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勢下提升大學生創業意愿的對策

2022-07-07 06:24張柯軒王凱峰鄧帥陳其強
中學生學習報 2022年35期
關鍵詞:創業意愿新形勢大學生

張柯軒 王凱峰 鄧帥 陳其強

摘要:2021年全國有近909萬高校應屆畢業生將離開學校,進入社會。面對社會就業新形勢,高校積極做好創業教育、有針對性地激發大學生創業意愿顯得尤為重要。意愿是個人一種有目標、有意識的行為動機。創業動機是心理狀態的表現形式之一,也是一種主觀行為,它使創業者更加關注與創業有關的內容和行為。提升大學生創業意愿,應明確“誰來教“”怎么教“”教什么”等問題,強化大學生創業感知愿望、創業感知性及創業行動性。

關鍵詞:新形勢;大學生;創業意愿

一、新形勢下大學生創業意愿現狀

(一)大學生創業態度

在不考慮創業的大學生中,12.6%的大學生“從未想過創業”,其中大一學生占16.2%,大三和大四學生占9.7%。32.8%的大學生表示“偶爾想過創業,但沒有準備”。同時問卷顯示,有7%的大學生“認真想過,已經開始準備了”,只有1.9%的大學生表示“開始創業了”。在訪談中,低年級的大學生對創業的意愿比較強,高年級的大學生相對意愿較弱。

(二)大學生創業素養儲備

在“大學生創業能力儲備”調查中,68.5%的大學生覺得“自我能力不足”,其中,認為“人脈資源不夠”的占33.9%、“資金缺乏”的占38.3%、“創新創意力不足”的占47.6%、“市場敏銳度不夠”的占61.2%。在“你如何評估自己的創業知識”問卷中,54.3%選擇“缺乏對國家相關制度的深入了解和掌握”,38.2%認為“不知道如何識別和規避風險”,23.4%認為“團隊管理知識缺乏”。在訪談中,超過60%的大學生認為,疫情后時代社會對創業的要求將會越來越高,而他們挑戰應對性和風險承擔力還比較欠缺。約三分之一的大學生表示,希望有機會加入新創業公司與創業者并肩作戰、挑戰未來。

二、新形勢下大學生創業存在的問題

(一)高校創新創業課程體系不夠完善

目前,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由創業基礎理論、專業創業以及配套的創新創業實踐課程、培訓活動、社團拓展等組成。在問卷中,近四成大學生提出課程體系還需增強加“專業性”,20%多的大學生提出要增加“個性化”輔導。在選擇增強“專業性”的大學生中,42.8%認為需進一步“體現專業行業創新發展內容”,30.5%認為需“體現學術前沿內容”,18.5%認為需加強“國家政策解析”??梢?,個性差異、學科脈絡、行業創新、學術研究、政策法規等內容急需融入教材、融入課堂教學。

(二)高校創新創業師資力量不足

高校教師承擔著創新創業教學與課程建設任務,不但要具有相關理論知識,同時也要有相關實踐實務知識。訪談和問卷調查時了解到,大部分高校創新創業師資由輔導員、思政教師、經管學院或通識課程教師、專業教師等組成,其中輔導員兼任創新創業課程的約占6成。這些教師本職工作較多,時間精力有限,自身專業、知識儲備與學科師資匹配度差距較大,有的僅經過創業師資短期培訓班學習就直接上崗,勉強能應付教學大綱理論的講授,而面對具體問題時底氣不足,無法保質保量完成創新創業教科研工作,影響了創新創業育人成效。

(三)大學生創新創業行動力不足

由于成長在經濟高速發展年代,大多數大學生的家境和經濟條件都不錯。由于從小生活較優越,他們普遍缺乏吃苦耐勞和奮斗精神。如在對有創業意愿的大學生進行“撰寫創業計劃書”問題調查時,只有28%的大學生選擇“為自己認真寫”,60.5%以上選擇“為了完成任務敷衍撰寫”。在學習中,70%的大學生表示“接觸最多的是課程內容、課堂講授、課后作業、創業講座等,主動參與較高要求的創業實踐活動的只有18.2%??梢?,大學生創新創業學習過程基本以課程理論知識內容為主,自覺自發的行動探索能力比較不足。

三、新形勢下培養大學生創業意愿的對策

(一)從高校育人教師隊伍

具有“思政型、復合型”“專業化、科學化”的高校創新創業教師是高校創業育人的主干力量。因此,應打造這樣一支師資隊伍。一,打造“思政型”教師隊伍。規范教師行為,將師德師風、職業道德、政治涵養放在隊伍建設的突出位置,促進教師自身素養不斷提升。二,建設“復合型”教師團隊。多一些技術扎實、實踐經驗豐富、教學有方法、有意為大學生服務的“師傅”,通過招聘、引進、內部轉崗、選拔進修等方式積極建設師資隊伍,特別是組建一支兼職教師隊伍,如聘請成功企業家、企業高管、技術能手、專業學科帶頭人、優秀創業校友等進校園、入課堂、上講臺。三,強化教師“專業”素養。通過鼓勵老師外出進修學習、分層培訓輪訓、下企業跟崗實踐或掛職鍛煉,拓展視野,多角度提升業務能力。

(二)激發大學生的創業感知愿望

首先,堅持開放協同育人。營造創新創業育人氛圍,積極健全育人機制,有效整合并利用校內的教育資源和校外的創新創業資源。校內把傳統課堂、校內活動空間打造成“工學研一體化”新型課堂,建設“創意場”“筑夢園區”等;校外把實習基地拓展為創業實踐場所,打造“廠中?!薄捌笾袑W”。通過由點到面、由少到多、由簡單嘗試到意愿創業、投身創業等感知遞增,推進創新創業教育落實落細,引導更多大學生夯實創業基礎、明確創業方向。其次,打造專創融合金課。堅持實踐性與理論性相融合,因材施教,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中心,將專業知識和技能融入創業教育,通過體驗、參與、共創等學習方法,不斷擴大跨學科課程在培養方案中的比重,引導大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同時,提高創業意愿,加強創業實踐體驗。

(三)強化大學生的創業感知

(1)積極樂觀的創業心態,如執著的信念,深厚的興趣,持久的熱情等;(2)穩定且良好的行為習慣,如勤懇務實的作風,誠實守信的修養,善于團隊共事等;(3)百折不回的創新精神,如勇闖天下的膽識,“劍走偏鋒”的創意思維等;(4)強大的心理承受力,如鍥而不舍、善于控制情緒等;(5)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如具有正直、大氣、律己、奉獻的情懷。二是夯實創業知識。這是增強創業素質、形成創業能力、開展創業活動的基礎,是大學生通過創業實現個體生命價值的資本。主要包括專業知識、管理知識和綜合性知識等,如人文科技、公共關系、法律法規等。

參考文獻

[1]武紫彤,蔣卓君. 特殊時期高校大學生創業能力提升對策研究[J]. 現代商貿工業,2022,43(11):70-71.

[2]翟彩寧,朱孟彬,陳佩.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J]. 公關世界,2022,(08):72-73.

[3]李倩. 新時期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提升策略[J]. 人才資源開發,2022,(07):53-54.

猜你喜歡
創業意愿新形勢大學生
第十六屆大學生年度人物
大學生就業趨勢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大學生創業意愿創業影響因素調查研究
在校大學生創業意愿影響因素及對策
基于ISM的成教大學生創業意愿影響因素分析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意向的影響研究
新形勢下“管理心理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新形勢下班集體建設創新的實踐與思考
黨中央給大學生留下啥印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