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小銜接中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實踐研究

2022-07-05 00:33林曉燕
中學生學習報 2022年37期
關鍵詞:幼小針對性教學活動

林曉燕

摘要: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提高幼兒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增強學習主動性。因此,在幼兒教育中,教師要加強幼兒學習習慣的培養,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對于幼兒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有著重要的意義。對此,本文針對幼小銜接視角下幼兒學習習慣培養的現狀與研究展開闡述。

關鍵詞:幼小銜接;習慣養成

一、幼小銜接視角下幼兒學習習慣的培養現狀

在當前的幼兒教育工作中,幼兒學習習慣的培養存在很多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幼兒學習習慣的培養缺乏系統指導;二是教師對于幼兒學習習慣的培養不夠關注;三是幼兒自身對于習慣的養成缺乏長期堅持;四是教師對于幼兒學習習慣的培養缺乏針對性。

(一)缺乏系統指導

在幼小銜接視角下,幼兒學習習慣的培養缺乏系統指導。對幼兒來說,教師是他們啟蒙階段的重要人物之一。因此,教師設計什么樣的教學活動,對于幼兒的學習習慣培養十分關鍵。但從當前教學現狀來看,幼兒學習習慣的培養缺乏系統指導,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教師沒有系統地制定培養計劃,教師應當明確幼兒需要養成的學習習慣,如主動提問、不怕困難、勤于思考等。針對這些需要養成的習慣,教師應當更加系統地設計擬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再在具體實施中進一步培養幼兒的學習習慣;二是教師缺乏對幼兒學習習慣養成的明確指導,輕描淡寫地提示并不能加強幼兒對學習習慣的重視;相反地,教師應直截了當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并引導幼兒如何去做,讓幼兒明確目標??傊?,教師在今后的教育實踐活動中,應該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有更加系統的計劃和明確的指導。

(二)關注度不高

家長對幼兒學習習慣培養的關注度不高,也是限制幼兒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幼兒教育中,家長總認為學習習慣的培養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尤其是對心理發展不成熟的學齡前兒童,存在僥幸心理,認為等他們進入小學階段,學習習慣就會慢慢形成。家長的不重視直接導致了很多幼兒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造成升學壓力大等問題。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學習習慣也是如此,教師和家長都應當更加重視幼兒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三)缺乏長期堅持

學習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這期間需要的是堅持。但是對很多幼兒來說,他們堅持下去很困難。因此,幼兒在良好習慣養成中,出現“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現象,存在著以下弊端:一是對于幼兒性格養成有負面作用,不管是學習還是其他的事情,不會隨隨便便成功。學習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需要長期堅持,才有效果。而這種斷斷續續的培養方式對于幼兒學習習慣養成毫無幫助,甚至會養成他們干什么事情隨便放棄的缺點;二是短期的效果會讓幼兒認為,如果學習太困難,或是需要長時間才可以看到成效,幼兒很快會放棄,不利于幼兒成長。在培養幼兒的學習習慣中,教師應引導幼兒學會堅持。

(四)培養沒有針對性

蘇聯著名教育理論家霍姆林斯基曾說:“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完全特殊的,獨一無二的世界?!睂Σ煌挠變簛碚f,他們的性格特點不同,影響了他們養成學習習慣。有些幼兒可能在周圍環境等影響下,學習習慣較好,但是在其他方面有待提升;但是,對其他幼兒來說,恰好相反。在培養幼兒的學習習慣中,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等面向全班幼兒,這種培養方式的針對性不強,對幼兒學習的習慣影響較大。因此,教師應當因材施教,對每個幼兒不同的學習習慣養成情況給予針對性指導,以此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幼小銜接視角下幼兒學習習慣的培養策略

從小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對幼兒的一生大有裨益。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設計科學的教學活動,積極引導幼兒,讓他們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

(一)養成不懂就問習慣

在未來,人類可以坐電梯上太空嗎?為什么人類不能操縱天氣?在生活與學習過程中,幼兒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些問題是自己無法解決的。對于這些問題,教師需要鼓勵幼兒不懂就問,及時請教他人,這樣掌握的技能和知識才會越來越多。例如,在日常生活中,當遇到不懂的問題時,教師可以鼓勵幼兒詢問其他幼兒,或者由家長和教師答疑解惑。

(二)培養積極思考習慣

思維是智慧的源泉,沒有思維就沒有知識的理解、消化和升華。養成積極思考的習慣是發展幼兒思維的前提。但是,教師如何培養幼兒積極思考的學習習慣?一方面,在教學設計中,教師可以通過一系列提問,促進幼兒積極思考;另一方面,幼兒園舉辦各種競賽,激發幼兒養成積極思考的習慣??傊?,在幼兒學習習慣培養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幼兒主動思考、習慣思考、善于思考,進而養成積極思考的良好習慣。

(三)培養合作交流習慣

在幼兒教育中,合作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學習習慣,尤其是當幼兒進入小學后,合作交流成為常態。因此,教師要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活動,鼓勵引導幼兒合作學習,為幼兒進入小學奠定基礎。教師還可以組織幼兒開展討論,這個過程不僅是教師與幼兒之間的討論,也是幼兒與幼兒之間的討論,能夠有效提升幼兒的溝通交流能力。例如,針對“月亮像什么”這個問題,不同幼兒的眼中有不同的答案,這些觀察都是基于不同的角度。教師要打開幼兒的思維,讓他們的思想更加靈活,想象力更加豐富。

(四)設計針對性教學活動

在幼兒學習習慣培養中,針對性的教學活動非常有效。教師如何設計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一方面,教師要及時了解幼兒的性格特征,根據幼兒的性格設計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另一方面,教師要了解幼兒缺乏什么學習習慣,針對幼兒所缺乏的學習習慣設計教學活動,契合幼兒學習習慣發展需求。大班幼兒在參觀小學時,在與小學生交往的過程中表現的較為羞澀,不敢與小學哥哥姐姐進行交流互動。針對這種現象,教師可引導幼兒怎樣做到大膽與他人交流,引導幼兒在活動中嘗試與同伴、小學生以及他人交流,擴大幼兒的交往對象,在實踐中鍛煉幼兒的膽量,養成大膽表達的好習慣。同時還可以通過區域活動、游戲活動等多方引導,幫助幼兒克服膽怯的心理狀態。69494517-0DC9-4E0B-9B5C-1F1F1209595C

(五)主動接受新環境,學做小學生

在幼小銜接節點,“家園”應耐心引導幼兒接受、融入小學校園新環境,感知、順應我國社會運轉秩序,以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建立起濃厚的民族情感,堅定的愛國心理。驅動幼兒可在小學校園成長、學習中摸索出自身追求信仰,并為之努力奮斗,爭做優秀小學生。教師可從心理疏導出發,耐心引導幼兒提高對小學校園的接受性。明確告知幼兒成長步伐的不可阻擋,完成人生發展階段的過渡更迭才可收獲更好的自己。教師還可針對性利用幼兒個性天性中喜愛玩樂的特點,向其滲透進入小學校園后,能重新認識更多的新朋友,參與形式多元的大型集體活動,與新朋友共同愉快地度過小學階段。其間,還可積累多樣性專業理論知識、掌握先進性專業實踐技能,能運用自身所學解答心中所思,通過拼搏奮斗實現心中理想。例如,教師可向幼兒提出“為什么大樹葉子多為綠色”“是什么交織構建出了互聯網”“氧氣為什么是人類生存的必需要素”等問題,激發幼兒探究求知欲,向其解說這些專業知識均可在小學科學學科的學習中逐一了解,調動起幼兒對小學校園學習的向往。同時,家長還可向幼兒傳遞升入小學、進入社會的好處,使其健康發展。如在日常生活中偶遇警察執法時,家長即可向幼兒滲透執法為民、打擊犯罪的社會責任,使幼兒建立起對警察職業的尊崇感、向往感,形成“成為人民警察”的追求理想,自主接納小學校園新生活,并在其中認真學習,成為“追夢人”。由于幼兒升入小學后的社會角色也將隨之發生改變,為確保幼兒可深刻意識到自身在社會中的責任義務,家長及教師還應輔助幼兒建立起這種認知,指導其在日常生活、學習中主動傳遞出對自身責任的理解。對此,“家園”可為幼兒搭建出實踐體驗平臺,如親自動手體會環衛人員工作艱辛,形成通過認真學習發明新科技代替環衛人員的新思考,或是參觀紅色基地樹立愛國情懷,產生以優異成績進入軍校參軍衛國的新思想等。促使幼兒產生對人生、社會的新感受、新認知,以飽滿、熱情的升學態度接受小學新生活,成為有夢想、有擔當、有能力的新時代合格小學生。

參考文獻:

[1]學前教育“小學化”對幼兒及家長的負面影響與對策——基于貴州省Z市小學新生入學制度背景的個案分析[J]. 鐘粵妮.??安順學院學報.?2021(01)

[2]幼小銜接問題研究——大班下學期幼兒行為的轉變與管理[J]. 盧璐.??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3(04)69494517-0DC9-4E0B-9B5C-1F1F1209595C

猜你喜歡
幼小針對性教學活動
腎結石圍術期針對性護理應用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突破鄉鎮地區幼小銜接的瓶頸
針對性護理對門急診輸液室護理安全隱患的影響
培優輔差小組教學活動的實踐研究
基于核心素養之自主發展的教學活動設計
做好幼小銜接,共促幼兒發展
苦惱的“幼小銜接”
以數學類繪本為載體的幼兒園教學活動探究
甜蜜歡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