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緊跟社會需求步伐,不斷豐富《勞動與技術》學科教學資源

2022-06-30 22:29張立萍
學校教育研究 2022年12期
關鍵詞:勞動與技術中學階段普及

張立萍

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健康意識明顯提高。我國近年來在急救知識普及方面取得了較大的發展,但是,相比發達國家,我國在這方面還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在全社會范圍內,特別是學生階段,開展應急救護知識培訓,顯得尤為重要和必要。

一、在全社會范圍內特別是在中學階段開展應急救護知識培訓的必要性

1.急救強調的是速度

據相關醫學統計,如果在心跳停止4分鐘內實施急救,搶救成功率為50%以上,因而“4分鐘”被稱為救命的“黃金時間”。通常情況下救護車從接報到抵達現場平均約需10分鐘,由此而錯過了救命的“黃金時間”。同時,由于我國部分公眾急救意識缺乏而導致很多生命貽誤了寶貴的搶救時機。有相當一部分人因為不了解急救知識和技能而只能消極等待急救醫生的到來,從而錯過了最佳的救治時間。

2.公眾對急救知識的重要性認識普遍匱乏

面對突發意外事件,真正會實施現場急救的人寥寥無幾。究其原因,首先,由于生活中不乏好心救治卻被傷者家屬追責索賠的案例,傷了救治者的好心,因此,面對“救不救”這件事,很多人是心存顧忌的;其次,由于不具備急救知識和技能,許多人想救卻不會救。因此,在全社會范圍內,我們要加大應急救護知識的的宣傳力度,拓寬應急救護知識的培訓途徑。中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發展的生力軍,以學生應急培訓為載體,輻射家庭乃至全社會,必將大大提高應急救護知識宣傳和普及的深度和廣度。所以,在中學階段,對學生開展應急救護知識培訓顯得尤為重要。

二、在中學階段開展應急救護知識培訓的可行性

1.從國家層面明確在學生階段開展應急救護知識培訓的必要性

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6670號建議“關于將心肺復蘇術作為高中畢業生必備技能之一的建議”進行答復。具體內容如下:

首先,明確心肺復蘇和急救知識相關要求。

其次,將心肺復蘇和急救知識納入學校健康教育。

再次,將急救知識納入基礎教育相關課程。

2.中學階段,學生樂于且有能力接受應急救護知識的相關培訓

中學階段,是人的一生中身心發展最快的時期,中學生觀察的目的性、自覺性都有所提高,觀察時間更為持久,在概括性和精確性上有所提高。中學階段,學生對于生命與健康,生命與安全,生命與成長,生命與價值等方面的內容日趨關注,學生樂于學習并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感悟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因此,基于以上特點,在中學階段,學生樂于并有能力接受應急救護知識的普及宣傳和技能培訓。

三、在中學階段開展應急救護知識和技能培訓的實踐研究

天津市濱海新區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勞動實踐教學部作為濱海新區塘沽區域中學階段學生進行勞動實踐教育的主陣地,在開展應急救護知識和技能的宣傳和普及方面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本學期,受一些客觀條件限制,學生不能到基地進行統一的勞動實踐集中培訓,因此,我基地采取送課下校的形式,在塘沽區域初中二年級開展《創傷救護》培訓項目的教學培訓任務。本文就以初中二年級《創傷救護》相關內容的培訓為例,將我基地開展應急救護培訓的實踐情況做一匯總。

第一部分:《創傷救護》培訓的主要內容:

1.理論部分:創傷救護相關基礎知識。包括學習創傷救護的意義、現代救護理念、創傷種類、血液的重要性及止血等。

2.實操部分:繃帶包扎(環形包扎、螺旋形包扎、“8”字形包扎、鷹眼包扎等)、三角巾包扎(頭部帽式包扎、單肩包扎、前臂大手掛等)。

3.考核部分:學生分組考核,填寫實踐考核表,成績評定。

第二部分:《創傷救護》相關內容的具體培訓流程:

第1課時教學內容:視頻引入新課:“杭州地鐵站意外受傷乘客緊急救護過程”,激發學生的興趣,導入新課,《創傷救護》相關基礎知識講授。

第2-4課時教學內容:

繃帶包扎方法:主要講授環形包扎法、螺旋形包扎法、“8”字形包扎法、鷹眼包扎法等。2、三角巾包扎方法:主要講授頭部帽式包扎法、單肩包扎法、前臂大手掛包扎法等。教師結合視頻講解每種包扎的方法,同時輔助教師現場操作,便于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操作技能。每一種包扎方法講完,學生都要通過倆倆相互練習,從而達到不斷鞏固所學技能的目的。

第5課時教學內容:本課時授課內容為固定和搬運,受場地及教學材料的限制,本課時內容以教師講授和觀看教學視頻為主,幫助學生了解固定和搬運在應急救護過程中的重要意義,使學生掌握簡單的固定和搬運方法即可。

第6課時教學內容:本課時的主要任務為情景演練及培訓考核。教師依據授課班級人數將全班分成若干小組,每組選出一名組長,教師根據授課內容設置若干考核項目,由各小組組長進行抽簽來決定本組考核內容,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培訓項目展示,教師點評的同時給出考核成績,從而考察學生對培訓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此外,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展示和評比,增強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從而達到德育滲透的目的。

本學期初中二年級的應急救護培訓授課活動已經完美收官,從學生們的反應來看,效果還是不錯的。一方面,同學們對于送課下校這種培訓方式感到比較新奇,對培訓內容充滿了期待,無形中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創傷救護》相關培訓內容與生活實際聯系緊密,相比較學校日常的授課內容,本次培訓更加注重實際操作技能的訓練,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提高,同學們的學習熱情空前高漲,在課堂練習環節,學生們認真操作,反復練習,不甘人后,力求把操作要領做到極致。我相信,作為未來社會發展的生力軍,中學生們必將成為普及和宣傳應急救護知識的主力軍,以點帶面,我國公眾的急救意識必將大大提高。會有越來越多的公眾加入到應急救護知識的普及和宣傳中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能夠掌握應急救護技能,在危急時刻,不僅能夠惠及自身,更能夠惠及他人。

猜你喜歡
勞動與技術中學階段普及
野外生存的基本裝備之普及篇
野外生存的基本裝備之普及篇
中學體育教學改革中存在問題的思考
創新形式,實現勞動與技術發展性評價
勞技教學讓學生“動”起來的實踐與探索
探析語法教學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淺談“勞動與技術”課程開發和評價的有效性
復數學習中的四個誤區
如何使物理的教與學變得簡單有趣與高效
抓普及、促提高、創特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