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農村小學數學教學

2022-06-26 18:43唐光旭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2年13期
關鍵詞:農村小學數學學習氛圍實踐活動

唐光旭

摘要:目前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教師的教學效率普遍不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待提升,所以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其次,適當的表揚獎勵是教學課堂中有效的添加劑。再者,從生活實踐著手。動手實踐讓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最后,構建民主和諧的師生互動雙邊關系。

關鍵詞:農村小學數學;學習興趣;師生關系;學習氛圍;實踐活動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師要善于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充分利用數學課堂,把它創設成充滿活力、魅力無窮的空間,從而激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積極地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去追求數學美。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曾說:“就數學本身來說,是壯麗多彩、千姿百態、引人入勝的……”入迷才能叩開思維的大門,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發展。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開始變得更自由、更靈活,學生也始終在愉快的狀態下積極地學習數學,這的確是我們數學教學改革的一個可喜變化。數學教學實際上是數學語言的教學。如何上好數學課,使數學課靈動起來呢?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小學數學教學不僅要傳授學生知識,而且也要在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知識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小學數學教材中,蘊含了許多數學思想和方法,如符號化思想、數學模型思想、統計思想、化歸思想、組合思想、變換思想、對應思想、極限思想、集合思想、轉化建模的思想以及猜想、驗證的方法和反證法等。學生對數學的學習不單純是知識的獲得和反復的操練,貫穿始終的還有數學思想方法。如果說數學教材中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一條明線的話,那么蘊含在教材中的數學思想方法就是一條暗線。教師要注意由于數學符號的抽象性和小學維習慣的具體性之間存在著矛盾,又由于符號常常是概念的代表。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滲透符號化思想就要注意:①讓學生正確理解與使用數學符號。在實際的教學中,學生在使用這些數學符號時往往會出現如下的錯誤。例如:在教學低年級文字題“90比60多幾?”小學生由于對加法的意義的不理解,往往看“多”就用“+”,看“少”就用“-”。誤列式為“90+60”。如果只從解法上予以糾正而不從符號化思想上予以透,將事倍功半,學生今后還會出現類似的錯誤。②掌握日常語言與符號語言間的轉化。在教學活動中,要幫助學生初步學會簡單的數學符號語言和日常語言的轉化,即將日常語言敘述的數量關系或空間形式轉化為數學符號語言。反之,也能將符號語言轉化為問題,看懂抽象的符號所反映的數量關系或空間形式。

二、適當的表揚獎勵是上好數學課堂的添加劑

教師要給每一位學生成功的機會,尤其是應“偏愛”學習困難的學生。 如我班一位男生,陳XX,數學基礎差,學習態度不明確,很要面子,別人幫助他學習他還不愿意,認為很沒面子。問他懂了嗎,都是說懂的,作業往往又是錯的,看得出做作業時很急躁。我從寫字開始,要求他把字寫端正,允許作業少做,要求做一題對一題,不會做的重新做,做正確了繼續,讓他認識到他也能做正確,慢慢地樹立學習的信心,發現優點及時大力地表揚,使他嘗到成功的喜悅,并且認識到學習需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來,不能有任何虛假的行為。漸漸地,他對數學有些信心了,字寫端正了,成績也提高了。教師要善于設法消除學生的緊張畏懼心理,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采用激勵性的評價、補以適當的表揚。激勵性的評價、表揚能讓學生敢想敢問、敢講敢做。學生得到老師的獎勵,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就高了,就會更進一步地去發現問題,發揮前所未有的想象力,從而擺脫苦學的煩惱,進入樂學的境界極大地發展創新能力。

三、從生活實踐入手,創設情境調動課堂氣氛

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是有密切聯系的,新教材中也給出了許多例子,教師要盡量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經驗入手引出學習內容,這樣學生樂于接受。小學生有著好奇心、疑問心、愛美心強和活潑好動的特點。數學教師要從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地發揮小學生非智力因素在學習中的作用,在課堂中把握住學生好動心理,設計學與“玩”融為一體的教學方法,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例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第一課時,我運用事先準備好的漂亮的圖片創設情境,講故事引入:夏季的一天,一只小蜻蜓在草地上飛來飛去捉蚊子,忽然飛來了一只美麗的小蝴蝶,繞著小蜻蜓飛來飛去,小蜻蜓生氣了,小蝴蝶卻笑著說它們是一家人,小蜻蜓不相信,小蝴蝶帶著小蜻蜓去找它們家族的成員,它們找到了樹葉,小蝴蝶說在圖形王國里它們三個是一家人。同學們,為什么小蝴蝶要這樣說呢?這樣引入新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興趣濃厚,注意力集中,主動去探究對稱圖形的共同特征。

四、實行民主教學,構建輕松和諧的師生雙邊活動

如教學一年級數學上冊分類第一課時,在教學生明確什么是分類知識之后,我有意識地放手讓學生主動實踐,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將30多支不同顏色、不同長短、帶有或者不帶有橡皮頭的鉛筆打亂放在一起,讓學生去分類,看誰分得合理。同學們爭先恐后搶著去分類:有按顏色分類的;有按長短分類的;有按帶有或者不帶有橡皮頭分類的;也有胡亂分的。再找學生說明這樣分的理由,對講不清理由的學生予以指導,讓學生在自主活動中,自主學習、主動實踐。課堂上針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同學們爭相發言,有的居高臨下,提綱挈領;有的引經據典,細致縝密。針對同學們獨具個性的發言,老師不時點頭贊許,對表達能力較差的學生,老師則以信任鼓勵的目光和話語激活學生的思維。學生自然敢于講真話、講實話,個性得到充分地張揚。教師還注意學生的學法指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總之,我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從生活經驗入手,通過多種形式,創設有意義的、激勵性的問題情景,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在動手實踐中,學生能體驗到“學數學”的樂趣。在民主教學中,學生們不僅能獲得知識、形成技能、掌握數學的方法,而且能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有信心,才有動力。也才能讓數學知識更完美的展現。

猜你喜歡
農村小學數學學習氛圍實踐活動
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怎么體現生本教育
試論農村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教學的整合
加強班級教育有效管理,激發學生追求幸福指數
農村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初探
在過程中體驗 在體驗中發展
對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認識和看法
談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