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教學中勞動教育的滲透路徑

2022-07-07 14:25褚應靜趙世美
湖北教育·中小學黨建 2022年6期
關鍵詞:勞動技能情境

褚應靜 趙世美

《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要在學科專業中有機滲透勞動教育,“數學、科學、地理、技術、體育與健康等學科要注重培養學生勞動的科學態度、規范意識、效率觀念和創新精神”。在地理教學中融入勞動教育是把勞動教育落到實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途徑。

開展地理學思想史教育,培育勞動精神

地理學思想發展史根植于地理學科實踐,匯集了不同時期、不同國家地理學者的真知灼見,是其勞動成果的集中展現。地理教師要緊扣教學內容,弘揚學者不懈探索地理奧秘的科學精神,并將勞動精神有機植入學生地理知識學習、技能提升、思維養成、品質培養的全過程。

以高中地理必修一“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的教學為例,在講授地殼運動知識時,教師可以以魏格納在艱苦卓絕的野外考察中不斷重復“觀察、搜集、核對、驗證、推論”的考察程序,遍訪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4次深入格陵蘭島探險,從地質學、古生物學、古氣候學的角度為大陸漂移學說尋找證據,繼而為之后的板塊構造學說提供了思路,最后不幸長眠于北極的藍冰之下的英雄故事導入課題,以此彰顯科研的艱辛與勞動的價值,著力培養學生熱愛勞動、辛勤勞動的精神品質,引導學生體會地理學家不畏艱險的獻身精神和不辭勞苦的科研毅力。

在進行“常見的天氣系統”知識教學時,教師可以用“竺可楨日記”滲透勞動教育,“竺可楨日記”講述我國地理學家竺可楨先生從1936年至1974年,38年如一日記錄天氣變化,并選定了21種植物、9種動物、多種水文氣象現象和幾乎全部的農作物進行長期觀測,致力于我國物候學建設的感人事跡,引導學生致敬地理名家,逐步培養持之以恒、踏實肯干的勞動習慣。

挖掘教材中的勞動元素,端正勞動態度

高中地理教材中蘊含豐富的教育元素,它貼近人類現實生產,涉及勞動態度和勞動技能等多個層面的內容,為勞動教育的滲透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有效地將勞動教育元素滲入地理知識的教學中,讓學生樹立尊重勞動和以勞動為榮的正確態度。

如開展高中地理必修二“如何看待農民工現象”的問題研究,教師先組織學生搜集和閱讀相關資料,然后通過多媒體展示農民工群體的概念,讓學生了解農民工的身份屬性及職業屬性,讓學生分析促使農民工進城的推力和拉力,然后指導讀“農民工與農村、城市關系模式圖”,讓學生認識到農民工進城務工對城鄉發展的重要作用。在調查和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重視對農民工的人文關懷,樹立勞動不分貴賤和尊重普通勞動者的意識,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解決問題,尊重和分享勞動成果,理解“幸福出自奮斗”的真諦,培養勤儉節約、踏實苦干的勞動態度,樹立勞動光榮的意識。

強化地理戶外實踐教育,鍛煉學科技能

地理學科的實踐性要求其教學活動要走出校園、走進田野、走向社會。高中階段地理戶外實踐活動主要包括野外考察、地理觀測、社會調查、研學旅行、職業體驗等形式。在地理戶外實踐活動中,教師應將課堂所學知識和社會實踐相聯系,使學科知識與勞動技能有效銜接,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和體驗感,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和技能解決復雜的實際問題。地理戶外實踐活動作為地理教學與勞動教育有效融合的載體,有利于深化學生對地理環境的認知,拓展創造性思維,從而將勞動素養內化于心,學科技能外化于行。

以“星象觀測”教學為例,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學會查看星圖和使用天文望遠鏡“尋星”,還要重視指導學生架設地平式支架、安裝軌道儀、放置鏡筒、調節焦距等,鍛煉基本技能。在進行野外地質考察時,教師現場教授鐵鍬、放大鏡、高度計、卷尺、地質羅盤、地質錘等的使用技能,示范指導學生采集巖石樣本和制作植物標本并進行編號和標簽,要求學生觀察并記錄地形地貌概況,仔細觀察天然的或人工的地質露頭及其傾向和傾角,分析其巖性并判斷其構造和接觸關系,測量其產狀、巖層厚度,記錄每一測點有關數據及內容,進行對比研究后,繪制分層設色或等高線地形圖和地質剖面簡圖。地理戶外實踐活動前要在教育性和實踐性兼顧的原則下選定目的地和主題內容,活動途中鼓勵學生多動手、多動腦,盡量讓學生主動承擔起各種力所能及的勞動任務,既重視調動與運用地理概念、原理和規律,又注重動手實踐和磨煉意志?;顒咏Y束時依據多元評價標準和多種評價方式對學生的實踐過程及勞動成果進行評價,切實鍛煉學科技能。

推進地理情境化教學,創新融合點位

在日常教學情境中,知識需要在潤物無聲中被激活與重構,才能更容易轉化為學生的能力、素養與價值認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積極回應社會關切的事件,多以社會熱點、時政要聞、重大工程項目為素材,梳理其中的地理因子和勞動元素,尋找地理教學與勞動教育的融合點位,將熱點問題轉化為教學情境,用地理知識或地理原理分析解讀地理時事,以擴展視野、拓寬思維。

勞動實踐為地理課堂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載體和真實的問題情境。地理教學宜通過生產生活、生態建設等類型的情境切入,促進地理關鍵能力和學科素養的提升。課堂注重文字和視頻材料、示意圖、景觀圖、統計圖表的綜合應用,注意設問結構的層次性,明確設問動詞導向,力求設問角度新穎,以啟發主動思考,促使教學由關注“解題”到培養“解決問題”能力的轉變,從知識灌輸轉向素養提升。因此,平時的課堂教學要關注情境呈現形式和設問方式的創新,巧妙地創設情境和提出問題,以達到良好的勞動育人和地理智育效果。

如在講授高中地理必修二“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時,教師可通過播放短視頻“‘一帶一路’與中老鐵路”導入新課,再介紹中鐵建電氣化局培訓老撾員工和帶動當地就業及幫建基礎設施的事跡,介紹鐵路全線采用中國標準、中國裝備、中國施工原則,貫通隧道,建成橋梁,有效繞避世界遺產保護區、旅游風景區、設置野生動物遷徙通道、減少破壞地面植被等創舉,引導學生通過查閱地圖分析滇南的地形、地勢、人口、經濟等要素的特征,進而得出不同路段設計不同時速是鐵路建設者因地制宜、凝聚智慧與汗水的創造性杰作。

地理學科蘊藏著豐富的勞動教育素材。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深度挖掘勞動教育素材,適時開展勞動教育,將勞動精神、勞動態度、勞動習慣、勞動技能等內容滲入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的培育過程中,引導學生尊重勞動、熱愛勞動、辛勤勞動、智慧勞動,共同推進地理教學與勞動教育有機融合。

責任編輯/楊亮亮

猜你喜歡
勞動技能情境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快樂勞動 幸福成長
女生總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情境—建構—深化—反思
學理審思:真實情境寫作之中考命題
畫好運動情境圖——解決追擊與相遇問題
熱愛勞動
拼技能,享豐收
拍下自己勞動的美(續)
畫唇技能輕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