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理干預對留置導尿患者并發尿路感染的影響

2022-06-29 14:43廖群
今日健康 2022年7期
關鍵詞:尿管尿路感染導尿管

廖群

廣西桂平市金田醫院 廣西 貴港 537227

尿路感染是臨床泌尿外科的一種常見并發癥,發生率高達50%,留置導尿管是導致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1]。不僅增加患者生理心理負擔,而且還會延長尿管留置時間,加大治療成本。有研究指出,對留置尿管患者實施有效護理,有助于降低尿路感染發生率,縮短導尿管留置時間[2]。因此,本文對護理干預在留置導尿管患者實施中的效果進行分析,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期間收治的84例留置導尿管患者,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對其分組,即對照組42例,男27例,女15例,年齡37~60(47.52±5.28)歲,疾病類型:20例前列腺增生,13例泌尿結石,9例尿道狹窄;觀察組42例,男29例,女13例,年齡38~62(50.12±5.48)歲,疾病類型:19例前列腺增生,11例泌尿結石,12例尿道狹窄。兩組基礎資料對比有同質性(P>0.05),可對比。

納入標準:(1)無泌尿系統感染;(2)能正常溝通交流;排除標準:(1)存在精神、認知障礙者;(2)尿道畸形者;(3)合并免疫系統、血液系統疾病者。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傳統護理,對患者心率、呼吸、血壓等指標密切監測,如有異常及時告知醫師處理;指導患者每天使用2%高錳酸鉀溶液清洗會陰部,保持清潔,避免尿路感染。

給予觀察組護理干預,內容如下:(1)健康宣教:對患者進行留置導尿管相關知識的健康宣教,根據患者理解能力,可采取發放宣傳冊、播放視頻等形式,確?;颊吣苷莆樟糁脤蚬艿哪康?、作用以及注意事項等相關知識。護理人員進行講解時,盡可能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加深患者理解。另外,對于患者提出的問題要積極、耐心的解答,使患者更加積極的配合。(2)心理護理:留置導尿管患者往往容易出現煩躁、焦慮、羞愧、抑郁、自卑等負面心理情緒,進而會對疾病恢復造成不良影響。針對此,要求護理人員要善于觀察,及時發現患者的不良情緒,并根據患者性格特點、病情、文化程度等,對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疏導不良情緒,使患者認識到只要積極配合,就能縮短拔管時間,早日恢復正常生活;此外,在患者留置導尿管期間,護理人員要詢問患者感受,是否有不適感,如有不適要協助患者改變體位,保證舒適度。(3)導尿管護理:①導尿管外衛生護理:定期對患者尿道口和會陰部進行清潔,避免微生物入侵;囑咐患者日常要保持肛周、會陰部皮膚的清潔;置入導尿管前做好尿道的清潔,避免逆行感染;選擇導尿管時,注意導尿管的尺寸,一定要保證患者舒適;置管時在無菌環境下進行,可避免尿道黏膜受損。②導尿管腔內感染護理:定期對導尿管的通透性和密閉性進行檢查,確保其處于完好狀態;定時觀察導尿管引流情況,如出現堵塞,立刻更換導尿管;盡可能減少集尿袋開放次數和膀胱沖洗次數,這樣可避免細菌逆行導致感染;囑咐患者定期做尿常規檢查,可及早發現感染情況,如出現感染根據檢查結果指導患者服用抗生素。③控制導尿管留置時間:一般來說,隨著導尿管留置時間的延長,尿路感染發生率也會逐漸提高。因此,在患者留置導尿管期間,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加強膀胱收縮功能訓練,可使留置導尿管時間大大縮短,并降低尿路感染發生率。另外,護理人員注意檢查尿管的通暢性,避免尿管出現堵塞、脫落的情況。(4)飲食指導:留置導尿管患者日常飲食盡可能清淡,多吃維生素、蛋白質、營養含量高的食物;囑咐患者每天大量喝水,有助于沖洗尿路;另外,飲食原則以“少食多餐”為主,吃飯時盡量細嚼慢咽,能有效促進消化,保持大便通暢,避免排便過于用力導致發生尿管脫落的情況。

1.3 觀察指標

(1)血清炎癥因子水平:對比兩組留置尿管時以及留置尿管5d后的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白細胞介素-6(IL-6)以及腫瘤壞死因子(TNF-α)等指標。檢測時,于清晨患者未進食狀態下抽取5mL靜脈血,經離心處理5min(速率3000r/min)后,采用免疫透射比濁法對hs-CRP進行檢測,采用ELISA法對IL-6和TNF-α進行檢測,記錄檢測結果。

(2)尿路感染率:觀察兩組患者尿路感染率。采集患者尿液,經尿細菌培養后,檢查是否發生感染。

(3)兩組導尿管留置時間與住院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2.0軟件分析,計數資料行X2檢驗,以(%)描述,組間計量資料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用(±s)描述。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血清炎癥因子水平

兩組留置導尿管時hs-CRP、IL-6以及TNF-α等指標比較(P>0.05),兩組留置導尿管5d后hs-CRP、IL-6以及TNF-α等指標均高于留置留置導尿管時(P<0.05),且較對照組比較,觀察組各項指標上升幅度較對照組低(P<0.05),見表1。

表1 兩組炎性因子水平變化對比(±s)

表1 兩組炎性因子水平變化對比(±s)

注:與留置導尿管時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hs-CRP(mg/L) IL-6(ng/mL) TNF-α(μ/mL)留置導尿管時 留置導尿管5d后留置導尿管時 留置導尿管5d后留置導尿管時 留置導尿管5d后觀察組(n=42) 8.89±0.86 9.51±1.58*# 42.02±1.14 46.15±5.41*# 1.60±0.11 1.71±0.42*#對照組(n=42) 9.02±1.02 12.72±2.54* 42.23±1.28 56.36±4.26* 1.59±0.12 2.46±0.97*t 0.631 6.955 0.794 9.609 0.398 4.598 P 0.529 0.000 0.429 0.000 0.692 0.000

2.2 比較兩組尿路感染發生率

護理后,觀察組尿路感染發生率為2.38%(1/42),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3.81%(10/42)(X2=8.473,P=0.004)。

2.3 對比兩組導尿管留置時間與住院時間

觀察組導尿管留置時間與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導尿管留置時間、住院時間對比(±s,d)

表2 兩組導尿管留置時間、住院時間對比(±s,d)

組別例數 導尿管留置時間 住院時間觀察組 42 5.21±2.12 6.24±2.01對照組 42 7.72±3.32 10.72±4.82 t 4.129 5.560 P 0.000 0.000

3 討論

有調查結果顯示,約有70%的泌尿外科患者需要留置導尿管[3]。留置導尿管為臨床普外科與泌尿外科的常見操作,主要目的是幫助患者排尿,在尿失禁、尿潴留、手術患者以及急危重癥等患者導尿中得到廣泛應用,但是置管過程中容易使患者產生不適感。受到導尿管留置時間過長、更換尿袋或者置管操作不當等因素影響,會增加尿路感染風險,使患者出現尿痛、尿急、尿頻、尿不盡、腰痛、發熱等癥狀,并延長住院時間,使患者生活質量大大下降[4-5]。因此,積極尋找一種有效的護理方法,對于降低留置導尿管患者發生尿路感染風險具有重要意義。

臨床研究表明,人體神經完整性被破壞后會釋放出大量炎癥因子,常見的有hs-CRP、IL-6以及TNF-α等,這些炎癥因子會引發級聯炎癥反應,使患者疼痛閾值降低[6]。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實施護理干預后,hs-CRP、IL-6以及TNF-α等各項炎癥因子指標上升幅度較對照組低(P<0.05),充分說明,對留置導尿管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可有效控制炎癥反應。究其原因為,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護理時,嚴格在無菌環境下操作,并做好消毒工作,可有效防止細菌入侵;另外,及時對患者進行尿常規檢查,并進行尿細菌培養,根據檢查結果指導患者及時服用抗生素,一方面能夠抑制炎癥因子釋放,另一方面還能夠防止濫用抗生素出現耐藥性的情況,最終起到減輕機體炎癥反應的作用[7]。另外,結果還顯示,觀察組尿路感染率明顯較對照組低(P<0.05),提示護理干預可以降低尿路感染發生率,與杜雪萍[8]等人文獻報道結果高度相似。究其原因為,實施護理干預,增強護理人員自身責任心,及早預見護理風險事件,并認識到引起尿路感染的危險因素,對患者進行護理過程中,更加注重細節,通過采取及時更換尿管,觀察導尿管是否出現堵塞,減少膀胱沖洗次數以及控制導尿管留置時間等,從源頭上防止尿路感染發生。此外,結果還顯示,觀察組患者的導尿管留置時間與住院時間也較對照組短(P<0.05),充分說明實施護理干預可使留置導尿管患者盡早拔管,早日回到正常生活中。分析原因為,護理干預具有針對性,且貫穿于護理各個階段,通過實施健康宣教,使患者認識到留置導尿管的目的,進而更加積極的配合護理人員;通過實施心理護理,改善患者不良情緒,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接受治療;對患者置管過程中實施護理,及時詢問患者感受,有不適感及時幫助患者調整;指導患者大量喝水,可減少對膀胱造成的不適感,進一步使患者留置導尿管時間大大縮短。

綜上所述,對留置導尿管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對于患者早日拔除導尿管以及降低尿路感染發生率具有重要意義,值得推薦。

猜你喜歡
尿管尿路感染導尿管
綜合護理干預對手術后留置導尿管減輕尿路感染的效果
PKEP術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憋尿是尿路感染的重要誘因之一
抗反流尿袋對腦卒中留置導尿管患者院內感染的影響
老年尿路感染的抗生素合理應用
介紹1種預防留置尿管堵塞的方法
剖宮產術后患者拔除尿管時機的探討
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藥性分析
改良導尿管在尿道成形術患兒中的應用
患者留置尿管期間兩種護理措施比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