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實體驗,讓孩子插上快樂的翅膀

2022-06-25 10:54鄭姬斐
快樂學習報·教育周刊 2022年21期
關鍵詞:社會性體驗式小班

鄭姬斐

社會性教育中體驗式教學是最主要的教學方式,它是指根據幼兒的認知特點和規律,通過創造實際的或重復經歷的情境和機會,呈現或再現、還原教學內容,使幼兒在親歷的過程中理解并建構知識、發展能力、產生情感、生成意義的教學觀和教學形式。幼兒園社會性教育主要通過三個途徑進行教學:體驗式教學、游戲活動、挖掘生活資源。

一、探索體驗式學習,讓社會性教育發揮實效

幼兒園的社會活動多種多樣,如何行之有效,發揮它最大的作用,那是我們幼兒園老師當前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一)操作性體驗

社會活動體驗式學習重在為幼兒提供操作材料,在做做玩玩中應用已有知識、能力、生活經驗進行學習并獲得新的體驗,是問題感知、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型的學習。比如孩子生存最基本的吃飯、穿衣、系鞋帶等,不用生硬地將這一內容設計為一個集體教學活動,通過說教是永遠達不到預期目標的,只能通過平時教學、體驗,讓孩子得到這方面的知識。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給幼兒提供相應的材料(碗、瓢羹、衣服、有鞋帶鞋子),給予孩子一定的時間,讓他們慢慢操作,在自己動手實踐過程中掌握了這方面的社會性知識。

(二)感受性體驗

感受就是體會、感想。任何的事只要親身經歷,切身感受過了才會有感想和體會。就像亞里士多德所說的“聽過了就忘記了,看過了就記住了,做過了就理解了”一樣的道理。幼兒園的社會活動只靠老師的單板說教是行不通的,他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學準備來接受。如在社會活動《勇氣》中,老師要讓幼兒體會到斷臂兒童生活的不容易,從而培養幼兒的堅持、不怕困難的品質。短片感受后,老師再組織幼兒交流自己的所見所感,孩子們都會由衷地佩服這位斷臂少年,還堅信要向他學習這種“堅持、不怕困難的精神”。

(三)情景性體驗

幼兒期的思維特征處在具體形象思維,因此他們專注于具體的直觀事物,物體越直觀,形象越具體,兒童越感興趣。這個策略尤其適用于小班的孩子,小班孩子動手操作能力弱,用心感受能力不強,但直觀形象的圖示、情景對他們來說非常的有吸引力,為了提高幼兒的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掌握必要的一些安全知識,這種情景性體驗運用較多。如在一次小班防拐演習中,老師事先組織好幾位陌生的家長,讓其扮演拐騙人員,通過“扮演其媽媽的朋友”“給糖吃”“給玩具玩”等情景的模擬,觀察小班孩子的表現。老師客觀、及時地將幼兒的表現記錄下來,最后進行演習經驗總結。有了這么一個情景模擬,幼兒印象深刻。在這樣形象、直觀地情景幫助下,孩子們就掌握了除了自己的親人,其他陌生人無論施什么方法都不可以跟他走的安全知識,并且了解了遇到壞人不要緊張,應該從容機智,想方設法逃離。

二、創設游戲教學情境,讓社會性教育充滿樂趣

在游戲時,幼兒的認識、記憶、思維、有意注意等狀態都比平常的時候好,這是因為在松弛、歡快的游戲情境下,更容易激發幼兒的主動性、想象力和創造欲;幼兒園應將“游戲”成為幼兒園的基本活動。社會性教育也不例外,它可以在幼兒的游戲導入和游戲跟進中進行。

游戲導入是教學中經常運用的一種方法,有的是為了激起幼兒的學習興趣,有的是為了豐富幼兒的前期經驗。社會活動開始部分導入游戲,是為了讓幼兒通過玩游戲,在游戲中體驗,在親自體驗中悟出道理、引起幼兒的共鳴,從而達到預期目標。

游戲跟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個教學活動乃至一個教育體系都是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脫節和跨越都是不符合幼兒的接受新事物的規律的。只有一步一個腳印在一定的前期經驗鋪墊下,才能順利進入下一個知識點的學習。由此看來知識在由淺入深的行進中,相應的跟進式體驗非常重要,它能使知識結構穩步前進,形成連貫的知識網絡。

三、挖掘社區生活資源,讓社會性教育得到延伸

在中國教育蓬勃發展的今天,社會性教育越來越被重視。許多專家都呼吁幼兒的社會性教育不能脫離現實、脫離生活,離開生活的社會教育就等于“空口說白話”。

(一)生活情境中取點

教學中為幼兒提供自主活動、自主體驗的機會,讓幼兒在生活環境中通過自主活動獲得有益的經驗。本學期開展的帶大班孩子進菜場,每人準備十元錢,為家里準備一份營養搭配合理、價錢運用適中的溫馨晚餐。在活動過程中,孩子們得到了全方面的培養,在與菜販們的交流中孩子的語言、交往能力得到發展;在葷素搭配和價錢換算中,孩子們的分析、統籌、計算能力得到提升;整個活動還讓孩子們深刻體會到父母每天準備飯菜的不容易,也從側面教育幼兒要愛惜糧食,不挑食,吃完一份飯菜。

(二)節日活動中升華

中國的傳統節日以一種潛移默化、寓教于樂的形式,是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載體。幼兒園利用祖輩們的教育資源,將傳統的節日習俗搬進幼兒園,如開展“喜迎元旦之寧波傳統美食之旅”,活動中孩子們親眼目睹手工打年糕的全過程,他們時不時的為打年糕的叔叔加油、吶喊。圍著搗臼,小腦袋隨著搗錘的錘起錘落上下擺動著,活像一只只啄米的小雞。旁邊有經驗的爺爺奶奶還認真地做著講解員:“蒸熟的糯米乖乖的躺在搗臼里,一人拎著搗臼搗著,一人配合著搓和著米面,默契無間……”。沒一會兒糯米就全黏糊在一起了,清香飄逸出來,幼兒抓起一小團年糕團,有的捏小人,有的直接塞進嘴巴里……此活動通過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讓幼兒感知新年喜慶歡快的氣息,了解打年糕這一傳統美食文化,更重要的是讓幼兒感受傳統節日帶給他們的那份喜悅!

幼兒期是人的行為、習慣養成最佳時期,讓我們多創造讓孩子親身體驗的機會,多嘗試體驗式教學。因為體驗是最好的教育,只有親身體驗到的東西,才最終沉淀到他內心深處,成為一種素質,一種能力,伴其一生、受用一生的寶貴財富。

猜你喜歡
社會性體驗式小班
情景體驗式外宣紀錄片《四季中國》民俗文化負載詞英譯探微
以戶外混齡活動促進社會性發展
用體驗式探究活動打開探索之門
再去小班看看
小班教學 有效交流
社會性死亡
小班定向式軍事游戲的開展
the Walking Dead
孤獨會造成實質性傷害
浙江金華開展新錄用年輕公務員體驗式實踐鍛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