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輪狀病毒疫苗預防小兒腹瀉的臨床效果

2017-02-23 14:16邵賢忠
醫學信息 2016年35期
關鍵詞:小兒腹瀉預防臨床效果

邵賢忠

摘要:目的 觀察分析輪狀病毒疫苗預防小兒腹瀉的臨床效果。方法 按照隨機原則將80例2015年2月~2016年2月于我院接受常規健康體檢的小兒分為兩組,對照組40例,觀察組40例。給予觀察組口服輪狀病毒疫苗,給予對照組等量生理鹽水,分別對兩組小兒的臨床狀況進行分析比較。結果 對照組小兒的腹瀉例數(11例)與腹瀉率(27.50%)明顯低于觀察組小兒的腹瀉例數(2例)和腹瀉率(5.00%),P<0.05,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對照組小兒的腹瀉次數(4.35±1.62)次,明顯少于觀察組小兒的腹瀉次數(2.44±1.10)次,P<0.05,差異較大,具有統計學意義;對照組小兒的腹瀉時間(7.33±2.05)d,較觀察組小兒的腹瀉時間(3.87±1.20)d長,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輪狀病毒疫苗預防小兒腹瀉的臨床效果顯著,有效減少了小兒的腹瀉次數,縮短了腹瀉時間,安全可靠,具有推廣應用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輪狀病毒疫苗;小兒腹瀉;預防;臨床效果

小兒腹瀉是臨床常見的小兒消化道疾病,是兒童時期發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其致病因素主要分為三種類型,即內在因素、感染性以及非感染性[1]。由于小兒的消化系統發育尚未常熟,機體防御功能較弱,易受細菌與病毒的感染,從而引起腹瀉,其中輪狀病毒是引發小兒腹瀉的主要病原,除此之外,氣候的變化、飲食不當等也是引發小兒腹瀉的主要原 因[2]。該疾病的臨床表現癥狀主要有大便次數增加、脫水、惡心嘔吐與食欲不振等,重者可導致神經系統、心、肝、腎功能失調,嚴重影響小兒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做好預防小兒腹瀉的工作至關重要[3]。本文主要針對輪狀病毒疫苗預防小兒腹瀉的臨床效果進行探討研究,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現將具體研究情況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常規健康體驗小兒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將其按照隨機原則平均分組,對照組、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4個月~3歲,平均年齡為(1.78±0.73)歲;最低體重為(6.40±1.21)kg,最高體重為(13.23±1.43)kg,平均體重為(10.52±1.06)kg;最低身高為(55.23±2.21)cm,最高身高為(90.22±1.34)cm,平均身高為(78.42±2.16)cm。觀察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3個月~3歲,平均年齡為(1.64±0.43)歲;最低體重為(6.51±1.24)kg,最高體重為(13.26±1.38)kg,平均體重為(10.45±1.05)kg;最低身高為(55.30±2.22)cm,最高身高為(90.24±1.35)cm,平均身高為(78.45±2.20)cm。對兩組的性別、年齡、體重與身高等基本資料進行比較,發現其差異不明顯,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納入標準 所有小兒經檢查后確認無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疾??;未患有消化功能疾病,無家庭遺傳??;未有任何藥物過敏史,未患有重大傳染性疾??;近3個月內未接種任何疫苗藥物;小兒家屬知情并愿意簽署同意書。

1.3方法 觀察組小兒接受口服輪狀病毒疫苗(蘭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S20010002),打開瓶蓋直接喂于小兒,劑量為3 mL/次,1次/年,小兒在服用輪狀病毒疫苗后需現場觀察30 min以上。給予對照組等量生理鹽水。

1.4觀察指標 對兩組進行6個月時間的隨訪,觀察比較兩組小兒的腹瀉例數、腹瀉次數以及腹瀉時間,并做好記錄。

1.5統計學處理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0.0對研究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χ2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若檢驗結果為P<0.05,則表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比較兩組小兒的腹瀉率 對照組出現腹瀉的例數為11例,腹瀉率為27.50%;觀察組出現腹瀉的例數為2例,腹瀉率為5.00%。比較兩組的腹瀉率,對照組明顯高于觀察組,差異較大,具有統計學意義(χ2=7.44,P<0.05)。

2.2比較兩組小兒的腹瀉次數與腹瀉時間 對照組小兒的腹瀉次數多于觀察組,腹瀉時間較觀察組長,兩組進行對比,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3 討論

輪狀病毒是引起小兒腹瀉的主要病原體,由于小兒的免疫力較差,易受該病毒的感染,從而引發腹瀉[4]。其致病原理是輪狀病毒侵犯小腸的上部分位置,嚴重的可波及整個小腸,接著復制于小腸絨毛頂端的柱狀上皮細胞內,導致細胞發生病變、微絨毛腫脹或不規則,使被病毒侵犯的小腸粘膜上皮細胞脫落,并且脫落速度極快,從而減少了吸收面積,水和電解質的吸收大大減少,加上絨毛部分呈裸露的狀態,易使水與電解質發生回滲的現象,最后造成腹瀉[5]。目前,醫學界為有效預防由輪狀病毒引發的感染性腹瀉,研制出一種經濟、有效的輪狀病毒疫苗[6]。該疫苗是一種生物制劑,主要采用輪狀病毒減毒株感染新生小牛腎細胞,經細心培育與收獲病毒液后,再加入適宜的甜味保護劑,從而成功制成輪狀病毒疫苗[7]。該疫苗的接種對象主要是2個月~5歲的嬰幼兒,口服該疫苗后,可對機體的免疫力起到刺激作用,增強對A群輪狀病毒的免疫功能,從而有效地預防小兒A群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8]。

由以上研究結果得知,觀察組小兒的腹瀉例數(2例)與腹瀉率(5.00%)明顯低于對照組小兒的腹瀉例數(11例)和腹瀉率(27.50%),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小兒的腹瀉次數(2.44±1.10)次,明顯少于對照組小兒的腹瀉次數(4.35±1.62)次,差異較大,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小兒的腹瀉時間(3.87±1.20)d,較對照組小兒的腹瀉時間(7.33±2.05)d短,P<0.05,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因此,值得在臨床中大力推廣與應用輪狀病毒疫苗預防小兒腹瀉。

參考文獻:

[1]邵桂芝.輪狀病毒疫苗對小兒秋季腹瀉的臨床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4,1(06):915-916.

[2]付紅麗.輪狀病毒疫苗對小兒秋季腹瀉的臨床分析[J].生物技術世界,2015,1(12):173.

[3]朱金萍.淺析輪狀病毒活疫苗對預防社區小兒急性腹瀉的效果[J].當代醫藥論叢,2015,13(10):170-171.

[4]魏士和.輪狀病毒疫苗預防小兒腹瀉的臨床效果研究[J].青島醫藥衛生,2016,48(02):120-121.

[5]張磊.口服輪狀病毒疫苗在防治嬰幼兒腹瀉中的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20):184.

[6]涂梅花.口服輪狀病毒疫苗在防治嬰幼兒腹瀉中的效果研究[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03):68-69.

[7]王敏.輪狀病毒疫苗對秋季腹瀉的相關性[J].中國衛生業,2014,7(11):127-128.

[8] 孔繼連.輪狀病毒腹瀉的流行特征及輪狀病毒疫苗的臨床應用進展[J].醫學綜述,2014,20(06):1051-1054.

編輯/張燕

猜你喜歡
小兒腹瀉預防臨床效果
聯合平板電腦護理干預在小兒腹瀉致肛周皮膚損傷的預防
中醫敷貼治療小兒腹瀉60例臨床觀察
淺談跑步運動中膝關節的損傷和預防
蘭索拉唑聯合抗生素三聯療法治療胃潰瘍的臨床療效觀察
替米沙坦不同給藥時間治療高血壓的療效分析研究
觀察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腦梗死的臨床效果
成人腹腔鏡疝修補術92例臨床分析
微生態制劑在小兒腹瀉治療中的療效評價
聯用雙歧桿菌活菌與蒙脫石散治療小兒腹瀉的臨床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