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聾校初中化學教學開展策略

2022-07-06 21:31夏濤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31期
關鍵詞:聾校初中化學

夏濤

摘要:聾?;瘜W教學應聚焦核心素養,深入研究教材,挖掘化學內涵,盡可能地挖掘聾?;瘜W教材潛在的教育資源,如此才能積極構建充滿生機活力的聾?;瘜W課堂。對此,需要每一位聾?;瘜W教師努力實踐。鑒于此,本文對聾校初中化學教學開展策略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聾校;初中化學;教學開展策略

一、聾校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現狀

1、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

化學教師和學生都受到了傳統教學理念深刻影響,在日常的教學過程和選拔機制中都明確地體現了這一特點,主要將學生的成績作為衡量學生學習狀態和效果的標準。如果學生和教師都以提高成績為目開展教學活動,將很難保證學生各綜合素養得到有效的培養。傳統教學模式雖然體現出了其提高人才綜合能力和選拔優秀人才的作用,但是在國民綜合素養和文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且保持良好水平的背景下,其弊端也逐漸被發現,因此,教師應當結合社會發展情況及時轉變教學理念,盡可能避免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對學生個人成長造成的不良影響。

2、教學模式單一

在新課改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專家和學者逐漸提出了現代化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但是,一些化學教師并沒有及時了解先進的教學理念和學習優秀的教學方法,教師講解為主、學生被動聽講的教學模式仍然被廣泛地應用于化學課堂之中。應用該教學模式不僅會導致化學課堂較為乏味,學生也會逐漸失去學習化學的熱情,難以充分體現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因此,化學教師應當及時發現課堂教學模式單一的問題,積極了解和應用能夠有利于提高學生化學能力和課堂效率的教學模式。

二、聾校初中化學教學開展策略

1、優化導入環節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課堂教學的導入環節,導入教學的整體質量也會直接影響整體課堂教學的效果。高質量的課堂教學導入往往能夠在短時間內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師需要有效改革化學教學的課堂導入方式,嘗試將趣味化學實驗融入新課的導入環節,進而整體優化課堂教學的效果。

例如,教師在教學“金屬的物理性質和某些化學性質”相關部分的知識前,為充分吸引學生的課堂學習注意力,教師可在課堂上為學生設置教學懸念。在正式開始上課前,先為學生準備不同類型的金屬材料,引導學生對不同類型的金屬材料的導電性、氧化性、軟硬度、溶解性等相關特性進行分析,使學生在動手實踐操作的過程中能夠引發自身對本節課知識探究的好奇心。在實驗的引導下,學生迫切想要了解不同類型的金屬材料所具有的特性以及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并針對其中所蘊含的化學原理做有效分析。在學生充滿期待的好奇心的驅使下,他們會更加認真地觀察實驗過程,深刻記憶實驗的原理。趣味性的化學實驗,結合教師在課堂上的適度引導,能在較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對于教學效果的整體優化也有著十分積極的現實意義。

2、激發學習興趣

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與積極性,老師可以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現象入手,引導學生挖掘生活現象與化學的內在關聯,調動起學生對神奇的生活現象的好奇心,使學生對現象背后的化學知識、化學原理滋生濃厚的探究興趣,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從而全神貫注地投入到化學知識的探究活動中來,同時也發現化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實用價值與魅力。

以“溶液的形成”這課教學為例,為了使學生對物質溶于水擁有更深入的了解,激發學生對本課的學習興趣,老師可以從生活中學生熟悉的各種液體中認識并了解溶液,了解化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在課堂導入環節,老師拿出課前準備的蜂蜜水、淡鹽水、糖水三杯溶液,并讓兩個同學分別上臺進行品嘗,體會味道有無差異,然后引導學生猜測這三杯溶液分別是什么并嘗試描述制作過程。用生活中熟悉的溶液來激發學生對溶液形成過程的探究興趣,使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積極地跟隨老師的引導對本課知識展開思考與探究,并在探究中對溶液、溶質、溶劑的概念完成初步認知,將生活現象與本課的溶液特征的化學知識聯系起來,輕松地完成了理論知識的理解與吸收,取得了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3、突破重點難點

在初中化學中有許多的重點難點都是些枯燥的化學方程式需要學生記憶背誦,或者是抽象的概念需要學生區分和理解,不能很好地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課堂效率也不高,所以教師急需要從學實際生活所接觸地物質及其變化中,透過現象看本質,尋找新的視角和切入點,讓學生認識到所學的內容是真真實實地存在于自己的生活中,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日常所見來解釋化學知識,深化理解,強化記憶。

例如,微粒的學習很抽象,教師可以舉例將一塊冰糖放在水中,冰糖消失肉眼看不見了但水卻變甜了;晚上放學回家,剛到家門口就能聞到飯菜香味;疫情期間水銀溫度計給人體測溫的原理———熱脹冷縮;古詩句“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等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微粒的三點性質:微粒很小、微粒在不停地運動、微粒之間有空隙。原子分子肉眼看不見,在區分時可以利用水果為模型,比如可以拿出1個小番茄、冬棗、李子,這是3種不同的原子,也是3個不同原子,當把2個小番茄結合在一起就是1個(種)分子,1個小番茄和1個冬棗結合在一起又形成另一個(種)分子,這樣學生區分原子分子個數和種類就非常容易了,還可以讓學生動手再搭建其他的分子,順手把它們用不同的顏色或者大小畫出來,這樣在今后的學習中就不會混淆分子和原子模型了,而且對于宏觀混合物和純凈物的學習也打下來良好的基礎。

4、運用媒體技術

傳統初中化學學科課堂教學過程中,之所以部分初中生不具備較強的學習興趣,一方面原因來源于初中生自身,另一方面原因來源于初中化學知識理論,初中化學知識理論雖然屬于化學領域中的基礎知識內容,但是其中部分知識內容具有比較強的抽象性,初中生的身心發育又不是十分成熟,在這種情況下,部分初中生難以準確理解把握化學知識,就會失去學習興趣。

在這種情況下,初中化學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設備開展教學工作,導入與課程知識內容相關的視頻、圖片等內容,這些內容的導入,能在短時間內集中初中生的學習注意力,而且相關的視頻、圖片內容在課堂中的展示,有利于抽象知識理論的具象化和形象化。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工作中要注重引導,促使初中生在多維體驗、感官互動的情況下快速獲取化學知識理論。例如,在初中化學的“空氣”內容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以下視頻內容:

①幾個小朋友在公園快樂嬉戲;

②霧霾環境下小朋友在咳嗽;

③電梯突然停止運行,電梯內的乘客逐漸呼吸困難;

諸如此類視頻、圖片內容的展示,能使初中生將課程內容與展示內容聯系在一起,最終成功引導初中生獲得“空氣包含氧氣”的重要概念認知,同時這也有利于初中生進一步了解空氣的組成部分,在這一過程中,初中生的表現始終會比較積極,同時寓教于樂的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實現不同化學問題的逐漸深入,可以有效提升初中生的化學學習興趣。

三、結語

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發展,教育體系逐漸向著人本化、現代化、全面化的方向轉型。在這一背景下,傳統的教學模式已難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社會的人才培養目標,教師需要從學生的認知規律與學習特征入手,以學習興趣、好奇心、求知欲、探索欲等源動力驅動學生高效獲取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在聾校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學生的身心發展狀態,尊重學生的學習規律,學習研究豐富的先進教育理論,積極開展教學實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根本上實現學生化學學習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劉文文.論怎樣提高初中聾生課堂效率[J].兒童大世界(上半月),2019(8):37-39.

[2]張文霞.初中化學教學之我見[J].新課程·下旬,2019(3):177.

猜你喜歡
聾校初中化學
聾校多年堅持用心用手“唱”響國歌
探索新形勢下聾校職業教育的跨越式發展
淺談聾校數學數形結合思想實施
初探新形勢下如何開展聾校語文教育教學
論聾校語文對話教學實施
初中化學課堂個性化有效提問策略
試論農村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教學瓶頸及解決策略
綠色化學理念下的初中化學教學探究
初中化學方程式的記憶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