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教育對青少年價值觀的影響

2022-07-06 10:34王瑩
客聯 2022年10期
關鍵詞:家庭教育價值觀青少年

王瑩

摘 要: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青少年的成長離不開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對培育青少年價值觀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因此,家長要用正確行動、正確思維、正確方法教育引導青少年,為青少年樹立良好的家風,培養青少年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廣大家庭都要重言傳、重身教,以身作則,在家庭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圩?,邁好人生的第一個臺階。

關鍵詞:青少年;價值觀;家庭教育

一、家庭教育的基本內涵

(一)家庭的概念

家庭是指有著婚姻、血緣關系的人們組成的長期共同生活的群體,是人類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種群體形式,是人類社會文明重要標志。威廉·古德認為家庭的普遍特征為:至少有兩個不同性別的成年人居住在一起,存在著某種勞動分工,進行許多經濟交換和社會交換,共享許多事物。

(二)家庭教育的基本內涵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監護人為促進未成年人的全面發展,對其道德品質、身體素質、文化修養、行為習慣等方面的培育和引導。如趙忠心老師在《家庭教育》書中寫道: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庭里的長者,主要是父母,對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實施的教育和影響。把這個概念解釋一下,首先是在家庭教育中有兩個主體,一個是家庭里的長輩,在我們現在的家庭中主要是父母,另一個是子女。其次就是父母對子女實施的教育和影響,也就是說,父母占主導地位,是實施教育的人,是教育者,而孩子則是被教育的人,即受教育者。所以,父母對家庭教育的成敗負有主要責任。那負有哪些責任呢?比如,從原生家庭角度,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幸福的童年會給予我們內心的力量和支持,而不幸的童年則會成為鋒利的一把刀。還有從社交角度,父母人際關系的好壞直接決定孩子以后是不是一個受歡迎的人;還有從價值觀角度,父母是樂觀積極的人,那么孩子也是一個陽光開朗的人等等。

二、不同家庭教育對青少年價值觀的影響

不同家庭有著有著不同的教育方式。上世紀六十年代,著名的心理學家鮑姆萊德研究數千個家庭發現,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主要分為三大類。三十多年后,麥克畢和馬丁在他的研究基礎上,提出來第四種教育方法。他們認為,所有的家長的教育方法分為放任型、權威型、恩威型和忽略型四種。

(一)權威型:這類家長對孩子要求特別嚴格,也會制定一系列規矩來限制子女。對孩子的生活習慣、交友、活動,學習方法、興趣愛好,專業選擇、工作的行業,都有強制性的要求,有很強的控制欲。他們在制定任務和規矩的時候,從不和孩子進行協商。一旦孩子犯錯,他們就會進行處罰,不會給孩子任何辯解的機會。研究表明,成長在這類家庭里的孩子,學習和工作可能都會很出色,但孩子由于缺乏家庭的溫暖、父母的關愛,內心極度缺乏安全感,導致孩子情緒不穩定,會對事情缺乏主見,內心壓抑且缺乏自信,認為只有別人的觀點才是正確的,很難堅持自己觀點,缺少獨立完整的價值觀。

(二)恩威型:這一類家長也同樣會給孩子制定目標和設立規矩。不同的是,他們在定目標和立規矩時會與孩子商量,使孩子明白要這么做的原因。就算孩子犯錯了,他們也會用引導來代替懲罰。這種父母明白,教育孩子需要正確的引導,懲罰和制度僅僅是輔助手段,孩子的健康發展才是最終目標。在這種家庭長大的孩子最幸福,他們做事有目標、獨立又自信,積極主動,能與人合作,對事情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有較強的責任感,擁有積極向上的價值觀。

(三)放任型:現在很多家庭都只有一個小孩,自然就會得到父母全部的寵愛,甚至是無底線的溺愛。這一類的家長對孩子基本沒有什么要求,當然也不會建立什么規矩。他們會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并允許孩子自由地表達自己,對孩子不聞不問。在這種家庭長大的孩子的性格特點是脾氣暴躁易沖動,做事都以自我為中心,常常忽略別人的感受,不利于正確價值觀的樹立。

(四)忽略型:這一類家長認為孩子只要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就可以,對子女的陪伴和指導極少。他們經常忙于事業,把孩子丟給老人照顧。在這種家庭長大的孩子,年幼時就會脾氣暴躁,大多數會比較叛逆,也可能較為偏激,帶有很大的攻擊性。上學之后,孩子的學習成績也會比較差。因為經常被忽略,他們就會做一些相對來說不那么正確的事來博取關注,很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三、如何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精神內核。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價值觀的必然基礎。青少年時期是人格養成的關鍵時期,最需要精心的引導和教育。青少年處于一個特殊且重要的年齡階段,個性發展并不均衡,因此,在家庭中,父母應對青少年實施科學的指導和教育,以激發他們的獨立性和創造力,幫助青少年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地完善自身人格。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青少年肩負的責任和使命更重,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更需要正確的價值觀作為指引和支撐。

(二)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優良家風

家風是一個家庭代代傳承的價值信念、道德規范與行為準則,反映著一個家庭的精神信仰、道德風貌、整體氣質。優良家風,是中華民族歷史長河的積淀,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凝結。優良家風的傳承,是華夏文明源遠流長的彰顯,是中華民族文明繼承與弘揚的另一種軌跡。價值觀是指一個人對周圍客觀事物的意義、重要性的總評價和總看法。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情感豐富但不夠成熟、意志逐步確立但不夠穩定、好奇心強但缺乏鑒別能力,在價值觀養成上極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風對青少年價值觀的形成至關重要,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優良家風,從而為青少年價值觀的培育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圍。

(三)發揮家校共育協作機制

學校教育是青少年價值觀形成的重要一環。學校不僅是傳授專業知識的場所,更是培養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陣地。在青少年時期,家庭和學校就要重視價值觀的培養。家長必須明確自己的責任,與學校教育相互配合,形成家校協作機制,共同培養青少年成為全面發展的、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并培養他們不僅要在現在的學習和生活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要在今后的人生中,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當作自己言行的向導和準則,使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新征程的道路上,不斷奉獻自我、完善自我、充實自我。

四、結語

青少年生活最基本的場所就是家庭,而他們辨別是非對錯的能力主要來自于其父母的言傳身教和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展現出的處理問題的表現。所以,父母的價值觀直接影響青少年正確的價值觀樹立。培養青少年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是千千萬萬個家庭的重要使命。因此,在進行家庭教育時,父母要從自身做起,在生活中,對子女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要提高自身素養,以身作則,起到榜樣示范作用,幫助孩子在青少年時期就形成健全的人格、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參考文獻:

[1]任成孝,李冰潔.核心價值觀與青少年價值觀培育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36(28):52-55.

[2]楊露,伍楊.家風:培育新時代青少年價值觀的基石[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0,36(03):97-98.

[3]崔學鴻.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J].人民教育,2022,No.874(Z2):80-83.

[4]王偉光.加強家風建設,弘揚中華文化[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5-07-30.

[5]以千萬家庭好家風支撐全社會好風氣[N].南方日報,2016-12-13.

猜你喜歡
家庭教育價值觀青少年
我的價值觀
青少年發明家
圖說 我們的價值觀
家、園合作是幼兒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初中生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
家庭環境對中學生性格及成長的影響
知名企業的價值觀
價值觀就在你我的身邊
激勵青少年放飛心中夢
讓雷鋒精神點亮青少年的成長之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