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旌鲜綄W科競賽教學模式的研究

2022-07-05 00:25夏云飛張林王洪海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22年14期
關鍵詞:教學模式改革學科競賽

夏云飛 張林 王洪海

摘要:隨著現代化教育技術的發展,我國高等教育行業,對現在的教學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主要針對混合式學科競賽教學模式進行研究。首先,探討學科競賽教學模式的現狀,針對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分析。接著,通過推行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學科競賽教學模式,進行實踐探索。最后,對于該模式下的教學成效進行反思,并提出有待改進之處。文章通過對學科競賽教學模式的研究,探索并梳理教學改革的可能路徑,為我國教學模式的改革提供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學科競賽;教學模式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2)14-0139-02

隨著信息技術與高等教育的高度融合,2008年起,一大批教育工作者開始采用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2012年在國內以“慕課”為代表的線上教學平臺,以各種方式沖擊著高等教育,給高等教育傳統的教學模式帶來很大的影響[1]。截至2020年底,近八年的時間里僅“慕課”平臺就為超過900多所高校的1.1億學習者提供眾多的課程資源[2]。與此同時,在2020年初,為保障校園師生安全,教育部發出“停課不停學”的通知,要求高校通過網絡在線平臺開展教學任務[3]。受疫情影響,部分學科競賽也隨之調整為線上比賽。學科競賽的傳統教學模式,將存在許多的問題和挑戰。

1 學科競賽教學模式現狀

1.1 學科競賽與課程體系的融合

開展高校學科競賽是我國高校培養創新人才的一項重要措施。為進一步規范高校學科競賽的管理辦法,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于2017年啟動了《高校競賽評估與管理體系研究》項目,該項目對我國高校學科競賽的開展流程,構建了具體評價體系。學科競賽的教學模式,則是將課堂理論只是聯系到實踐運用的方式。2019年教育部提出的“金課”建設目標及學科競賽計劃,是對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進行重新定位,學科競賽的教學模式將進入綜合改革和全面提升的階段。當今高校學科競賽主要圍繞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為目標,對高校人才培養具有重要意義,所以國內各高校在人才培養方案、課程內容、教學方法等方向進行了深入探索。學科競賽與高校的課程體系融合,是我國應用型高校培養新時代人才的重要方式。

1.2 學科競賽與實踐教學的融合

學科競賽是當代高校進行教育改革,并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力抓手。通過理論聯系實際的方式,將實踐教學與學科競賽相結合,在學科競賽中提高課堂之外的實踐學習能力,不斷地提高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不少當代教育者也在對學科競賽與實踐教學研究中,進行不斷的探索。他們提出將高校各類學科競賽內容與實踐教學進行結合。即將學科競賽內容融入實驗課程與課程設計中,同時通過課堂理論知識與學科競賽指導相結合,以此來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以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成為現在學科競賽與實踐教學相融合的發展趨勢。

1.3 學科競賽與工程能力的培養

我國從2010年啟動“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到2017年教育部發布《關于開展新工科研究與實踐的通知》[4]。各高校面對這一系列重大的教育改革計劃,分別根據自身的發展定位及優勢,提出了相應的教育改革。當代應用型本科高校著力于工程類人才的培養,對大學生的工程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培養方案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其中,通過學科競賽培養大學生的工程能力是一種重要方式。以安徽工科類專業為例,學科競賽通常以相應專業方向的公司作為協辦單位。公司通過協助比賽從而將公司所需要的工程類人才需求傳達給參賽者,同時,公司將開放綠色通道來選拔競賽中表現優異的學生。通過學科競賽,參賽學生明確了目標,并提高了其參賽的積極性,實現了學科競賽與工程實踐培養的互相促進作用。

2 混合式學科競賽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2.1 線上資源平臺存在的問題

疫情發生后,各高校按照教育主管部門的要求,積極搭建在線教學平臺,以教育現代化保障教學質量,力爭將疫情對教育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5]。在疫情期間,線上教學平臺流量極大,平臺存在著穩定性差和可靠性差的問題。在學科競賽中,存在教學資源匱乏,只能通過直播的方式進行講授,授課方式單一,大大影響了線上教學資源的豐富度[6]。另外,教師通過線上直播授課的方式,缺乏系統化的線上授課培訓,對于應用軟件和終端設備的使用缺乏經驗,從而發揮不了線上平臺教學的優勢之處。

2.2學科競賽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疫情期間教學模式發生了變化,教學模式的變化是機遇也是挑戰。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構建以課堂教學和學科競賽互相促進的教學新模式,探討該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和難點。學科競賽的線上教學缺乏對課堂的掌控度,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另外,對于工科專業學科競賽教學中存在設備演練環節的缺失,尤其是對于學科競賽相關的實驗課程,學生在線上教學中缺少實踐練習,學習效率不高,影響學習質量和學科競賽的獲獎率。

2.3缺乏混合式學科競賽教學的長效機制

疫情期間,大量教學工作通過線上形式展開,許多教育工作者已經通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形成了成熟的線上教學經驗,充分發揮了線上教學的效率高、自主性強、不受地域限制和資源豐富等優勢。在恢復線下教學之后,卻沒有形成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長效機制,重新回歸到單一線下教學模式,線上的教學經驗及優勢付諸東流。各高校也在積極探索與線上教育相結合的長效機制,但因為機制建立、執行困難等因素,目前穩定長效機制仍需進一步的探索。

3 混合式學科競賽教學改革實踐

3.1 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學科競賽教學平臺

線上教育平臺是線上學科競賽教學最基本的部分。一個優質的線上學科競賽教學平臺主要分為兩部分,硬件平臺和軟件平臺。兩種平臺共同滿足學科競賽的在線教學需求功能。硬件平臺需求包括:教學多媒體設備、網絡機房以及學科競賽中使用到的設備等。軟件平臺需求包括:在線直播課程、課程錄制、學習資料的上傳和下載功能、課程編輯功能、豐富的在線資源、學生管理系統以及教學活動的布置功能,這些功能是實現學科競賽在線教學的基礎。兩種教學平臺應該具備操作簡單,具有完整用戶操作手冊,提供師生使用,并具備穩定、可靠和安全等特點,是師生進行在線教學的基本保障。

學科競賽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競賽組織、人員選拔、課程指導、線上比賽環境的搭建以及賽后的總結。需要根據學科競賽的不同環節選擇在線平臺,學科競賽的組織和人員選拔環節需要平臺的穩定性和學生管理系統功能。課程指導和線上比賽環節需要平臺擁有豐富的學習資源,保證學習資源的質量,目保持教學的前瞻性。根據學科競賽的各個環節的需求和課程內容的豐富度選擇合適的平臺。目前主要選擇以網絡視頻直播為主,慕課、雨課堂、學習通等教學資源平臺為輔的多個教學平臺相結合的方式,為師生提供優質的教學平臺。

3.2 混合式學科競賽教學規劃

學科競賽的教學課程規劃,需要按照各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設計,并結合學科競賽形成“教賽互促”的教學模式,在此基礎之上,通過與線上教學方式的融合,形成了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學科競賽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需要注意三點,首先需要充分發揮在線教學的資源豐富、學習自由等優勢之處,同時通過學科競賽引導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習效率。其次,需要提高線上學科競賽教學的質量和教師的線上教學水平。除了學習和熟悉掌握網絡平臺的使用。同時,需要提高教師的線上教學能力和線上課程的錄制能力,以保障學科競賽中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最后,根據不同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結合專業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學校資源,進行在線教學課程設計和成績構成的調整,讓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相融合,發揮相應的優勢,提高教學質量并提高學科競賽的獲獎率。

3.3 建立混合式學科競賽教學的長效機制

混合式教學模式經過一系列的研究和改進之后,需要建立一套教學的長效機制。為了保障線上學科競賽的長效運行機制,采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將教育行業中領先的專業技術知識,通過以賽促學,以學促教的模式融入教學體系,使得教學具有前瞻性,與時代同步,教學模式更加穩定可靠。

建立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學科競賽長效機制主要包括以下內容。首先,需要完善學科競賽管理制度。通過制度的發展催生競賽文化的形成,完善的線下與線上學科競賽制度,是學科競賽穩步前進的基礎。學科競賽制度需要學校與各二級學院共同制定。學校制定的學科競賽制度起到綱領性作用,是自上而下的籌劃、管理和激勵措施。各二級學院根據要求,結合自身情況,完善行之有效的制度與管理體制,細化任務職責,需要學院各個部門的協調配合。通過學生管理部門、教學研究部門以及設備管理部門,共同完善學科競賽的制度和管理體制,增強師生對于比賽的責任感以及重視程度,給比賽提供政策保障。其次,教師需要針對每項學科競賽制定一份比賽計劃,該計劃需要明確學科競賽中的每個環節的指導方案。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指導,充分發揮線下與線上教學各自的優勢,指導教師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教學平臺,充分利用學校設備資源和互聯網資源。最后,在競賽過程中,需要提高學生主觀能動性。通過公平合理的選拔機制,帶動參賽學生的積極性,形成良性競爭環節。同時,通過高年級與低年級學生共同參與項目,使得參賽學生形成老帶新的人員配置,形成學科競賽經驗的傳承。

4 成效與反思

2017-2020年期間,混合式學科競賽教育模式,一直在探索研究的道路上,組織并指導學生參與學科競賽共三十余項,參賽隊伍在不斷增加,學科競賽教學氛圍良好,獲獎率和獲獎等級也在逐年上升,尤其是2020年疫情期間,獲獎率有增無減。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學科競賽教學模式實施以來,雖然取得了良好的成績,但是并沒有普及到全體參賽師生,該教學模式需要汲取各個不同教師的意見,并根據每位教師的基本情況進行改良,各高校對學科競賽教學模式的規劃將會持續進行。另外,在疫情之后,延續線下線上相結合的學科競賽教學模式仍然有待時代的考驗。

參考文獻:

[1] 江鳳娟.混合式教學環境中大學生學習的行為意愿影響因素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21,42(6):105-112,128.

[2] 趙巍.后疫情時代的高校在線教學質量管理[J].現代教育管理,2021(5):107-112.

[3] 孔翔,吳棟.以混合式教學改革服務課程思政建設的路徑初探[J].中國大學教學,2021(S1):59-62.

[4] 陳偉釗,莫蓓莘,胡章立,等.以教學實驗中心為學科競賽管理平臺的教學改革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21,40(2):164-167.

[5] 齊林,王力競,閏明濤.科研成果轉化為有機化學研究與創新實驗項目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21,40(5):151-153,192.

[6] Chen Y C.Empirical study on the effect of digital game-based instruction on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J].EURASIA Journal of Mathematics,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2017,13(7):3177-3187.

收稿日期:2021-06-21

基金項目:安徽省省級重大教研項目“線上與線下相結合教學過程管理體系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2020jyxm0562);安徽省省級教學研究項目“新工科人才培養模式下嵌入式單片機應用技術的實踐化教學模式改革研究”(項目編號:2020jyxm0571);安徽三聯學院校級教學研究項目“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機器人相關專業學科競賽教學模式研究”(項目編號:20zlgc048);安徽三聯學院校級重點教學研究項目“服務機器人產學研合作教育基地建設的探索 與實踐”(21zlgc002);安徽省教育廳教學研究項目“機器人相關專業機器視覺課程教學研究”(2019jyxm0514);安徽三聯學院校級質量工程項目“人工智能類基礎課程教學團隊”(20zlgc026)。

作者簡介:夏云飛(1993—),男,安徽合肥人,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控制工程。

猜你喜歡
教學模式改革學科競賽
網絡平臺下大學生自主學習教學模式改革
《日語聽力》課程教學模式改革項目中期報告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創新創業課程群組建設的研究與實踐
網絡新應用環境下JavaWeb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家居空間設計項目化教學模式改革的國際比較研究
以學科競賽為依托 助力創新型人才培養
以學科競賽為依托 助力創新型人才培養
基于微課的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教學模式改革
淺談獨立院校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的組織與實踐
“學研賽”并重的計算機類雙創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