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生數學作業良好書寫習慣的培養

2022-07-08 09:05張敏娟
數學學習與研究 2022年8期
關鍵詞:書寫習慣作業小學數學

張敏娟

【摘要】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第三啟蒙階段.在這一教育節點上,教師應注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為后續的數學知識學習做好鋪墊.一個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而學生擁有一個良好的做作業的習慣,就已經收獲了一個良好的學習開端.本文分析闡述在小學數學學習階段,如何培養學生的作業良好書寫習慣,以期為小學數學作業教學引導獻出綿薄之力.

【關鍵詞】書寫習慣;小學數學;作業

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教師應從不同層面要求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有部分教師單純地注意數學理論與實踐知識的教學,反而對數學作業的要求不高,只要學生能正確完成數學作業中的問題就可以,并沒有過多關注作業完成得是否整潔、工整.因此,教師應轉變觀念,從點滴小事入手,要求學生不僅要正確完成數學作業,還應注意保持作業本的工整性,這會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知識學習意識,培養學生嚴謹踏實的學習作風.

一、小學生未能養成良好書寫習慣的原因

(一)教育者不夠注重對學生數學習慣的教育指導

數學是一門較為復雜的學科,很多學生在學習時會遇到一些困難,這對于教育人員的教育工作會造成影響,特別是對于小學教育階段的學生來講,很多學生在做數學作業過程中并沒有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而使其沒有養成良好書寫習慣的原因是教育者不夠注重對學生數學習慣的教育指導,使得部分學生在做作業時沒有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是需要從小做起的,但是鑒于部分教育者不夠注重書寫習慣的教育指導,學生往往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書寫習慣.不良的書寫習慣,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常見問題:部分學生寫字姿勢不正確,書寫內容不夠規范且不夠整潔,這嚴重影響著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除此之外,部分家長日常生活中也沒有承擔起責任,針對孩子書寫姿勢不正確問題并沒有及時去糾正,再加上與教師之間缺少互動交流,很難掌握他們在課堂中的實際狀況,這樣都會因不夠注重書寫習慣的教育指導,造成學生難以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二)手機、電腦,削弱了學生手寫的使用效率

致使小學生在做數學作業時沒有養成良好書寫習慣的原因,除了由于教育者不夠注重良好數學習慣的教育指導之外,也存在著其他因素的影響,其中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手機、電腦也削弱了學生手寫的使用效率.大多數時間,學生都是通過電腦手機書寫功能來展開學習的,這樣也會弱化了他們的寫作能力.計算機本身就具有很多功能,字體以及字號等都可以通過工具欄找到,這相比于手寫速度更快.但是實際上這很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同時,有一部分學生由于學習能力存在差異,在學習過程中對數學知識點的理解也存在著一定的偏差,所以在做作業過程中也很難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再加上教育人員示范不到位,很難讓他們寫好漢字,一定程度上也會為后續教育工作造成一定的阻礙.因為小學教育時期的孩童正處于接受教育的最佳階段,也正是幫助他們養成良好數學習慣的關鍵時期,但是鑒于手機、電腦等科技的出現,弱化了學生的手寫使用效率,此問題,也需要教育人員采取措施去處理.

(三)學生課后作業練習時間較少

數學是現代學生需要學習的一門課程,而要想提高其學習效率,往往需要通過做課后作業來實現此目的.但是在課后作業布置過程中仍舊存在著一些問題,其中就包括學生未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而影響其良好習慣養成的原因有很多.部分教育者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存在著重復性講解的問題,這樣會使學生在學習中的問題比較多.常見現象:學生并不能夠準確地理解相關知識點,反而會越聽越糊涂,這極大地影響了其數學學習成績的提高,也難以達到培養其形成良好數學習慣的目的.由于部分學生寫字興趣不高,教師難以讓他們掌握漢字的結構規律.數學作業的布置應結合學生的實際狀況去展開,以便于激發其興趣.但是,實際上,由于教師忽視個體差異,所以在課后做作業過程中,學生因缺失興趣的支持,致使難以掌握漢字結構規律.普遍問題:整個作業書寫比較隨意性,字跡也比較潦草.可見,由于練習時間較少,直接影響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養成.

二、小學生數學作業良好書寫習慣的培養對策

(一)以身作則,示范引領

教師是學生的知識引領者,也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因此,教師自身就應注意規范書寫,在進行板書演示環節,應保持板書的工整、規范.這種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的方式,可以對學生起到較強的示范引領作用.否則,教師一味地要求學生字跡工整,但自身的教學板書卻書寫得較亂,這不利于對學生產生說服力.此外,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批改作業的過程中,也應注意字跡工整,且最好使用規范的楷體字,以此對學生進行教育[1].同時,教師可以將一些作業完成效果較好學生的作業在班級內部進行公示,以此對學生起到示范引領作用,讓學生懂得哪種書寫方式才是最規范、最正確的,使學生可以進行模仿.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在這一基礎上進行創新,比如,可以將作業的書寫方式進行更加恰當的調整,以此確保作業效果更加美觀.例如,在布置“克與千克”這一知識點作業內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克與千克的理論知識作業,讓學生分別以文字和圖形的方式來完成作業,并且要注意保持文字、圖形的工整性.這不僅可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作業完成習慣,還可以讓學生能夠從多元角度了解本知識點,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進而為后續的數學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二)規范格式,有章可循

小學階段的學生的思維發育能力處于起步階段,規則意識不夠完善.教師單純地將作業布置給學生,卻不向學生提出作業要求,就會使作業完成情況千奇百態,缺乏統一規則,甚至形成一種雜亂無章的情況.因此,教師可以在對學生布置作業的環節中,規范學生作業的書寫格式,這會使學生在寫作業的過程中,能夠有章可循.教師應要求學生在做作業的時候切忌首尾分家、亂七八糟;為確保完成作業的清晰度,應讓學生注意每一次的作業均應根據作業本格子的大小,與上一次的作業距離2~3行的空格,以此保持作業的工整度;應將每日的作業標注日期,還應在每道題之間留出1個空格的距離;對于豎式計算,應確保數字之間空出相等的距離,計算豎式應確保在橫式下方居中的位置進行書寫,以此確保作業整體層面的美觀[2].對于在完成豎式作業的過程中,一頁已經書寫完畢的情況下,學生不得將未計算完的豎式進行移頁,而是應在頁面的邊距上進行書寫,保持同一道數學計算問題應在同一個頁面上.而對于數學應用問題而言,學生要注意在書寫的過程中,避免顛倒數學順序,應注意解答的先后順序,需要先將算式列出,再進行解答.而部分學生通常都會在出示問題的問號后面進行直接解答,當發現需要寫算式的時候,卻發現本頁面已經沒有書寫的空間.因此,針對這種現象,教師應讓學生記住,應先進行計算,并列出算式,然后再進行解答,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在寫作業的過程中厘清思路,還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再者,在寫作業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位置不合理的情況,學生為了擠出書寫位置,就橫七豎八、見縫插針地寫,這種情況在書寫完成后再進行觀看,會發現作業內容過于凌亂,甚至學生都看不出自己寫的是什么內容,這是一種不良習慣,在考試中如此書寫,也會影響到考試成績.可見,養成良好書寫習慣的重要性.所以,教師也應明確對學生做出規定,對于內容過多的作業,可以利用作業本的邊距來完成,但必須注字跡清晰、工整,具有較高的辨識度,也應將序號標注在邊距上.

(三)運用技巧,養成習慣

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業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對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進行訂正,其目的在于讓學生知錯就改,提高學生寫作業的能力,提高作業本的工整程度.有部分學生自行簡便了訂正作業的方式,對于應用題,得數錯了就直接訂正得數.但究其根本,得數計算錯誤,通常都是由于算式計算錯誤產生的,因此,單純地訂正得數不僅是對教師的敷衍,更是對自己的敷衍.因此,對于這種現象,教師應培養學生追本溯源的能力,讓學生不僅要改答案的得數,還要將整個計算過程進行重新梳理,找出錯誤部分,并重新列出正確的算式,再計算出答案.還有一部分學生隨意在作業本上找出一個空白的地方進行訂正,也不標注問題序號,很多時候教師找不到學生訂正的內容.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可以為學生制定訂正作業的專門作業本,以此幫助學生養成專本專用的良好書寫習慣.此外,針對一些數學作業完成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讓這部分學生當批作業小組,這會對這部分學生形成一種激勵.教師應規定他們在批作業的過程中,注意觀察作業本的工整度,對于書寫工整、字跡優美,且答案正確的學生,可以對其進行五星標注;對于答案正確但書寫不工整的學生,應進行相應的扣分;而對于答案錯誤,書寫臟亂差的學生,應給其一個哭臉的標志.這種讓作業書寫不工整的學生進行批作業的方式,可以培養這部分學生的責任意識,讓其能夠改正自身的不足.此外,對于作業完成質量良好的學生,可以將這部分學生的作業在班級進行傳閱,以此為班級樹立書寫榜樣,從而提高學生們的綜合學習成績且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四)看題思考,有序完成

由于小學生的思想發展不夠成熟,學生在寫作業的過程中通常都急于求成,沒有先整體審題,并在心中形成完善的解題步驟后再進行計算的想法,而是在大概看了題目后,就急于下筆,其結果自然導致錯誤百出,學生又會在作業本上進行涂抹修改.這種情況下,作業本自然就變得臟亂差.因此,為改變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下筆之前仔細審題、多思考,可以要求學生將題目進行分解,并認真閱讀每一句話,注意不添字、不漏字,也應注意對問題、單位、條件等內容進行深度理解,在閱讀問題過后,也可以進行再次思考,將已知條件作為數學解題的切入點,然后思考應先求出哪些問題,再進一步求出哪些問題,并通過分析已知條件對未知量進行推理,保持嚴謹的數學知識學習態度.同時,學生可以借助演算紙進行單列算式,單獨寫出解題思路,畫出解題步驟等,對于不確定的部分,可以通過請教教師、自主查找資料、與同學溝通等方式完善解題思路,待到解題思路清晰、明確后,再在作業本上進行書寫,這樣可保證作業本的工整.例如,在完成“長方形與正方形”作業內容的過程中,這部分知識點會涉及一部分基礎知識問題,以及一部分應用計算問題,對于基礎知識問題部分,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字跡工整地將長方形與正方形的概念在作業本上認真寫好,這有助于學生在完成這部分作業的過程中,對本知識點的基礎知識內容進行梳理,能夠鞏固學生認知,提高學生對這部分知識點的理解程度.同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認真讀題后,明確解題思路,讓學生將已知條件逐一在演算紙上進行羅列.當然,學生也應確保演算紙的干凈及書寫整潔,不能因為是演算紙而降低書寫要求.學生在形成清晰的思路后,可以進一步分析,并將思路在演算紙上呈現,在解題思路成型后,再在作業本上進行書寫,以此確保數學內容的精準度和整潔度,提高作業完成效率和質量,也可以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五)家校合作,強化責任

在小學數學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應注意開展家校合作對學生進行教育,這會使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夠形成全方位、無死角的教育體系.尤其是寫作業任務,大都需要在家庭中完成,而學生離開學校后,通常都會覺得離開了教師的視線,就可以對自己放低要求,在完成作業方面甚至也是恣意妄為.因此,為突破這一教學現象,教師應做好與家中溝通合作的工作,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開設網絡信息交流平臺,讓學生在每天的固定時間內,由家長負責將數學作業上交至信息平臺,一旦超出這一時間,如家長給不出合理理由,教師則有權要求這部分學生不能將作業上傳平臺,失去當天完成作業的資格.而對于作業完成情況良好的學生,教師則對其獎勵一顆星,并每月進行一次小評比,每個學期進行一次大評比,對于獲得星星最多的學生,教師應對其進行精神與物質的雙重獎勵,以此培養學生寫作業的良好習慣[3].同時,教師應為家長布置家長作業,讓家長將學生完成作業的動靜態畫面輔以文字解說的方式,上傳至信息平臺,并將每名學生完成作業的方式、方法以文字總結的形式進行上傳,以此讓教師能夠清晰地了解到每名學生在家庭中完成作業的情況,并可以提出針對性的指導意見.比如,教師可以讓家長控制完成作業的時間,不能占據學生休息和休閑時間完成作業,這種激進的方式,不僅較難提高學生完成作業的質量,長此以往會使學生的作息時間變得不規律,這是一種不可取的行為.同時,教師也應對一些積極參與班級組織作業活動的家長進行肯定,并邀請其中的優秀家長介紹一些輔助學生完成作業的方法,以供其他家長參考、借鑒,進而逐步為班級構建體系化的數學作業完成空間,讓學生能夠高效地完成作業,也可以確保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有章可依,以此提高學生完成作業的質量和效率.

結 語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處于打基礎的關鍵時期,教師應注意幫助學生打好學習基礎.數學作業是一項很高效的數學知識補充學習環節,它能夠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能力,也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問題.而養成良好的數學作業書寫習慣,可以使學生的數學解題效率得以提升,也能使得數學作業本成為學生學習的有效參考資料,為學生的后續數學知識學習提供較好的輔助作用.

【參考文獻】

[1]張明輝,樊保強.小學生良好數學作業習慣的養成[J].西部素質教育,2019,5(22):246-247.

[2]姚志鵬.小學智慧型數學作業的理解與探索[J].教育觀察,2019,8(26):56-57.

[3]高云.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數學作業習慣[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09(9):86.

猜你喜歡
書寫習慣作業小學數學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筆來不負墨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作業
如何培養學生正確的書寫習慣
規范小學生書寫習慣的幾點策略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計第七計:無中生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