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直絲弓托槽矯治技術對正畸治療患者口腔健康指標、生活質量的影響

2022-06-29 14:51曾文友
今日健康 2022年7期
關鍵詞:矯治器牙周組織牙周

曾文友

貴港市港北區人民醫院口腔科 廣西 貴港 537100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的改變,加之對口腔衛生的重視不足,導致牙齒畸形較為常見。牙齒畸形可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響,故選擇有效且合理的矯治方法尤為重要。直絲弓矯治器是在方絲弓矯治器的基礎上進行改良的一種矯治技術,具有操作簡便、定位準確、矯治效果佳、合理使用矯治力等優勢,在長期的臨床實踐發現該技術在改善患者口腔健康、恢復口腔美觀等方面取得顯著優勢[1]。但也有研究表示,傳統直絲弓矯治器的托槽及弓絲會對口腔清潔帶來不便,矯治初期會造成口腔咬合障礙,還易引起口腔菌群失衡,不利于口腔衛生維護,引發牙周附著組織的喪失及炎癥[2-3]。本院對2016.01~2019.12接收的83例患者采取傳統直絲弓托槽矯治技術進行正畸治療,觀察對口腔健康、生活質量的影響,進一步探索該技術在正畸治療中的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本院83例正畸治療患者進行研究,均選自2016.01~2019.12期間。納入標準:①均牙列完整,下切牙區不存在明顯錯位擁擠者;②首次接受正畸治療;③正畸前進行改良Bass,控制菌斑指數(plaque index,PLI)≤2;④無認知障礙;⑤年齡≥18周歲;⑥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標準:①過敏體質者;②凝血機制異常者;③伴血液系統疾??;④伴口腔黏膜疾??;⑤合并牙周疾??;⑥近2周接受抗菌藥物治療;⑦既往有精神病史;⑧伴全身系統性疾病。案例男32例,女51例;年齡18~30歲,平均(22.69±3.77)歲。

1.2 方法

83例患者均采用美國3M公司提供的Gemini MBT矯治器進行直絲弓托槽矯治治療。

將第二磨牙納入矯治系統,使用GC Fuji ORTHOLC光固化粘結系統黏結托槽及頰面管。托槽規格:0.022英寸×0.028英寸。弓絲替換順序:由軟到硬,由細到粗,由圓到方。并根據患者的牙弓形態選擇適當的弓絲,包括方圓形、卵圓形、尖圓形。

牙齒排齊的弓絲更換順序:0.012英寸、0.014英寸、0.016英寸、0.018英寸超彈性鎳鈦圓絲。

整平階段結束前對牙齒接觸點進行檢查,并糾正旋轉及軸傾度、排齊牙列、改善覆頜,整平Spee曲線。弓絲更換順序:0.016英寸、0.018英寸澳絲,0.016英寸×0.022英寸、0.017英寸×0.025英寸、0.018英寸×0.025英寸、0.019英寸×0.025英寸超彈性鎳鈦方絲,0.017英寸×0.025英寸、0.018英寸×0.025英寸、0.019英寸×0.025英寸不銹鋼方絲。

在精細調整之前對上下牙弓間磨牙、前磨牙、牙間關系及中線進行評估,通過曲面斷層片對牙根平行度進行評估;拍攝頭顱側位片,對牙齒接觸點、Spee曲線、Wilson曲線、牙弓排列程度、咬合、尖牙和切牙覆蓋、顳下頜關節的功能性進行評估,使用0.016英寸澳絲進行精細調整。全天戴彈性牽引15d,夜間戴用15d。

根據患者最初的錯頜畸形及其能接受的程度選擇保持器的類型,對于下頜3-3或4-4保持者,先拆除上頜矯治器,30d后拆除下頜矯治器,戴預先選擇的保持器。

每月定期復診1次。

1.3 觀察指標

以治療前后口腔健康指標、生活質量、炎癥因子水平完成對矯治效果的評價。(1)口腔健康指標:主要從牙周探診深度(robing depth,PD)、牙齦退縮指數(gingival recession index,GR)、齦溝出血指數(sulcus bleeding index,SBI)、PLI、臨床附著喪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5個方面進行評價。其中PD、CAL檢測位點為唇頰面、舌腭面的近中、正中、遠中共6個位點,PD:采用提插法移動探針(與牙體長軸平行)測量齦緣至齦溝底的距離;CAL:取PD與釉牙骨質界至齦緣的距離之差,當齦緣位于釉牙骨質界根方時取兩個讀數之和[4]。SBI的檢測位點為舌正中、頰正中。于治療前(首次就診時)、治療后(末次復查時)進行評價。(2)生活質量:于治療前、后使用口腔健康影響程度量表(oral health impact scale,OHIP)進行評估,包含生理疼痛、生理障礙、功能受限、心理阻礙、社交困難、心理溝通、殘障7個維度,每個維度14個條目,每個條目0~4分,總分0~56分,生活質量與分值成正比[5]。(3)炎癥因子水平:于治療前、后采集患者待測牙位齦溝液,放置于離心機上以3000r/min的速率進行離心處理,得到血清,采用蘇州長光華醫生物醫學工程LHOTSYS N300 I全自動生化分析以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白細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數值。

1.4 統計學處理

以SPSS21.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口腔健康指標比較

治療前、后,患者PD、GR、SBI、PLI、CAL比較均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口腔健康指標比較[n=83,(±s)]

表1 口腔健康指標比較[n=83,(±s)]

時間 PD(mm) GR(%) SBI(%) PLI(%) CAL(mm)治療前3.86±1.14 0.45±0.13 1.79±0.52 0.95±0.31 3.69±1.05治療后2.75±0.85 0.59±0.19 1.24±0.38 0.76±0.24 2.68±0.82 t 7.111 5.540 7.780 4.415 6.907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2 生活質量比較

治療前、后,患者OHIP量表的各個維度評分比較均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表2 生活質量比較[n=83,(±s)]

表2 生活質量比較[n=83,(±s)]

時間OHIP評分(分)生理疼痛 生理障礙 功能受限 心理阻礙 社交困難 心理溝通 殘障治療前32.55±6.14 32.96±6.38 28.95±4.83 27.23±4.56 34.69±6.58 37.41±6.98 35.86±6.72治療后42.59±7.54 42.78±7.61 43.51±7.92 42.19±7.21 48.76±8.22 45.27±7.39 42.19±7.11 t 9.407 9.009 14.299 15.976 12.174 7.044 5.895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3 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前、后,患者血清IL-1β、TNF-α水平比較均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3。

表3 炎癥因子水平比較[n=83,(±s)]

表3 炎癥因子水平比較[n=83,(±s)]

時間 IL-1β(μg/L) TNF-α(μg/L)治療前35.66±7.41 3.24±1.02治療后30.14±6.22 2.59±0.73 t 5.198 4.721 P 0.001 0.001

3 討論

相關資料表明,在我國約有2/3的成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疾病,因牙周組織持續性損壞導致牙齒移位、伸長等,引發繼發性錯頜畸形[6]。正畸治療可將患牙移動、伸長及傾斜,恢復牙齒正常的比鄰位置關系,并減少菌斑堆積、排齊牙列。通過正畸治療,避免牙槽骨的損傷或喪失,減輕牙齒的負擔并糾正患牙錯位,可有效減輕對牙周的刺激,對牙周組織產生保護作用,控制牙周疾病的發生。MBT直絲弓托槽矯治技術一直是臨床廣泛應用的正畸治療技術,具有早期支抗控制、組牙移動方式、強調持續輕力等特點,根據牙弓形態選擇相應的預存弓絲;同時托槽設計可減少傳統直絲弓矯治器前牙槽溝近遠中及上頜后牙近遠中傾斜度,并增加上切牙及上磨牙轉矩、縮小下尖牙及后牙轉矩,保持下后牙的傾斜度不變,增加托槽底板的厚度[7-8]。本文通過開展傳統直絲弓托槽矯治技術治療,取得滿意度的正畸治療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患者PD、SBI、CAL、PLI均低于治療前,且GR高于治療前,比較有統計學差異,說明傳統直絲弓托槽矯治技術可改善患者的口腔健康。PLI是常用的口腔衛生評價指標,通過降低PLI,可維持牙齦健康;PD、CAL、SBI、GR均是常見的牙周健康指標,通過正畸治療,消除根面上的刺激物,消除對牙周組織的刺激,促使牙周袋變淺,從而改善PD、CAL、SBI、GR。通過傳統直絲弓托槽矯治技術,降低對患者牙周組織的刺激,減少口腔菌斑的存在,從而改善牙周情況。本研究還發現治療后,患者OHIP量表中生理疼痛、生理障礙、功能受限、心理阻礙、社交困難、心理溝通、殘障評分均高于治療前,比較有統計學差異,說明傳統直絲弓托槽矯治技術可改善患者的口腔相關生活質量。通過傳統直絲弓托槽矯治技術進行矯正治療后,患者的牙列畸形得以改善,同時口腔健康得到保證,不僅減輕既往錯頜畸形所致的咬合功能障礙、牙列畸形、面部美觀性差等問題,還可加強患者對自身的認可度,利于其以更好的心態與他人進行交流溝通,達到良好的身心狀態。

通過傳統直絲弓托槽矯治技術治療,發現患者血清IL-1β、TNF-α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說明該技術可控制口腔炎癥,保證口腔健康。在既往研究中,發現齦溝液中的炎癥因子水平可反映牙周炎癥情況,其中IL-1β水平會隨著牙周炎嚴重程度及PD的增加而逐漸升高;TNF-α抑制成骨細胞活動,促進破骨細胞合成,誘發蛋白酶、前列素的合成,從而加重牙周組織的破壞;二者可在骨吸收過程中產生協同作用,嚴重破壞牙周組織健康[9]。而通過傳統直絲弓托槽矯治技術,可減少對牙周軟組織的機械性及化學性刺激,降低細菌侵入風險,有利于牙周組織的有氧代謝,維持口腔微環境生態環境平衡,改善口腔健康。在既往的一項研究中,發現通過傳統直絲弓托槽矯治,可改善患者的PD、CAL、SBI、PLI、GR指標,與本研究結果一致,進一步證實該技術可改善患者的口腔健康,治療效果顯著。但本研究選取的樣本量較少,且缺乏對照試驗,研究結果存在局限性。因此,在今后還需進行大規模、對比研究,進一步揭示傳統直絲弓托槽矯治技術的臨床應用優勢。

綜上所述,傳統直絲弓托槽矯治技術可持續施加力量,易達到預期的矯治目標,并恢復牙列正常的結構及功能,整齊的牙列可減輕對牙周組織的持續刺激,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有效控制牙周炎癥,保證口腔健康。

猜你喜歡
矯治器牙周組織牙周
矯正方式有很多,適合自己最重要
探討牙周聯合正畸用于侵襲性牙周炎患者治療的療效及對牙周臨床指數和牙周功能的影響
牙周組織再生術與正畸聯合治療牙周炎患者臨床效果分析
無托槽隱形矯治器與固定矯治器用于口腔正畸治療的臨床比較
牙髓牙周聯合治療逆行性牙髓炎的效果
牙周維護治療對于保持牙周長期療效的價值探析
牙周維護治療在保持牙周治療長期療效中的臨床價值
自鎖托槽矯治器在成人牙周病中的應用
固定矯治器佩戴健康宣教方式的持續改進
牙周組織再生術聯合正畸治療牙周炎的臨床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