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小學自然科學科普教育質量的策略思考

2022-06-26 19:16周科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2年10期
關鍵詞:科普教育小學教育教學策略

周科

摘要:小學階段的學生有著其獨特的心理素質和學習能力,因此在開展自然科學科普教育時,必須采用淺顯易懂且便于學生了解的方式進行,從而有效提高小學生對于科普教學內容的有效理解。同時,小學教師不僅應當重視對科普教育理論知識的教授,同時還應當積極設計科普教學實踐活動,利用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激發學生的科學意識。本文將結合筆者在小學自然科學科普教育課堂中,如何有效地進行科普教育的經驗,總結歸納出提高科普教育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教育;科普教育;教學策略

小學自然科普教育教學需要運用多元的教學模式,有效激發學生對科學素養的學習熱情。其中,教師應當以課堂教學為主,輔助于實踐教學活動,積極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并通過淺顯易懂的科學教學實驗,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的背后蘊含的科學理念,從而有效達到科普教學的目標。并且伴隨著當前國家對學生素質教育重視程度提升,關于如何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科學精神,需要學校重視科普教育教學工作。因此,筆者結合自身的小學科普教育教學經驗,探討如何設計高效的、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提高了學生對科學素養的初步了解,并種下了良好的科學精神種子。

一、小學自然科學科普教育現狀

小學自然科學科普教育的重要性,雖然被教師廣泛認知,但過去由于學校教學資源的有限,教育改革制度的未貫徹落實,導致學校和教師整體并不重視科普教育的教學效果。但伴隨著我國針對小學階段課程的新課標改革,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全面綜合素養,這就需要強化學生對于自然現象中蘊含的科學知識的探究和思考。因此需要自然科學教師結合當前的教學大綱,有效優化傳統教學模式,改變以往不受重視的教學現狀。并改變以往學生只注重理論知識教學,忽視手動實踐能力的教學現狀,從而激發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探索精神,達到良好的整體校園科普教育教學效果。

二、小學自然科學科普教育的優化教學策略

(一)結合STEM教育模式,設定自然科學課程

因為小學階段學生的獨特性格特征以及學習心態,所以教師在設置科學啟蒙普及課程時,應當注重運用STEM的教學模式。這時,教師就可以主要從四個方面著重設計當前的自然科學科普教育課程體系,首先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身的科學素養,引導學生積極在日常生活中去發現問題。其次,引導學生根據自身所學到的理論知識以及積累的生活常識,嘗試去設計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案,并在教師的科學教學指導下,有效地驗證方案的解決效果。通過上述一整個完整的STEM課程教學體系,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對科學科普教學內容的學習興趣以及探究意識,并激發了學生探究過程中能力,并進一步強化了學生對科普素養的有效認識。

(二)重視科普教育滲透,積極融入常規課程

針對小學生的科普教育教學,不應當僅僅在自然科學學科課堂中進行。還應當積極與小學其他多個學科進行教學聯動,將其有效地融入學生的日常學習與生活當中。不僅需要學校有效提高其他學科教師的科普教學意識,在常規性的教學活動中積極滲透科普教育,還需要教師可以從多個角度提高學生的科學意識。例如,在開展語文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有效地融入與科學家相關的小故事,理解科學精神在祖國建設和服務人民中的重要性,理解其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科學創新精神。通過艱難的科研攻關,科學團隊之間的協作合作,突破相關的科學難關,為祖國和人民營造很像現在的和平生活。又比如,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有效地引入科學思想,幫助學生去理解教學題目中的相關量之間的關系,并進一步將小學數學知識和科普教育的有效結合,打造出趣味性的數學教學課堂,提高學生對數學理論知識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科學素養。

(三)創設科學問題情境,豐富學生學習體驗

傳統理論方式的科普教學模式,無法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就可以引入探究性的教學問題,并結合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模擬出相應的問題化教學情景,充分激發學生對于科學知識的學習意愿,建立起良好的科普教育教學體驗。引導學生利用自身所學到的理論知識與生活常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同時,教師需要進行積極有效的引導,引導學生通過合理的理性判斷,有效驗證實驗問題結果。通過問題的趣味性教學互動,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對科學素養的深入思考和探究能力,加強了學生對科學理論知識的深入理解。同時教師還可以積極開展科普教學問答活動競賽等方式,更加高效地激發學生在面對科學知識的時候獨立思考能力。

(四)建立科學評價體系,提升科普教育成效

除了上述教學過程中的教學策略,教師還需要針對教學效果進行有效的教學評價,并建立起完整的教學考評機制??疾斓綄W生在科普教學過程中學到的理論知識成果。通過建立起完善的小學科學評價知識體系,提升科普教學效果的可追溯性。因此,教師可以借鑒國際上的先進教學經驗,引入國際學生評估項目等相關的評測方法,通過建立起完善科學的教學考評體系,對學生班級內部學生科學素質進行摸排,不僅幫助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班級的科學素養水平,從而有效地指導教師開展后續的科普教學工作。并且引導學生了解自身在科學素養上的不足,可以積極自主地開展專門的自主學習,形成有針對性的個性化的教學規劃,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

總而言之,當前國家越發強調素質教育的教學背景下,學校需要積極開展科普教師專門培訓工作,有效地制定相關的教學規劃,設定相關的科普教育教學內容。同時保證科普教育教學工作效果,需要自然科學的教師積極運用STEM的教學模式,設定出科學合理的自然科學課程體系,并注重與其他學科進行有效的教學聯動,將科普教學理念有效融入常規性課程當中。同時優化當前的科普教學內容,引入問題化的教學情境,不僅有效豐富學生的科普學習體驗,而且充分利用問題作為有效的教學驅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為了有效觀察科普教學效果的是否優異,學校還需要建立起科學的評價體系,不僅可以考察教師的教學成果,還可以充分了解學??破战虒W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聶健清.提高科學實驗教學質量策略思考[J].小學科學:教師,2019(5):1.

[2]朱德峰.提高小學科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J].求職導刊,2019(45):2.

猜你喜歡
科普教育小學教育教學策略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依托“村淘”項目建立科普教育網絡平臺研究
探究“學講計劃”背景下的語文教學
研讀教材,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效
提高小學德育工作實效性與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談小學語文課堂的生活教學
加強科普旅游教育,提高導游員科普素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