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術學科教育在教育信息化時代下的變革與創新

2022-06-25 04:01尤丹
學生之友 2022年7期
關鍵詞:學科核心素養教育信息化

尤丹

摘要:教育信息化要求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適應信息社會的人才;在學校教育中應用信息化技術和手段,注重教育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本文主要探索教育信息化時代下,信息技術學科教育中通過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改變我校中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k12階段學生信息技術學科的核心素養、實現教育技術的深入應用。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信息技術學科;學科核心素養

教育部在2014年制定下發了《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教育部將組織研究提出各學段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明確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核心素養將現代教育理念、學生培養目標和具體的教育教學實踐有機整合和聯系起來。通過核心素養的培養,為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教書育人的明確要求,也為教育教學實踐提供了可供參考的藍本,促進課程改革和教育模式的變革。

一、信息技術學科教育的變革

針對當前學科核心素養測評沒有統一標準,其評價方式具有多樣性和開放性,意味著信息技術核心素養的落實更加有助于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意識,促進學生的終身學習。

學校各種硬件軟件環境優化的同時,更加需要改變教師教育教學的觀念和模式,讓教師借助信息技術教學的課堂和信息化的平臺,培養出信息社會中具有核心素養的學生,讓教師實現高效教學,讓學生實現高效學習。在推進新課程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形勢下,借助于信息技術課堂,結合信息技術手段,積極開展、落實學生核心素養研究,促進全面發展人才的培養。

二、信息技術學科教育的創新

通過對教學信息化理論要求的深入學習和研究,結合教育信息化的操作要求,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實踐,教育信息化促進了信息技術學科教育教學教師觀念、教師素養、課堂教學方法、學生學習方式等改變;教學實踐中,教師利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體課件、通過電子白板和一體機展示、利用網絡數字資源等,這些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應用使得課堂教學更加活潑、更加趣味、更加高效。

1.改變教師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

教育現代化的模式下,對教師的角色要求發生了變化。教師在課堂中是學習項目的發起者和管理者、學生活動的觀察者和引導者、學生合作學習的促進者和組織者,教師的角色從知識的講授者轉變為項目實施的引導者,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大膽嘗試。在教學中促進學生的學習,創建起課堂學習的統一體,讓合作學習成為一種常態。在整個教學情境中,教師對學生做出了持續性的評價,促進了學生的自主、良性發展。

例如在高中信息技術《算法與程序設計》的遞歸算法中,教師設計的思路是從“找位置”不同的真實情境出發,引入課題;以簡單數學問題“求階乘”,讓學生將數學問題計算機程序化解決,了解遞歸算法的原理。然后通過分析、解決“年齡計算”、“猴子吃桃”等問題強化、鞏固知識,學生通過知識遷移建構自我知識體系,從而達到教學效果。

2.更新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模式

教育信息化與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整合過程中,主要以信息技術課堂為主要實施場所,注重在課堂中創設真實情境,提升學生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的信息意識;設計具有研究性的實踐任務,引導學生學會利用數字化學習資源;注重過程思辨,提升計算思維;滲透法制道德教育,明確信息社會責任。將信息技術課堂從傳統的工具講解逐步轉換為核心素養的滲透,促進學生素養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高中信息技術《算法與程序設計》的遞歸算法中,通過“求階乘”、“猴子吃桃”等遞歸問題的應用,完成學生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目標的培養。通過前置課程獲取遞歸算法的基礎知識,通過情景表演獲取重要信息滲透了信息意識;以簡單數學問題“求階乘”,讓學生將數學問題計算機程序化解決,體驗從“分析問題”→“設計算法”→“編寫程序”→“調試程序”的求解過程,整個教學過程圍繞培養計算思維進行;關心遞歸算法在學習和生活中的使用,并關注遞歸算法中解決實際問題的優劣之處提升學生的信息社會責任意識。

3.豐富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方法

教師們積極探索和實踐,發現項目式教學方法更加促進課堂目標的高效達成。通過在實際教學中不斷的實施、總結、反思,初步確定了基于項目式的信息技術課程模式的五個過程。首先從真實情境出發,確定項目(學習)主題;學生圍繞主題,提取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成員們在小組長的領導下,討論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團隊協作,確定出可行的方案;在實施過程中,項目組成員明確職能分工展開合作,保證全員參與;最后是展示評價,學生展示本組項目實施過程和心得,接收來自教師和同學的評價。

項目式教學方法的使用,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積極、主動參與課堂學習。在高中信息技術《算法與程序設計》的遞歸算法中以典型遞歸算法的例題“猴子吃桃”,讓學生經歷計算機編寫程序解決問題的過程,漸進式地讓學生理解遞歸思想,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滲透程序設計的思想、方法,提高學生數學思維和計算思維。

4.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教學中以解決各學科中和生活中遇見的實際問題出發,培養學生多想法、多途徑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自我探究問題的能力,基于實踐的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以解決真實的問題為驅動,學以致用所學知識的應用學習;在操作實踐中,學生完成具有個人特色的實踐學習;在展示和交流中,呈現物化的學習成果。

在高中信息技術《算法與程序設計》的遞歸算法中,學生是本節課的主體。從課堂導入環節“找位置活動”,讓學生自己演繹生活中的遞歸問題;通過自主學習了解遞歸算法的概念;然后借助典型數學問題“求階乘”,實現遞歸算法知識的內化;最后通過合作探究解決“猴子吃桃”的問題,了解遞歸思想的應用。

5.改變評價方式

當前的教育改革下,對學生的評價不再拘泥于教師評價,也不拘泥于結果的評價,更注重過程性的評價,更注重多元化的評價,更注重持續性的評價。

學生在課堂中,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尋求解決方法→解決問題一系列的過程都伴隨著評價。其中有學生對學生的評價,有小組成員之間的評價,有針對性的評價,有總結性的評價......整個教學過程中的評價持續而多樣,同時將對學生學習過程產生積極促進作用。過程性的評價,讓學生更加明白學習的結果很重要,但是要有一個完美、成功的結果,前提要重視每一個過程的完善和努力。采用多樣化、重視過程、重視差異的評價方式,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學生的主體精神,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創新型人才。

在高中信息技術《算法與程序設計》的遞歸算法課堂中,教師的評價只是點撥與總結,更多的是學生對自己學習狀態和效果的評價,小組成員對合作學習過程的反饋評價,以及學生對解決問題結果的評價。

作為一名基礎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和引領下,積極探索適合不同學科、兼顧不同學生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也努力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然而教育信息化是一個不斷發展、不斷生成、不斷變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積極探索和學習,及時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了解和運用先進的教育手段,改變落后的教學方式,以期待早日實現新時代教學信息化下的基礎教育鼎興之路。

參考文獻:

[1]干偉.核心素養教育觀下物理教學從"師問"走向"生問"的策略分析[J]. 中學物理(初中版), 2018, 036(004):2-4.

[2]肖磊.關于核心素養研制的幾個基本問題[J]. 教育發展研究, 2016(22):28-34,共7頁.

猜你喜歡
學科核心素養教育信息化
關于核心素養及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思考與疑問
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四個對話視角
基于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思政課教學研究
基于虛擬仿真技術的地方高校實驗教學探討
信息技術與教學難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決途徑探析
提升教學智慧 落實核心素養
高職學院信息化建設中面臨的問題和思考
創新信息技術支撐教學變革
淺談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