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陽市“優質香稻-魚腥草”模式栽培技術要點

2022-07-04 10:08朱林國青山談兵鄭俊杰袁俊權
南方農業·下旬 2022年6期
關鍵詞:魚腥草栽培技術

朱林 國青山 談兵 鄭俊杰 袁俊權

摘 要 以種植業結構調整為主線,介紹“優質香稻-魚腥草”種植新模式及栽培技術,力促湖北省當陽市優質香稻、魚腥草等特色農作物在適宜種植區域內得到健康穩定發展,提高種植戶生產積極性,增加種植戶經濟效益。

關鍵詞 優質香稻;魚腥草;栽培技術;湖北省當陽市

中圖分類號:S513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2.004

湖北省當陽市是農業大縣,種植模式一直采用的是“水稻-油菜”“玉米-油菜”,為助推當地農業經濟發展,在結構調整中,選擇了“優質香稻-魚腥草”種植模式。

1 當陽市農業概況

1.1 農業生產概況

當陽市位于湖北省中西部,地處沮漳河中下游,大巴山脈東麓,荊山山脈以南,是鄂西山地向江漢平原的過渡地帶,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日照充足,無霜期長,年平均氣溫為16.4 ℃,雨水充沛。農用耕地面積8.17萬 hm2。2022年,當陽市農業部門圍繞特色產業創新發展,通過招商引資2億元新建魚腥草全產業鏈智慧工廠,項目在當陽市順利開工。

1.2 新型農業種植模式

當前,當陽市農村“水稻-油菜”“玉米-小麥”等傳統糧油種植模式的生產潛力已達到頂峰,面對糧食產區日益飽和的生產能力與局限的生產效益,提高糧食種植戶的生產積極性,解決糧食增產不增收的問題是當前“三農”工作者必須考慮的重要事情。針對傳統糧食種植區出現的一系列問題,當陽市農業技術推廣部門與華中農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宜昌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等單位在沮漳河沿岸實地調研,通過多年試驗示范,因地制宜調整農業結構,推出“優質香稻-魚腥草”“甜玉米-大蒜”“大蒜-魚腥草”等高效種植模式,這些種植新模式對促進農民增收致富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1]。尤其是當陽市兩河、廟前、玉陽等鄉鎮種植戶在保護糧食生產面積的同時,積極發展“優質香稻-魚腥草”高效種植模式,常年種植面積穩定在200 hm2以上,已成為當陽市種植業結構調整的新亮點。

2 周年茬口安排

3月中下旬,在油菜、紅菜薹、紅花紫云英等上茬作物采收后,立即施底肥翻耕大田。水稻育苗工作要求早播早育,采用旱地苗床拋秧盤育苗,在大棚內或者是小拱棚雙膜覆蓋播種。4月上中旬大田拋栽水稻,8月上中旬機械收割水稻;8月中下旬機械栽種魚腥草,促進魚腥草快速出苗,8月至12月中旬的氣候環境適宜魚腥草生長發育,次年5月中下旬高壓水槍收獲魚腥草。

3 效益分析

從農戶種糧與特色農作物兩者之間的生產成本來看,糧食作物(水稻-小麥)667 m2的生產成本平均為500余元,特色農作物(優質香稻-魚腥草)為800余元,種植糧食凈收入667 m2為1 500.5元,種植特色農作物為10 450.6元,其經濟效益是種植傳統糧食作物的6倍以上[2]。

4 栽培技術

4.1 優質香稻栽培技術

4.1.1 品種與地塊選擇

選擇高產穩產、抗倒性強、適應性廣、抗病耐肥、優質香型的中早熟優質香稻品種,如豐兩優香一號、宜香優2115等國家審定或者是湖北省審定的水稻品種,生育期在136 d左右,每667 m2大田用種量

1.5 kg。選擇交通方便、地勢平坦、水源方便、土壤肥沃、土層深厚和能灌能排的大田種植。

4.1.2 適時早播培育壯苗

3月中旬育苗,應用塑料大棚進行水稻集中育苗,采用拋秧盤旱地育苗,每667 m2大田需434孔拋秧盤55塊,播種前進行種子曬種消毒,采用日浸夜濾催芽方法,破胸露白即可播種,使用專用壯秧劑培育苗床土壤,抓好土壤調酸、苗床溫度的調控[3]。在秧苗2葉1心時,每667 m2用15%多效唑50 g兌水進行葉面噴施。拋栽前5 d,每667 m2苗床施5 kg尿素做送嫁肥;插秧前1 d,采用氯蟲苯甲酰胺進行秧苗葉面噴霧,防治苗期水稻蟲害。

4.1.3 適時拋栽合理密植

在4月上中旬,秧齡20 d進行人工拋秧、4.5葉為宜,每667 m2大田拋栽1.8萬蔸、基本苗確保在8萬根以上。

4.1.4 大田管理

每667 m2優質香稻大田施40%復合肥30 kg作底肥;秧苗移栽后5 d,每667 m2用苗前封閉除草劑芐嘧磺隆·異丙甲草胺拌尿素10 kg撒施,抓好化學除草,促進秧苗分蘗;曬田復水后,看苗看田每667 m2

追施尿素3~5 kg、硫酸鉀10 kg作穗肥。淺水拋秧、有水返青、薄水分蘗、孕穗期和抽穗揚花期保持稻田一定的水層外,其他階段均以間歇灌溉、濕潤管理為主,適時夠苗曬田,收獲前切忌斷水過早。全生育期病蟲害采用頻振式殺蟲燈誘蛾、生物農藥等綜合防治方法,推廣無人機飛防進行統防統治,重點防治二化螟、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稻瘟病、紋枯病等病蟲害[4]。

4.1.5 適時收割

8月中下旬,當優質香稻成熟度為90%左右進行機械收割。

4.2 魚腥草栽培技術

4.2.1 環境選擇

魚腥草適宜在溫暖陰濕環境下自然生長,怕霜凍、怕干旱、怕水澇,要求土壤相對濕度在80%左右,空氣相對濕度在50%以上才可以正常生長;莖葉生長前期溫度以15~20 ℃為宜,地下莖生長期適宜溫度為20~25 ℃;對水分要求較高,整個生長期都要求有充足的水分供應,保持土壤濕潤;對光照要求不嚴,對氮、磷、鉀三要素的比例要求為1∶1∶5。

4.2.2 田塊選擇與合理密植

水稻收割后立即翻耕整田,水稻與魚腥草是不同科作物,可以有效降低田間白絹病、紅蜘蛛等病蟲害的發生概率,因此,稻田種植魚腥草不需要進行土壤消毒處理就可以直接栽種。選擇交通方便、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土層深厚、排灌方便的水稻田栽種。選擇健康無病斑、莖白粗壯的魚腥草種苗,截成具有2~3個腋芽以上的小段,每公頃用種量1 200 kg左右。8月上旬優質稻收割后,立即搶墑翻耕整田,按180~200 cm寬做畦,栽種時廂面平整、土細松軟、底墑適宜,在畦面上橫向開栽種溝,溝深10 cm,株行距15 cm×30 cm,均勻擺放種莖,栽種后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以促進種莖早出苗、發芽一致。栽種后覆土,并在廂面上噴霧異丙甲草胺等苗前封閉化學除草劑,并覆蓋5 cm厚稻草,稻草用量約為15 t·hm-2,起防除雜草和保墑出苗的作用[5]。

4.2.3 大田科學管理

4.2.3.1 合理澆水

魚腥草對水分的要求嚴格,在全生育期都要求保持田間土壤濕潤,在7—10月干旱時節應及時澆水,不浸灌、不串灌,滿足魚腥草對水分的均衡需求;而到早春雨季應提前清溝,保證田間暢通,及時排水。在魚腥草生長前期遇到土壤干燥,就會出現莖葉生長發育緩慢,造成地下莖纖細、須根多,且產量低、商品價值差。在魚腥草生長過程中遇到田間內漬,就會出現地下莖爛根、地上部死苗,嚴重減產甚至毀苗[6]。

4.2.3.2 平衡施肥

在自然狀態下,露地魚腥草追肥掌握“前輕中重后穩”的原則,前期以氮肥提苗為主,中后期以磷鉀肥穩長為主。每公頃大田施腐熟堆肥30 t、45%硫酸鉀復合肥1 500 kg、微生物菌肥1 500 kg,辛硫磷顆粒劑配合有機肥撒施,防治地下害蟲[3]。每到3月底至4月初,魚腥草開始生長,慢慢破土出苗,苗前期地上部莖葉生長緩慢,在追肥上要做到早施、輕施,每公頃追施尿素75 kg;進入5月中旬現蕾前,每公頃追施45%硫酸鉀復合肥120 kg、尿素120 kg;6月封行前是魚腥草整個生長期中需肥量較大的時期,此時期根據田間肥力及苗勢科學追肥,促使莖葉在高溫干旱來臨之前整體封行,每公頃追施45%復合肥120 kg、尿素150 kg;進入7月封行后,看天看苗補肥,促控結合、以控為主,以復合肥為主,以免瘋長,每隔20 d追肥1次,每公頃追施尿素45 kg、復合肥75 kg;11月進入營養生長中后期,選擇晴天上午采用0.4%磷酸二氫鉀溶液進行根外追肥,每10 d噴施一次,促進地下部節節根生長。在魚腥草整個生育期間,禁止澆灌被污染的臟水和未經無害處理的人畜糞尿,采收前30 d內禁止施任何肥料、農藥,從而確保節節根產品質量安全、品質優良[7]。

4.2.3.3 綠色防控

魚腥草本身帶有天然魚腥味,其抗病蟲害能力較強。1)白絹病主要為害魚腥草近地面根莖部,染病初期呈水漬狀或黃褐色壞死,以后迅速腐爛,病部表面產生大量絹絲狀白色菌絲層。播種時選擇無病魚腥草節節根作為種苗,同時在栽種時使用藥劑進行浸種消毒,種苗消毒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將種苗浸泡10 min,晾干后栽植。若遇到發病,在發病初期選用25%粉銹寧WP拌細土(1∶200)撒施于莖基部,或25%粉銹寧WP 2 000倍液灌根,或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聯1 000倍液噴霧,每5 d兌水噴霧1次,連續進行2次,發現病株時將植株帶土挖除并集中焚燒,病區撒施生石灰并深翻土壤。2)莖腐病主要癥狀為莖部病斑為橢圓形或梭形,略呈水漬狀,褐色至暗褐色,邊緣顏色較深,有明顯輪紋,上生小黑點。在發病初期選用代森鋅WP或甲基托布津WP,每隔7 d兌水噴霧1次,連續進行2~3次。3)葉斑病發病初期在葉面上出現不規則或圓形病斑,邊緣紫紅色,中間灰白色,上生淺灰色霉,后期嚴重時幾個病斑融合在一起,病斑中心有時穿孔,葉片局部或全部枯死,一般在齊苗后開始發病。選用70%代森錳鋅WP,每隔5 d兌水噴霧1次,連續進行2~3次。4)常見蟲害主要有紅蜘蛛,會刺吸魚腥草葉片、嫩枝汁液,使被害葉片失去光澤,嚴重時植株變黃,出現大量落葉和枯梢,通常選用1.8%阿維菌素、20%噠螨靈兌水噴霧[8]。

4.2.3.4 化學除草

苗前化學除草方法:魚腥草種莖栽種后出芽前,選用芽前封閉除草劑異丙甲草胺兌水噴霧廂面土壤。苗后化學除草方法:等魚腥草苗子長齊后,田間出現雜草時,選擇氟吡甲禾靈等苗后除草劑兌水噴霧,防治田間尖葉雜草。

4.2.4 適時采收

魚腥草地上部莖葉作中草藥用,地下部根狀節節莖則用作蔬菜食用,以地下莖為銷售重點。涼拌鮮食節節根在栽種8~10個月后開始采收,可以根據市場價格分批收獲,采收稻田魚腥草時,使用高壓噴水槍沖洗魚腥草廂面土壤,此法對采收的地下莖無傷害、形狀美、品質優,長度30 cm以上。水稻田生產的魚腥草是最好的種用莖,可隨時人工采挖后栽種;魚腥草全草能供藥用,通常地上部莖葉作為藥材銷售,鮮售時可以一次性機械收割,而作干品銷售時要求收割后及時曬干或烘干[9]。魚腥草在干燥過程中避免堆積和雨淋受潮,以防植株發酵或葉片失綠變黃影響其質量,待其干后扎成小把,以淡紅褐色、莖葉完整、無泥土雜質者為佳品[10]。

5 結語

“優質香稻-魚腥草”高效種植新模式是在“水稻(玉米)-油菜(小麥)”等傳統糧食種植模式的基礎上轉變過來的,其人工栽種起始發展過程是在科技部門試驗示范下探索成功的,離不開發源地種植戶的多年實踐經驗,種植戶合理調整結構,開發新興產業,滿足市場需求,并得到人們的逐步認可。實踐證明,該模式提高了種植戶的生產積極性,增加了經濟效益,成為當地政府部門重點發展的特色產業之一。但是,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切忌一窩蜂式的發展該模式,必須因地制宜、科學布局,根據市場銷售需求制定產業基地面積,確保在穩定糧食生產面積的基礎上,結合當地土壤、水源、市場需求等情況全盤考慮,合理引進國家級龍頭藥企、食品加工企業到當陽市開發一系列農產品,依托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廣大種植戶共同發展,簽訂產銷合同,兌現種植戶經濟效益,增強種植戶生產積極性,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 陳義.“中稻一種兩收頭生稻-再生稻-綠肥”穩糧增效模式的探討[J].農家科技,2018,12(12):200-201.

[2] 羅勇.一根小小的節節根帶動一項扶貧產業的發展:來自當陽市魚腥草產業扶貧示范基地的調研紀要[J].現代園藝,2020,6(11):54-60.

[3] 王振學,史紅志,冉茂全.魚腥草綠色高產栽培管理技術[J].科學種養,2020(4):23-24.

[4] 康公平,彭祖昆,楊貴英,等.魚腥草栽培技術研究進展[J].園藝與種苗,2017(6):21-22.

[5] 繆存明.魚腥草的利用價值及人工高產栽培技術[J].中國果菜,2008(6):10-11.

[6] 佚名.人工栽培魚腥草前景廣[J].今日科技,2000(4):17.

[7] 佚名.魚腥草生長的五大要求[J].農家之友,2019(8):59.

[8] 劉大川.魚腥草的形態特征及栽培技術[J].農家科技,2012(2):40-41.

[9] 王海燕.藥食佳蔬:魚腥草[J].中國果菜,2006(3):48.

[10] 祝麗香.魚腥草的栽培及開發利用[J].北京農業,2004(5):14.

(責任編輯:劉寧寧)

猜你喜歡
魚腥草栽培技術
亦藥亦食的魚腥草
魚腥草喂雞效果好
魚腥草治療慢性鼻腔炎
夏季良藥魚腥草
番茄大棚栽培技術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產栽培技術
石榴短枝紅在駐馬店引種表現及豐產栽培技術
гУТТУИНИя сЕРДЦЕЛИсТНая
魚腥草真有毒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