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州鄉村振興戰略中的傳統文化自信傳承研究

2022-07-04 12:27詹穎麗肖波鄧穎穎張紅蕓范紅英袁天才李雙全
科學與財富 2022年6期
關鍵詞:傳統村落文化自信鄉村振興

詹穎麗 肖波 鄧穎穎 張紅蕓 范紅英 袁天才 李雙全

摘? 要:在中國快速城鎮化背景下,貴州城鄉人居環境正發生著巨大變化,鄉村傳統建筑面臨傳承困難甚至消亡的困境。在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貴州傳統建筑在發展、保護、傳承文化自信等方面面臨著的一次全新挑戰。本文以貴州省六盤水市六枝特區落別鄉長灣村長田組古村落為例,分析當地的地理環境、人文特點、經濟狀況等各種因素,為貴州鄉村振興規劃建設將如何更好地融入貴州傳統建筑特點和民族文化符號,增強貴州農村文化自信提供理論參考和實踐依據。

關鍵詞:鄉村振興;傳統村落;文化自信

1、引言

傳統村落的風貌保護和文化傳承是近年來鄉村規劃的重難點問題之一,尤其在鄉村振興背景下,需要保存地域傳統文化,保留鄉村獨特的文化風貌,同時也必須滿足當下的經濟發展需求。不同類型的傳統村落在風格上、歷史文化上、自然資源上,都具有不同風格。因此根據不同的鄉村振興建設的需要,要針對不同類別鄉村的不同特征提出具體針對性的策略、方針,切忌千村一面,突出一村一品和一村一特色。傳統村落具有很大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因此保護與發展傳統村落有利于保留真正的傳統文化特色、原始的山水格局、當地的風土人情,以弘揚屬于貴州特有的文化自信。

2、傳統村落風貌探析

2.1 村落的選址分析

長灣村長田組是位于落別鄉的西南部地區,距離鄉鎮政府所在地3公里處,屬于長灣村的第七村民組。該村落的整體的交通環境較好,村莊的西北區有一塊長約300米環繞山腳的水田,顧名思義為“長田”,整個村莊東南與北部的地勢較高,西南及中部地勢較低。

2.2 格局特征分析

長灣村的村域面積總為9.5平方公里,村莊的占地面積為133畝,全村包含了10個村民組,其中一個獨立的村民組為長田自然村寨,同時也是一個少數民族村寨,屬與第六組,為傳統村落部分。該村寨居民的居住環境為背山面田,注重山、河、壩的融合,因此山、林、田構成了長田村寨的自然環境要素。使整個村寨環境構成了“兩山、兩河、一壩田”的自然基本格局。

2.3建筑分析

長灣村傳統建筑多為一層建筑,存在少數二層建筑。建筑依山而建,三五成群建筑在一個平面上,依據地勢的高低形成階梯狀空間形式。建筑以石木結構為主,地基、墻體都用石頭壘砌而成,屋架為穿斗式木結構,屋頂用石板鋪砌[1]。長灣村傳統建筑的墻面呈暗青色,代表著布依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

長灣村“砌石結構”建筑,大部分為三開間形式的民居房屋布局,中間較大的是堂屋,是布依族人的活動中心,是吃飯、待客、休憩和布依族婦女做蠟染的地方。兩側的房屋是臥室、廚房,堂屋正中設有神龕供奉祖先,左右兩側分隔成灶房、寢室、客房。

屋內設有一火坑,可供一家人取暖吃飯。房屋大多數用木材建造而成,屋頂為瓦片,但有的建筑屋頂為茅草或稻草;房屋建筑從基礎到墻頭都用石頭堆砌而成,墻砌高度為5至6米;并以石板為蓋頂,不怕雨水漏進屋中來??傊?,除檁條、椽子是木料外,其余全是石料,甚至家用的桌子、凳子、灶臺都為石頭制作。這種房屋建筑擁有冬暖夏涼,防潮防火的特點,但是存在采光偏差的問題,村莊加上石砌而成的寨墻和山頂的石筑古堡,形成典型的石頭建筑群。

2.4非物質文化遺產分析

(一)布依族蠟染

布依族蠟染服飾制作過程十分復雜,需要花很長的時間,制作一件布族婦女的蠟染服飾需花5—6個月的時間,至今仍以活態方式傳承,與村落的自我發展狀態密切相關,以世代相傳的方式傳承。

(二)布依族嗩吶

嗩吶是布依族喜歡吹奏的主要樂器,在長田布依山寨中,凡是有貴賓參加的各種喜事都是要吹一首嗩吶歌曲來祝賀當事人,同時當客人來到主人的寨子約一里外時,主人就會開始吹奏一曲嗩吶, 以示表示“客人來了,歡迎客人的到來”??腿诉M寨時,每人必須要喝主人家姑娘們敬上的一壺壺“攔路酒”,才能進入寨中。這種文化形式至今仍以活態方式傳承,以村落為依托,傳承活動內容與形式,以世相傳的方式傳承。

長灣村傳統村落的非物質文化較為豐富,具有一定的旅游文化開發價值,在鄉村振興中,可將作為一定特色因子結合現代科技手段,將傳統村落歷史價值得到體現傳承。

3、傳統村落現狀問題

3.1 傳統風貌遭到破壞

由于受到鄉村振興和世俗觀念的沖擊,使得長灣村民居建筑在更新或修補改造中出現一系列的問題,雖然更新和改造修補對村內環境和建筑立面有一定整治作用,但在此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一些現代化建筑樣式,這使得原有的傳統建筑風貌遭到破壞。

3.2 傳統建筑保護力度弱

通過實地考察發現,大部分的建筑分布格局基本保存較為完整,但目前仍在使用的傳統建筑比例僅僅只有10%,而大部分傳統建筑早已荒廢,破舊不堪。村落周邊的自然環境,交通條件,產業發展,基礎設施配置等問題需要得到極大的休整和改善。目前,該傳統村落正處于修繕過程中,并有相關研究修補規劃的建設管理部門,且有相關研究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指導修補、建設。村莊修補工作主要由當地工匠進行,以防止亂建亂補,進一步破壞等現象的發生。

3.3 傳統文化逐漸消失

長灣村長田組自明代洪武時期距今已有600年歷史,有著獨特的歷史風貌和自然格局,在時間上和空間環境上均體現了其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隨著現代經濟的快速發展,傳統村落的功能體系正處于衰退狀態?,F如今長灣村“空心化”情況較為嚴重,村民居住生活水平較低,村莊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較為困難。并且大部分原住村民均已搬遷到其他地方,所以目前村落處于荒廢狀態,喪失了其原有的原真性與生命活力。

3.4 產業結構單一

長灣村傳統村落產業布局單一,主要以第一產業為主,缺乏豐富的產業鏈結構支撐,經濟不能得到有效發展,導致人才流失,形成傳統村落“空心化”現象。嚴重影響長灣村傳統村落的經濟發展。所以目前要使村落得到快速發展,必須優先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產業發展,改變長灣村傳統村落的人才流失的現象。

4、傳統村落歷史風貌保護和文化自信的傳承

4.1 村落歷史風貌保護策略

修復與保護長灣村傳統風貌時應遵循當地村落的格局和尺度,保持傳統民居體量小、色調與自然環境和諧的特色,鼓勵采用當地的歷史建筑材料,使其與傳統風貌協調,促進該傳統村落的可持續發展。對現已坍塌的建筑,如對古村落的完整性起修復作用,依照詳細可靠的歷史資料和形象記憶,按原樣復原;其余被毀古建筑可以采用遺址保護的方法,一般可以清理并露出基址,做綠化處理,使其具有美化性和參觀性;對村莊內所有與古村落風貌不協調的現代建筑,或具有部分現代元素的建筑應進行整治等,以此來保證村落歷史風貌的建筑的形式、結構、空間關系、色彩、材料一致原則。

4.2 村落歷史文化宣傳

加大宣傳力度,要讓傳統村落歷史文化的保護真正能夠實現并獲得良好效果,政府要加強宣傳引導,利用各種現代傳媒手段,廣泛宣傳該村落民俗文化的價值與文化精神,特別是讓青少年都了解和喜愛這些民俗文化,并能切身體會感受到先人的智慧,才能使文化得到更好地保護與傳承,這是我們傳承文化的精神所在。

4.3 保護傳統建筑的意義

1、利用長灣村傳統村落的特色建筑和布依族文化活動的基礎上,打造以布依族民俗體驗為主題的特色文化旅游。保留當地特色建筑,營造村落原生態氛圍。

2、傳統民居建筑記承著一個民族和村落發展的脈絡,記述著該地區人民的生活形式和場景。近年來,一味追求高速發展的城鎮化和現代化潮流。對傳統村落文化造成了沖擊和孩壞。村民不斷進行隨意改造,大拆大建的現象已然十分普逾。許多傳統民居建筑區域被各類形象跳脫的新式建筑替代,致佳該民族與鄉村特點正在流失,傳統建筑的文化形式正在開始消逝[2]。

3、長灣村傳統村落為少數民族布依族生活地點,具有布依族文化特色底蘊。比如蠟染、嗩吶、對歌等。

4、改造長灣村傳統村落基礎設施,探索傳統村落社會環境治理,發展鄉村特色旅游產業,對修繕村莊改造后建筑進行管理,實現建筑有效保護與利用。

5、運用科學的方法,對區域內傳統建筑的特色原素進行提煉,并根據當地的歷史發展情況、民族習慣等,形成一種符合本地特色的設計風格:在能滿足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所需的同時,又能滿足外來旅游者體驗大自然和別樣民俗風情的心理需求,將歷史與創新相結合[3]。

總結

保護傳統村落是保護文化遺產中極為特殊的一種保護形式,它具有形物質文化和無形的非物質文化于統一,傳統村落在延承歷史脈絡、張顯民間特色文化和弘揚文化自信方面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根據長灣村村落的現狀,該村落未來的傳統文化發展應以“保護、修復、應用”為主,可以有效的保護傳統村落的風貌,促進傳統村落的可持續發展,并弘揚和繼承鄉村文化。

參考文獻:

[1] 王思渝,陳時羽. 貴州安順布依族村落的現狀與特性——兼論村落遺產保護中的價值問題[J].自然與文化遺產研究,2021.

[2] 楊飛.基于資源脆弱性的傳統村落保護發展探索———以云南騰沖市銀杏村為例[J].規劃師,2016,32(S2):78-83.

[3] 王娟,李夢婷.湖南傳統村落公共空間營造與分析———以巖口山村為例[J].南方農機,2017,37(18):175-176.

作者簡介:詹穎麗(2000),女,漢族,貴州六盤水人,六盤水師院本科生;

鄧穎穎(1999),女,苗族,貴州晴隆人,六盤水師院本科生;

張紅蕓(1997),女,漢族,貴州安順人,六盤水師院本科生;

范紅英(1996),女,漢族,貴州畢節人,六盤水師院本科生;

袁天才(1999),男,漢族,貴州興義人,六盤水師院本科生;

李雙全(1993),女,滿族,遼寧新民人,六盤水師院講師。

通訊作者:肖波(1975),男,漢族,貴州六盤水人,六盤水師院副教授;

基金項目:大創校級課題: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長灣村傳統文化自信傳承研究

(項目編號:2021cxcy84)

猜你喜歡
傳統村落文化自信鄉村振興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民族地區傳統村落文化安全建設的新視角
新聞媒體堅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讓西方文化帝國主義“退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