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視化思維工具在小學英語讀寫課中的運用

2022-07-05 05:33陳映章
廣東教學報·教育綜合 2022年80期
關鍵詞:小學英語

陳映章

【摘要】可視化學習是指運用可視化思維工具,結合知識可視化學習資源,改進課堂教學模式,從而改變學生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思維可視化工具作為可視化學習的重要手段及實施路徑,它在教學中起著積極的作用。小學英語讀寫課,作為英語教學的主要課型之一,在其教學過程中有效地運用思維可視化工具,有助于學生歸納能力、運用能力及思維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思維可視化工具;小學英語;讀寫課

思維可視化工具,是指將思維過程用箭頭和方框圖表現出來的結構化圖形工具,包括圖形化的思維工具和用于邏輯思考的思維導圖工具,進行聯想思維。讀寫課作為小學英語的主要課型,它的目標在于培養學生有效提取信息、運用信息、從而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把思維可視化工具運用到小學英語讀書課中,對學生歸納能力、運用能力及思維能力的提高大有幫助。下面,筆者重點以PEP人教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3 Read and write為例,探討思維可視化工具在小學讀寫課中的有效運用。

一、思維可視化工具的種類及其作用

常見的思維可視化工具包括:1.韋恩圖(對知識比較分析和對知識包容關系分析);2.X-Y-W線圖(對知識分類分析);3.魚骨圖(對知識的多角度分析);4.金字塔圖(對知識的層次結構分析);5.蝴蝶圖(對正反方觀點分析);6.思維導圖(對知識聯系的分析)。

從上述各種可視化思維工具的特點及其作用來看,不同的思維工具有不同的用途及適用點。因此,在組織教學時,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作合適的設計與安排。

二、閱讀文本與可視化思維工具的選擇

可視化思維工具是解讀文本、運用文本、創造文本的輔助工具,不同類型的閱讀文本應該根據其特點選擇合適的思維工具為教學服務。為了更好地詮釋兩者間的關系,根據閱讀文本的分類標準,筆者把閱讀文本分為故事性文本和非故事性文本進行介紹。

1.故事性文本通常包含嚴格的序列,如時間順序、空間順序、角色行為、心理感受等行文。因此,進行此類文章教學時,教師可進一步結合教學內容,使用韋恩圖、X-Y-W線圖、圖維導圖等思維工具組織學生進行學習。

2.非故事性文本,沒有完整的故事性。它一般為百科類文章,闡釋某一主題。故教學非故事性文本時可以使用蝴蝶圖、金字塔圖等分析描述主題的多種維度,當然也可以根據課文內容用魚骨圖進行分類。而說理性的非故事類文本,我們通常使用蝴蝶圖。

三、思維可視化工具在小學英語讀寫課中的應用模式探析

不同的思維可視化工具的作用是不一樣的,在讀寫課中應用思維可視化工具不僅僅能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與表達技巧,更能培養學生對信息的理解與運用,教師亦可根據學生思維工具的使用效果來評價、了解學生的思維方式以及對知識的理解。為進一步深入了解思維可視化工具在小學英語讀寫課中的具體應用,筆者以PEP人教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3 Read and write為例,探討如何在讀寫課中恰到好處地使用思維可視化工具以幫助教學。

(一)讀寫課的基本環節與可視化思維工具的應用

不同的讀寫課,教學內容不同,教學目標也必然不同,但不管教學目標如何變化,教學的最終目的一定包括:學習相關的英語語言知識,學習由語言所表述的知識,學習組織語言表達的邏輯性和方法性知識,學習恰當應用語言的社會文化知識等。

1.課前熱身,激活已有知識背景

為了學生能較好地理解課文,初讀文本前,教師可引導學生做一些預熱活動,進行此環節的教學時,教師可使用思維導圖進行“頭腦風暴”,針對核心話題讓學生進行再認和再現,包括所知的詞匯、短語或相關知識等。如,教授六年級上冊Unit 3時,因本課時教學內容是關于中秋節的計劃,為了學生能快速集中地切入到節日這個話題中,教學時,筆者設計了思維導圖以激活學生對Festival的再認與再現。

2.初讀文本,了解文本基本信息

初讀文本是指對文本有整體的感知,這個環節主要解決語言符號認知的問題,幫助學生初步了解基本的文本內容,包括話題、主要信息等,如,誰(who)?哪里(where)?什么時候(when)?發生了什么事(what)等。教師在初讀文本的環節里,可以引導學生閱讀文字的同時觀察圖片及運用可視化思維工具等一切可利用的視覺信息建構文本意義。如,教授六年級上冊Unit 3時,根據文本內容,筆者運用了可視化思維工具中的W線圖,讓學生在圖表的幫助下學會分析歸納閱讀文本中的關鍵信息以達到了解基本內容的目的。

3.深讀文本,解構文本重要內容

這里的深讀文本是指對文本內容進行精細化閱讀,達到理清文本內容的目的。所謂的精細化閱讀是指細節化地進行學習與理解,細節到段落、單句、個別詞匯的認知等。為了學生能深入地理清文本重要內容,選擇合適的可視化思維工具尤為重要。如,教授六年級上冊Unit 3 My weekend plan Read and write時,根據教學內容,筆者運用了可視化思維工具中的圖表作為主要工具。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筆者向學生提出問題:Please read again and underline what Wu's family are going to do.(讀一讀并劃出吳一凡家人中秋節打算做什么)讓學生通過閱讀并完成圖表以達到較深層地理解文本,理清文本各種關系的目的。

4.重讀文本,建構自己的觀點

真實的閱讀,不僅僅是掌握與理解文本內容,更重要的是在理解的基礎上拓展延伸認知以建構自己的觀點。這個時候就需要通過教學和運用思維工具,幫助學生由簡到繁建構自己的觀點。教學過程中,為了學生能較好地建構自己的觀點,教師的引導及可視化思維工具的選用很是重要。以本文所引用的課例為例,教學過程中,教師以My favourite festival plan為例,從when,where,who,what to do,what to eat,how to do共六要素著手,逐一提出關鍵信息,讓學生理解“魚骨圖”正確使用的同時,達到建構自己觀點的目的。

在教師對“魚骨圖”的使用作了良好的示范后,再適時提出要求,讓學生從以上的幾要素入手,在完成魚骨圖”的同時建構自己的節日計劃,為最后的完整計劃產出作有利的鋪墊。

以上幾種可視化思維工具的提出并非獨立而僵化地存在,同一文本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根據教學目標的不同,量體裁衣,有的放矢地選擇一種或多種思維工具以幫助學生更好更系統地學習。實踐也證明:恰當地使用可視化思維工具,能夠幫助學生通過閱讀拓展并深化對文本的理解、對語言的積累從而提高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語用或寫作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薛亮.“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7(82):81.

[2]邊進華.思維導圖和概念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的實證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6.

[3]萬秀英.思維可視化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成才之路,2014(15):10.

責任編輯? 陳? 洋

猜你喜歡
小學英語
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小學英語綜合版塊教學活動層次性設計的策略
小學英語課堂情境教學法探討
基于策略指導的語篇教學活動層次性設計
小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多元化單詞記憶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營造小學英語課堂氣氛的教學策略研究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趣學理念點亮英語教學課堂探微
英語情境教學中的問題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