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寧文化景觀的開發與建設

2022-06-26 15:46徐嘉熠李詠霏張心怡劉玄高怡玲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2年7期
關鍵詞:文化景觀遼寧景觀

徐嘉熠 李詠霏 張心怡 劉玄 高怡玲

摘要:隨著城市建設快速的發展,城市地域文化景觀建設的趨同現象愈加嚴重,突出表現為:地域文化景觀建設的趨同化趨勢明顯,地域文化特色彰顯不足;城市歷史記憶正在消減;城市景觀文化建設中地域人文精神體現不足。有關城市地域文化景觀建設的建議:結合自身的自然條件因地制宜進行地域文化景觀的設計;注重對城市歷史印記的保護和發掘;突出城市地域文化景觀的個性和品位,避免同類趨同;充分挖掘城市的歷史文化資源。

關鍵詞:地域文化景觀;城市歷史印記;個性品位

1、簡介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談到中國傳統文化,倡議文以化人、文以載道,讓文化自身說話,使其成為不同語種、不同地域、不同國家和平交流溝通的媒介,讓中華民族的文化理念走出國門。為了展現中華文化風采,更重要的是呈現遼寧的文旅發展,本項目以文旅融合為背景,即文化產業、文化事業和旅游業相融合,以遼寧地域典型的文化景觀為主線,以方便游客了解遼寧優秀的傳統文化為宗旨,開發建設遼寧文化景觀的線上平臺,給廣大游客提供一個系統的、生動形象的、快捷便利的、全方位的“一站式”服務平臺,打造遼寧外宣名片,助推遼寧發展。為此本團隊將著力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研究:

平臺技術的操作將相對簡單,便于不同層次的受眾對象。本平臺使用的小程序的操作技術便于不同年齡的受眾群體,操作方便,頁面簡潔,但不失文化景觀的優美呈現。也就是說,關注公眾號即可欣賞遼寧地域的文化景觀,了解遼寧地域的文化精粹。

平臺景觀的展示將采用多模態呈現,便于觀眾多感官體驗。多模態就是用于描述一個整合不同符號資源來建構意義和表征意義的過程。即從書面文本、語言文本、圖像、聲音等角度,推送遼寧旅游景點攻略、呈現遼寧旅游產品、當地美食、歷史人物、民俗文化等地域特點。

平臺文本的推送將采用多身份輪換,便于景觀介紹的全方位。平臺的文本將采用不同的身份進行描述,或以第三人稱的角度出發,關注遼寧的發展,推出遼寧不同區域景觀的游覽攻略,方便游客更好的游玩體驗;或以第一人稱的角度描述,即以導游講述者的身份,帶領平臺讀者領略遼寧色彩,欣賞遼寧的傳統文化。

本團隊將以“遼寧文化景觀‘一站式’平臺的開發與建設”為媒介,推動遼寧的文化與旅游業進一步融合,樹立遼寧地域文化品牌、提振文化自信、推動遼寧文化走出去。本平臺旨在完善我省文旅輸出體系,提升我省的旅游文化形象,助力打造外宣名片,讓遼寧的文化理念走出去,引領遼寧的大發展。

2、遼寧地域文化景觀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地域文化景觀建設的趨同化趨勢明顯,地域文化特色彰顯不足。在遼寧城市化建設大力推進的過程中,城市的文化景觀的建設也得到相應的發展,但整體來講文化景觀精品少,景觀文化建設過程中的抄襲、模仿、復制現象比較普遍,趨同化較為明顯,從而導致一方面同省內城市相比較:地域文化景觀個性不強、特色不顯著,難以體現各個城市自身地域的歷史文化特點;另一方面同全國城市相比較:地域景觀文化建設整體上文化特色難以凸顯,在全國城市中文化景觀的辨識度不強。很多城市在舊城改造、商業開發以及城市重新規劃的過程中大拆大建,致使一些有歷史的老街區被夷為平地,很多代表地域文化傳統的老民居也被拆遷。忽視對文化遺產的保護,造成城市歷史文化的破壞,將最終將導致城市歷史記憶的消失,使得城市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底蘊難以呈現,地域文化特色也將更難以體現。城市建筑是一座城市的歷史文化載體,是一座城市成長的記憶,它承載著這座城市的歷史印記,是城市獨特景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和利用好一些城市原有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建筑群及市井老街,就是在保護地域歷史的延續,呈現城市文化、文明、歷史發展的軌跡。遼寧雖不及一些中原地區歷史名城的歷史遺跡那樣豐富,但也是有很厚重的歷史淵源,尤其中國歷史進入的明末以后,遼寧在中國明清和近代史上也有濃重的一筆,但整體來講地域人文在遼寧的城市地域文化景觀建設中體現不夠充分,給市民、游客的感覺是遼寧缺少厚重的文化底蘊。

3、有關城市地域文化景觀建設的建議

結合自身的自然條件因地制宜。城市地域文化景觀根植于獨特的自然和生態環境,所以,要建設有品質的城市地域文化景觀必須要充分認識到到自身的地域特色,在保護和利用好自然環境和特色文化的前提下推進城市地域文化景觀的建設不僅事半功倍而且更容易體現自身地域文化特點和高度。城市的發展要以健康的自然生態環境為前提,城市地域文化景觀的建設更應該如此,因為這也是城市地域文化景觀的優勢和文化特色所在。應充分自然資源并盡量減少人為因素的介入,這樣建成的城市文化景觀不僅其他城市不可復制,能夠體現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同時也能把屬于盤錦的城市品牌進行推廣和宣傳,使城市品牌得到升華。除此之外,注重對城市歷史印記的保護和發掘。街區和民居在歷史發展過程當中也孕育了厚重的地域文化景觀。這些獨具特色的景觀作為城市的歷史遺產和景觀文化,記錄了當地居民的生活歷史,也展現了城市的特色地域文化。隨著城市建設的迅速發展,很多傳統街區和民居已經遭到大面積的破壞,其本身也就是對城市文化景觀建設的破壞。但城市發展是大的歷史趨勢,對于城市老街區和民居的處理必須根據具體情況來區別對待。

參考文獻:

[1]江海旭,李宛陳,常改欣.撫順市城市文化景觀保護與旅游活化路徑研究——基于創建歷史文化名城的視角[J].邊疆經濟與文化,2022(03):64-66.

[2]郝鷗,劉倩.景觀人類學視角下錫伯族文化景觀保護與發展研究——基于沈陽錫伯族村落的田野調查[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23(06):548-554.

[3]張夏燕,朱亞軒,李美卉.基于地域文化傳承的沈陽市歷史街區景觀更新設計策略——以沈陽中街為例[J].住宅與房地產,2021(24):24-25.

課題:校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遼寧文化景觀“一站式”平臺,大創編號:X202110166002.

猜你喜歡
文化景觀遼寧景觀
“可食地景”在校園景觀中的應用
遼寧風采
遼寧之光
讀遼寧 愛遼寧
《景觀平面圖》
創意涂鴉
世界遺產文化景觀現狀及發展趨勢
區域特色文化與城市空間的景觀語言生產
情感休閑文化與當代文學思潮
中東政治景觀——阿倫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