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在小學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教學中創設生活情境的策略

2022-06-26 12:13田英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2年10期
關鍵詞:高效課堂教學生活情境道德與法治

田英

摘要:本文通過對小學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教學中創設生活情境的策略分析發現,忽視學生生活情境教育,忽視學生生活情境中的情感表達和忽視學生生活情境中的情感交流等問題現狀,對此提出重視課堂傾聽環節,設計生活情境教學內容和深挖教材生活情境內容等策略,希望對相關領域的研究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教學;生活情境;策略

引言: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教學中創設生活情境的策略直接影響著課堂學生本身的情緒狀態,同時,生活情境的嵌入教學也可以使得教師更加以學生為中心,建立起課堂教學新模式,為學生未來社會化角色轉變和角色扮演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小學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教學中創設生活情境的教育現狀

1.忽視學生生活情境教育

眾所周知,中國應試教育存在生活情境教育的忽視,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有其體現,這種弊端是對學生本身及其發展的生活情境教育阻礙。分分學生的命根,一味單純地追求成績分數,進而忽視除分數以外的生活情境教育,成為當前大多數教師和家長唯一的述求,許多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不佳,甚至出現沖突和矛盾,正是長期缺乏這種被人所忽視的生活情境教育。有些時候,家長也會與學生進行言語或身體上的關系破裂。尤其最近幾年,社會上不斷出現學生因為學習壓力過大導致的情感渠道封閉而產生的心理和情感問題,例如小學生跳樓事件等。此外,生活情境教育的結果不可通過簡單的作答而得出結果,因為教學的時長有限,教師一般根據理性選擇會選擇側重在智力教育方面進而導致忽視學生生活情境教育。

2.忽視學生生活情境中的情感表達

在當前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的開展過程中,離不開學生的情感體驗與行為的參與。但是,在實際教學要求和教學氛圍下,一般教師沒有建立與學生之間應該開展的情感表現溝通渠道。許多教師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的生活情境教育教學過程中,為了趕進度和講解知識點,想盡快完成課堂中的教學計劃,只是選擇單純地傳授筆試答題技巧,不考慮學生心理和情感方面的接受特點。一方面養成了教師課堂上情感教學方面的惰性,另一方面也使得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溝通失衡。但是,在道德與法治課的實際教學課堂上,教師并未注入情感類教育內容,填鴨式地描述和陳述書本上學生的情感和情緒狀況,沒有在實際生活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習效果,也沒有提高學生的情感表達素質,嚴重忽視學生情感表達的基本需求。

3.忽視學生生活情境中的情感交流

一是師生之間交流形式較為單一,總是一方很努力,而另一方很被動。良好的師生情感互動交流模式是雙方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教師課堂與學生互動中,學生數量多,教師一一對應,老師壓力和負擔就會加大,還可能影響課堂效率,此外,師生之間的交流內容較為單調,講題解題的知識類認知互動多,而有關學生心理矛盾情感類互動少。目前我國中小學課堂教學多以知識掌握為主要目標,重視課堂知識點的講解和探討。而對于學生個體性的情感問題,大部分教師在態度上,選擇適當忽略,因而課堂上總是有一種應試教育的形式主義問題,即缺乏師生間的課堂情感交流。

二、小學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教學中創設生活情境的策略建議

1.重視課堂傾聽環節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的課堂教學中,一般認為學生才是傾聽者,教師是教授者。如果教師能夠在課堂上真正做到傾聽學生的情感情況,也能喚起學生對老師的尊重和敬愛,單純地依靠課堂上學習和教課的短暫互動不能從根本上實現真正的師生之間情感上的有效互動。在課堂上教師的傾聽,不僅要重視傾聽學生的言語表達,更應該善于觀察學生臉部表情和情緒化的肢體動作等。教師進一步了解學生言語背后隱藏的多種情緒,進而可以判斷出學生對所學內容是否明了和是否認真聽課的程度,是否根據老師講課的思考方向進行二次消化理解,從而調整自己的講課風格,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師生之間情感互動的高效性。教師要秉持寬容態度,善于傾聽學生情感訴求。對于學生提出的不合情理的問題和不合時宜的回答,不能馬上給予生硬地否定,課堂之上要盡最大努力保護好學生自尊心和學生自我發現自己問題的意識。

2.設計生活情境教學內容

設計合理的教學內容,有利于拓展課堂上師生之間的有效情感互動交流。一是可以設計有效提問的環節,加強學生發言和表達的機會,鍛煉學生的口語表述和言語思維。教師的提問要情境化,生活化,可以采取師生對答,也可以學生之間討論,以此增加課堂互動性,檢驗情感教學的設計合理性。二是可以設計小組學習增加情感溝通途徑。教師可以在授課環節增加小組討論的形式,同時,在設置小組討論時,教師要深入各個小組,檢驗和考察學生是否積極思考和討論,嚴禁出現借著學習小組討論的時間在課堂上閑聊天,小組討論結束后,教師可以安排小組組長發言陳述,這也是增加教學內容的一種方法。同時,教師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上,有針對性的選擇一到兩個主題進行班會大討論,師生之前相互針對主題進行發言討論,充分展示自己的內心所想,增加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培養師生之間的課堂互動暢通性。同時可以在課堂上增強知識點的交流量,培養學生之間的互助互幫團結一致的精神,極大地提高了課堂生活情境教育和教學的內容質量。

3.深挖教材生活情境內容

最有效的方法是充分利用現有教材,深挖教材里的情感內容元素,結合學生特點進而開展生活情境教育。比如師長情誼中就提出師生之間的情感關系,如何了解走近理解老師,如何發展處良好的師生交往。此外,教材中還提出親情之愛的專題,對家的意味的理解和認識,如何愛在家,讓家更美好等方面的情感類教育內容,作為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師理應在基礎教材基礎之上,努力尋找合適的話題拓展教材,從生活里尋找靈感,從社會熱點里發現學生的關注點,結合教材,把教材知識點講地靈活生動,同時又可以教會學生做情緒情感的主人,發現揭開情緒的面紗和青春的情緒,教授學生情緒的管理和情感的滋味,讓學生在情感世界中健康成長。使學生知道學習知識是一方面的事情,而感情世界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每個人都需要情感輸出和表達的。

結語:

從生活里尋找靈感,從社會熱點里發現學生的關注點,教會學生做情緒情感的主人,在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教學中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在生活世界中健康成長,使學生全面發展,也使教育回歸本質。

參考文獻:

[1]丁奕夫. 案例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J]. 華夏教師, 2021(16):1.ED38FE8A-F21C-44D5-AB38-7734EE5A08DF

猜你喜歡
高效課堂教學生活情境道德與法治
蘇教·中圖版《道德與法治》小學低年級教材解讀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方法之我見
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學措施探究
充分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提高課堂效率
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探討
關于優化教學策略和建立空間觀念的實踐與思考
例談打造生活化物理課堂
淺析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中小學推出《道德與法治》課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