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運光教授診治惡性腫瘤圍化療期經驗

2022-07-07 14:47樊健坪陳濤龍彥合
云南中醫中藥雜志 2022年6期
關鍵詞:惡性腫瘤

樊健坪 陳濤 龍彥合

摘要:介紹龍運光教授治療惡性腫瘤圍化療期的用藥經驗及思想,龍運光教授秉成中醫治療理論,把“正虛毒伏”作為惡性腫瘤圍化療期的基本病機,始終貫穿于圍化療期。辨證以化療前期邪盛正衰,瘀毒內結;化療中期脾胃失運,氣陰虧虛;化療后期氣血虧虛,脾腎兩虛為要點,并提出以扶正祛邪為治療法則。擅長運用中醫藥(民族醫藥)治療惡性腫瘤,臨床上注重患者個體差異,注重配伍顧護后天脾胃、補益氣血、補益肝腎之品,臨床療效較好。

關鍵詞:惡性腫瘤;圍化療期;臨證經驗;龍運光

中圖分類號:R73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2349(2022)06-0001-04

癌癥也稱惡性腫瘤,是一種嚴重危害廣大人民健康的疾病。其每年發病數和死亡數高,由于各種社會因素的加劇,自然環境的污染,生活方式的改變等原因,中國癌癥的發病數和死亡數仍不降反升[1]。大部分惡性腫瘤患者有臨床癥狀是病情已經進展到癌癥中晚期,早已失去手術指征,需要綜合性治療。對于這些患者而言,化療是主要的治療手段之一[2]?;熕幬镌跉[瘤細胞的同時也帶來一系列不良作用,比如胃腸道反應、骨髓抑制、肝腎功能減退、免疫力低下[3]。中醫藥治療惡性腫瘤雖然效果沒有化療那么快速,但重視惡性腫瘤圍化療期的整個病變過程,著眼于個體差異,以“整體審查,辨證論治”的觀念貫穿于惡性腫瘤圍化療期的全程,發揮著西醫不可替代的地位[4]。如何在博大精深的中醫藥中挖掘治療惡性腫瘤圍化療期的理論和經驗,是我們不斷探索研究的主題。

龍運光,教授,主任醫師,貴州省第一批名中醫,14歲開始隨家族第四代侗醫傳承人龍錫燕學習侗醫藥知識,長期致力于以侗醫藥為代表的民族醫藥挖掘、整理、研究工作,建立了全國首個苗族侗族藥物標本館。從醫50載,積累了豐富的臨床醫療經驗,擅長以中醫藥(民族醫藥)治療惡性腫瘤,因人而異辨證論治,現就其治療惡性腫瘤圍化療期的經驗介紹如下,以鄉同道。

1 病因病機

中醫古籍書中記載有“癥瘕”、“積聚”、“巖證”等類似于現代醫學腫瘤疾病的論述。古今醫家也一致認為惡性腫瘤是由多種致病邪氣蘊結于臟腑組織,相互博結,日久而成的惡性疾病[5]。如《內經》云:“正氣內存,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至虛之處,便是容邪之所”。

惡性腫瘤圍化療期是指惡性腫瘤患者接受化學藥物治療的階段,包括化療前期、化療期間和化療后期三個階段[6]。龍運光教授認為“正虛毒伏”是惡性腫瘤圍化療期發病的基本病機,始終貫穿于圍化療期。在惡性腫瘤圍化療階段,正氣虧虛,抗邪力不足,邪毒漸生,日久伏而發病。正氣的充盛與否,也是關系著圍化療期轉歸的關鍵。在化療初期“毒聚血瘀”,正邪交爭,陽虛陰盛,邪踞上方,正是正氣虛弱,毒瘀亢進的表現?;熎陂g,“毒邪內盛”,化療藥屬陰邪,反復攻伐機體,使陽氣更虛,毒邪串絡?;熀笃凇皻鈧?,五臟六腑功能受損,氣血精虧,脾腎虧虛更為嚴重,正氣虧虛,余邪殘留,正不勝邪,使惡性腫瘤在化療后期纏綿難愈,易于復發及轉移。

龍運光教授認為正虛及復感外邪是惡性腫瘤圍化療期發病及病情反復的重要因素,余邪殘留是惡性腫瘤圍化療期的重要原因,毒瘀內阻是惡性腫瘤圍化療期難愈的原因之一,惡性腫瘤圍化療期的發生、發展、轉移、復發,根本原因是正虛毒伏。

2 辨證要點

腫瘤的發生是正邪消長的長期過程,陰陽失衡、氣血失調,久而化生瘤毒,毒瘀博結而成積,常表現為乏力、疼痛、腫塊、發熱、消瘦等癥[7]?;熐捌?,邪正斗爭的激烈,正不勝邪,正氣處于劣勢地位。龍運光教授認為化療前期以“ 邪盛氣虛,瘀毒內蘊”為主要特點。具體表現為五臟六腑之氣虧虛,癥見慢性病容,身體無力,神情漠然,或有瘀點瘀斑,或感臟腑經絡疼痛不已,納眠差等。臨床大部分患者已處于中晚期,疾病久生,患者易感抑郁,心理問題增加,易焦慮、煩躁不安、情緒易動等?;熎陂g以“氣陰兩虛,脾胃失和”為主要特點,癥見形體消瘦、五心煩熱、惡心、嘔吐、納呆、腹脹、腹瀉、食欲不振,舌紅,苔薄,脈細數?;熎陂g化療藥物的攻伐對胃腸道系統有毒副作用,使脾失健運,胃失和降,氣陰不振。李中梓《醫宗必讀》中指出“積之成者,正氣不足,而后邪氣居之”?;熀笃谝浴皻庋澨?,脾腎兩虛”為主要特點,癥見腹痛喜溫按,下利清谷或五更泄瀉,面色蒼白無力,腰酸膝冷,苔薄白,舌質淡胖,脈沉細弱?!毒霸廊珪吩疲骸把咚戎?。源源而來,生化于脾”;《諸病源候論》曰:“腎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說明脾腎對血液的影響。脾腎虧虛是惡性腫瘤圍化療期復發、轉移的基礎,臟腑功能失調多與脾腎相關,其中腎臟虧虛是影響惡性腫瘤圍化療期正氣強弱的關鍵。

3 治法方藥

龍運光教授認為毒在體內,久病會導致抑郁、血瘀、各種虛證。對郁毒、瘀毒、虛損等病理因素應采取針對性治療[8]。雖然病癥有主次之分,但人體是一個整體,辨病立證與確立治法時,要注意調節好氣血水液,調整好人體內、外、上、下各臟腑之間的功能,方可達到治愈的目的。扶正祛邪應貫穿于惡性腫瘤圍化療期的全程,用藥應遵循“天人合一”、“五位一體”的理念,達到內調、外疏、血合,氣理的狀態[9]。

化療前期“邪盛氣虛,瘀毒內蘊”,《素問.至真要大論》曰:“虛則補之”“損者益之”,當以補虛扶正、振奮陽氣、化瘀祛邪散結為主要治法,臨證常以黃連解毒湯、天麻鉤藤飲、血府逐瘀湯、當歸補血湯及自擬方加減。在祛除邪氣時,龍教授喜用加入生氣生血之藥,如三七、當歸、黃芪、枸杞等?;熎陂g“氣陰兩虛,脾胃失和”,患者在患病期間就有食少乏力、胃脹便溏等脾失運化的表現,加上化療之法又再一次損傷脾胃,難以運化生血,則臟腑功能減退,如何祛邪和扶正是治療難點。龍運光教授在臨證中將健運脾胃放在主要地位,在具體運用中加入生地、麥冬、玉竹、沙參、二芽(麥芽、稻芽)等養陰生津健運脾胃之品,運化脾胃功能,緩解化療之毒,以增強化療作用?;熀笃凇皻庋澨?,脾腎兩虛”,化療結束后,正氣虛極,毒邪殘留?;熕幬镆讉捌⒛I,脾虛則氣血生化乏源,氣血不足則容易致瘀。毒傷精髓,則髓海不能充盈,腎虛則血不能化。故健脾以運化后天,調節免疫力;補腎以調先天,刺激骨髓造血,平衡體內環境。故臨證加入杜仲、黃精、淫羊藿、黃芪、枸杞、菟絲子等補腎益精血血之品,達到氣血調和,先后天并行,緩解骨髓抑制,減輕臟腑毒性,提高患者免疫力,防治外來感染及多藥耐藥,防止復發。

龍運光教授遵循中醫基礎理論,融會貫通中醫侗醫思想,指出在惡性腫瘤圍化療期化療藥物帶來的不良反應,遣方用藥注意分型論治,注重個體差異。此外龍運光教授認為正氣是生命的根本,要保持氣機的充盈順暢,一遇事不急,順其自然,保持平和的心態;二是遇事不可抑郁,抑郁傷心神,《素問.舉痛論》說:“百病生于氣,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痹S多疾病的發生發展與情緒因素相關,特別是惡性腫瘤疾病。在治病過程中多與病人溝通,減輕其思想壓力,引導其樹立正確的疾病觀及早日戰勝疾病的信心。

4 擅用民族醫藥

龍運光教授生長于侗族醫藥世家,自幼學習醫藥知識,積累了豐富的侗族醫藥經驗。侗醫自古以來,在辨病診治時,強調全面診察,注重致病之因,抓住病因治療,此亦是侗醫治病之關鍵。侗族醫學秉持“人體是一個整體”“天人相應”“天人合一”的觀點[10],所以在認識疾病時,要從整體出發,不能只看局部或部分的表現,這成為在侗醫診斷學中成為“察外象,審內體,綜合分析”的辨病辨證法則。惡性腫瘤圍化療期“正虛毒伏”,根據“內外、血氣、冷燙、強弱、玄象”[11],故以扶正祛邪為主,注重“病急以藥治,復后調養而康”的綜合治療方法。對于內傷久病或體質虛弱的腫瘤圍化療期患者,采用內服藥物、外用藥敷的方法,以中醫、侗醫結合的手段和方法治療,與現代醫學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治療效果,加速病愈,減輕患者痛苦。

內服法:(1)化療前期常用藥:白花蛇舌草、預知子、娘蓮伴(侗藥名)、美蔸蓋(侗藥名)、飛龍掌血(侗藥名)、美門陽雀(侗藥名)、熟地、黨參、白術、登美桃(侗藥名)等。(2)化療期間常用藥:蜂房、全蝎、鐵燈臺(侗藥名)、甬觀音(侗藥名)、甬姑娘(侗藥名)、甬翁無(侗藥名)、曲蟮(侗藥名)、獅頭參(侗藥名)、白術、麥冬、玉竹、躥山甲(侗藥名)等。(3)化療后期常用藥:門辰細(侗藥名)、門松(侗藥名)、門數帕(侗藥名)、門嫩(侗藥名)、薏苡仁、陳皮、雞內金、芽拘尖(侗藥名)、芽拘麥(侗藥名)等[12]。上藥辨證論治,因人而異,每日或每2日1劑,水煎服,1個療程9劑藥,服用后隨證加減,直致癥狀完全改善。

外用藥敷法:主要是新鮮藥物搗汁或嚼爛外敷。侗族居住地區,森林覆蓋面積較廣,藥用資源豐富。侗醫治病用藥常是刈草為用,即即采即用,因新鮮藥物效果好,且用之簡便,故喜用新鮮藥物?;驅⒏伤幏壅{酒、醋、植物油、動物油外敷,或用藥物煎熬成膏藥外敷等。常用方藥:嫩兌桃(侗藥名)、門檔歸(侗藥名)、門血用(侗藥名)、罵吻(侗藥名)、三七、奴亞(侗藥名)、土茯苓等。

5 典型病案

患者,萬某某,女,63歲,自訴于2019年4月無意中發現右乳黃豆大小包塊,無疼痛、腫脹等不適,就診于” 四川省中醫院”,完善相關檢查后考慮“乳腺癌”,患者為進一步診療就診于“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乳腺外科,于6月排除相關禁忌癥后在麻醉下行“右乳根治術”。術后病理:右乳腺導管原位癌,高核級,伴局部間質微浸潤。上下切緣、內外切緣、基地切緣、乳頭與皮瓣均未見癌累及。右腋窩淋巴結未見癌轉移,右乳前哨淋巴結5枚均未見腫瘤。診斷為右乳腺導管原位癌 T2NOMO IIA期術后并全身多發淋巴結轉移,于2020年11月求吾師中藥治療,癥見:慢性病容,精神疲乏,面色寡淡,氣短乏力,肢端麻木,頭昏眼花,手足發涼,口苦咽干,夜臥不寧,食欲差,大便結,舌淡苔白,脈沉細。中醫診斷:乳腺癌(氣血兩虛,脾腎虧虛)。處方:美門陽雀(侗藥名)30 g,黨參15 g,山藥20 g,門松(侗藥名)20 g,白術20 g,門擋歸(侗要名)6 g,候報罷(侗藥名)15 g,雞內金15 g,冬凌草20 g,重樓15 g,蜈蚣2 g,首烏藤15 g,6劑,水服,每日或每日1劑,水煎服。同時囑患者自行采摘八角蓮磨酒外擦乳腺,膈日1次,或用蒲公英煮粥,配合中藥溫服。

二診:2020年12月8日,服藥后,癥狀減輕,精神可,麻木減輕,手足發涼,大便可,舌淡苔白,脈細。上方去候報罷、冬凌草、雞血藤,加益母草30 g,石斛20 g。八角蓮磨酒外擦乳腺,隔日1次,或用蒲公英煮粥,配合中藥溫服。

三診:2020年12月21日,稍感乏力,手足冰冷已減,近期牙齦有出血,舌淡苔白,脈細。上方去益母草,加紅景天15 g,桂枝10 g,熟地20 g.

末診:2021年1月5日,患者精神飲食較前好轉,手足冰冷緩解,牙齦未出血,舌淡苔白,脈細。繼續守方5治療。

按:患者年老臟腑漸虛,經過化療等抗癌治療,氣血虧虛,脾腎虧虛?!毒霸廊珪?虛損》云:“無論陰陽,凡病至極,皆所必至”?;颊咂⑻搫t脾陽不振,運化無力,水濕停滯,濕濁犯胃,胃氣上逆,食納減少,水谷之精微無以化生營血,充養四肢百骸,致患者肌肉瘦削,體乏無力。腎虛則精髓空虛則不能上承于腦,腦髓空虛致患者頭昏眼花,腎精不足,四肢痿軟,無法抵御化療帶來的損傷。腫瘤細胞雖被殺滅,但余毒仍伏于體內,此時氣血雙虛,脾胃虧虛,化療之毒與體內病理代謝產物蓄積,隨時可能再次發病,故以扶正養氣血加健脾補腎法再加活血祛瘀法以治之。一診以益氣養血,解毒散瘀為法,方選用八珍湯加減,黃芪、黨參、山藥、白術、當歸補益氣血,茯苓、薏苡仁化濕,冬凌草、重樓、蜈蚣、首烏藤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八角蓮磨酒外擦乳腺以清熱解毒,軟堅散結,蒲公英煮粥服以助藥力。二診、三診活血化瘀、益氣養陰,逐減益氣散瘀之品,加溫經通絡之藥,增強免疫力,防止感染。之后病情趨向好轉,患者生活質量明顯改善。

參考文獻:

[1]曹毛毛,陳萬青.中國惡性腫瘤流行情況及防控現狀[J].中國腫瘤臨床,2019,46(3):145-149.

[2]賈火生,趙春妮.中醫藥治療惡性腫瘤化療后骨髓抑制研究進展[J].四川中醫,2019,36(2):219-222.

[3]曹迪,張亞密,全建峰.中醫藥改善化療毒副反應的研究進展[J].中國中醫急癥,2020,29(7):1302-1305.

[4]施玲.段其昌老師治療惡性腫瘤經驗[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9,40(6),6-9.

[5]劉佳琴,杜小艷.潘敏求治療胃癌經驗[J].湖南中醫藥雜志,2017,33(4):22-24.

[6]解文珊,倪育淳.中醫和法在腫瘤圍化療期的應用體會[J].中醫腫瘤學雜志,2019(1):54-55.

[7]井艷華,賈彥燾.從正虛瘀毒論治惡性腫瘤血液高凝狀態[J].中醫學報,2019,34(257):2087-2091.

[8]龍運光,龍瀅任,龍彥合.中醫侗醫結合治療肝癌、肺癌的臨床經驗[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7(12):49-50.

[9]龍運光,龍瀅任,龍彥合.侗醫辨病立證與治療法則理論[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1,17(10):1-2.

[10]洪宗國,楊光忠,王德彬.侗醫藥思想梳理與理論架構討論[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16,35(12):40-42.

[11]陳濤,龍瀅任,宋國林.龍運光教授診治慢性ITP經驗探析[J]廣西中醫藥大學學報,2020,23(3):4-7.

[12]龍運光,龍瀅任,龍彥合.侗醫用單味藥治多病經驗簡介[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6(4):41-44.

(收稿日期:2021-10-14)

猜你喜歡
惡性腫瘤
恩度聯合放化療治療晚期惡性腫瘤的護理分析
DSA下中晚期肺癌供血動脈灌注化療術的臨床觀察
目標性心理護理應用于惡性腫瘤術后化療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觀察
紫杉醇脂質體治療婦科惡性腫瘤分析
如何切除司法體制中的“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特異性標志物在肺癌早期診斷中的實用價值
比較惡性腫瘤與非惡性腫瘤靜脈血栓患者肺栓塞發生率的差異
DC/CIK細胞治療惡性腫瘤的護理分析
2007—2011年嘉定區惡性腫瘤發病和死亡情況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