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現狀及社會支持體系的構建

2022-07-06 08:08陳揚李青
客聯 2022年11期
關鍵詞:偏差兒童農村

陳揚 李青

摘 要:隨著我國政革開放的深化,工業化、城市化等的不同程度的加深,我國的政策和經濟不斷的發展,大量的農民工為掙錢養家大量的進入城市。因為國家政策的限制和要求,外出工作者的兒女只能留在農村,不能跟在父母的身邊,這就形成一種弱勢群體——留守兒童。即使是在社會各方的關注下,由于親情的不完盛,留守兒童在成長發展中仍然出現了心理健康、家庭救育、人身安全等方西的問題。因此,了解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現狀,研究農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問題,構建留守兒童社會支持體系,對于中國未來社會發展,消除城鄉差別,實現社會公平、公正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社會支持網絡

一、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現狀

(一)農村留守兒童的生活問題

人類就是在不斷的成長中,從幼兒到青春期,再到老年,是一個不斷發展并且非常重要的階段。其中青春期的發展尤為重要,隨著留守兒童的父母需要在外務工以賺錢養家,留守兒童的日常生活則需要其他監護人或者有父母的一方來照料。通常來講,即使父母一方留在家里照顧孩子,人們在農閑的季節時,留守兒童的日常生活和飲食可以滿足需求,但是在農忙的季節時,由于農活的繁重,監護人會沒時間為孩子們做飯,或者做簡單快速的飯來對付一下,這就對留守兒童的身體發育成長產生了影響。對于父母都在外務工,留守兒童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來監護撫養,祖輩監護人的思想相對樸實清分,因此留守兒童的生活質量也就相對較低。

(二)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

1.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

家庭教育在兒童成長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整個兒童教育過程中,這是最有用、最多樣化、最緊密聯系和最長的教學方法。首先,由于家長長時間需要在外務工,并沒有時間陪伴孩子,結果是增加對留守兒童的孤獨感,以及長期缺之父母的照顧和安慰。其次,大部分的家長把留守兒童交給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文化程度低、年齡大、體力差,根本無暇顧及孩子們教育方面的發展,留守兒童所遇到的問題還是不能正確地解決,只能在無助的情況下自作主張。

2.學校教育存在的問題

學校是兒童的第二啟蒙教育陣地。學校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首先,農村地區教育基礎設施和資源嚴重不足,遠遠不如城鎮。教學所需設施、設備相對滯后;當地的政府對教育投資較少,農村的教育觀念落后。其次,教育師資匱乏,教師整體素質較落后,高學歷、高職稱教師少。師資隊伍不穩定。第三,針對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疏導、安全教育和成長教育缺乏。

3.社會教育存在的問題

社會是我們學習的第三課堂。對于留守的孩子來說,缺乏這種社會階層。一些民工外出鍛煉是通過身體健康或其他手段。知識遠比那些受到迫切利益驅動的知識重要。留守兒童沒有機會參加社會文化活動。他們只能從電視,書籍和其他人的故事中了解外界使他們的知識渠道也很狹窄。

(三)留守兒童的成長問題

1.人身安全事故多發及行為偏差

由于留守兒童的的年齡較小,處理事情缺乏經驗,對于突發的事件的自救能力較差,思想容易動搖,容易產生偏差行為,所以留守兒童的安全存在隱患。由于家長長期在外務工導致家庭和學校社區等方面存在溝通不良,這也就是留守兒童不僅缺之父母的關愛,也缺少來自學校、社會的管教,所以這也是導致兒童安全隱患的重要原因之一。當前社會上存在著許多的不良的因素,由于父母身在外務工的留守兒童缺乏父母的關心和督促,很容易會產生偏差行為,甚至會走上犯罪的道路。

2.產生心理問題

具有良好的身心發展,是兒童健康發展重要基石。留守兒童容易產生的心理問題,一是容易導致孤僻和自卑性格。農村的留守兒童已經很久沒有見父母了,其他孩子都有父母照顧,從而產生自卑感。由于內在的沮喪,不知道該與誰打交道,因此導致了孤僻的性格。二是價值觀產生偏差。兒童階段需要正確的引導,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的留守兒童,他們缺乏正確的引導,這也就可能價值觀的產生偏差??赡軙a生一些偏差和錯誤的行為,如厭學心理、脾氣暴躁、叛逆等。三是缺乏社會責任感。因為父母長期不在身邊,導致兒童出現強烈的逆反、自私心理,只會顧及自己不會為他人著想,缺乏為社會做出貢獻的思想,每天得過且過,思想上不思進取,只關注個人利益,對朋友、同學家庭、鄰居的冷漠,缺乏感情和和缺乏承擔社會責任心理。

二、農村留守兒童社會支持體系的構建

(一)政府支持系統

政府是農村留守兒童社會支持的重要途徑之一。政府是留守兒童的權利的保護者和發展的促使者,也是留守兒童的公平分配機制的創造者。政府可以通過立法上給子支持,出臺相關支持政策并大力宣傳。政府為了更好的了解當地留守兒童的生活環境,給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愛,應該積極主動開展類型多樣的“親情關懷”或“呵護成長”等慰問留守兒童的活動。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等政府組織應詳細了解了兒童父母基本信息及務工情況、其他監護人基本情況、孩子們的生活、學習情況等,并給留守兒童送去了慰問金及衣服、書包等慰問品。

(二)社會支持系統

改革開放前,我國農村的社會支持體系發展滯后,整個農村社區中留守兒童的社會支持比重較少,農業一直占得比重較大。改革開放后,農村社區發生了變化,農村社區比重均衡。進入在21世紀,農村社區的發展更加的完善和快速。它具有社區服務組織、生活服務、保健服務和精神保健服務等,根據個人需求提供免費醫療、培訓、心理安慰和其他基于內容的社會支持。社會支持體系占有重要地位,起著重要作用。一些公益單位、企業和組織,一直把回饋社會作為重要發展的責任之一,多次為周邊學校貧困學生捐贈財物。希望通過各類捐贈活動,豐富貧困學生的課外生活,充實學校的圖書室。激發同學們的學習熱情,為教育的發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三)個體支持系統

對衣村的兒童而言,他們健康成長離不開個人的支持。在生活中,一個人必須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幫助,而留守兒童的個人支特系統是最有效的支持。如紅十字志愿者們認領留守兒童的?“微心愿”送自費購買的各種學習用品、書包、體育用品、圖書等。紅十字志愿者們送給留守兒童們?“心愿禮物”,洋溢著滿滿的幸福關愛、小小心愿的滿足,孩子們的臉上洋溢著的是幸福和激動。實現了多名留守兒童圓夢“微心愿”。

作者簡介:陳揚,男,廣州工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

猜你喜歡
偏差兒童農村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如何走出文章立意偏差的誤區
兩矩形上的全偏差
留守兒童
六一兒童
關于均數與偏差
在農村采訪中的那些事
贊農村“五老”
自適應兩級UKF算法及其在時變偏差估計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