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任務群驅動下,為經典誦讀打造沉浸式氛圍場

2022-07-07 08:46張俊
中學生學習報 2022年35期
關鍵詞:經典誦讀初中語文

張俊

摘要:2022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強調了構建語文學習任務群與增強課程實施的情境性和實踐性的理念。經典誦讀的課堂就是要注重情境和氛圍的營造,結合教材中任務群的設置,教師為學生搭建橋梁,引領其在經典誦讀中獲取沉浸式體驗,培養誦讀經典的興趣,收獲情感的熏陶和美好的感受。

關鍵詞:初中語文;任務群;經典誦讀;沉浸式教學

2022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刷新了對課程理念的詮釋,其中第二點“構建語文學習任務群,注重課程的階段性與發展性”,說到以生活為基礎,以語文實踐活動為主線,以學習主題為引領,以學習任務為載體,整合學習內容、情境、方法和資源等要素;同時第四點“增強課程實施的情境性和實踐性,促進學習方式變革”,從學生語文生活實際出發,創設豐富多樣的學習情境,設計富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引導學生注重積累,勤于思考,樂于實踐,勇于探索,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鼓勵自主閱讀、自由表達。筆者在進行“初中語文經典誦讀教學的實踐與研究”課題探索中發現,用任務群為經典誦讀打造沉浸式氛圍場,通過沉浸式教學更能收到誦讀的突出效果。

在新課標引領下,語文課程設置了三個層面的學習任務群,其中和經典誦讀密切相關的尤以第二層面——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為顯要。在初中經典誦讀教學中采用沉浸式教學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激活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使之沉浸在豐富多彩的文本世界中,從而收獲良好的閱讀體驗。

那么在任務群的驅動下,如何用沉浸式教學為經典誦讀打造適合的氛圍場呢?

一、沉浸式朗誦

大量的研究表明,沉浸式朗誦可以讓學生深入文章,與作者進行跨時空交流,從而產生情感共鳴,更好地完善閱讀學習認知。七年級上冊一、二單元是有關“四季美景”“人間親情”的任務群,都是經典散文。王榮生教授提出,散文閱讀重點在于“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悟的人生經驗,體味精準的語言表達,體認作者個性化的情思”,那么教師在指導誦讀時,不僅要事先研究散文的主要內容、主旨情感等,還要選擇適合學生的朗誦方法,引導學生保有濃厚的感情,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筆者結合學生的朗誦習慣精選了誦讀示范播放給學生聆聽。比如演播藝術家、播音指導任志宏朗讀的《春》,渾厚的音質給人溫暖和煦的感覺;“為你誦讀”APP中誦讀導師王蘇朗讀的《秋天的懷念》版,感人肺腑。課上筆者借助多媒體播放相應的配樂營造氛圍,指導學生朗誦除了要注重抑揚頓挫之外,更要把自己想象成是作者,體會文字中那時那地的心情。筆者同時錄制學生的朗誦視頻,便于進行回看點評和后期展示,這樣,學生主動朗誦的欲望會變得更加強烈。

有聽有讀有評,有示范有指導有體驗,在這樣的沉浸式氛圍場中,情深意切的散文自然而然會通過聲音感動情感純真的孩子們,也就培養了孩子們的感知和共情能力,更能從初中經典誦讀教學伊始就幫助他們以積極自主的姿態進入閱讀情境,從而更有效地分析品味文本,體會經典散文的魅力和情感。

二、沉浸式演繹

在經典戲劇文學方面,沉浸式教學更能發揮作用。九年級戲劇主題的活動探究任務群,“準備與排練”環節活動性、綜合性最強??刹捎米寣W生“做中學”的沉浸式體驗學習,讓學生在劇本圍讀和演讀的動態學習中體驗靜態文本,了解戲劇知識,形成學習成果。

教學時,筆者在教材以外,挑選了《威尼斯商人》中矛盾沖突最激烈的“法庭審判”選段舉行圍讀會,收效顯著!分組圍讀中,引導孩子們潛心琢磨人物語言,體會沖突矛盾背后作者的立場和劇作的深刻內涵。尤其在對夏洛克人物形象的分析,學生們各種觀點呈現和交戰,有的更是例舉出本劇的時代背景,高聲為夏洛克辯護。課堂形成了“對話場效應”的良好氛圍場,讓學生自主發展,發掘自身潛力,有理有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態度,并通過合作學習讓他們學會傾聽與思考,有效應對劇本理解中出現的各種復雜多變的問題,從而智慧地解決。

圍讀會后結合本單元“演出與評議”的任務要求,對學生進行搜集資料、劇組分工、說戲與排練的指導,并要求“導演”嘗試寫導演手記,“演員”嘗試寫演員日記,劇務嘗試寫舞臺設計或劇務記錄。在排練、看劇、寫手記中學生沉浸其中,獲得個人的經驗感受,并進行交流分享,最后將其運用到實踐中。有助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團結合作的團隊意識,最終指向豐富的社會人生,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三、沉浸式創作

九年級上冊現代經典詩歌的活動探究任務群,有三個活動設計——自主欣賞、詩歌朗誦、嘗試創作。教學重在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切實地讓學生展開誦讀活動,教給學生閱讀方法,讓他們通過自己的潛心會文、切己體察,把握詩歌意蘊。尤其是“嘗試創作”環節,筆者舉行了一次主題創作比賽——結合中秋節、校慶20周年、新中國70周年華誕,自選其一進行詩歌創作。作品中,無論是模仿余光中《鄉愁》的意象法創作,還是學習穆旦《我看》每節換韻的創作,亦或是參照艾青《我愛這土地》結合校慶活動創作的“本土化”的《我愛這校園》,等等,都能看到學生智慧的光芒在閃耀,感受到學生愛國愛家愛校的真摯情懷在涌動。

2022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語文課程應引導學生熱愛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通過積極的語言實踐,積累語言經驗,體會語言文字的特點和運用規律,培養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提升思維品質。形成自覺的審美意識,培養高雅的審美情趣,積淀豐厚的文化底蘊,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增強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解和認識,全面提升核心素養?!睆呐囵B學生核心素養的四個維度——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和審美創造來說,學好經典文學作品,需要在任務群的驅動下,借助沉浸式教學為經典誦讀打造氛圍場,讓每一個學生都愛上經典,體會經典的魅力和情感。在沉浸之中領會、感悟,在沉浸之中辨析、探索,在沉浸之中深入實踐。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沉浸式”教學研究[M]:蘇州大學出版社,2010.

[3]王榮生.散文閱讀教學設計的原理[J]:語文教學通訊,2012,(11).

[4]李海榮.沉浸式閱讀更出彩[J]:中學教學參考·語英版,2020,(9).

[5]王麗君.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構建“少教多學”模式的探討[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6):253.

猜你喜歡
經典誦讀初中語文
基于“教、學、評”一致的初中語文作業一體化實踐模式
初中語文片段寫作的實踐路徑
群文閱讀與單元教學比較談——以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為例
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如何將“經典誦讀”融入到初中語文教學中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經典誦讀教學實踐與思考
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及其研究
讓伏羲教育的陽光沐浴著孩子們健康成長
喚醒、發掘、傳達
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