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楹聯文化在高中語文課堂的應用價值及策略

2022-06-26 14:47傅逢勝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2年14期
關鍵詞:應用價值應用策略高中語文

傅逢勝

摘要:《語文新課標》中指出,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了“語言的建構與運用”、“思維的發展與提升”、“審美的鑒賞與創造”和“文化的理解與傳承”。楹聯創作的過程正是凝聚民族文化的精髓,運用形象和邏輯思維,進行文學審美的言語實踐活動。在新的社會發展時期,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精神和保護傳統文化是我們教師的重要責任。楹聯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借助楹聯可以學習古詩,可以研讀課文,可以提高寫作水平,可以鍛煉思維能力,有助于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

關鍵詞:楹聯文化;高中語文;應用價值;應用策略

楹聯指對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楹聯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楹聯知識是語文素養的重要內容。在高中語文課堂中適當地滲透楹聯知識,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有利于學生對古代音韻知識的了解,有利于學生對文言實詞的融會貫通,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從而有效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一、楹聯文化在高中語文課堂的應用價值

楹聯作為漢語言文學的一種表達形式,源于古典詩歌。其中,格律詩中的對偶,逐漸發展成獨立的對聯創作形式,此后楹聯便作為一種特別的藝術形式與人們的生活愈來愈密切相關。據記載,西蜀的孟昶在過新年時,于寢門桃符板上題詞云:“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痹谒挠绊懴?,宋明以后,楹聯之風大興,讀書人便以撰寫或題寫楹聯為能事,借以明志遣懷、詠頌寄趣、表現才學、交流感情。再加上與書法藝術的結合,楹聯更是彰顯出獨特的藝術魅力,具有很強的裝飾性效果和很高的藝術審美價值。因而,權貴豪紳、文人雅士紛紛將其作為官邸廳堂、苑囿亭臺、書房雅舍等處的點綴與裝飾,楹聯成為舉首可見的人文景觀。明清以來的小說,如《三國演義》《西游記》《水滸傳》和《紅樓夢》等,回目均是采用對聯的形式,給作品更增添了藝術魅力。特別是現在,寫春聯、貼春聯成為了一道亮麗的民俗文化風景線,擅長書法或是提得起毛筆的人幾乎都要書寫春聯。從城鎮到鄉村,從政府機關到農家小院,楹聯是節日慶典中不可或缺的?;閱始奕?、祝壽喬遷、奠基竣工等重大事件中,往往是要借助楹聯來渲染氛圍,表達各種情懷的??梢哉f,沒有哪一種傳統文化如楹聯這般凸顯和普及。楹聯在某種程度上已成為人們社會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據此可得出,楹聯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和鮮明符號,在優秀傳統文化中最具生命力和文明性。

二、楹聯文化在高中語文課堂的應用策略

(一)撰題贈聯

古今文人雅士多相互贈送聯語,以表明心志、互訴友情,撰贈對聯成為了一種交際的憑借和方式。在平時教學活動中,可在特定的時間,要求學生向老師、同學、父母等撰贈對聯,這種做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創作熱情和興趣。內容創作可以從言志、明理、感懷、詠物、諧趣等方面入手。

比如說,在高一學生入學后的第一節語文課上,教師可以撰贈全班學生—副對聯:“八方集一校,從此同學同樂。同室處三年,于今互愛互幫?!睂W生甚是感動,相互間的生疏感化解了,頓覺走到一起作為同學的親近感和責任感。然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每人贈教師一副聯語,大部分學生是第一次學對聯,盡管其送交的作品大都不符對聯的基本要求,但教學的初步目的還是達到了。

(二)注重文言實詞的融會貫通

文言文學習過程中難點之一就是對文言實詞意義的掌握,很多時候,對著課文原句雖能夠從語境中分析出其意義,而一旦換了陌生的語境常常會理解錯誤。因此,課堂教學中楹聯創作的實踐,讓一些常用的文言詞在筆下有了生命力。楹聯語言的凝練性需要對用詞反復推敲斟酌,會進一步加深對文言詞的理解,提高運用能力。

比如,在學習《孔雀東南飛》一文時,教師可以請學生根據詩歌內容自行撰寫對聯。在先行簡要復習了對聯知識以后,學生們討論紛紛,一時難以下筆。于是教師先寫了一句上聯:“韌如蒲葦,勇蘭芝抗婚赴清池”,學生們在理解了句中文言詞的含義以后,開始動筆。有寫“堅如磐石,情殉情掛南枝”,有寫“癡仲卿抗母縊庭樹”“癡仲卿違母掛庭樹”……教師將這些句子板書出來,要求學生根據對聯的要求去選擇修改,結果可以是多樣的,這一過程中,“韌”“赴”“殉”“癡”“縊”“掛”等文言實詞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運用和鞏固。

(三)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古代詩詞作者是講究“煉字”的,為了一個詞而嘔心瀝血的故事并不鮮見。事實上,一個詞的變動能讓一句詩大放異彩,楹聯更是如此。通過語文課堂中楹聯的創作,可以訓練學生語言表達的凝練準確,提高語文素養。當年韓愈、賈島“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中“推敲”的典故早已流傳千古。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利用楹聯中煉字的特點可以讓學生提高語言表達的準確性。

如可以名句填空,將名對中關鍵的詞去除,由學生補充。也可以一句多對,教師可以將一句上聯交給學生:“臘梅吐芳迎紅日”,要求對出下聯,學生們給出的下聯豐富多彩:“綠柳展枝舞春風”“紅杏出墻送寒潮”“春草吸露映春光”“綠柳抽芽接春風”“秋菊怒放送秋雁”……盡管許多句子不盡人意,但是我們可以感受到學生在創作過程中對詞的推敲是用了心的,這對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大有益處的。

(四)布置專題搜集楹聯

教學中可根據教學需要,有針對性地給學生布置搜集楹聯的任務,以此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拓展其知識面。如按題材類型來布置,可以是悼念追懷某個或某類歷史人物,如孔子、屈原、杜甫、岳飛、文天祥等;可以是題詠某處名勝古跡,如泰山、黃帝陵、孔林、岳飛廟等;可以是用于某個節日,如植樹節、教師節、護士節、中秋節、重陽節、國慶節等;可以是針對某個行業,如學校、醫院、鄉村文化站(館)等;可以是名人自策警示、治學修養等??傊?,題材的選擇要有意義、有針對性,對語文教學和學生思想的啟迪有益為宜。

另外,師生撰聯、概括課文情節內容、評判文學人物形象、進行名聯佳對欣賞、開設楹聯專題講座等,也是可適當選擇的教學手段。

三、結語

總之,高中生已具備一定的語言和文化知識基礎,因而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引入楹聯是適時的、必要的,對培養學生的語感、提高其表達能力乃至文化鑒賞品位有著較好的效果。只要見機而行、操作得當,楹聯教學就可能成為比較突出漢語言特點的教學方法和活化與豐富語文教學的重要手段。把楹聯融入語文中進行教學,既弘揚傳統文化,又提高語文素質,同時傳統的楹聯教學也會出現新局面。

參考文獻:

[1]程端禮. 淺議對聯在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作[J].語文知識, 2020(10).

[2]武曉麗.楹聯文化對中學生語文素養的影響[J].語文教學與研究(教研天地),2020(02).BCE97B8B-D03B-49D7-9DDE-27BDD90CC011

猜你喜歡
應用價值應用策略高中語文
使命與擔當:福建省高中語文名師“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專題研討
使命與擔當:福建省高中語文名師“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專題研討
高中語文跨媒介閱讀內容的確定
淺析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新性
企業金融管理應用價值分析
小組活動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應用
試分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概念圖的應用策略
技校制冷專業課程一體化教學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