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鏡腸粘連松解術治療反復發作性腸梗阻的應用分析

2022-07-07 21:16劉勇
錦州醫科大學報 2022年4期

劉勇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腹腔鏡腸粘連松解術治療反復發作性腸梗阻的應用。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60例反復發作性腸梗阻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電腦盲選的方式,將60例反復發作性腸梗阻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采用開腹腸粘連松解術的治療模式進行干預;觀察組采用腹腔鏡腸粘連松解術的治療模式進行干預。對比分析對照組與觀察組的各項手術相關指標。結果:經治療干預后,觀察組在各項手術相關指標方面,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反復發作性腸梗阻患者,采用腹腔鏡腸粘連松解術的治療模式進行干預,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項手術相關指標,在臨床應用中,具有優良的效果,值得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腹腔鏡腸粘連松解術;發作性腸梗阻;各項手術相關指標

【中圖分類號】R57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6-5328(2022)04--01

前言

任何原因引起的腸內容物通過障礙統稱腸梗阻,反復發作性腸梗阻是指反復出現腸梗阻癥狀,或保守治療好轉后再發腸梗阻[1],一般情況下,腸梗阻反復的原因為腹部手術后的腸粘連,一次手術或多次手術后的腸粘連常常得病情反復發作[2]。反復發作性腸梗治療效果差,導致患者生活質量下降,常年深受疾病困擾,甚至因病情發展快,水、電解質與酸堿平衡失調,常常導致患者死亡。非手術治療難以消除各種粘連的情況下,手術仍是有效的治療手段[3]。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腹腔鏡腸粘連松解術已廣泛應用于反復發作性腸梗阻的治療。本文將選取我院收治的60例反復發作性腸梗阻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探究分析腹腔鏡腸粘連松解術治療反復發作性腸梗阻的應用。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于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反復發作性腸梗阻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電腦盲選的方式,將60例反復發作性腸梗阻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齡為:26-68歲,平均年齡為:(43.24±2.73)歲,共30例;觀察組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為:29-61歲,平均年齡為:(42.83±3.01)歲,共50例。對照組與觀察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其中(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方法

對照組采用開腹腸粘連松解術的治療模式進行干預。

選取原手術切口或下腹正中位置作為手術入路,首先確定腸梗阻的部位以及粘連情況,在對腸道內的粘連處進行分離,觀察腸梗阻部位是否存在損傷,并對其進行修復,可根據實際情況,切除分離困難部分的小腸后,于創面涂抹透明質酸鈉,從而降低腸粘連復發的機率。

1.2.2觀察組方法

觀察組采用腹腔鏡腸粘連松解術的治療模式進行干預。

選取距原手術切口3-5cm處做大約1cm的切口,放置氣腹針于患者腹腔之內,建立人工氣腹,控制氣腹內的壓力為11-13mmHg之間,置入腹腔鏡于患者腹腔內,觀察其腸道粘連情況,另選取合適位置做操作孔,使用超聲刀對腸道粘連處進行分離,同時切除粘連性腸束帶,最后使用生理鹽水對管壁損傷處進行沖洗,涂抹透明質酸鈉,從而降低腸粘連復發的機率。

1.3觀察指標

經治療干預后,對比分析對照組與觀察組的各項手術相關指標,其中包括:腸胃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

1.4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納入SPSS17.0軟件中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x±s)表示,P<0.05)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經治療干預后,對比分析對照組與觀察組的各項手術相關指標,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其中(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詳情如下所示:

對照組術中出血量為:(65.87±5.21)ml;觀察組術中出血量為:(50.24±2.06)ml;其中t=15.281,P=0.001。

對照組腸胃功能恢復時間為:(4.31±0.77)d;觀察組腸胃功能恢復時間為:(2.80±0.53)d;其中t=8.848,P=0.001。

對照組住院時間為:(9.70±1.54)d;觀察組住院時間為:(5.26±1.11)d;其中t=12.811,P=0.001。

3.討論

腸梗阻的分類是從不同角度來考慮的,但并不是絕對孤立的。如腸扭轉可既是機械性、完全性,也是絞窄性、閉襻性。不同類型的腸梗阻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如單純性腸梗阻治療不及時,可發展為絞窄性腸梗阻。機械性腸梗阻近端腸管擴張,最后也可發展為麻痹性腸梗阻。不完全性腸梗阻時,由于炎癥、水腫或治療不及時,也可發展成完全性腸梗阻。如果患者的腸梗阻反復發作,就可能是粘連性腸梗阻,這種情況下主要表現為腹部的粘連帶壓迫,才會導致腸梗阻疾病出現損傷,需要注意調節病情,合理的去控制病情,從而應對這種疾病的反復發作。

傳統的開腹手術治療模式具有一定的缺陷,如:手術切口大,出血量多,切口與網膜以及腸管等粘連基本上不能避免;在手術過程中,腹腔內的腹水會出現蒸發的情況,使得腸管以及腹膜的潤滑度降低,同時由于出血量較大,在進行血跡清理的過程中可能使得腸管出現損傷;容易出現污染、異物留置于腹腔,使得患者出現更為嚴重的粘連。據資料顯示:反復發作性腸梗阻患者進行的手術次數越多,其粘連的情況會變得越發嚴重。而腹腔鏡腸粘連松解術具有并發癥發生率低,術中出血少患者疼痛程度遠低于常規手術方式的優點。同時其手術創口小,能夠有效降低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的不必要損傷,降低了患者腸粘連、腸梗阻反復發作的機率。在進行腹腔鏡腸粘連松解術前應注意:手術前的常規治療不可缺少,如胃腸減壓、維持患者水電平衡等;手術切口應盡量選擇患者臍部周圍,在使用腹腔鏡進行探查的過程中,必須做到全面,準確,避免出現遺漏;在對腸管腹壁進行分離的過程中,注意保護腸管,避免其出現損傷,進行止血的過程中,禁止使用電凝器,應采用超聲刀、縫合或壓迫止血的方式。

綜上所述,對反復發作性腸梗阻患者,采用腹腔鏡腸粘連松解術的治療模式進行干預,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項手術相關指標,在臨床應用中,具有優良的效果,值得推廣與應用,本文僅供參考。

參考文獻:

[1]付俊豪,趙寧,劉博等.腸梗阻導管防治腸梗阻的臨床應用進展[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21,24(10):931-935.

[2]陳孝平汪,建平,趙繼宗.外科學[M]9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9:362-36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