳統村落和歷史文化名村的保護和開發的重大戰略和重要工程。在研究我國社會歷史文化發展時,古建筑的作用不言而喻,但對于古建筑的保護與修繕措施至今仍無法較好落實,并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造成了一定的損害,一部分古村落無法發揮其價值,。具有悠久歷史的蘭源村就是如此。本文以蘭源村為例,提出了若干古建筑的保護和修繕措施。

關鍵詞:古建筑;保護;修繕;蘭源村

中圖分類號:TB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4.088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注意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這是習總書記早就指出的。十九大后,國家推行了鄉村振興戰略,對古建筑的保護成為了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環。一座保存較好古建筑,既是研究某一段歷史文化的重要實物資料,又是社會、文化在歷史潮流中發展的見證。但在每一次的古建筑的修繕中,就會造成原本的一些歷史信息的遺失。因此對古建筑的保護要堅持“最小干預”原則,在修繕的過程中盡可能保證古建筑的原貌及結構,充分發揮古建筑的歷史價值。

1蘭源村古建筑文化特色

蘭源村位于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莘畈鄉,莘畈鄉有大量婺派建筑,婺派建筑雖然不如徽派建筑等其他派別的建筑那般著名,但其也具有自己獨特的樣式風格,婺派建筑的特征:建筑外形、院落規模、廳堂大小、戶型大小、裝飾風格精裝修婺派建筑的五大特征,有的獨一無二,像清水白木雕的梁架、門窗裝飾;像三間氣勢恢宏的敞口廳在住宅中的應用等等。婺派建筑不同于其他派別,其主要不同點是:外形上,婺派建筑其山墻一般做成臺階跌落式,俗稱“馬頭墻”(如圖1),具有防火和造型的功能。

在院落規模上,婺派建筑多為三合院或四合院樣式,內院面積較大(如圖2),大院落做法。

在廳堂做法上,宅院對于不同功能用途的空間規所表現出的空間形式不同。婺派建筑廳堂有“大廳”俗稱(如圖3),非常寬敞明亮。

在木屋建筑的裝飾裝修上,婺派建筑木雕清水成活(如圖4),不同于別派木雕,居民建筑門面大都是牌樓式,在壁畫、屋頂等裝飾中雕刻優美精細,凝聚了數百年來人民智慧的結晶。

2古村落古建筑的保護與修繕存在的問題

2.1當地群眾保護意識不強

人民群眾保護古建筑的意識薄弱,外來游客在游玩的過程中也會造成部分破壞,例如刻字,且部分外來開發商進行過度開發,破壞建筑原本模樣。

2.2資金匱乏

古建筑房屋的保護對技術要求較高,在修繕的過程中,要盡可能保證材料與古建筑材料相同,因此需要的資金更多,僅靠當地政府支持遠遠不夠。

2.3古村落古建筑保護修繕滯后

金華市政府在2018年初和年底,分批公布了市區歷史建筑名錄,但是對于這些建筑物的保護與修繕并未做到及時及行,在相關政策出臺后,村內的古建筑的保護仍在推延,造成木結構房屋得不到及時的維護與修繕,對后期維修的困難大大增加。

3古建筑保護與修繕措施

3.1基本原則

3.1.1提高當地居民保護意識

古建筑作為我國歷史文化遺產,需要大家積極主動參與古建筑的保護與修繕。因此,要在村中形成良好的保護氛圍,樹立全民古建筑保護意識。加強當地人對其保護意義的理解,使人們能夠自覺保護具有時代歷史特征的古建筑。

3.1.2堅持“最小干預原則”

避免直接更換房屋構建,摒棄“整舊如新”觀念,正確認識古建筑文物價值, 對其充分理解和尊重。在蘭源村中,大部分房屋是以木結構為主,在修繕的過程中,木構件使用真木,不用仿制木,屋頂和街道都采用優質石材。不能使用劣質材料、現代仿制材料修繕古建筑,避免修繕后的古建筑失去特色,降低旅游價值。

例如蘭源村的古建筑木結構房屋的轉角處木雕,在其修繕時,修繕人員堅持“不改變文物原狀、最少干預”原則,對其屋面,內柱等運用現代化技術進行細節處理,不改變結構本身。

3.1.3及時發現問題,及早更換

完善相關政策,對古建筑的維護要有制定計劃,對古建筑問題要及時發現,及早進行修繕,避免時間過長導致整體性更換,在修繕的過程中,在只有使用不同材料時,也需要考慮到當地氣候狀況等因素,盡可能減少修繕次數。

3.2主要施工方法及安全保護措施

3.2.1基礎

古代木結構的基本就與現代有很大的不同,現在木結構的基礎主要以有高大的人工夯土臺基作為結構的基座,而古代木結構級基礎主要由磉墩、柱礎石以及磉墩下面的人工夯土臺基組成?;A破壞對木結構建筑的威脅是相當大的,地下水位的變化引起了木樁下沉或開裂,對地基整體造成破壞,常見的加固方法有:化學灌漿法、外圍加固法,上部卸重法等。

3.2.2墻柱

木材由于各種周遭環境的影響并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老化,開裂等現象,改變了木材的物理性能,從而降低了其安全可靠性,因此在古建筑保護中對于墻柱的保護也極為重要。常見的保護方法有:嵌補法,當破壞極為嚴重時,則考慮換柱。

3.2.3大木構架

大木構架主要承受屋頂的重量,由于受到外部因素和時間的影響,大木構架的承載能力逐漸降低,可能會發生變形、破壞等現象。木結構的大木屋構架通常采用榫卯連接,這時加固的方法通常有:加釘法、加箍法、附加梁板法等。

3.2.4裝修裝飾

傳統木結構建筑中,通常把門、窗、格扇、藻井等稱為裝修,分為內檐裝修和外檐裝修。由于每個時期的裝修風格不同、紋飾不同,因此在保護和修繕的過程中要對裝修紋飾進行充分考證,并制定計劃進行裝修。遵守“最小干預原則”,能不換則不換。

3.3其他

在木結構的保護與修繕過程中,還有其他方面的工作,例如屋面防水、地面排水等,需要相關專業人員配合,制定并采取切實可行的方案。

4總結展望

古建筑的保護,是文化的保護,是傳承當地歷史文明的重要途徑。在城市化不斷加快的今天,古建筑的保護與修繕重要性不言而喻。通過古建筑的保護,可促進當地旅游業發展,從而助力鄉村振興,減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讓廣大農民群眾和全國人民在全面小康的基礎上,盡快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張風亮.中國古建筑木結構加固及其性能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3:30-34.

[2]楊喜人,黃履香.鄉村振興戰略下古村落古建筑保護與開發研究——以南雄市烏逕鎮新田村為例[J].文化遺產保護,2021.

[3]于美琦.古建筑保護的法律困境與對策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20,(12).

作者簡介:周鴻成(1999-),男,浙江杭州人,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本科在讀,研究方向:工程經濟;楊韻赟(1998-),女,浙江麗水人,本科,浙江水利水電學院,研究方向:工程經濟;劉志彤(1971-),男,河南南樂人,浙江水利水電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工程經濟。

猜你喜歡
修繕古建筑保護
古建筑取名有什么講究
中國古建筑
文物古建筑的保護修繕
古建筑的保護與修繕
山西古建筑修葺與保護
高句麗山城城墻的保護修繕
芻議增強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的有效途
淺談遺址公園的保護
普陀山古建筑之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