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本理念下幼兒深度學習的實踐探究

2022-07-02 14:54吳金霞
民族文匯 2022年38期
關鍵詞:生本理念微課程深度學習

吳金霞

摘 要:隨著現代教育觀的不斷更新,人們越來越重視高質量的學習, 如何讓班本微課程充分發揮其價值,在活動中促進幼兒深度學習呢?本文從幼兒為本位的角度出發,以“廟會活動”為契機,追隨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逐步引導幼兒深度探究,從而獲得語言表達、問題解決、主動學習等能力。

關鍵詞:生本理念;深度學習;微課程

一、追隨幼兒的興趣點——改教師主導變幼兒主動

在微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幼兒在活動的表現與反應,當幼兒的興趣點爆發出來后,教師是否及時捕捉到,及時分析活動中的價值,順勢推進活動,改教師的預設主導變幼兒為主的微課程。在“迎新年廟會”活動中,幼兒從“我想辦新年廟會”到“我真的可以辦新年廟會”,甚至還可以“我是整個活動的小主人”就很好詮釋了這一點。

從教師設計的層面來看,廟會活動通常包含美食品嘗、表演節目之類的元素,但是教師們并沒有直接確定下來去操作,而是思考應當通過什么樣的方式,讓孩子在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中獲取新經驗。教師通過開放式提問的方式,逐步從教師主導活動變幼兒主動學習。面對諸暨的美食時,孩子們由于缺少經驗,回答很有限,面對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我們需要如何支持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呢?比如,合理利用網絡資源、家長資源等,讓孩子和家長一起完成一份調查表。

二、師幼對話的深入點——高水平問題促幼兒持續探究

班本活動的持續開展,根據幼兒的興趣需要,與原先教師的預設已經截然不同,在班本活動的開展中,始終堅持著以幼兒為本的理念,追求兒童本位的廟會場地設置,就應當把決定權交給孩子。那么在活動中,如何能讓孩子對活動保持持續的探究呢?那就需要教師設置高水平問題,什么是高水平問題?一個高水平問題絕不是用“是(有)”或者“不是(沒有)”能夠回答的問題,其答案也絕非顯而易見的。[4]

在班本微課程開展的過程中,孩子對觀看天氣有了濃厚的興趣,生成了活動:年、月、日我知道——測量溫度的儀器有哪些?怎么看溫度?每日溫度記錄——氣象符號表示什么意思?黃色預警是什么意思?《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成人要善于發現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實際生活機會,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幼兒不斷積累經驗,并運用于新的學習活動,形成受益終身的學習態度和能力。[5]

[分析]

如何讓課程能扎實推進,教師需要做的就是隨時隨地地觀察,發現幼兒的需要,充分尊重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思考適宜的支持性策略以及開展能夠幫助幼兒獲得經驗提升的活動。教師直接解決,還是給孩子們機會,我們選擇了后者,相信每個孩子,給他們充分的機會,就會有意外的驚喜。我們通過高水平的提問與幼兒對話,讓幼兒運用自己的所學所知來回答問題,從而引導幼兒進一步探究。

三、關注幼兒的發展點——多途徑支持引發幼兒深度學習

面對孩子提出的問題,教師提供了多種途徑來支持幼兒的探究行為,讓本次班本微課程往深度發展。

1.時間的通融順應幼兒持續探究的需求

小組分工設計廟會海報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如果一日活動安排很滿,孩子們只能利用午間時間、區域游戲時間,那么孩子的活動就會被打斷,這樣對孩子的持續探究非常不利,對幼兒的專注力發展也有影響。所以根據活動開展的需要,我們在時間上做了調整,孩子們可以自己做主,做時間的小主人,根據需要以小組活動的形式來進行設計制作。

2.空間的通融拓展兒童經驗發展的可能

制作海報需要很多的材料,走出教室,孩子們可以在幼兒園的各個角落,尋找自己做需要的材料,自主到美工室、創意館、建筑區搜集材料,如:怎樣讓海報能夠站起來,孩子們就想到利用建筑區里的木頭,美工室里的大膠布粘貼支撐。

3.資源的通融保障幼兒深度學習的鏈接

孩子對海報的設計缺乏經驗,我們就利用網絡資源欣賞一些海報樣式,利用家長資源收集一些花布、中國結等新年掛飾。又如:孩子需要測量店鋪的大小,教室里的尺子很小,孩子們測量不準,孩子們就想到門衛爺爺有很長的卷尺。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支持孩子持續探究班本微課程。

[分析]

在海報的設計過程中,教師提供了充足的時間、空間、資源,讓幼兒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動中。從一開始材料收集——小組分工合作——測量店鋪的大小——讓海報站起來,這樣一系列的活動,是一個遞進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深度學習的過程。教師通過與幼兒對話,充分肯定與支持幼兒,為幼兒營造了良好的探究氛圍,為幼兒搭建了超越自我的學習支架,這樣整合平衡了“師”與“生”的關系,在突出“生本位”的課程目標的同時,也隱含著教師支持幼兒,推進幼兒發展的期待與守護幼兒自主探索、挑戰自我、突出優勢的教育追求。

[活動的思考與感悟]

生本理念強調以幼兒為主體,由教師的提問變成幼兒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培養幼兒成為主動的學習者、積極的探究者、認真的思考者。在整個微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是孩子學習的引路人、點撥者,并沒有直接交給孩子什么知識,而是通過問題、材料引發他們的興趣和深度探究愿望。在整個活動實施中,孩子們語言表達、問題解決、主動學習等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崔利玲.沿著活教育的軌跡前行[M].江蘇: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2015.

[2]劉凌,霍力巖.自主深度探究合作多元探究——“三人行”課程下的兒童學習與發展[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

[3]賈尼斯.斯特拉瑟,莉薩.穆夫森.布雷森,小腦袋,大問題——促進幼兒深度學習的高水平提問[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20.

猜你喜歡
生本理念微課程深度學習
MOOC與翻轉課堂融合的深度學習場域建構
大數據技術在反恐怖主義中的應用展望
巧借微課,翻轉課堂
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生本課堂實踐探索
深度學習算法應用于巖石圖像處理的可行性研究
以學生為中心的小學數學教學漫談
基于深度卷積網絡的人臉年齡分析算法與實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