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疾病綜合護理在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中的應用

2022-06-29 14:40藍秀梅
今日健康 2022年7期
關鍵詞:心血管病持續時間慢性病

藍秀梅

廣西來賓市忻城縣人民醫院 廣西 來賓 546200

冠心病又被稱為缺血性心臟病,是指冠脈粥樣硬化使得冠狀血管狹窄或者阻塞,引發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壞死[1]。伴隨生活方式改變和老齡化程度加劇,冠心病老年患者數量也呈現出逐年增多趨勢,已經嚴重影響到患者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臨床治療時多選擇藥物、介入或者手術方法,但老年患者機體的抵抗力較差,常存在其他的基礎疾病,治療時難度更高,收獲的療效往往不理想,因此,治療期間輔以有效合理護理措施對提升患者療效、促進其康復有著重要意義。慢性病綜合護理針對慢性病特點給患者提供系統化、全面性護理措施,經研究證實用于冠心病患者能緩解其病情,提升其用藥依從性及生活質量[2]。本文現對2019.01-2019.12本院收治的冠心病老年患者總共40例開展研究,分析予以該類患者慢性病綜合護理對其生活質量的影響,具體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01-2019.12本院收治的冠心病老年患者總共40例進行研究,依據隨機數表法分成對照組、觀察組各有20例,兩組男女比例依次是12:8、13:7;年齡依次是60-80歲、61-80歲,均值依次是(72.68±4.26)歲、(72.78±4.16)歲;病程依次是1-7年、1-8年,均值依次是(2.68±0.45)年、(2.72±0.36)年。兩組資料相比無差異(P>0.05),可比對。本研究得到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許可,同時取得患者知情同意。

納入標準:(1)均結合體征、臨床癥狀、心電圖以及冠脈血管造影等臨床檢查確診是冠心病。(2)年齡≥60歲。(3)認知能力正常,可配合完成此次研究。(4)臨床資料完整。

排除標準:(1)肝腎腦等其他重要臟器有嚴重病者。(2)存在認知障礙、精神病或者癡呆等無法配合此次研究者。(3)存在惡性腫瘤者。(4)造血系統存在疾病者。(5)拒絕或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兩組均采取相同的治療方式,即臥在床上休息,開展2-4L/min的氧氣吸入,心絞痛發作者及時予以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并加用β受體阻滯藥、硝酸酯制劑、冠脈擴張劑以及鈣通道阻滯劑等。

1.2.2 護理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即患者入院后對其開展病情評估,合理制定護理方案,后圍繞飲食、運動和用藥等方面提供指導;做好患者和家屬宣教,積極解答患者和家屬的疑問;做好患者病情觀察,發現異常需要及時通報醫師處理。

觀察組予以慢性病綜合護理,于科室內組建起慢性病干預小組,組員有護士長1名、護士5名,組內成員為每位患者建立起健康檔案,內容涉及患者一般資料、醫學評估與記錄、復診及隨訪情況等;對患者的一般情況、營養狀態、認知能力以及心理狀態等方面開展評估,后制定出綜合護理方案,內容涉及:(1)健康宣教:經一對一指導、分發健康教育處方、床頭擺放溫馨提示卡和播放視頻等方式宣教,并鼓勵患者自學。給患者說明冠心病病因、誘因、主要癥狀及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等,要求其做好有關并發癥預防,并定期至醫院中接受檢查和隨訪。(2)心理干預:和患者加強交流及溝通,掌握其心理狀態,存在負面情緒者開展心理疏導,引導其通過散步、合理運動、聆聽音樂及戲曲等方法排解負面情緒,維持心情舒暢;加強和患者家屬間交流溝通,鼓勵家屬給患者提供更多支持和關愛,使患者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感。(3)用藥干預:給患者和家屬說明服藥的方法及時間,要求患者嚴格依據醫囑用藥,禁止盲目使用藥物、隨意增減藥量或者停藥,講解服藥禁忌、副作用等注意事項,協助其掌握自我觀察和處理方法,家屬做好患者的用藥監督;靜脈輸液期間控制好滴速,盡量以慢為宜,以防心臟負擔增加誘發心絞痛。(4)生活干預:結合患者病情指導患者合理調節飲食,堅持低脂、低鹽和高維生素的原則,避免攝入煎炸、辛辣刺激食物,戒煙戒酒;體重超標者需制定減肥計劃,維持清淡飲食,控制體重增長;定時起床、休息并建立合理的飲食及運動習慣,合理起居以及增減衣物,防止感冒所致發熱、咳嗽,增加患者心臟負擔,損害其心肌。(5)出院指導:告知患者出院后仍然需規律使用藥物,同時定期至醫院復診,期間產生任何不適需要及時回院就診,在日常生活的過程中注意避免過度勞累及情緒激動等,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兩組干預時間均為6個月。

1.3 觀察指標

(1)知識掌握度:干預6個月后經本院自制健康知識問卷對兩組開展評估,內容涉及疾病有關知識、用藥知識和并發癥預防等,總分0-100分,優:得分>80分;良:得分60-80分;差:得分<60分。統計兩組優、良人數占比。

(2)生活質量:干預前后經心血管病患者生命質量問卷(CQQC)對兩組開展評估,內容涉及病情、心理狀況、社會狀況和一般生活等6個維度,總分100分,分數越高,即生活質量越佳[3]。

(3)心絞痛出現頻率及持續時間。

(4)心血管病并發癥:包括心律失常、心衰、心梗以及心源性休克等,統計兩組出現各類并發癥的人數占比。

1.4 統計學方法

經SPSS23.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代表,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代表,行t檢驗,將P<0.05作為評定存在差異的標準。

2 結果

2.1 兩組知識掌握度相比、

觀察組的知識掌握優良率比對照組更高(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知識掌握度相比(%)

2.2 兩組干預前后CQQC評分、心絞痛發作頻率及持續時間相比

干預前,兩組CQQC評分、心絞痛發作頻率及持續時間相比無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的CQQC評分比對照組更高,心絞痛發作頻率比對照組更低,持續時間比對照組更短(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CQQC評分、心絞痛發作頻率及持續時間相比(±s)

表2 兩組干預前后CQQC評分、心絞痛發作頻率及持續時間相比(±s)

組別例數 CQQC評分心絞痛發作頻率(次/周)持續時間(min)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觀察組 20 68.25±6.48 86.25±6.54 12.75±2.30 1.35±0.26 14.14±2.86 5.04±1.15對照組 20 68.36±7.02 76.25±7.44 12.62±2.28 6.18±1.42 14.05±2.98 7.86±1.20 t 0.051 4.515 0.180 14.963 0.097 7.588 P 0.959 0.001 0.858 0.001 0.923 0.001

2.3 兩組心血管病并發癥相比

觀察組的心律失常、心衰、心梗以及心源性休克等心血管病并發癥比例比對照組低(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心血管病并發癥相比(%)

3 討論

冠心病屬于臨床一類常見病,主要表現包含胸悶氣短、心悸和心電圖中ST段改變等,未及時治療能引起心功能受損,并發心衰甚至猝死等癥狀,對患者的生命健康產生嚴重威脅[4]。對冠心病老年患者而言,在積極開展治療的同時需重視有關護理工作,以控制其病情發生及發展,減少后續并發癥發生。

慢性病綜合護理是指針對慢性病開展的綜合性護理服務,其以慢性病為特點,提供全面護理干預,在改善患者病情的同時能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5]。馬黛卿[6]對冠心病老年患者總共72例開展研究,一組予以常規護理歸為常規組,一組予以慢性病綜合護理歸為綜合組,最終發現,護理后綜合組的心絞痛發作頻率比常規組低,持續時間比常規組短,且生活質量得分比常規組高。本次研究發現,護理后,觀察組心絞痛發作頻率遠遠低于對照組,持續時間遠遠短于對照組,生活質量得分遠遠高出對照組,這和馬黛卿研究所得結果一致,同時觀察組的知識掌握優良率高出對照組,各類心血管病并發癥出現少于對照組,說明慢病綜合護理能改善患者的心絞痛癥狀,提升其對疾病的認知和生活質量,減少心血管病并發癥出現。分析原因是經慢病綜合護理,入院之后結合患者個體差異制定合理護理方案,涉及健康宣教、心理干預、用藥干預、生活指導和出院指導等方面內容,能提升其對疾病的認知和自我管理能力,減輕其負面情緒,使其嚴格按照醫囑使用藥物,進而加快其機體康復;在護理過程中和患者建立起良好護患關系,能拉近護患間距離,使患者充分信任護士,有助于提升患者的依從性,促進其疾病轉歸[7-8]。筆者認為,在護理期間護士需考慮到不同患者的受教育程度和接受能力,經書面、視頻等多個途徑開展疾病宣教和指導,做好有關評估工作,和患者間建立起良好的護患關系,不斷提升自身業務水平及素質,才能提供出更高質量的護理服務,加快患者的康復進程,使其獲得良好預后。

綜上所述,予以冠心病老年患者慢性病綜合護理能提升其對疾病的認知,改善其心絞痛癥狀及生活質量,減少心血管病并發癥出現,值得采用。

猜你喜歡
心血管病持續時間慢性病
《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征稿啟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征稿啟事
肥胖是種慢性病,得治!
《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征稿啟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征稿啟事
健康體檢常見慢性病及指標異常流行病學分析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十年增一倍
逆轉慢性病每個人都可能是潛在的慢性病候選人!
基于SVD的電壓跌落持續時間檢測新方法
極寒與北極氣壓變動有關,持續時間不確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