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文化融入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現狀研究

2022-07-07 08:46李明霞杜麗孫秋陳澤婧
中學生學習報 2022年35期
關鍵詞:現狀研究傳統文化

李明霞 杜麗 孫秋 陳澤婧

摘要: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時代的使命,也是每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擔當。早在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就印發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意見》,強調“傳統文化傳承發展應該貫穿啟蒙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等各個領域?!北狙芯恐塾谟變簣@中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的開展現狀,采用問卷、訪談及現場考察等方法,對貴州各片區幼兒園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的情況做系統調查,總結其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的經驗并分析開展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最后在此基礎上提出針對性的建議,以期進一步順利推動各幼兒園對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的開展。

關鍵詞:傳統文化;幼兒園教育活動;現狀研究

一、傳統文化對于幼兒的價值

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靚麗瑰寶和無價精神財富,對于幼兒的價值是方方面面的,滲透于成長的每一環節?!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提出“要激發和培養幼兒的愛國情感,適當向幼兒介紹我國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庇祟悓W家泰勒就說過:“人類要想認識自己,就得先認識自己的文化?!蓖ㄟ^在幼兒園中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可以使幼兒更清楚自己生活的文化環境,更輕松自然地習得社會規范,同時也有利于幼兒個體社會化與社會規范個體化。

二、幼兒園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的必要性

處于學前階段的兒童身心發展迅速,可塑性非常大,是接受外界教育影響的關鍵期和敏感期。鑒于學前階段幼兒思維中的直觀形象性和學習方式上以親身感知、直接經驗為主的特點,在幼兒園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需把握好這一關鍵點,以順應幼兒年齡特點和學習方式的規律開展,就能做到從小培養與熏陶,保證對幼兒實施傳統文化教育的連貫性。在潛移默化的熏陶中,幼兒更能于無形中感知傳統文化的魅力,在今后的成長過程中堅定文化自信,自覺抵御外來文化的沖擊。

三、幼兒園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的經驗

教師對幼兒園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的價值達成一致認同感

經筆者研究所得,大多數幼兒園都會有一定次數的時間開展傳統文化的教育活動。從不開展的僅占1.79%,其余的都會有不同頻率的開展。在談及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對于幼兒的價值時,超過一半的教師認為傳統文化可以“培養幼兒的愛國之心和民族凝聚力”、“培養幼兒審美、創造力、想象力”,其余人員也就傳統文化對幼兒的價值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諸如“培養幼兒的文化品質”、“增長幼兒知識”等。由此可知,盡管不同的教師對于幼兒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的價值各執一詞,但本質上卻是殊途同歸:都認同在各自幼兒園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的價值和意義所在,這些價值和意義可以體現在有關幼兒的方方面面。

善于利用豐富的文化資源充實幼兒園傳統文化教育活動

在傳統文化教育活動開展的內容方面,筆者調查發現,各個幼兒園都善于利用不同的文化資源,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教育內容。內容上涉及傳統節日、傳統游戲、傳統文學、傳統建筑、傳統服飾、傳統美食等,甚至有幼兒園專門定期為幼兒開展茶文化的制作與鑒賞活動。據訪談了解到,幼兒園都會結合自身的地理優勢或獨特資源進行篩選文化素材作為教育活動的內容,也會更多地與幼兒的興趣及生活經驗相結合,保證活動開展的有效性和針對性??梢?,各幼兒園很善于挖掘傳統文化的教育資源,對于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并不缺乏活動內容的素材來源,反而相當豐富,也貼近生活和幼兒的日常經驗。

教師不斷更新形式拓寬幼兒園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的途徑

在調查各園所對于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的開展途徑時,筆者發現各園都不拘泥于單一形式固定死板地開展,而是在不同形式之間進行變換更新,以消除幼兒對于活動的疲勞感,從而維持幼兒對于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的興趣,更好地激發幼兒的參與感,增強活動體驗感。如,開展途徑上集中于主題活動、游戲活動、區域活動和環境創設熏陶等,少部分會嘗試家園合作的形式進行,這一部分占比7.14%。教師們也表示這些活動形式都是穿插著進行的,有時會按照周計劃或月計劃合理安排,除此之外也還在和同一個年級組的教師嘗試更多的新鮮途徑,并有教師透露“這些活動形式應該是能夠吸引我們自己的,如果我們作為教師自己開發的都不感興趣,又怎么能去強迫孩子們喜歡呢?”

四、幼兒園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面臨的挑戰

盡管各幼兒園在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活動中很多堪稱經驗之處,但筆者通過調查也發現了筆者研究范圍內的幼兒園在開展過程中所面臨的不小挑戰。如果能有的放矢地解決將會為幼兒園順利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創造更多的有利機會。

教師自身在傳統文化方面的專業性水平有待提高

根據對教師對自身在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專業性方面的認識結果顯示,10.71%的教師認為自己的專業性“很高”,25%的教師認為“比較高”,超過一半的教師認為自己的專業性“一般”,占比60.71%?!氨容^差”和“很差”的分別占比3.75%和0%。在對教師的認識現狀的分析上,過半的教表示“接觸過,但并不是很了解”,“非常了解”和“不了解”的占比為5.36%和1.79%??梢?,多數教師對于傳統文化只是停留在了解、知道的淺層次上,對于傳統文化的專業性水平還有待提高,不然就會影響幼兒園對于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的開展質量。教師只有加強自身關于傳統文化的理論水平建設才能為幼兒在傳統文化教育活動中獲得有益經驗保駕護航。

缺乏對幼兒傳統文化教育目標的構建

教育目標是對所開展的教育活動的指引和規劃,決定教育活動開展的方向和程度等內容,發揮著統籌全局的作用。教育目標制定是否合理有效,關乎著教育活動的成敗。經調查,98.21%的教師反饋在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活動時如何構建傳統文化的教育目標存在不同程度的難度,而在筆者假設到“如果有了目標是否可以通過教學實現”時,超過90%的教師認為在有目標指引的情況下是可以很順利地完成教育活動的。由此可知,對于教師來說,在幼兒園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的障礙突出集中于教育目標的構建上。為此,如何為教師提供構建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的目標的思路或經驗成了在幼兒園中成功有效地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的燃眉之急。

家長對在幼兒園傳統文化教育活動中的參與度不高

筆者在對教師在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時所需要的支持進行調查時,多數教師反饋班上家長的參與度不高,家長參與度處于“一般水平”和“低水平”的加起來占了一大半,表現為對幼兒園在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時的不配合或敷衍行事、莫不關心等。而如果想要幼兒自然持續地接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只依靠幼兒園開展的傳統文化教育活動是遠遠不夠的,畢竟幼兒和父母待在一起的時間更多。為了保證在幼兒園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過程中,對幼兒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必須協調好與家庭的關系,在工作中積極爭取家長的支持與配合,才能使幼兒園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的開展更為順利、輕松、有效。

五、促進幼兒園傳統文化教育活動有效開展的策略

針對幼兒園在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所面臨的挑戰,筆者嘗試從以下方面做出策略回應,以便針對且有效地促進今后幼兒園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的開展。

(一)為幼兒園教師提供多種學習途徑,提升教師傳統文化的專業水平

幼兒園教師作為教育活動的實施者、主導者,同時也是幼兒學習的引導者,自身的專業水平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只有具備廣博的傳統文化知識,提升有關傳統文化的知識水平,才能在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時做到得心應手,能結合需要自如地生成傳統文化教育內容,從而使整個有關傳統文化的教育活動在實施過程中不受知識局限限制。因此,幼兒園要承擔起提升教師在傳統文化方面的專業水平,通過為教師提供多種學習途徑,如網絡學習、會議、講座等多種學習途徑,不斷拓寬教師傳統文化的知識范圍,鼓勵教師結合生活實際加深傳統文化的知識理解,并且不斷更新有關傳統文化的知識結構。同時,也要注意為教師營造一種學習傳統文化的濃厚氛圍,利用教師集體的作用,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學習進步。

(二)構建科學有效的傳統文化教育目標,明確傳統文化教育活動開展方向

針對大部分幼兒園教師的反饋,在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中缺乏教育目標的引領,導致在活動開展中存在很大的困難,所以筆者將對幼兒園如何構建科學有效的傳統文化教育目標給出建構思路。對于幼兒傳統文化教育目標的建構遵循以下依據:幼兒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是出發點;21世紀核心素養5C模型是直接來源;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學作為理論依據。

如圖1所示:為幼兒傳統文化教育目標建構的三維模型圖,分為年齡結構、心理結構和內容結構。從結構上滿足了幼兒身心發展特點與規律的要求,也遵循了教育自身的內部規律,即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學。在內容結構上,參考21世紀核心素養5C模型,也可分為文化理解、文化認同和文化踐行三個方面。而這也正好對應了幼兒發展的心理結構,即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表現為既是教育要求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要求。最后就是將幼兒按年齡結構分為3~4歲、4~5歲、5~6歲,每一年齡階段的總體要求是不同的,要與年齡階段相適應,目標上也應體現出建構的層次性。

基于幼兒園實際教育工作中教學目標的計劃與安排,將做出以下四個層次的區分:從總體目標到分類目標再到開展的具體教育活動中的目標。如圖2所示:

(三)多渠道加強家園聯系,形成教育合力助推幼兒園傳統文化教育活動

家庭是一種珍貴而特殊的教育資源,在合理有效地使用下可以成為幼兒園教育可靠的合作伙伴。幼兒園教育工作要開展得順利和著有成效,就需要得到家長的大力支持,得到家庭教育的力量。因此,幼兒園應充分重視家長工作,通過多種渠道,如微信、家長開放日、家紡等渠道與家長們加強聯系,以平等開放的心態與各位家長交談。在承認且尊重差異的前提下,與家長探討傳統文化作為一種寶貴的資源對于幼兒成長與發展的意義,站在家長的角度,以有利于孩子為出發點,爭取家長對幼兒園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的認可和支持。在家長的支持下,可以形成教育合力,實現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和連續性,因為家庭伴隨幼兒的成長過程始終,可以持續地對幼兒產生影響。

六、結語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歷史悠久,綿延千年為后世留下了數之不盡的精神財富,也是我們國家的文化軟實力。不僅如此,傳統文化中蘊藏著豐富的教育資源,對當下學前教育也有一定指引作用。而幼兒期是幼兒成長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習得社會規范、發展性格品行的關鍵期,所以在幼兒園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的意義就十分必要且重要,會對幼兒的一生產生積極影響,對塑造民族品性也有相當大的作用。所以筆者開展了此研究,希望研究成果可以為廣大幼教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Z].2017-1-25.

[2] 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M].北京市: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1.

[3] 高宏鈺,霍力巖.幼兒園教育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狀研究[J].學前教育,2021(9).

[4] https://mbdbaidu.com/ma/a/kK7tlPAP.

[5] 邱艷娟.幼兒園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研究[D].青島大學碩士論文,2019.

[6] 朱昌渝.民間文化在幼兒教育中的實現路徑初探[J].中華文化論壇,2018(09):154-158.

[7] 肖蓉.論幼兒園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途徑[J].素質培養,2018(12).

本文系貴州師范學院校級創新訓練項目“傳統文化融入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現狀調查與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現狀研究傳統文化
高等師范美術教育現狀研究與對策分析
MOOC設計現狀調查研究
我國衛生監督機構人力資源現狀研究
創業板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現狀研究
“圖書館+書院”公共文化服務模式探析
就陜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創意設計談幾點看法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主義的和諧思想融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