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經濟增長與國民消費之間的關系探析

2022-06-25 22:09王健
商展經濟·下半月 2022年6期
關鍵詞:相互關系消費水平經濟結構

摘 要:在深入探尋我國經濟增長和國民消費兩者之間關系的過程中,應以我國實際國情為出發點,遵循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實現兩者平衡發展。當前,我國經濟在加速增長和演變,相應的經濟結構和國民消費水平也發生了變化,這對于社會的整體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本文深入剖析了我國經濟增長和國民消費兩者間的關系,首先,提出了兩者的關系及相互作用;然后,分析了我國經濟增長和國民消費演變,以及在演變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最后,就如何提高我國的經濟增長效益和國民消費的質量提出了幾點建議,只有積極發揮消費在經濟中的拉動作用,才能加速我國經濟增長。

關鍵詞:消費水平;經濟結構;經濟增長;國民消費;相互關系

本文索引:王健.我國經濟增長與國民消費之間的關系探析[J].商展經濟,2022(12):-023.

中圖分類號:F124 文獻標識碼:A

經濟增長是社會進步的標志,是經濟發展、國家穩定、人民安定的基礎,因此經濟增長與國民消費兩者的關系非常緊密。在現階段對我國經濟增長的研究中,將主要關注點放在了物質、制度及模式等因素上,而對于國民消費的關注度嚴重不足,所以在進行理論研究的過程中,缺少理論研究依據。因此,對我國經濟增長與國民消費兩者關系進行探討顯得至關重要,充分發揮國民消費在經濟發展中的勞動性作用,深刻認識到消費對于經濟的巨大貢獻,這對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1 經濟增長和國民消費的關系、相互影響

1.1 經濟增長和國民消費的關系

國民消費與生活水平和內需大小有著直接的關系,如果某地區或國家具有較高的消費指數,則該地居民的富裕程度也較高,其具有一定的消費能力,從國民經濟層面而言,該地的國民經濟收入普遍較高。因此,國民消費能夠帶動經濟增長,居民具有消費能力,則收入較高,這表明企業效益好,反映在國家層面說明國家經濟發展穩定。對于國家而言,國民消費可以積極擴大內需,由此來增強內動力,對消費進行刺激,最終實現經濟增長的目的。

1.2 經濟增長和國民消費的相互影響

1.2.1 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作用

GDP增長率和消費增長率兩者的比值,即為消費需求彈性系數,此彈性系數能夠將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充分體現出來,當消費需求增長1個百分點時,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為幾個百分點,由此可見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巨大推動作用。當我們在計算消費需求彈性系數時要計算其實際值,這是因為通貨膨脹使得GDP增長率和消費增長率兩者數值只是名義上的數值,而必須將其轉換,在轉換過程中,要分別采用GDP指數來進行縮減,進行轉換可消除此方面的影響,計算出兩者之間真實的彈性系數,為國民經濟增長理論研究提供真實的參考依據。

1.2.2 經濟增長對消費需求的反作用

(1)經濟增長能增加居民可支配性收入。在國內生產總值的構成中,生產性支出及生活性消費是重要內容,在居民消費增減值與可支配收入增減量比值均衡穩定的情況下,我國經濟的增長能夠促進居民生產和生活消費的升級,而國民的可支配收入在增加,消費也會因此呈現增長態勢。

(2)經濟增長能改變收入結構和消費結構。在經濟增長過程中,高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提升不夠明顯,相關數據顯示,那些中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有了明顯改善,而收入水平與購買力水平兩者之間呈現出的正比例關系,決定了消費結構的變化。國民消費水平明顯提升后,可推進消費結構的轉型升級,新發展格局由此形成。

(3)經濟增長能夠增加國民信心,由此刺激消費增長。經濟增長形勢一片大好,而人均收入水平也會隨著宏觀經濟形勢不斷增長,因此居民的消費熱情更加高漲,同時消費水平也越高,經濟增長態勢明顯。

(4)經濟增長能加速市場發展,擴大市場規模。經濟增長表明經濟狀況良好,同時促使市場規模得以擴大,在此情況下,國民收入水平和國民購買力都會產生相應變化,從而促進整體國民消費水平不斷提升。因此,經濟增長與國民消費兩者是相互促進的,經濟增長與消費市場間的關系成正比。

2 我國經濟增長與國民消費兩者的演變及其現狀問題

在國民消費水平不斷提升的過程中,對于經濟增長的推動性作用是巨大的,同時也促進了生產發展。在市場競爭中,我國經濟的發展不可忘本,不忘初心,以實際國情為導向,不斷發展經濟,加大內需發展,發揮內需的強大優勢,促進我國經濟的穩步增長。新時期,雖然科學技術的發展速度驚人,但在實際發展中必須腳踏實地,以時代發展為導向,發揮科學技術的優勢,當前,在經濟發展中尚有一些經濟價值沒有體現出來,存在著矛盾和問題,即粗放式發展模式問題、消費品市場的二元性問題、通貨膨脹問題,以下分別進行闡述:

2.1 粗放式發展模式問題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經濟發展方式主要以粗放式為主,而這種發展模式下的產品與市場需求和居民需求產生還存在著差距,因此不利于消費水平的提升。另外,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產品,與消費者的需求產生背離,所以導致大量產品積壓的問題,因此產生消費斷層。20世紀90年代,市場中供過于求的現象嚴重,而經濟發展與經濟無效增長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明顯,這從根本上制約了國民消費。

2.2 消費品市場的二元性問題

消費品市場的二元性問題,從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國民消費,以下從三方面進行簡要論述:第一,分配方式發生變化的過程中,與之相適應的收入分配制度存在著不足之處,有待調整和優化;第二,經濟體制運行中,分配方式與其產生分歧,因此消費者面對兩種不同性質的市場;最后,在計劃經濟下,對于低收入者有一定的福利補償,而到了市場經濟,福利補償分配形式縮小了國民消費市場空間,由此產生溢出,最終出現國民購買力的實現程度被抑制的問題,消費需求結構發生相應變化。

2.3 通貨膨脹問題

20世紀90年代中期,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城鎮居民中有接近一半的居民年收入有不同程度的縮減,而對于農村居民收入而言更是如此,低收入者的不利地位更加明顯,農村經濟的發展緩慢甚至停滯,在此經濟形勢下,國民消費水平必然會降低。到了21世紀,國內經濟在不斷復蘇和回暖,但仍面臨著經濟增長形勢嚴峻問題,在此情形下國家應加快轉變粗放式經濟增長方式的步伐,不斷引導居民的消費觀,使其學會理性消費、愿意消費和主動消費。E547B914-5544-40F2-B110-3C9BEBD0CE74

3 提升我國的經濟增長效益和國民消費質量的策略建議

3.1 加快體制改革,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在深化體制改革過程中,提高現代資源配置率,確保企業發展遵循市場發展運行機制,調整大中型企業的產權構造和結構體系,并向現代化企業管理體制看齊。與此同時,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應為企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競爭環境,以推動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最終實現提升國民消費質量的目的。在優化產業結構的過程中,對于第一企業而言,要加強對其的投入和保護,同時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在發展中調整產業結構,不斷健全市場機制,發揮市場主導企業發展的作用,使企業的發展符合市場發展規律,并同時推動經濟方式轉變。

3.2 完善和健全消費政策,提高國民消費質量

首先,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政策,在加快推進國民收入水平提升時,將國家福利補貼向明補方向進行轉變,在不斷完善住房制度、保障制度的過程中,向著完全消費品市場進行轉變,以拓寬國民消費的選擇范圍,合理引導并不斷促進消費;其次,積極鼓勵信用消費,國民消費的過程中,要在適度消費的基礎上鼓勵信用消費,信用消費能夠縮短消費品的市場周轉時間,并不斷滿足市場供給,對企業的生產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最后,樹立消費的法律意識,應積極完善消費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度,使消費更合規合法,不斷提升消費質量及消費層次,為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提供良好的消費環境。

3.3 深入挖掘消費潛力,探尋消費的“潛力股”

社會生產的最終目的即為滿足人們的消費需求,但消費市場已經產生了供需失衡的問題,因此需深入挖掘消費潛力,使消費更趨向于多樣化和多元化,以提升人們消費水平和生活水平。在消費如何促進經濟增長這個問題上,要能夠認識到需求決定生產,生產決定收入。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當下,網上購物、快捷支付等的發展,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消費更加方便便捷,足不出戶就可以完成整個消費過程。在此情況下,更要積極完善和調整消費政策,優化消費市場,最大限度地確保消費者的權益,對產品和服務進行不斷創新,不斷深挖消費的潛力,緊抓消費優勢,由此促進經濟的轉型和升級。

3.4 優化收入分配政策,縮小居民的收入差距,強化公共支出

要積極優化收入分配政策,以不斷縮小居民間的收入差距,不斷提升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并加強對高收入的調節和規范。具體可從兩方面進行著手:第一,通過分配來縮小收入差距,通過相關政策制度的調整來進行,如對稅收政策、個人所得稅政策、社會保障制度、福利制度等的相關優化,由此實現收入差距的縮小,以不斷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第二,提高勞動報酬率,可從根本上調動居民消費的積極性。與此同時,在強化公共支出方面,其對居民消費的影響體現在兩方面,即結構和支出規模。公共支出是由具有購買力的居民來實現的,其對消費環境的改善、社會消費支出的刺激等都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在國家公共支出轉型中,居民消費點的擠入效應明顯,由此實現了消費對經濟轉型的促進和拉動目的。

3.5 重視人力資本的開發和利用

當下是健康消費時代,而人們需求發生了巨大變化,主體需求直接推動著生產力水平。在分析經濟增長的同時,更要對人們的主體需求進行關注,強化對人力資本開發及利用的重視度,以最終實現國民經濟增長。在人力資本開發和利用的過程中,要分別從開發和利用兩個要素進行著手,其中對人力資本的開發要作為興國安邦的核心內容,人力資本是一切工作開展的前提基礎,是經濟增長的基石;對人力資本利用的過程中,要引入先進的技術和人力資本,并注重積累人力資本,發揮人才的最大化潛能和效用,使發展更高效,進一步提高生產力水平。

4 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我國經濟增長與國民消費兩者而言,其相互作用的關系非常明顯,兩者相互輔助共同推動經濟的可持續增長。因此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更要強化兩者間的互動關系,尋求均衡發展,以實現國民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助推作用,使消費成為經濟增長中最強大的動力,最終推動社會經濟暢通循環和平穩發展。

參考文獻

吳銘棟.互聯網經濟對國民消費積極性的影響:基于交易費用的分析[J].經營與管理,2021(5):133-137.

王璐鷺.網絡消費對國民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研究[D].沈陽:遼寧大學,2021.

本刊記者.著力擴內需促消費 為需求潛力“松綁”為經濟循環“加油”:國家發展改革委國民經濟綜合司負責同志答記者問[J].宏觀經濟管理,2020(11):12-13.

王禎禎.CMF:擴大國內消費需求 暢通國民經濟循環[J].新理財,2020(10):69-71.

湯東建,陳雪玫.我國國民消費與收入分配差距的關系及影響因素研究:基于灰色關聯與回歸分析的實證[J].市場周刊,2020(4):171-173.

魏松峰.蘭州市旅游消費與地區國民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J].江蘇商論,2020(3):58-61+92.

陳姝羽.淺淡我國經濟增長與國民消費的演進[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9(12):55.

葉珺柳,侯劍.中國收入差距及國民消費變動趨勢分析[J].市場周刊,2018(9):98-99+112.

張璐晶.城鎮失業率持續回落、消費支出增加、新興產業持續增長 一季度國民經濟交上亮眼成績單[J].中國經濟周刊,2018(16):52-54.

劉守春.農村居民消費需求與國民經濟增長關系研究[D].武漢:武漢工程大學,2017.

龐莉華,劉益.我國城鄉居民旅游消費與國民消費水平的關系研究[J].經濟論壇,2017(3):96-100.

潘蒙紅.轉型期我國經濟增長和國民消費的關系[J].當代經濟,2016(4):120-121.

李玉琦.網絡消費與國民經濟增長的關系及其影響因素的計量經濟學研究[D].北京:北京郵電大學,2016.E547B914-5544-40F2-B110-3C9BEBD0CE74

猜你喜歡
相互關系消費水平經濟結構
預計到2050年中國城鄉消費水平將無明顯差距
農業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和盈利能力關系研究
我國城鎮化進程對旅游經濟發展的影響
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創新驅動機制研究
我國31省城鎮居民消費水平(2007)
談談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的融合
國際貿易理論與國際分工理論的關系
我國經濟增長與國民消費的演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