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小學留守兒童家校合作教育的探究

2022-07-07 08:46李堃于洋
中學生學習報 2022年35期
關鍵詞:家校合作教育

李堃 于洋

摘要:近年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導致城鄉產生了一定的差距,很多農村人去城市工作,尋求發展,與此同時出現大量的留守兒童。隨著新課改的推行,素質教育之下農村小學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更加突出。本文針對農村小學留守兒童家校合作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剖析了農村小學留守兒童家校合作中學校、教師兩個方面存在的問題及針對性解決措施,希望利于推進素質教育。

關鍵詞:農村小學留守兒童;家校合作;教育

目前我國關于農村小學留守兒童家校合作的教育研究理論研究成果較為豐富,但是實踐成果收效甚微,這就需要我們不斷的去探索、去積累經驗。農村小學留守兒童家校合作的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們要從根本上去改變,要不斷的貫徹落實新課改下的素質教育,關愛每一個學生,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根基,我們一定要把基礎夯實打牢,不遺漏任何的問題,對于農村小學留守兒童家校合作的研究理論必須要不斷豐富與時俱進,也要切實行動起來。

一、研究目的

近年來我國發展日新月異,吸引了大量的勞動力由農村向城市流動,農村小學留守兒童的數量不可避免的與日俱增。留守兒童仿佛就好像是“父母健在的孤兒”, 家庭教育的缺失不僅使兒童的生活和心理都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學校也失去了家庭的支持和配合,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等厭學情緒。小學教育是教育的基礎,處在小學時期的兒童尚未形成正確的三觀,對父母的情感需求大。目前我國大力提倡素質教育,任重而道遠,教育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不能讓學生缺失了家庭的溫暖,注重提高家校聯系的質量,和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因此我國要不斷嘗試探索出一種適合我國農村小學留守兒童的家校合作模式,提出相應的對策幫助農村小學的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二、核心概念

留守兒童是指外出工作的農民由其他親屬監護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留守兒童的概念與流動子女的概念模糊沒有明顯的界定。還有些研究學者把留守兒童和流動兒童這兩個概念完全等同。流動兒童是指居住地與戶口登記地相分離0-17周歲的兒童。父母外出務工帶領兒童一起離開家鄉來到城市,但是卻無法與城市兒童享受相同的待遇,很多流動兒童最終不得不返回戶口登記地生活、上學,成為留守兒童。

三、農村小學留守兒童家校合作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學校方面

農村小學對家校合作的態度消極。農村小學的教師一提到家校合作就會愁容滿面,因為留守兒童的家長都在外地,并且很大一部分家長工作繁忙,沒有時間關注學生的成長。于是,教師在教育教學的同時還要處理學生和班級中的一些瑣事,家長又不能高效的與班主任達成共識,時間長了難免會讓家長產生對學校的不信任感,不積極主動聯系老師配合學校工作。教師在面臨這種挑戰之下對待家校合作的態度會日益消沉。

(二)教師方面

教師對自己的責任認識不清,缺乏與家長溝通。家校合作提倡家校形成教育合力,家庭和學校共同努力培養學生,為學生形成良好的教學環境,而不是教師單方面的付出。教師對留守兒童的家長缺乏信心,他們認為家長沒有合作的能力,從意識層面對家長的能力就是否定的,這使得農村小學留守兒童的家校合作難上加難。教師對家校合作的重要性都有著清晰的認識,但是為什么在實施中又如此消極對待?其原因就是教師對家長不夠信任。

四、農村小學留守兒童家校合作教育的解決措施

(一) 學校方面

1.學校應加深對留守兒童家校合作的認識,與時俱進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農村小學留守兒童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家校合作的理論研究也有了新的進步,我們應該避免用整齊劃一的教育措施去教育全體學生,教育應注重因材施教,對待不同的學生群體采用不同的教育措施。教師在教學時也應隨機應變、因勢利導,充分發揮教育機智。這樣才能營造更好的家校合作氛圍,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2.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工作

教師是教學研究的主體,學??梢蚤_設校本教研促進師生的共同發展。教師也是聯系家庭和學校的紐帶,教師可以一起確定培訓資料,對所面臨的家庭和學生對癥下藥,提高家校合作的效率。學校也可以定期委派教師去外地學習,回來以后根據本校的具體情況再做修改并且定期對其他教師進行培訓,同時可以召開有關留守兒童家校合作的教師交流會,讓一些做的好的教師將經驗與心得分享給其他教師,激發教師的積極性,促進教師的進步,由此來增強留守兒童家校合作工作得實效性。

(二)教師方面

1.教師要與家長維持良好的關系

教師與家長良好的關系有利于促進家校合作,但是教師與家長的關系要把握好“度”,教師與家長的關系過于親近就會導致教師失去威信,號召力降低。相反,教師與家長的關系過于疏遠,就會導致家長與老師之間缺乏溝通和理解。這兩種關系都會對家校合作的推行產生影響。

2.教師要多途徑開展留守兒童家校合作工作

關于留守兒童家校合作工作的開展,要充分利用多種渠道和主體。如果只靠教師的教育力量是很薄弱的,要動員家庭、學校、社會等一切可利用的教育力量。有的學生哥哥姐姐可能在別的班級,這一個家庭可以讓幾個班級的老師團結起來,不僅能提高家校合作的效率,也減輕了老師的工作負擔。有些時候老師可以挑選出在家長中比較有號召力的人來當自己的小幫手,這樣既能拉近與家長們之間的關系,也能促進家長們對教師工作的理解與支持。

五、結語

農村小學的留守兒童也是陽光下的孩子,他們更迫切需要呵護和關愛,我們有責任和義務關愛留守兒童。希望廣大教育者都能積極貢獻自己的力量,真正做到教書育人,不僅關注學生們的成績,也能做好家校合作工作,真正的關愛他們,關注他們的行為習慣、心理健康、興趣愛好……讓農村小學的留守兒童也能在溫暖中成長。只有不斷的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不斷的查補查缺、發展完善,才能更好的實現教育強國、文化興國。

參考文獻

[1]魏榮國.農村留守兒童家校合作問題的研究——以秦安縣G小學為例[D]:[碩士學位論文].甘肅?。何鞅睅煼洞髮W,2017.

[2] 柳興忠.基于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思考[J].基礎教育研究,2021(18):8-9.

[3] 王啟銳.新農村發展背景下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探究[J].家長,2021(27):6-7.

(赤峰學院青年科研基金項目《智力落后學生體質指數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課題批準號(CFXYQNRW2240)階段性成果。)

猜你喜歡
家校合作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基于城鄉結合部小學家校合作問題的調查研究
關于深化心理危機管理中家校合作的建議
大學生心理危機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討
大學生心理危機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討
家長參與下的家校合作
家庭功能對青少年的外化問題行為的影響機制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