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價值轉換研究

2022-06-25 19:15周密
商展經濟·下半月 2022年6期
關鍵詞:生態價值轉換高質量發展

摘 要:面對如何解決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兼顧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并一直將這種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治國理政思想之中。為將綠水青山真正變成金山銀山,就要實現綠水青山的生態價值,特別是要實現生態價值在不同領域通過一定方式轉換為經濟價值。本文針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價值轉換問題,分析生態價值轉換的實踐路徑,提出解決生態價值轉換的關鍵,分析出正確的思路和方法,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切實有效地實現生態價值轉換,對保護和利用好良好生態環境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生態;生態價值;轉換;生態價值優勢;高質量發展

本文索引:周密.<標題>[J].商展經濟,2022(12):-152.

中圖分類號:F205 文獻標識碼:A

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辯證關系。充分理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本質,找到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精準平衡,實現綠水青山生態價值充分完整、科學合理的轉換,具有重要意義。

1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提出的背景及意義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是在我國生態建設實踐的基礎上提出的,具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意義。

1.1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提出的時代背景

1.1.1 生成于對發展中出現的生態問題的歷史性回顧與反思

縱觀人類歷史,從原始文明到工業文明,人類與自然的關系由和平相處逐漸走向相互對立。我國在改革開放后,用幾十年的時間完成了西方發達國家上百年才完成的發展,同時生態環境問題也集中出現。習近平總書記把握時代發展特征,立足實踐,對我國不斷出現的環境問題進行了歷史性思考,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這一理念以保護生態環境為題,以環保高質量發展為導向,倒逼經濟發展轉型升級,將生態資源優勢與經濟效益增長相融合,契合時代發展,有力回應歷史發展賦予的時代任務,以理論創新回應和指導了實踐發展。

1.1.2 源自于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實踐與探索

習近平總書記一貫高度重視深入基層調研,傾聽群眾聲音,汲取各方智慧。在福建工作期間曾五下長汀,進村入戶、走訪座談,深入了解長汀水土流失治理等工作,推動長汀實現了荒山變綠洲、綠洲變生態家園的歷史性轉變。2005年,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到安吉縣調研,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這一科學論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大量調研的基礎上,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開出的一劑良方,順應了時代需要,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1.2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價值轉換的重要意義

1.2.1 是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

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美好生活離不開經濟發展,更離不開舒適的生活環境。秉承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相互支撐、互融互促的思維方式,倡導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助推經濟結構優化轉型,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價值轉換,才能在經濟發展的同時,為人民群眾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環境,更為優越的生活條件。

1.2.2 是統籌高質量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的長久之策

統籌生態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是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目前,生態環境形勢依舊嚴峻,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充分挖掘綠水青山的經濟效益,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價值轉換是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應對風險挑戰、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長久之策,更是全面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治本之策。

1.2.3 是為全球生態治理提供中國智慧

習近平在第七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舉辦的賀信中指出:“面向未來,中國愿同各方一道,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共筑生態文明之基,攜手推進全球環境治理保護,為建設美麗清潔的世界作出積極貢獻?!敝袊詴r代為己任,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核心理念,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中國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價值轉換方面的實踐,也為廣大發展中國家破解經濟發展中的生態環境難題提供了有益借鑒,為推動全球生態治理、化解全球生態危機、維護全球生態安全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更為世界攜手共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未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了積極貢獻。

2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價值轉換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2.1 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相對薄弱

保護和改善社會生態環境,雖然已經成為全社會經濟發展的共識,但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價值轉換過程中,全民在生態意識方面往往缺乏可持續發展觀念,生態文明意識相對薄弱。

2.2 生態價值深度挖掘程度不足

最大限度地挖掘生態的最大價值,可切實有效地形成綠色聯動大戰略。在挖掘生態價值,生態價值轉換中,不能有效地將生態環境、生態產品、生態產業高效有機地融合發展,缺乏統一的謀劃,造成資源和資產、生態優勢難以最大限度地轉化為發展優勢。

2.3 產業發展中充分考慮生態價值轉換因素欠缺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價值轉換過程中,筑牢綠色發展成為生態之本、民生之本的思想之基。但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價值轉換過程中,單一性地將污染性產業向綠色生態產業轉型,雖然可以看到一定的成效,但也會出現產業集中在觀賞農業、鄉村旅游等有限的產業范疇,產業形態同質化現象較嚴重。

3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價值轉換的實現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文明建設是‘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各地區各部門要切實貫徹新發展理念,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強烈意識,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3.1 樹立生態價值轉換意識,多元主體合作共贏

3.1.1 加強頂層設計,銜接生態規劃配套措施

優質生態產品是維系人類生存發展的必需品,加強頂層設計,銜接生態規劃配套措施是生態價值轉換中民生福祉的重要保障。

(1)努力推動生態優勢轉化為綜合效益。相關職能部門要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通過積極探索,努力作為,介紹典型經驗,借用職能優勢,進一步指導各地結合實際情況學習借鑒,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工作。

(2)穩步開展生態價值實現機制實踐探索。政府在政策范圍內積極引導各地因地制宜,根據本地實際情況探索適合本地區的生態價值實現機制。比如,將生態修復、產業發展與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一體規劃、一體實施、一體見效”;通過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在保護和恢復自然生態系統的同時,推動綠色生態、本地資源與富民產業相結合,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等。

3.1.2 推動政企合作,暢通生態價值轉換通道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又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強調:“要積極探索推廣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選擇具備條件的地區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探索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币虼?,推動政企合作,暢通生態價值轉換通道至關重要。

(1)政府對企業實施監督和制約。政府積極引導,有效行使監督和制約職能,并制定相應的配套落實政策和監管制度。

(2)企業積極作為,找準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結合點。企業要把握“發展”與“保護”的關系問題。經濟發展是硬道理,環境保護是硬要求,要相信發展與保護能夠取得雙贏,實現生態價值轉換。必須堅持在保護中促進發展,在發展中加強保護,最大限度地調動地區政府、企業和民眾保護生態的積極性。培育發展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市場,進一步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加快構建更多利用市場手段和經濟杠桿治理環境和保護生態的有效機制,暢通生態價值轉換通道,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

3.2 創新生態價值轉換方式,發揮生態價值優勢

要實現綠水青山生態價值轉換,就要在轉換方式上做文章。生態價值轉換不能只限于農業產品、文創產品、生態旅游這樣的傳統方式,還要擴展思維模式,創新轉換方式,發揮出生態價值優勢,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3.2.1 以市場化交易促進生態價值轉換

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生態產品市場交易體系,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是促進“綠水青山”生態價值高效轉換的有效方式。

(1)明晰生態資源產權制度,促使生態價值轉換

自然資源作為自然產物,其產權主體不具備清晰性,但自然資源產權不明晰,開發利用的收益與保護修復的責任就無法準確落實。明確的自然資源產權是建立市場化交易體系的基礎,建立健全統一調查、評價、核算及歸屬清晰、權責明確、監管有效的產權和確權登記制度,并嚴格組織落實,更好更快培育形成多元化生態產品市場,發展生態產品及其衍生品交易市場,加快培育全資源環境生態產品市場交易體系,提高生態資源市場化程度,實現生態價值更合理優化地轉換。

(2)鼓勵產業產品生態轉型,擴大生態市場優勢

生態產品為“綠水青山”轉變成“金山銀山”搭建了理論橋梁,為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建立起平衡提供了一種實現路徑,而生態產業則是推動產業產品生態轉型的重要突破口。

(3)探索生態指標評價標準,平衡生態價值尺度

逐步建立科學合理的生態資源定價機制,加快建立生態保護補償標準體系。

根據我省生態資源的特點,加強森林、草原、耕地等生態監測能力建設,以提高生態產品質量和產出能力為基礎,完善測算方法,制定符合各領域、各生態資源特點的補償標準,強化科技支撐,制定和完善監測評估指標體系,培育生態服務價值評估機構,建立生態保護補償統計指標體系和信息發布制度,發揮市場的基礎性作用,推動形成有效的市場調節價格機制。

3.2.2 以生態補償形式實現生態價值轉換

制定生態環境污染損害檢測、評估、修復與生態恢復評估等方面的技術規范與標準,建立健全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通過生態補償實現生態價值轉換。

(1)明確補償對象,確保補償資金準確落實

要進行生態補償就要確定好補償對象,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按實際作出犧牲者作為補償對象,不能以政府或集體的名義代替老百姓直接受益。一是要加強調研,確保生態責任和生態評估精準明確。二是加強管理,確保生態補償精準落實到位。

(2)豐富補償形式,創新補償資金使用方式

要建立并完善跨區域、跨領域市場化、多元化的生態補償機制。當前,我國在生態補償實踐中已探索出資金補償、實物補償、政策補償和智力補償等方式,但在運用過程中,更多運用資金補償的方式,而資金補償往往受到預算及資金水平的限制,因而不能及時充分地完成補償任務。在實踐中,應加大其他補償方式的輔助和補充作用,創新補償資金的使用方式,不僅以資金落實資金、提供資金的使用方式或使用方向,重視產業扶持、技術援助、人才支持等補償手段,讓生態補償以靈活、實用、高效的形式落到實處。

3.2.3 以社會回饋模式創新生態價值轉換

(1)增強產品信心,提高生態價值支付意愿

一方面,要保證產品的生長、生產、加工各環節都做到真綠色,讓消費者放心。另一方面,要提高綠色產品的品質,讓高品質贏得消費者的心。此外,還要進一步轉變消費者的消費理念,讓綠色消費成為新時尚。通過產品和消費者兩個方面的共同發力,增強消費者對綠色產品的消費意愿和消費信心,從而實現生態價值轉換。

(2)樹立生態理念,自覺參與社會綠色行動

在全社會樹立生態理念,形成節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必要舉措,也是實現生態價值轉換的必要措施。一是結合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等信息技術手段,營造生態理念的學習氛圍,推動綠色生活方式成為主動自覺選擇。二是倡導形成積極參與環保公益活動的氛圍,養成綠色環保的生活習慣。從而通過綠色行動創造生態價值,通過綠色消費形成生態價值的綠色轉換。

3.3 促進三產融合轉換發展,建設生態價值品牌

要在三產融合發展中融入生態因素,采取措施增加生態價值,通過提高生態產品品質,打響生態價值的品牌效應。

3.3.1 優化生態產業結構,以實現生態價值為主要目標

在保護好生態的前提下,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1)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改造傳統產業,積極發展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服務業。以綠色、環保、循環為依托,找到三產融合的關鍵點和結合點,在各產業間穿起生態鏈,促進產業整合,優化發展,以生態種植和養殖業促進工業的生產轉型,并通過綠色消費、生態旅游等帶動生態服務業發展。

(2)提高生態產業科技含量。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校,壯大綠色產業規模。以高新科技為依托,培育發展新動能,發展清潔能源產業、綠色環保產業,提高生態產業科技含量,以高新科技打通三產綠色融合的連接點。

(3)加大政府扶持和指導。政府利用合理的政策約束和引導行業改造升級。在提高污染環境違法成本的同時,采用稅收減免等手段鼓勵發展環保產業。政府還要加強市場競爭機制在生態產業升級中的作用,進一步促進產業生態化結構的優化,強化政府在三產融合發展中的指導地位。

3.3.2 加大品牌建設力度,提高產品質量形象和文化內涵

生態產品具有高度的形狀相似性、品質相似性、地域相似性,要體現出生態產品的特點,實現生態價值,必須加強品牌建設。

(1)提高生態產品質量,提高品牌效應。不同品牌代表了產品的不同特性、質量、檔次和信譽,著力提高生態產品的質量,制定產品標準,進行規范化管理,才能打響品牌效應,進而擴大產品市場。

(2)提升產品文化含量,強化產品記憶。品牌是用來識別和記憶產品的基本標志,給予品牌文化背景,附有文化、情感內涵,才會具有更高的消費記憶,并提高品牌信任度。

3.4 保障基礎設施有效運行,連接價值轉化路徑

3.4.1 完善交通設施,實現價值轉換的道路互聯互通

在《之江新語》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兩山”論的重點在于優勢轉化,指出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游等生態經濟的優勢,那么綠水青山也就變成了金山銀山?;A設施建設是打通兩山之間關系的關鍵,也是前提,開發建設生態農業工業的前提就是帶動經濟發展,更是帶動落后地區的經濟發展,這樣的地區也是基礎設施道路交通比較落后的地區。要在發現獨特生態環境優勢的基礎上,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形成生態價值轉換上的一種交通上的互聯互通。

3.4.2 完善信息設施,提高轉換的速度及效率

生態價值轉換是生態價值在社會生產發展中通過一定方式表現為經濟價值的過程,為滿足當前生態發展需求的新發展理念,通過數字化的生產布局,配套信息基礎設備,使生態農業實現數字化生產,以實現優勢價值轉換,具有提高發展效率、加快發展速度的顯著優勢。

在人工智能、云、5G等新興技術加快發展的同時,生態經濟數字化,是推動綠色發展、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動能變革引擎。在生態價值轉換的過程中,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數字信息技術,可對土壤、森林、空氣、水質等要素實現數字化覆蓋,就能加快完善生態價值的量化指標體系構建,能夠更為精準地測度生態價值轉換的過程,使我們的生態資源利用得更為高效。

參考文獻

許偉杰,孔維一.媒體視域下“兩山”轉化路徑與生態價值再實現探究[J].中國廣播電視學報,2021(10):53-55.

張子凡,吳飛.生態意識的覺醒與媒介培育[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1):18-23.

陳清惠,韓娟.發展森林旅游 促進生態富民[J].福建林業,2021(6):16-17.

茍興朝.綠色發展:本質意涵、現實困境與路徑抉擇[J].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4):75-80.

王嘉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及其實現路徑[J].西南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21(6):31-35.

鐘語嫣,舒永久.馬克思二重性學說視域下的“兩山”關系[J].延邊黨校學報,2021(6):34-39.

金艷紅,李倩.“兩山”理論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的實踐探索[J].新農業,2021(24):52-54.

張國云.生態補償:加快中國的綠色躍進[J].中國發展觀察,2021(11):26-28.

猜你喜歡
生態價值轉換高質量發展
中國經濟改革“高質量發展”是關鍵詞
開啟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新征程
我國經濟怎樣實現“高質量發展”
全力推進綠色發展理念落地生根
大數據時代檔案管理模式的轉換與創新
淺談平面圖與立體圖的思維培養
綠色化學理念下的初中化學教學探究
高中化學教學中研究性學習的應用探究
生態價值會計核算框架構建與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