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醫常規護理聯合中醫捏積按摩治療小兒腹瀉療程的護理觀察

2022-07-07 00:45劉金華
智慧醫學 2022年6期
關鍵詞:小兒腹瀉

劉金華

摘要:目的:研究小兒腹瀉患者在治療中,共用西醫護理與中醫按摩后對疾病所產生的作用及影響。方法:研究在院內兒科患者中選取并執行,且均出現腹瀉,具體時間為2020年3月-2022年3月,研究人員的總數量為100例,遵循隨機數字表法分組方式,,將所有研究人員劃分為人數均等的兩組,依次實施西醫護理與加用中醫按摩,以對照組和研究組作為本次研究中的組別名稱,將各組患者在過程中的基本恢復概況進行評估,記錄護理滿意程度。結果:研究組在護理期間對于腹瀉次數與腹瀉時間所產生的控制作用及大腸檢查改善成效,均高于對照組,組間存在一定差異(P<0.05);結果得出,研究組對其使用的護理方式,在護理過程中表現出明顯滿意的總人數,高于對照組,組間存在一定差異(P<0.05)。結論:在西醫護理與中醫捏積按摩的共同作用下,患者的腹瀉癥狀得到較好抑制,加快了康復速度,各項檢查均趨于正常,可以被廣泛推廣。

關鍵詞:西醫常規護理;中醫捏積按摩;小兒腹瀉

小兒腹瀉的發生在現代醫學中可總結為由不同病原體及過敏、氣候等因素,是兒科中常見病型之一,患者的大便次數與具體形狀均和常規標準存在較大差異。中醫在近些年臨床治療中的介入增多,在小兒腹瀉中主張采用捏積按摩的方式來延緩疾病發展,并在過程中結合患者實際病況來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能夠在短時間內減少腹瀉次數與時間,對改善患者病癥表現方面具有顯著作用。本文主要研究小兒腹瀉患者在治療中,共用西醫護理與中醫按摩后對疾病所產生的作用及影響,現內容如下。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于2020年3月-2022年3月之間,在醫院兒科中挑選出100例與研究方向相符且出現腹瀉的患者,遵循隨機數字表法的分組方式,將所有研究人員按照1:1的比例平均分組,每組能夠分到50例患者。研究組的平均年齡區間保持在1-4(2.59±0.35)歲,對照組的平均年齡區間保持在1-5(3.01±0.03)歲,所有患者的相關基礎信息通過比對后發現,并無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沿用常規西醫護理,內容為:醫護人員指導患者進行脫水糾正治療,并按照說明書服用胃腸道粘膜保護劑。若病情較輕,則可以通過補液來維持生命體征,若病情較重,則可以選用靜脈補位予以治療。在使用利巴韋林與頭孢曲松鈉治療時具體藥量根據患者檢查結果而定。同時醫護人員將醫院基本概況與相關疾病知識告知患者家屬,定期監測相關指標變化,并觀察大便是否恢復正常。

研究組在西醫護理基礎上加用中醫捏積按摩,內容為:其一,以單次100次的方式,按摩勞宮穴、板門穴及四縫穴;其二,于肚臍為中心,繞順時針依次按摩局部部位;其三,以單次3min的方式,按摩中脘穴、天樞穴、關元穴;其四,重復腹部按摩后,推3-9次督脈,順序為由上及下;其五,沿脊柱上行,從長強穴至大椎穴,順序為由上及下進行捏提,單次按摩重復3次。整體治療持續1周。

1.3判定指標

①將各組患者在過程中的基本恢復概況進行評估,評估主要從腹瀉次數、停止腹瀉時間、大便細菌培養恢復正常時間、大便鏡檢恢復正常時間方面展開。②記錄各組患者護理滿意程度,記錄標準:未出現其他癥狀,患者大便次數與形狀均為正常,則為非常滿意;出現的其他癥狀得到一定緩解,患者大便次數與形狀趨于正常,則為滿意;仍存在諸多癥狀,患者大便次數與形狀未發生改變,則為不滿意。

1.4統計學分析

SPSS20.0作為本試驗各指標中主要的檢驗工具,若需要比對計數資料,可用卡方來表示(%),若需要比對計量資料,可用t值來表示(),若組間存在明顯差異,則用P<0.05表示。

2結果

2.1 分析基本恢復概況

研究組在護理期間對于腹瀉次數與腹瀉時間所產生的控制作用及大腸檢查改善成效,均高于對照組,組間存在一定差異(P<0.05)。

2.2 分析滿意程度

結果得出,研究組對其使用的護理方式,在護理過程中表現出明顯滿意的總人數,高于對照組,組間存在一定差異(P<0.05)。

3.討論

對于小兒腹瀉患者的初次病情評估主要通過觀察大便的次數與形狀,很多2歲左右兒童在此階段自身對于有害病菌的免疫功能尚未完全發育成熟,因此,疾病通常病發于此年齡段中。治療中仍以護理措施為主要研究方向,西醫綜合護理是目前臨床中對于此類疾病的首選護理方式,但患者的恢復程度往往達不到預期狀態。中醫在近些年的臨床采納率得到顯著提升,通過合理的穴位按摩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病癥表現,研究中可以看出,研究組在護理期間對于腹瀉次數與腹瀉時間所產生的控制作用及大腸檢查改善成效,均高于對照組,組間存在一定差異(P<0.05);結果得出,研究組對其使用的護理方式,在護理過程中表現出明顯滿意的總人數,高于對照組,組間存在一定差異(P<0.05)。

綜上所述,西醫護理與中醫捏積按摩的共同使用對患者的腹瀉次數與腹瀉時間產生了較好控制,在檢查中相關指標均能在短期內恢復正常,值得推崇。

參考文獻:

[1]張紅梅.小兒針對性護理管理聯合中醫藥物貼敷及按摩在小兒腹瀉治療中臨床效果觀察[J].山西醫藥雜志,2019,48(11):1385-1387.

[2]梁瑞芬,梁鳳好.小兒推拿配合穴位貼敷治療小兒腹瀉的臨床護理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8,25(17):194-196.

[3]張勁草,李曉玲,田文娟.手法按摩聯合心理教育對小兒腹瀉患者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20,49(8):1052-1054.

猜你喜歡
小兒腹瀉
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聯合蒙脫石散治療小兒腹瀉效果觀察
分析輪狀病毒疫苗預防小兒腹瀉的臨床效果
聯合平板電腦護理干預在小兒腹瀉致肛周皮膚損傷的預防
中醫敷貼治療小兒腹瀉60例臨床觀察
微生態制劑在小兒腹瀉治療中的療效評價
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活菌片等治療小兒腹瀉的臨床分析
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治療小兒腹瀉的臨床療效觀察
小兒腹瀉原因探討及治療分析
聯用雙歧桿菌活菌與蒙脫石散治療小兒腹瀉的臨床效果
蒙脫石散聯合乳酸菌素片治療小兒腹瀉72例臨床療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