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方案研究

2022-07-05 09:52李文平
資源信息與工程 2022年3期
關鍵詞:撒播草籽覆土

李文平

(華北地質勘查局五一四地質大隊,河北 承德 067000)

本文研究的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首個草地類自然保護區,也是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成員。保護區內經過多年開采,原始地貌破壞嚴重,大量植被被破壞,礦渣亂堆亂放現象突出。為有效保護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防止植被退化、土地沙化等問題出現,現以保護區的試驗區為研究對象進行地質環境問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治理措施。

1 地質環境現狀及地質環境問題

據實地調查,試驗區內共14個治理區需要治理恢復,治理區總面積5.68 km2,地表損毀總面積1.12 km2?,F場勘測發現,治理區內原有地形地貌景觀、土地資源、地表植被已遭到嚴重破壞,影響了該區的視覺景觀;粉塵污染、水土流失問題對生態環境和當地居民生產生活產生嚴重影響;治理區內部分邊坡又高又陡,形成了危巖體,存在碎石滑落、崩塌、滑坡等地災隱患[1],威脅著附近農牧民、牲畜等的生命安全。

(1)地貌景觀、土地資源及地表植被破壞。據調查,露天礦山開采以前,治理區域地表植被主要為草場。礦山開挖以后,治理區內形成掌子面、采礦平臺、渣堆、堆料及浮渣浮石,整個治理區的掌子面基巖裸露,坡面陡峭,幾乎沒有植被覆蓋,破壞了原生的地形地貌。治理區內部與周圍地形景觀差距較大,整體地貌景觀極不協調(圖1)。

圖1 露天采場

(2)粉塵污染、水土流失。治理區內掌子面、采礦平臺內的浮渣及渣堆結構松散,主要為碎石、碎屑,遇到大風天氣,其顆粒直徑較小的碎石土隨風形成沙塵天,使空氣質量降低;在雨水沖刷、面流、溝流作用下,容易被沖蝕,造成水土流失。治理區內的地形地貌、原有地表植被破壞嚴重,加劇了治理區內的水土流失,進一步加劇環境惡化。

(3)地下水資源的影響。礦山開采降低礦區水資源的補給量。在降水量大的時節,降水隨著采石場內、礦坑等的裂隙(地表塌陷、裂縫等)進入地下,轉化為地下水,導致降水的入滲量加大[2-3],降低地表徑流向礦區外的排準量。同時,礦山開采減小水資源的可利用量。開采區排水造成地下水位降低,水資源的補給量加大;地表徑流沿著采石場、礦坑等的裂隙流走,出現河流水流量降低的現象,嚴重時導致斷流。

(4)地面塌陷地質災害。治理區內采用地下開采的礦井,礦體采出后,造成采空區上方巖層在重力作用下發生彎曲、離層乃至冒落形成地面塌陷坑(圖2)。采空塌陷干擾和破壞了保護區生態環境中生物生存依賴的地形地貌、土質養分等,破壞了生態平衡,造成生態系統瓦解,對附近居民的生命安全構成威脅。

圖2 采空區塌陷坑

2 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措施

自然保護區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的原則是因地制宜,任務是消除地災隱患,減少粉塵污染,恢復生態環境,促進當地經濟建設的協調與可持續發展,達到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統一。治理的目標是露天采場、廢石(渣)堆、殘山、地下采空區及塌陷坑等。治理工程設計本著安全、經濟、綜合治理、長效的原則,采取因地制宜、切實可行的技術措施,主要采取表土剝離、殘山和廢棄渣堆清除、回填(墊坡)、平整及整形、覆土、撒播草籽、地下采空區回填等措施。以治理一區、治理二區為例。

2.1 治理一區

治理一區為采石場及周邊采坑,包括露天采場5個、廢棄渣堆13個,各采場之間距離較近。根據區內采場、廢棄渣堆現狀及地形特點,考慮將各采場聯合治理。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廢棄渣堆清運回填和墊坡、平整整形、覆土、撒播草籽。

(1)渣堆清運回填。將廢棄渣堆就近回填至所需治理的邊坡坡腳,墊坡角為30°,墊坡時實行分層作業。

(2)平整、整形。對該治理區內的破壞區域進行全面平整、整形,對高度較低邊坡進行修坡,使其與周圍地形相協調。治理一區破壞面積為154 299.68 m2,需平整整形面積為154 299.68 m2,按0.2 m厚土石方平整計算,治理區平整整形推運量為30 859.94 m3。

(3)覆土。對治理區破壞區域及削坡區域進行覆土,覆土厚度0.2 m,覆土面積316 035.40 m2,覆土工程量63 207.08 m3,由取土點取土,運距0.5~1.0 km。

(4)撒播草籽。為達到治理區與周邊地貌相協調的景觀效果,對覆土區進行植草,撒播草籽,植草面積316 035.40 m2。

2.2 治理二區

治理二區共3個亞區,包括豎井、塌陷坑、渣堆及地下采空區。以K1亞區為例,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廢棄渣堆清運回填至豎井、塌陷坑回填、地下采空區充填、覆土、撒播草籽。

(1)豎井回填封堵。K1亞區共2口豎井,井口截面均為2 m × 3 m的矩形,深300 m,容積1 800 m3。將渣堆部分方量回填至井筒,共需回填廢棄渣堆3 540 m3,距離井口5 m時,采用C20預制混凝土進行封堵。采用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的水泥,一般使用標號為42.5的硅酸鹽水泥?;靥?口豎井共需C20混凝土60 m3。

(2)塌陷坑回填。K1亞區共2個塌陷坑,在剖面上均呈錐形。塌陷坑T1長約17 m,寬約12 m,深約4 m,體積約272 m3;塌陷坑T2長約35 m,寬約24 m,深約20 m,體積約5 600 m3。將渣堆部分方量回填至塌陷坑,共需回填廢棄渣堆5 872 m3。

(3)采空區充填。采用全尾砂膠結充填,膠凝材料采用標號為42.5的硅酸鹽水泥。單次充填厚度為1.5~2.0 m,在濾水結束后進行下一次充填,如此循環。由于每次充填高度為1.5~2.0 m,取1.8 m,若礦體平均厚度大于2 m,按實際厚度計算;若礦體平均厚度小于2 m,按2 m計算,采場長54 m,則一次充填量為194.4 m3,為濾水后成穩定狀態的充填體體積,折合為充填料漿體積為213.84 m3。單次尾砂消耗量247 t,折合145.29 m3。K1亞區地下采空區體積為64 143.00 m3,完全充填需尾砂48 272.23 m3。單次充填水泥需要15.44 t,完全充填需水泥5 092.29 t。

(4)拆除臨時建筑。經統計治理區內臨時建筑面積為2 955.15 m2。

(5)渣堆回填。將渣堆回填至采空區,回填方量130 979.85 m3。

(6)覆土。對治理區破壞區域進行覆土,覆土厚度0.2 m,覆土面積73 901.00 m2,覆土工程量14 780.20 m3。土方全部由取土點取土,運距0.5~1.0 km。

(7)撒播草籽。對覆土后的治理區植草,共需植草面積73 901.00 m2。

3 預期效益

通過對保護區地質環境進行恢復治理,形成了一個較完整的地質環境治理恢復體系,保護治理區內水土資源,盡可能還原治理區內的地形地貌景觀,加大廢棄土地的利用率,取得了較好的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1)環境效益方面。①地形地貌上,恢復原有地質地貌或達到與現狀地形地貌相協調的景觀;②生態系統上,通過恢復治理措施,恢復自然保護區內的草地,提高植被覆蓋率,恢復與當地相適應的植被系統,維持生態環境的穩定。環境破壞處于長期狀態時,會導致數以千計的植物、動物、微生物等物種的滅絕,維持生態環境的穩定,有利于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③水土保持上,采石場、礦山等的開挖導致土壤被剝蝕,通過恢復治理手段恢復治理區內土壤狀況。土壤資源豐富有利于草地的生長,可以抵御風雨的長期剝蝕,減少水土流失,減少或消除土地沙漠化、土壤貧瘠化等問題。

(2)社會效益方面。通過對治理區進行恢復治理,修復破壞的草地,還自然以生機,還生態以持續,還人類以舒適;消除治理區內二次塌陷、崩塌、滑坡等危害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地災隱患,有效預防地質災害,消除當地居民不安情緒,穩定人心,達到社會安定、促進社會穩定及和諧發展的目的,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積極的意義。

(3)經濟效益方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治理區的恢復從長遠來看可以帶來較大的經濟效益。首先,可以提高土壤覆蓋量,增加草地、耕地面積,提高土地利用率,有利于促進畜牧業、農業的發展;其次,恢復自然保護區的生態環境,有利于發展生態旅游產業,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4]。

猜你喜歡
撒播草籽覆土
熱鬧的街市
熱鬧的校園
不同緩釋肥對油菜品種黔油早2號生長發育及產量的影響
秋日大作戰
沿黃稻田撒播小麥高產栽培技術
關于輕簡化油菜種植技術和幾點思考
蚯蚓堆肥在雙孢蘑菇覆土中的應用試驗
不同覆蓋物對水稻缽苗育秧出苗率及秧苗素質的影響
食用菌覆土栽培的利與弊
生活垃圾填埋場N2O釋放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