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高年級學生科學探究活動的組織與引導研究

2022-06-26 08:49喬雪蕊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2年7期
關鍵詞:高年級小學

喬雪蕊

摘要:基于現代化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學高年級階段教師應摒棄傳統教學模式,突破當前教學瓶頸,在現代化教學思想的引領下組織和引導開展教學活動?;谛W科學課程具有一定的實踐性和探究性,教師需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結合教材大綱和學生需求來組織開展科學探究活動,順利完成活動目標確定、活動方案實施等工作,最終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服務。如何順利組織和引導高年級小學生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已經成為當前教師們的重點研究課題,本文將圍繞這一課題展開深入探究。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科學探究活動;組織與引導

一、明確教學目標,凸顯生本理念

教師需結合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來進一步明確開展科學探究活動的目標與主題,即在完成知識講解之余,還應著重鍛煉他們的實踐操作能力、激發他們的探究精神,最終能夠幫助他們梳理正確的科學價值觀念。鑒于此,教師需對把握高年級科學課程的整個教學目標,并結合學生的認知層次、基礎水平以及接收能力來組織難度適宜、內容合適的探究活動。以教師講解“空氣成分”相關內容為例,教師在開展科學探究之前應向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和探究任務,即鼓勵學生在線瀏覽新聞、查閱相關資料開展實踐操作來進一步了解空氣所含成分,了解空氣的性質。在此這一整體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學習層次將目標細化為幾下幾點:一是,引導學生查閱資料,了解實驗操作步驟;二是,引導他們探知并總結空氣的基本性質;三是,使得學生了解到空氣是人和動植物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這樣,在凸顯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能夠明確和細化教學目標,并由簡到難地一步步引導學生學習本節課知識點和技能點,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全神貫注地投入到自主探究中。

二、充實教學內容,組織探究活動

小學教師應充分意識到課堂開展探究活動時間有限,學生注意力和關注力所持續的時間也是有限的,因此,教師在選擇科學探究主題和任務時要精煉教學內容,與此同時,還應著重凸顯本節課的重難點內容。鑒于此,教師需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階段特點來選擇適合的教學內容,以此來促進學生探究能力的發展。教師可以嘗試將生活案例和親身故事引進到課堂教學中,以此來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情緒,使得學生能夠全身心地參與到科學探究活動中。以教師講解“撬杠的學問”相關知識為例,教師需組織和引導通過本節課學習探究杠杠的概念和杠桿的原理,以及如何利用杠桿來節約力氣。在教師指導開展探究活動時,可以鼓勵學生探究在沒有杠桿的基礎下如何判斷撬動石頭?其中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生活經歷以及網上信息來探究并揮發這一問題,有些學生表示通過觀察建筑施工隊中是如何搬運石頭、建筑物的。之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戶外進行試實驗測試,若入用杠桿,學生是很難移動校園內大石塊的,若是教師引導學生使用木棍撬動石頭,則很容易能夠推動石塊,并使其移動。這樣,能夠在幫助學生夯實基礎知識的同時,提高他們的實踐探究能力和觀察能力。

三、創設教學情境,激發探究興趣

為創新科學教學課堂,振奮學生內心狀態,教師需在正式開展基礎知識講解之前,著重活躍學生思維、啟發學生潛能,使得他們能夠全神貫注地投入到科學實踐探究中。鑒于此,教師需借助多媒體技術來為學生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為學生播放視頻動畫、展示文字圖片,從而能夠吸引學生沉浸其中,參與到科學現象探究中。這樣,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眼、口、手以及大腦等多個器感官,使其能夠以滿腔的熱情和端正的態度去探索新知、獲取知識,逐漸扭轉掉過去被動學習知識的狀態。以教師講解“電鈴響叮當”相關內容為例,教師應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班級內學生朗讀的聲音;生活中父母的打電話聲,為他們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并拋出以下探究性問題“你們是否能夠清晰地感知到不同的聲音?”不出意料,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到“是的”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電鈴或門鈴發出來的“叮鈴鈴”聲音,并嘗試提問“同學們認真思考,電鈴為什么會發出聲音呢?”并帶領他們拆分實驗室提供的電鈴,原來是因為電鈴內部有電磁鐵。最后,教師需帶領學生共同學習電磁鐵的制作,這樣,不僅可以激發他們的探究欲望,還能夠培育他們的科學精神。

四、提供實驗材料,完善實驗教學

小學科學教學中涉及有多種實驗活動,部分教師為使得學生能夠通過實驗操作來獲得豐富體驗、學習科學知識,會在課堂上設置多種實驗活動,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試驗材料,但是,這樣的教學方式容易使得學生出現盲目學習的問題,并且很難深入探知到科學實驗背后的原理與內涵。鑒于此,教師需有選擇性地為學生提供試驗材料和器材,以此來切實提高實驗教學質量。以教師組織學生對比水和食用油時,教師應在合適的契機給予學生所需的試驗材料,首先,應鼓勵學生用視覺觀察水和食用油的不同。之后,學生學借助材料來辨別水和食用油,此時,教師需將實驗材料紙巾分發給學生,并引導他們觀察放入紙巾后水和食用油有什么不同現象?此時,學生能直觀看到水杯中紙巾很快沉下;而食用油杯中紙巾則漂浮在表面,并緩慢地浸濕。這樣,能夠使得學生在親身實踐操作中了解到水與食用油的不同之處,最終能夠達到實驗教學目標。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科學教師需秉著這“以生為本”的育人理念來開展高階段探究活動,旨在幫助學生夯實基礎知識、熟練實踐技能,最終能夠切實提高學生的科學精神和科學素養,最終能夠進一步推進小學科學課程的改革進程。

參考文獻:

[1]成濤.讓科學探究活動多元化——淺談小學科學探究活動的類型及實施要求[J].啟迪與智慧:下,2020(9):1.

[2]何林.小學科學探究活動”猜想”環節的現狀分析及優化策略[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21(12):2.8F5F776C-D2A6-45EB-AA6B-4685A335E114

猜你喜歡
高年級小學
小學高年級數學彈性作業的有效實踐探索
淺談小學高年級合唱教學設計優化策略
小學高年級語文習作教學有效性的探討
新課程背景下歌唱教學方法的探討
先寫后教:語文作文教學途徑探微
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的作用與類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研究
注重簡約化給數學課堂減負的探討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高年級古詩詞教學藝術之我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