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建教研聯盟有效機制 促進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

2022-07-07 02:50楊瑞松
黑龍江教育·小學 2022年4期
關鍵詞:城鄉結合校本研修

楊瑞松

編者按:

本期刊發的這組文章體現了哈爾濱市小學教研聯盟活動的方式、方法、過程等。在實踐過程中,哈爾濱市教研聯盟豐富完善教學資源,實現資源共享,保障教學資源均衡;規范學科教學常規,建立課程意識,夯實課堂教學質量;引領創新三級教研,強化教研組建設,提高校本研修實效;培養骨干打造團隊,助力教師成長,促進專業能力提升。

摘 要:哈爾濱市教育研究院小學教研部以立德樹人、五育并舉、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為指導,樹立“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現代教育思想,通過整合哈爾濱市教育教研資源,從課堂教學、校本研修、教學常規落實、教師專業成長等方面入手,以調研校情、教情和學情為突破口,打造哈爾濱市小學以市、區、校三級教研為基礎,城鄉校際相結合,以學科為主體、學年為單位的區域教研聯盟模式,實現聯盟內“教研共建、資源共享、骨干引領、特色互補”,努力構建起推動哈爾濱市教育均衡發展,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多樣態區域教研聯盟。

關鍵詞:教研聯盟;校本研修;城鄉結合

近年來,國務院先后頒布了《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和《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我國教育均衡發展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作為省會城市的哈爾濱,具有鮮明的大城市大農村特征,仍然存在著明顯的教育問題。一半以上的教師和學生在縣鎮農村,這些地區教師能力薄弱,名優教師缺乏,學科發展不均衡,教學質量監控指導不到位,城鄉間、校際間差距依然巨大。圍繞我市教育發展的重點、難點與熱點問題,基于問題實施精準研究、指導和服務,努力實現市區校多級教研工作的轉型發展。哈爾濱市教育研究院小學教研部建立以學科發展為載體,以學年推進為手段,以區域聯合為主線,構建教研聯盟有效機制,促進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

“教研聯盟”機制,即:“聯”集體之智,“盟”眾家之力,從而“合”全市教育大發展之勢,整體提高全市小學教育教學質量。哈爾濱市小學教研聯盟的構建,對全市小學階段的語文、數學、英語、科學、道德與法治、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地方課程、特殊教育等的教研工作和學科教學、學科教育的精準性和實效性進行研究,同時對九區九縣的區域教研和校本教研具有指導意義,以提高全市近500所小學的教育質量為著眼點,進行教研工作的專業指導和服務,服務與教育均衡發展,提高全市的小學教育質量,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和發展。

一、多形式聯盟,連線成網促均衡

教研聯盟是實現教育均衡發展和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組建橫向聯盟,城鄉聯盟18個區縣分6組即6個學年;縱向貫穿,學科為縱線形成市、區、校、組四級聯動。多種形式的聯盟有機連線形成網絡。這種網格化區域教研聯盟依托市、區(縣)、校、組教研隊伍開展教研活動;依托專家、卓越骨干教研團隊進行主題研究,促進教育的均衡發展。

校際聯盟:同區域校際聯盟發揮名校引領作用;跨區域學校聯盟進行同質互動共研。校際聯盟協同發展,校際間的教研聯盟能夠有效促進不同品質學校共同發展。校際聯盟可分為區域內不同層次學校的同一學科教師結盟,形成教研共同體,發揮龍頭學校的引領帶動作用,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和發展。專家聯盟:以“研討與培訓”“ 交流與反思”“線上與線下”“示范與診斷”等形式,開展形式多樣的聯合教研活動。區縣教研室主任聯盟:進行區域教研聯盟的整體架構宏觀調控。同時促進各區縣學科教研聯盟的有效推進和開展,加強區域間教研的交流合作。城鄉聯盟:通過學科的城鄉聯盟,縮短區縣間教研的差距,彌補縣級教研力量的薄弱和不足,發揮主城區教研資源豐富的優勢,帶動全市18區縣共同進行高質量教研,促進均衡。學科聯盟:以我市小學總體教學質量提升為目標,在學段內、區域間、校際間開展多種形式的教研、科研、人才培養、學科資源建設等聯盟活動,每一學科都通過市、區、校、組四級教研聯動,實現橫到邊縱到底全覆蓋無死角,即小學8個學科6個學年、近500所學校、25000余名教師的全覆蓋,進而實現我市小學總體教學質量提升的發展目標。

通過多種形式的教研聯盟,將各種聯盟發揮各自優勢,資源共享全員覆蓋,形成教研的網絡,發揮以強帶弱,城鄉一體的優勢,實現研究、指導、引領作用,促進教育、教學教研的均衡發展(見圖1)。

二、多渠道支撐,豐富內涵保質量

為充分發揮教研聯盟對促進教師成長、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作用,加強交流合作與資源共享,進行多渠道的教研聯盟,豐富教研內涵,促進哈爾濱市小學教育質量的整體提高。

1.發揮三支教研團隊的作用。市兼職教研員和專家教研團隊的頂層設計,卓越教研團隊的引領輻射,骨干教研團隊的研究帶動,以及學科工作室的主題研究。這些都是教研聯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有力支撐。

2.發揮基地學校的作用。在教育聯盟工作中,要充分發揮小學教研部、學科教研員的學科教研基地學校鄉村聯系點校的作用,將他們建設成學科教研聯盟中的學科教學高地,發揮在區域內、學校內的作用,作為教研聯盟網格化中的節點,發揮輻射作用。

3.發揮教研組、學科組、學年組的作用。作為最小的教研組織也是提質增效的關鍵,要以多種形式和活動激發激活教研組的生命力,激發所有學科教師的教研意識、執教能力和教育教學水平。

4.以活動為牽動的原則,做到活動承載,質量優先。市級教研聯盟通過教學研究、教學指導、課堂教學、教學評價等手段,以課題研究為抓手,立足課堂教學,以市級“燭光杯”“青年教師賽課”“教師基本功”等教研活動為載體,開展形式多樣的聯盟教研活動,實現優勢互補,促進各區縣進一步均衡,促進每位教師專業能力的整體提升。

三、多途徑建庫,共享資源提品質

藉著當前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融合的機遇,教研聯盟的組建豐富了教學資源、備課資源、學生學習資源,將多途徑的資源包集結成庫,從而提高了教師教學能力和課堂教學品質。

1.形成學科基礎性資源,建立學科資源庫,實現資源共享。

(1)課時視頻資源、教學設計、課件。涵蓋小學階段的語文、數學、英語、科學、道德與法治、綜合實踐活動6個學科、1至6學年所有課時,2000節視頻課、2000節課時設計、2000節課件、1000個階梯習題與作業。

(2)備課資源,單元教材解讀、集體備課培訓視頻。這包括語文、數學、英語、科學、道德與法治5個學科各個年級的所有單元內容,綜合實踐活動和特殊教育資源包。

(3)評價資源,語文、數學、英語三個學科的階梯習題作業資源包、所有單元、專項測評、期中期末水平測試資源包。

(4)形成優秀課例集、案例集。

2.形成學科發展性資源,建立評價資源包,實現優質發展。

課堂教學評價標準、課堂教學常規指導手冊,開發部分學科新教師教學技能系列培訓課程。例如,哈爾濱市南崗區區級聯盟將努力實現軟件教育資源共享——打造區級語文學科資源庫,將語文學科內資源(備課、微課、課件等)實現實時共享,建立區級百度網盤資源庫。同時組織名優教師、骨干教師、特色教師進行異校教研交流活動,采取講座、匯報、沙龍等形式,發揮優秀教師的引領作用。

四、多層級聯動,學年教研全覆蓋

教師是發展的主體, 教研聯盟間交互式的研修活動不僅是教師相互學習、合作、分享,共同成長的沃土,更是以共同的愿景凝聚教師,引領教師走向對話交流,形成互動共生的團隊文化,進而深度研修,達到生成智慧、發展素質的目標。加強學年教研機制建設,實行多層級聯動,鼓勵教師全員參與教研活動,促進學科建設的高效發展。

鑒于我市九區九縣教研力量不均衡現狀,發揮主城區教研優勢,開展各學科的學年教研工作迫在眉睫,也就是每個學科按學年由名優教研員組織開展全市大教研,科學、語文、英語學科成立了年級教研QQ群,開展教研活動推送資源。小學教研部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互聯網+學年教研”的有效形式,按學年逐一單元進行教材輔導、推送教學資源、評價資源推薦、開展主題教研活動、教學評選展示活動,以達到教師共享優質教研資源和指導。一年多的時間,各級教研聯盟按學年開展的扎實穩健的研修活動300余次,有近十萬人次參與活動,最后從學年和區域視角促進整體性提升。在教師“區管校用”的教育均衡發展背景下,教師發展共同體可以作為促進城鄉一體化,區域協調發展,推進教育均衡的創新舉措。

區級聯盟包括區域間的城鄉聯盟和區域內的校級聯盟。區域間的教研聯盟是以一個主城區為牽頭,帶兩個其他區縣負責一個學科、一個學年的資源開發、收集、整理,教師專業化培養及全市學年教研活動。區域內的聯盟,包括校際聯盟和骨干聯盟,校際聯盟分為強弱聯盟和區域內的城鄉聯盟。區域內的聯盟是在已有基礎上的教研組織,如:學科團隊、工作室、工作坊集團等基礎上開展,保證教研的全部覆蓋,提高教研效果(見圖2)。

五、多元化課程,培育新苗筑根基

新教師的專業成長是關系全市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教研聯盟教研項目也將青年教師、新教師專業能力提升作為重要的工作內容。充分發揮市級教研聯盟中核心成員的作用,將“提升小學青年教師專業能力和學生核心素養”設定為主攻方向,開設多元化課程,筑牢教師基本功,培養青年教師快速成長。

近幾年來,哈爾濱市教育迎來了新的發展時期,新建學校如雨后春筍,青年教師數量快速增長。青年教師的道德品質、專業精神、專業技能、職教能力等,直接影響著我市整體的教育教學質量。

小學教研部開啟了青年教師學科教學技能提升的研究和實踐,并與德育研修部首批推出語文、數學、英語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心理健康等系列課程40余個。同時發揮市教研團隊的名師引領作用,學科工作室的輻射作用,針對青年教師開展主題研究、專題講座、集體備課、課例研討、教學觀摩、技能展示等研究活動,為青年教師尋找導師進行1對1的指導。為了讓青年教師在專業成長的路上走得更實、更穩、更好,聯盟分層次規劃了“5+1”的青年教師專業能力提升點。(“5”是圍繞課堂教學延伸出的五個微課題研究點。一是集體備課中針對重難點內容提出有價值問題的研究;二是課堂教學設計中有效問題的研究;三是聽評課中觀察點設置的實踐研究;四是課堂教學中評價語言運用的研究;五是德育實踐活動課設計與實施案例的研究?!?”是圍繞信息技術2.0提升工程強化青年教師微能力點的研究。)

多元化課程體系培養青年教師盡快成為學校的學科領軍人才,幫助聯盟學校提高自我造血功能,構筑青年教師專業能力提升的全方位教研體系,推動校際聯盟學校內涵式發展。

六、多維度展評,校級研修激活力

校級聯盟是指各學校教研組(學科組、學年組等)和校內的各類學習型組織(青年教師組成的青青聯盟、師徒結對的老中青聯盟)。發揮校級聯盟優勢,實施多維度展評活動,激發教師活力,幫助教師解決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提高校本研修的質量和實效。

各學校教研組(學科組、學年組等)和校內的各類學習型組織開展有效的校本研修,校際間學科教研活動。加強學科教研組(小弱學校、其他學科)、學年教研組(語文、數學學科)的建設。通過交流、合作、互助,在破解教育難題、團隊合作研究的過程中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從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教學質量提升,實現全員參與,全員提高(見圖3)。

為落實哈爾濱市教育研究院《構建教研聯盟? 整體提高全市小學教育教學質量項目工作方案》,2021年初小學教研部開展校級教研聯盟(教研組)展評工作,小學語文、英語、道德與法治、地方課程、數學、科學、綜合實踐和特殊教育共8個學科進行了展示匯報。展示活動呈現了校本教研的多種樣態,有單元備課、主題研討、案例分析、學科素養展示等;活動主題聚焦前沿、思維碰撞、基于課例、研而有據;8個學科共有136所學校的895名教師參加市級展示,全市共有11850余人次參與線上觀摩,教研組的展示內容,具有實效性、示范性、可復制、可推廣,在全市起到了很好的輻射引領作用。

校級教研聯盟(教研組)展評活動,促進團隊發展、教師的專業成長發展。多數展示都能通過充分的研究、交流,對所研究討論的問題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學策略,體現了校本教研行動研究的特點。哈爾濱市南崗區語文教研團隊遵循“為什么研——研了什么——研得怎么樣”的研究路徑,各校級聯盟開展“主題進階”式教研活動。哈爾濱市繼紅小學校際聯盟本年度圍繞“長文短教”這一主題,通過“課例引領——評析思辨——課堂實操”三個方面,以“自研、共研、導研”為路徑,促進聯盟教師的全員提升。教師是發展的主體,集團聯盟間交互式的研修活動,不僅是教師相互學習、合作、分享,共同成長的沃土,更是以共同的愿景凝聚教師,引領教師走向對話交流,形成互動共生的團隊文化,進而深度研修,達成生成智慧、發展素質的方式。

總之,教研聯盟的構建是以“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現代教育思想,整合、均衡全市教育資源,提高教師專業素養、構建高效優質課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的,從課堂教學、校本教研、教學常規落實、精細管理等方面入手,以調研校情、教情和學情為突破口,以學定教,以學論教,研學促教,打造我市聯盟教研文化,實現聯盟內骨干交流、教研共建、特色互補教研聯盟的構建,致力于提高教研水平的一種教研新模式,實現智慧共享、資源共享、聯盟共進。

課題項目: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重點課題“基于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教研聯盟機制構建及應用研究”(JJB1422121)

編輯/魏繼軍

猜你喜歡
城鄉結合校本研修
城鄉結合部小學語文教學的特點與困境
體育社團在城鄉結合的初中學校有效開展的探索
關于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幾點認識
一體化環境下城鄉結合商貿流通體系構建
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村小學教師基本科研素質現狀及其發展對策研究
基于分享 孕育成長
技術支持的農村教師專業發展
開展校本研修促進教師自在成長研究
最美“鄉下人家”
農村初中校本研修資源建設與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