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非替尼在非小細胞肺癌中的應用效果

2022-07-04 23:55邢會學
中華養生保健 2022年13期
關鍵詞:非小細胞肺癌不良反應

邢會學

摘? 要:目的? 探討臨床中對于非小細胞肺癌采取分子靶向藥物治療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2020年1月~2021年1月莒縣人民醫院接診的80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40例。對照組接受臨床常規化療,研究組接受分子靶向藥物吉非替尼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以及不良反應出現情況。結果? 接受分子靶向藥物進行治療的研究組患者臨床整體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出現不良反應情況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中對于非小細胞肺癌采取分子靶向藥物吉非替尼進行治療的整體療效確切,治療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非小細胞肺癌;分子靶向藥物;吉非替尼;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R73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13-0150-04

肺癌屬于臨床多見的一類惡性腫瘤,有著非常高的發病率以及病死率,患者最終死于肺癌復發以及遠處轉移。肺癌早期臨床癥狀表現不明顯,患者臨床確診時,通常已經處于癌癥中晚期,在所有病理類型中,非小細胞肺癌在所有肺癌中的發病率高達80%,非小細胞肺癌又包含大細胞癌、鱗癌以及腺癌等組織類型,其中臨床中最為多見的為鱗癌與腺癌[1]。對于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開展臨床綜合治療十分關鍵,在個體化治療結合多學科綜合治療的基礎上,非小細胞肺癌通常選擇早期手術治療為主,化療和分子靶向治療等藥物治療為輔。對于Ⅰ期~Ⅲa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在排除手術禁忌癥之后,能夠為患者提供根治性切除手術治療,由于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容易產生遠處轉移,單純Ⅰ期手術患者5年生存率在60%~70%,整體手術之后5年生存率在30%~40%[2]?,F在化療的治療地位已經有所動搖,對于化療的廣泛應用起到了限制。分子靶向藥物指的是通過腫瘤細胞以及正常細胞表達受體的生物學差異,利用阻斷信號傳導通路,緩解肺癌的進一步發展[3]。本研究選擇2020年1月~2021年1月莒縣人民醫院接診的80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臨床中對于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采取分子靶向藥物進行治療的臨床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0年1月~2021年1月莒縣人民醫院接診的80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40例。對照組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齡63~83歲,平均年齡(72.33±4.31)歲;病程1~4年,平均病程(2.62±0.58)年;臨床分期:Ⅲ期28例,Ⅳ期12例;病理類型: 鱗癌13例,腺癌19例,腺鱗癌8例。研究組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齡62~82歲,平均年齡(72.24±4.91)歲;病程1~5年,平均病程(2.72±0.59)年;臨床分期:Ⅲ期27例,Ⅳ期13例;病理類型:鱗癌13例,腺癌16例,腺鱗癌1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本人及其家屬充分了解研究相關內容后,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已獲得莒縣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全部符合中華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2019版)中的診斷標準[4];②全部通過胸部CT發現肺內有占位,高度懷疑惡性腫瘤,進行肺穿刺活檢或者支氣管鏡取活檢得到明確診斷;③全部處在疾病晚期;④接受手術治療之后無效,具有可測量病灶,生存期在1~3個月。

排除標準:①具有先天性心腦血管嚴重并發癥者;②存在靶向治療病史者;③具有肝腎心重大器官功能不全。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臨床常規化療,第1天為患者提供紫杉醇注射液(生產企業:海南中化聯合制藥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7065,規格:5 mL∶30 mg)靜脈輸注,劑量為135 mg/m2紫杉醇混合5%葡萄糖注射液,1~3 d為患者提供靜脈輸注卡鉑(生產企業: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0180,規格:10 mL∶100 mg),劑量為200 mg/m2混合5%葡萄糖注射液,對照組患者的化療周期為21天,給予患者化療2個周期之后判定臨床療效。

研究組患者接受分子靶向藥物進行治療,選擇分子靶向藥物吉非替尼[生產企業:AstraZeneca UK Limited(英國),國藥準字J20180014,規格:0.25 g×10片],依照患者的具體病情,上午9點為患者給藥,用量:250 mg/d,口服藥物之后需要對患者出現不良反應情況進行觀察,按時為患者提供影像學檢查,對癌細胞的變化與大小進行觀察,治療4周作為1個療程,一共治療2個療程。

1.4?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判定標準:治療后病灶面積縮減>50%為完全緩解;治療后病灶沒有出現轉移,病灶面積縮減25%~50%為部分緩解;治療后病灶沒有出現轉移,也未產生陰影縮小,獲得基本抑制為穩定;治療后癌細胞出現更大面積轉移,病情急劇加重,對患者的生命構成威脅為疾病進展??傆行?(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穩定)例數/總例數×100%。②不良反應:比較兩組患者接受治療期間出現不良反應情況,包括皮疹、惡心嘔吐、腹瀉、間質性肺炎、骨髓移植,不良反應發生率=不良反應發生例數/總例數×100%。③通過SF-36生活質量問卷記錄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情況,包含8個維度,分別為社會功能、生理職能、活力、情感職能、生理功能、精神健康、軀體疼痛以及總體健康,得分和生存質量表現為正相關[5]。

1.5? 統計學分析

利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錄入數據資料并展開分析,計量資料借助(x±s)表示,應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應用χ2檢驗,數據遵從正態分布原則,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接受分子靶向藥物進行治療的研究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研究組患者中出現不良反應情況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通常處在免疫抑制狀態,免疫細胞因子對于腫瘤細胞的抵抗能力下降,大部分腫瘤細胞不斷對免疫細胞產生侵襲,同時大量繁殖。近幾年來,臨床對于腫瘤化療方面進行靶向治療的研究不斷深入和完善,對于基因突變腫瘤疾病開展化療藥物進行治療,利用靶向化療,可以顯著提高疾病治療效果。吉非替尼應用于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可以有效抑制絡氨酸激活,同時可以使絡氨酸活性下降,對于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的生長起到抑制的作用,從而控制腫瘤細胞的再生長與轉移,使癌癥患者的病情獲得緩解,延長患者的生命周期[6]。

本研究顯示,接受分子靶向藥物治療的研究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臨床整體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出現不良反應情況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對于非小細胞肺癌選擇吉非替尼進行治療的整體療效確切,可以有效提高晚期患者的生活質量。靶向治療可以有效減少藥物對人體正常組織造成的傷害,降低不良反應,加快新生血管的形成速度,能夠有效預防腫瘤侵襲與轉移。吉非替尼屬于臨床依照腫瘤分子病理機制表現特征與規律所研制的新型靶向治療藥物,患者口服用藥可以有效減少絡氨酸活性,阻斷信號傳導,從而抑制腫瘤細胞的轉移和進展[7]。本研究中,研究組患者也出現了部分不良反應,通過對癥處理之后全部獲得明顯緩解,不會影響到腫瘤藥物的治療效果。但是由于本研究資料中所選擇的病例數有限,依舊需要增加樣本數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討。

肺癌屬于病死率非常高的惡性腫瘤之一,大部分患者會產生失望以及悲觀情緒,缺少對于疾病治療的自信,同時惡性腫瘤的臨床治療費用非常高昂,巨大的經濟負擔導致患者的不良情緒加深,接受分子靶向藥物治療的患者,通常都屬于化療治療失敗和手術治療之后出現轉移的患者,患者的悲觀情緒更為嚴重。在為患者提供醫療操作期間堅定的表情和不容置疑的語氣均可以提高患者的信心,通過改善病情事實幫助增強患者治療自信。分子靶向藥物治療最為多見的不良反應為皮疹,根據皮疹的嚴重程度能夠為其分級,無癥狀的局限性皮疹,病變范圍僅限于患者上肢、軀干部與頭部,不伴隨感染,不會對患者的正常生活產生影響,判定屬于Ⅰ度皮疹;體表和范圍面積比較大的皮疹,主要癥狀表現為瘙癢、局部脫屑以及斑疹,患者的主觀感覺比較輕微,不伴隨感染,不會影響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判定屬于Ⅱ度皮疹;廣泛嚴重的丘疹、水泡以及紅色斑點,伴隨感染,患者自覺癥狀非常嚴重,對于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嚴重干擾,判定屬于Ⅲ度皮疹;廣泛嚴重表皮剝脫、大泡性皮炎以及潰瘍性皮炎,伴隨嚴重感染,判定屬于Ⅳ度;皮疹由于剝脫性皮炎之后伴隨感染,繼而引發患者死亡,判定屬于V度皮疹[8]。對于已經產生皮疹的患者,醫護工作人員需要告知患者皮疹的嚴重程度與治療效果表現為正相關,產生皮疹的患者有效生存期能夠獲得延長,幫助患者建立治療信心,獲取患者家屬的理解和信任。對于患者是否出現皮疹瘙癢、龜裂以及干燥等情況進行仔細詢問,指導患者自查,告知患者保持正確的衛生習慣,對于皮疹部位盡量保持清潔,降低出現感染的風險,倘若產生皮膚瘙癢嚴禁抓撓,不可使用粗糙毛巾以及堿性肥皂進行處理,保證避光環境,告知患者選擇柔軟的衣物,降低對皮疹部位的摩擦[9]。接受分子靶向藥物治療期間患者通常會伴隨胃部灼燒感、腹瀉以及惡心嘔吐等相關不良反應,本研究中最早產生腹瀉的患者在服藥之后第2天,為其提供黃連素以及蒙脫石散對癥處理,嚴重者指導患者口服鹽酸洛哌丁胺,之后每間隔2 h指導患者口服藥物,依次直到腹瀉停止,在此期間需要積極為患者補充水電解質,防止出現酸堿平衡紊亂。在患者每次腹瀉之后,需要對肛門進行清洗,積極鼓勵患者選擇容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少食多餐的進食原則,在進餐之前口服甲氧氯普胺,如果患者的惡心嘔吐表現癥狀非常嚴重,那么需要為患者靜脈滴注阿扎司瓊,對于胃部灼熱感顯著的患者,為其提供奧美拉唑以及鋁碳酸鎂等質子泵抑制劑口服,降低胃酸分泌,開展治療期間需要對患者的情緒進行撫慰[10]。

綜上所述,對于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選擇分子靶向藥物吉非替尼進行治療,能夠顯著提高疾病的臨床療效,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蔡龍山.CA125、CA153及CEA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在非小細胞肺癌早期診斷中的價值[J].吉林醫學,2022,43(3):781-783.

[2]李瓊,李秋燕,張艷.miR-760靶基因BATF3在非小細胞肺癌組織中的表達及其對腫瘤細胞惡性生物學行為的影響[J].現代免疫學,2021,41(6):473-480.

[3]王獻,尚自強,楊冬,等.靶向治療后疾病進展或復發的非小細胞肺癌驅動基因突變情況分析[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21,35(12): 1202-1206.

[4]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中華醫學會雜志社.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2021版)[J].中華腫瘤雜志,2021,43(6):591-621.

[5]田甜,何淼,吳飛,等.安羅替尼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近期療效及對血清腫瘤標志物CTC VGEF水平和毒副作用的影響[J].河北醫學,2021, 27(11):1908-1912.

[6]陳冬,姚成,高文倉,等.血清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循環腫瘤細胞和乳酸脫氫酶水平在小細胞肺癌診斷及治療中的價值[J].中國基層醫藥,2021,28(12):1809-1813.

[7]陳青,于法明,劉月芬,等.康復新液治療對接受化療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出現口腔黏膜炎的療效分析[J].中國醫學工程,2021,29(11):48-52.

[8]陳林鴻,王曉芬,鄭曉意.扶正散結方聯合貝伐珠單抗對晚期非鱗非小細胞肺癌患者VEGF、bFGF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21,19(33):136-139.

[9]石功亮,顏艷倩.吉非替尼靶向治療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基因敏感突變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及安全性[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21, 14(36):1-3.

[10]樊松慶,董海林,王紅旗.分子靶向藥物吉非替尼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臨床療效研究[J].現代醫藥衛生,2020,36(11):1713-1715.

猜你喜歡
非小細胞肺癌不良反應
培美曲塞聯合順鉑與吉西他濱聯合順鉑在非小細胞肺癌治療中的應用分析
CT引導下射頻消融聯合靶向治療對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
培美曲塞聯合卡鉑治療復發轉移非小細胞肺癌療效評價
中西醫結合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療效觀察
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3DCRT聯合同步化療的臨床療效觀察
32546例疏血通注射液醫院集中監測研究
綜合護理干預對首次機采血小板獻血者持續獻血應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應分析
紫杉醇脂質體治療婦科惡性腫瘤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