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訓+就業”一體化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2022-07-06 08:08李婷
客聯 2022年11期
關鍵詞:翻譯教學云平臺民辦高校

摘 要:本文結合民辦英語專業高校的培養定位和專業優勢,探討怎樣充分發揮民辦高校校企融合的優勢,利用云平臺,為學生的學習發展提供有利于職業發展的教育環境,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協同培養實用型翻譯人才。從而為形成“實訓+就業”一體化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提供初步路徑。

關鍵詞:就業實訓;翻譯教學;民辦高校;云平臺

一、“實訓+就業”一體化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意義

(一)實現民辦高校個性化專業教學與評估

民辦本科高校生源基礎知識相對薄弱,通過研究構建翻譯教學云平臺,幫助民辦高??焖俳⒔虒W基礎,課程進行優化組合,旨在促進學生打好語言基礎,掌握作為合格翻譯從業人員所應具備的基本知識與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際意識。優化學習過程,以平臺鏈接優質資源,以大數據思維提升現有教學流程,實現個性化專業基礎教學。通過學生的數據平臺,可以確定要課堂教學中重難點以及教學方式,并可以針對所獲得的有價值的信息設計出有效、科學的教學方案。同時,預測高校學生畢業發展狀況、社會經濟發展以及高等教育未來發展趨勢等,并能及時調整高校發展戰略,促進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

(二)為企業提供高水平應用型人才

外語專業具有很強的工具屬性和應用性。產教融合是企業對口獲取應用型翻譯人才資源的重大契機。深化產教融合,加深校企合作;利用云平臺,共享校企資源,從而推動應用型翻譯人才培養的有效進行,逐步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在新文科建設背景下,“實訓+ 就業”一體化實踐教學體系,有利于推動文化產業與外語學科的交叉融合,推進文化產業產學研協同水平探索,校企合作。并幫助構建具有地方企業特色且中西合璧的英語教學模式。

二、民辦高校英語專業定位與培養目標

(一)專業定位與規劃

民辦高校英語專業依托“校企一體,協同育人”的辦學優勢,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英語人才定位為基礎,主動適應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及一帶一路產業發展趨勢,遵循英語教育和英語語言服務市場的規律,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宗旨,以教學基本建設為重點,以專業特色建設為切入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行業、企業崗位群的要求為目標,瞄準區域經濟戰建設的需求,用二十一世紀的人才觀、質量觀、教學觀來指導,著力進行以“識博強技”為重點,推行“項目引導”“任務驅動”等教學方法改革,從而培養“上崗有能力、創新有思路、創業有辦法、發展有基礎”的“四有”高素質應用型英語人才。

創新校企一體化培養人才機制,著眼于“協同創新”能力的培養與提升,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英語技能實踐能力,優化學生學習實踐環境,增強學生就業的競爭力。結合區域情況、學校的辦學基礎及專業定位,調整人才培養模式及相關課程設置,爭取三年內建設成為校級一流本科專業,力爭向省級一流本科專業看齊。同時深抓考研工作及英語專業四八級通過率,爭取考研錄取率以逐年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的速度遞增。

(二)專業培養目標

為滿足區域經濟發展對英語專業人才的需求,發揮學?!靶F笠惑w,協同育人”的辦學優勢,英語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功底,培養具有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對英語語言學理論有較系統地學習,對英美文學、中西方文化等專業理論和知識有較全面的了解,具備較強的英語翻譯能力和英語教育教學能力,能運用英語進行國際商務交流,能夠在相應的中小學、培訓機構從事英語教育工作,在政府職能部門、企事業單位、外經貿機構、新聞出版單位等從事英語翻譯等跨文化傳播與交流、國際商務等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專門人才。

畢業生在畢業后5年左右能夠達到的職業和專業成就:

1.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本功、寬廣的知識面、一定的語言專業知識和較強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具有團結合作的品質和健全的心理素質。

2.掌握某一專業方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獲取知識、利用信息、獨立思考和創新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較強的自學能力。

3.適用性較強,英語聽說熟練,具有足夠的跨文化知識及專業以外的通識知識體系,能勝任初級或中級英語教學工作或獨立從事以英語語言為主的業務洽談、文化交流、翻譯等工作。

4.具有較強的工作責任心、溝通、協調、執行能力,能獨立分析和處理問題,能處理辦公室日常工作,熟練掌握辦公軟件的操作,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

5.遵紀守法,身心健康,能精力充沛地工作。有一定的人文素養,具備熱愛生活欣賞美的能力。

三、“實訓+就業”一體化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路徑

(一)創新外語人才培養模式

緊密圍繞重點學科建設,甲乙雙方結合民辦高校的培養定位和專業優勢,深化產教融合,積極開展教育教學改革。乙方配合甲方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教學計劃、課程標準,改革課程體系、教學方法,促進課程內容與技術發展銜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融合。

(二)共建師資隊伍

校企聯動、交流互訪,聘任乙方高層次人才擔任雙師型教師,不斷優化師資結構,提高師資隊伍水平,打造高水平教學團隊,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

(三)共建外語專業教產研一體化云平臺

共同開展科學研究,加強科研數據共享與信息服務,在信息情報、項目申報、人才使用等方面相互支撐,協同發展;聚焦重點研究領域,以項目為依托,聘請乙方優秀人才組建科研合作團隊,聯合開展技術攻關、產品研發、成果轉化、項目孵化等工作,產出高水平學術成果,實現成果共享; 同時圍繞專業共性問題合作開發橫向項目,提高教師科研水平,推動企業的產業技術進步。

(四)共建實驗實訓實習云基地

甲乙雙方共享平臺資源,統籌各類實踐教學資源,共建翻譯實訓云基地;甲乙雙方共同設計實訓項目,明確實習任務,做好實踐教學工作。

(五)共建課程

校企結合自身優勢,共同進行服務于專業發展的課程建設,深度合作以企業語言文化服務項目為依托,緊密語言文化產業實際構建課程體系、開發課程群,編寫應用型教材,建設一批高質量的應用型課程資源。

參考文獻:

[1]施也頻,陳斌.產教融合 特色辦學[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35):18-19.

[2]孫宇,龐雙龍.基于大數據及智慧教育云平臺的產教融合新模式研究[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20(01):95+100.

[3]宋禮青. 城市低年級小學生課外學習類 APP 的交互設計研究[D].江南大學,2014.

[4]徐恒振.英語專業復合型翻譯人才培養模式探索——校企合作共建翻譯實驗室試點研究[J].河南城建學院學報,2011,20(05):87-89+92.

[5]王翊,韓名利.產教融合視域下的本科翻譯專業教學改革探索[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18,20(04):139-142.

作者簡介:李婷(1992—),女,漢族,山西陽泉人,講師,翻譯碩士,單位:煙臺南山學院人文學院,研究方向:英語筆譯。

項目來源:本文系山東省教學研究項目立項課題“‘產教融合背景下民辦高校翻譯教學云平臺的構建和實施研究”(22JX223)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翻譯教學云平臺民辦高校
思維導圖&概念圖輔助翻譯教學實現途徑探索
高職英語翻譯教學的現狀及提升策略探討
高職院校開展基于云平臺網絡教學的探索與思考
企業云平臺建設研究
關于民辦高校人才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研究
淺談民辦高校中的人才培養模式
教育與職業(2014年4期)2014-04-17
民辦高校大學生人際關系與自我概念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