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三化學課堂教學的教學策略

2022-06-26 19:27牟亞玲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2年13期
關鍵詞:雙減初中化學政策

牟亞玲

摘要:“雙減”的方針,也就是《降低義務教育階段初中生的家庭作業和課外活動的建議》,是由中央和政府聯合發布的一項政策文件。這是新課改后的另一個熱點問題。在初中化學課程中,使學生認識微觀世界,樹立新的世界觀,并使他們獲得更多的知識。

關鍵詞:“雙減”政策;初中化學;教學策略探究

引言:

初中是我國教育制度的一個轉折點。這能為更高層次的知識奠定一個牢固的基礎。在初中化學教學中,除了要掌握化學知識與實驗技巧,更要具備良好的核心素質,才能使學生全面地發展。新一輪新課改的迅速推進和實施,使化學教學理念、教學方式發生了重大轉變,對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與培養更為重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質,有利于學生樹立積極正確的三觀,塑造良好的人格,促進全面健康的發展。

一、什么是“雙減”政策?

這是針對中小學生的一項教育政策,“雙減”政策的最后受益者也是學生,在內容上有兩個方面,即減少中小學生的家庭作業負擔。二是為中小學學生減輕課后輔導負擔以及課外學業的壓力。我國的人才選拔制度和學生選拔制度均屬于考試制度??荚圀w系的運用非常出色。好的方面是,我們可以從那些擁有卓越智慧和思維的人才中挑選出來。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得到更多優質的教育資源,為國家、為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缺點是花費很大。重視學生的理論學習,忽視了學生的素質、精神和非知識的培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天賦的選擇會受到更多的限制。

“雙減”政策能夠有效地轉變教師、家長對教育的認識,使他們不再一味地追求理論知識,更多地關注課堂教學的質量和學生的綜合素質,導致很多學生被大家稱為“書呆子”?!半p減”的策略在降低中小學生的理論與知識收益的同時,也使學生在心理、精神、思考等方面獲得更大的收益,使學生在希望的學習中實現自己的理想,從而使學生的自我發展得到均衡與發展。

二、“雙減”政策下的初中化學教學

(一)協助學生解決問題,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問題是在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學方法。它的主要表現形式就是讓學生在場景中去感受、去理解、去解決這些問題。矛盾能使學生的化學思考能力和品質得到提高?!半p減”的建議極大地緩解了化學課堂上的學生的學業壓力,但是卻沒有顯著地提升他們的化學意識和思維能力,反而使他們的態度、經驗和興趣得到了提升。雖然這些改進并沒有直接提高學生對實驗能力、金屬和解決問題的認識,但是卻能夠有效地提高師生、同學和課堂的聯系?!半p減”是一種特殊的新型教育方式。發展水平模式為教師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教學環境。在化學課堂上,有兩種不同的問題。其中之一就是使用了向導。藉由問題的情境,同學們可以藉由問題來了解課本的內容,并加深對概念與化學式的感覺。把學生的錯誤或者難懂的東西整合到情況中去。通過小組討論,使學生了解到的問題,升華他們的思維,建立起信任的基礎。比如:“物質加熱”,本節的難點是讓學生了解如何加熱。由于不適應化學加熱,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會有一些特殊的問題。這樣,老師就可以制造出問題狀態,使教學內容更加符合學生的能力和基本素質,而且在“雙減”的情況下,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大大提高。

提問場景:

在早餐時,母親將一包牛奶放在開水中,然后將面包放在微波爐中加熱。在同一時間內,用這種方法來制作早餐,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早晨能有效地防止遲到。問題:①為什么不可以用微波加熱包裝的牛奶?還是不能用開水燙一下?②面包和牛奶的差別是什么?③你覺得怎樣才能把各種化學成分加熱?有哪些問題?通過同時出現的條件和問題,同學們能夠輕松地在周圍環境中進行思想的轉化,并學會運用化學思維來研究生活中的問題。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求知欲和實驗精神,在教材初中到的知識,加深對教材的印象,加深對教材的記憶。

(二)結構特性強化

化學是對微觀與宏觀特性的闡釋,而宏觀與微觀的關系又是其核心素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元素符號既能從微觀上描述物質的成分和變化,又能從宏觀上揭示物質的形態和性質,所以化學是在原子和分子層面上進行基礎研究的。老師要強化下列指導。問題是培養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在化學教學中,除了要注重基本的化學知識外,更要注重在化學教學中不斷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原子的構成學習時,我先播放課件展示原子結構示意圖和教材中的表格4-1,提出了思考問題: 1、 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是什么關系? 2、構成原子的粒子他們的電性怎樣? 3、構成原子的粒子質量是什么樣的呢? 4、原子的質量主要是由誰決定的呢?使學生不僅看到了原子是一個可分的粒子,而且知道了原子是一個怎樣構成,并且學生通過觀察和分析,能用語言描述原子的結構,突破了教學難點,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將不斷地學習和發展自身的化學知識。

(三)實施實驗式教學

在化學教學中,最關鍵的部分是實驗,它既體現了化學的精神,又激發了學生對化學的興趣。教師在進行化學實驗時,可以讓學生進行宏觀認知,并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直觀的認識,從而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宏觀認知能力。同時,還要對微觀探究的核心素養進行有效的培養,使學生能夠從實驗現象中認識到其本質,增強他們的想像力,使他們走進微觀化學的世界。比如,老師們可以通過“酸堿的化學特性”來做酸堿中和實驗。在做這個實驗前,教師告訴學生:“NaOH和 HCL是一種沒有顏色的溶液,把稀鹽酸除去?!比绻惺裁磫栴},可以讓團隊來做。首先,酚醛樹脂的成分中加入氫氧化鈉,再加稀鹽酸。用酸對實驗進行觀測。該實驗是一個宏觀的辨識過程。在完成實驗后,由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課本中的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鈉。

結語:

從總體上講,初中化學教師應以“學科核心素養”為核心,制定、調整或修正教學策略,以使其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實行“雙減”制度,不僅有利于教師,而且有利于學生。這樣,就可以將課余時間和課堂還給學生,而他們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調節自己的學習和休閑時間。對教師而言,要實現觀念與能力的轉變,要根據新課程改革的內容與要求,創造教育理念與模式,促使教師推動教育事業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陳玲.如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考試周刊,2018( 53).

[2]王紅云.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化學課堂教學設計探索[J].教育與裝備研究,2019(6).

[3]全在錦.淺談核心素養下的初中化學教學方案分析[J].赤子,2019( 19) :228.

[4]王峰.初中化學教學核心素養培養策略研究[J].教育研究,2021,4(5):224-225.

[5]肖萍.淺談微課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 應用[].試題與研究,2019.

[6]楊向 榮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J.科普童話,2019(011):P15-15.

猜你喜歡
雙減初中化學政策
將政策的優勢落到實處——“雙減”政策下師生關系的現實重構
“三提高”“兩保障”: “雙減”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雙減”政策下的課堂教學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股指沖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綠色化學理念下的初中化學教學探究
初中化學方程式的記憶技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