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核心素養的有效落實

2022-06-26 19:27黃達興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2年13期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核心素養

黃達興

摘要:初中是學生學習生涯的重要階段,更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道德觀念的重要時期。因此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需要教師以提升學生道德與法治的核心素養為己任,讓初中生了解基礎的法治知識的同時健全自身人格,教師以此履行素質教育核心價值觀,培養出道德品質優良的學生,為社會與國家的發展貢獻力量。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教學策略

引言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給學生落實相關教學活動的時候,無論運用哪一種教學思維和方式,都需要對該理論進行細致的分析,以求讓課堂教學設計能夠符合學生的要求,實現學生的發展。對于教師來說,在明確了核心素養的具體要求之后,就需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來展開相關的教學設計和分析工作,以此來實現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進一步開展。因此,在接下來的分析中,將對核心素養培養工作提出自己的幾點看法與分析。

一、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要求

(一)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核心素養的要求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做好道德培養和認知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當前的學校教育中,德育工作也是重要的環節之一。初中道德與法治知識與德育工作息息相關,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徑,因此,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將知識靈活地傳遞給學生,以此來加強學生對課程知識的認知,并有效地推動學生道德水平的提升與發展。

(二)培養學生的法治觀念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根據核心素養的要求,教師要給學生做好法治觀念培養工作。我國當前所要建設的社會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隨著時代的不斷變遷,更是要求做好對社會的法治宣傳和教育工作。學校作為重要的宣傳陣地,更需要圍繞具體的知識內容做好具體的宣傳和滲透工作。而目前,出現了越來越多未成年人違法違紀事件。針對這一現象,教師應該承擔起教育工作,結合教材相關內容,整合成案例,方便學生理解,從而增強學生法治意識。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核心素養的有效落實

(一)掌握核心素養內容,保證教學的目的性

想要培養初中生的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需要靈活運用課堂教學實現教學目的?,F如今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更注重初中生的綜合素質培養,符合當下的素質教育核心價值觀,因此培養學生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需要掌握教學的核心重點,讓道德與法治教學更具目的性。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優化課堂程序,不再過多強調書本上的理論,而是選擇尊重學生的個性,應用易于學生接受的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培養。教師還可以應用新媒體手段進行輔助教學,從而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具趣味性,教師通過教材與實例相結合的教學手段,能夠讓學生充分了解事件的核心思想,從而提高自身對道德與法治的理解。教師只有充分掌握道德與法治的核心思想才能夠明確教育目標,以此幫助初中生實現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的提升。教師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其優良品質與綜合素質,能夠為初中生日后順利地融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與此同時,還能夠讓學生具備優良品質,成為社會棟梁。教師在進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需要充分了解課程內核,讓教學過程更具目的性的同時提升教學效率,教師還需要將課程落實于生活,以此加深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的理解。

(二)加強情境創設,加深學生的學習體驗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在給學生開展核心素養培養工作的時候,需要創設情境,加深學生的學習體驗感。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思維方式簡單,所以教師需要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讓學生對具體的內容進行理解。這樣一來,才能夠推動學生思考,促進學生知識水平的提升。如“開放互動的世界”這節課程主要是要讓學生知道社會是一個相互聯系、互相開放的世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為了加強學生對課程學習的興趣,可以給學生播放一個小視頻,小視頻中展示一個人可以同時和不同國家的人進行交流和溝通。通過這樣一個簡短的小視頻,讓學生對現在的世界有一定的了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究,體現體驗式教學。

(三)堅持以人為本,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給學生落實相關核心素養培養工作的時候,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育中,教師想要實現學生的發展,就需要從學生本身出發,構建符合學生學習特點和學習要求的課堂,以此來推動學生的發展。為了做好這一點,教師應該從學生實際入手,先了解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并根據具體要求分析教學工作。而針對這一方面工作來說,我認為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實現,通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知識進行探索,來了解學生對課程知識的學習與感受,以此推動學生學習能力和意識的發展,讓學生能夠實現自我核心素養的提升。

(四)突破單一教學模式,豐富教學手段

道德與法治教學課程本身就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引導性,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強調學生的實踐體驗感。因此,教育工作者應該將課本中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社會中的真實事件結合起來,使學生能夠在探究道德與法律知識時感受到社會道德與法律約束的力量。通過這種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手段,更好地感染學生,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多樣的道德與法治活動中。例如,在學習《友誼與成長同行》這一課程中“深深淺淺話友誼”這一片段時,教育工作者可以要求學生分小組討論教材中所提供的情景,談談在不同情境下學生的具體做法,然后派小組代表進行發言。最后,再將小組代表的發言進行總結和歸納,讓學生在探討的過程中體會到什么是真正的友誼,讓學生明白友誼需要建立在原則之上,友誼需要信任與真誠。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事關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的初步形成,積極引導學生在正確的人生道路上持續前行。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須與時俱進,改變現有的教育方法或手段,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給予學生最大的幫助,真正樹立起優質的品行修養,更好地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劉磊.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理性思維的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16).

[2]陳惠如.以核心素養為視角,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2).

[3]孔琛.核心素養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12).

猜你喜歡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核心素養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基于課程標準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
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課堂教學藝術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運用
創新視角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模式探究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