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和質量控制

2022-07-10 03:58趙小剛
四川建筑 2022年3期
關鍵詞:基本原則工程質量施工管理

趙小剛

[摘? 要]:文章以某新開發片區市政道路及管網工程建設相關管理活動為基礎,進行經驗總結,提出市政基礎項目類似問題的經驗做法及施工技術原則。市政工程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錯綜復雜的既有物及舊與新的結合都是影響施工的外界因素,因此對施工組織協調及專業設計、方案優化都是考驗。應健全體制、提前謀劃并予以嚴格的落實,在技術創新的同時保障施工過程“按部就班”。

[關鍵詞]:市政基礎設施; 施工管理; 工程質量; 宏觀控制; 基本原則

TU990.05B

市政道路及管網工程在城市建設中擔任著重要的骨架和大動脈作用,同時也能展示一個區域的未來規劃和發展。骨架的好壞關聯著周邊整個配套建設及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出行,作為施工總承包方,在施工初期應充分考察及調查各類影響因素和盡多預見施工過程中的各類技術難點、控制要點,通過管理手段、組織手段及技術手段盡可能的解決和避免各類施工質量問題。本文主要以通過施工管理及技術控制基礎,探討對工程質量影響較大的基本原則進行闡述。

1 統籌規劃、全面組織

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建設前必須做好建設規劃工作[1]。市政項目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牽扯到的外部影響因素諸多。例如:道路交接、交通導行、雨污水管網匯流、電力、燃氣等等。內部施工要素也多,特別需要對各項工序進行時間及空間上的合理規劃。對配備的資源進行合理組織,保障項目有條不紊地執行。例如某工業新區分多期規劃實施,在一期設計實施僅啟動了部分廠房及周邊部門道路管網建設,部分區域雨水和生活污水管網未與外界既有管線連通。廠房及道路建設完畢后工業污水無法正常排出,部分段落雨污水管未成網也未與外界連通,對雨季管網承壓及路基均產生影響。

項目實施前的調查、策劃及組織工作是項目得以順利實施的前提和保障,應充分對項目所在區域的環境因素進行詳細調查,如自然環境因素、社會環境、管理環境作業環境等。調查分析并形成要素臺賬,在施工組織設計中對應的通過管理措施、技術措施、組織措施或經濟措施進行前期統籌規劃、全面組織、宏觀控制,規避后期反復施工、質量隱患及危險性較大的施工環境出現。同時對計劃能力范圍內投入的人、機、料及技術措施也應計劃和分析,作為全面組織的依據。

2 科學設計、措施保障

科學的設計是項目能夠順利實施的前提,目前我國大力推行施工總承包模式,主要目的也是為了更好地融合設計與施工,讓施工更早地介入設計讓方案更加經濟合理,切實可行,設計持續地介入施工,讓施工能夠按照設計思路得以完成。因此,前期勘察設計的細致程度會對后期項目能否順利實施、實施難度、成果質量、維護成本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某市政道路及管網項目在設計時未對一些地下水位較高且滲水量大的區域進行單獨的地下盲溝設計或進行排水墊層設置,造成路基后期沉降或失穩的隱患。管網設計埋深較大使施工增加成本,又有深基坑施工風險,并且施工回填土和原狀土差異性變形引起不均勻沉降造成質量隱患。此外,針對管子埋設較深而土質較差的情況,還需要在溝槽邊加強邊坡支護,只有這樣才能確保順利施工[2]。

目前為發展綠色環保及技術創新,設計常采用DE或DRPO鋼帶纏繞管道類新材料雨污水管道設計,與傳統的混凝土預制管道相比,在現場惡劣的施工條件下接頭質量控制難度較大且大直徑管道碾壓過程中環剛度不易保證引起徑向變形均易破壞接頭(圖1)。經工程驗證,環剛度的選擇不僅取決于外壓負載情況,還取決于鋪設后管道周圍土壤(回填材料)的情況(管側土綜合彈性模量Ed又取決于回填材料的種類、壓實程度、槽側原狀土情況等)[3]。需要設計單位合理考慮管徑、現場施工條件、生產廠家相關配套技術及產品及新工藝的搭配等,如果只有新材料沒有新工藝或措施保障反而導致施工質量下降,產品未達到預期的價值。

科學設計的重要性也體現在對項目所在地材料的深入了解和合理利用。某項目最初路基加強層設計,由于對當地地材未進行充分調研了解,在施工中采購的當地砂礫石基本為山地土夾石,由于含泥量大,含石量較小且含水量大,碾壓過程中容易形成泥皮,無法滿足路基材料設計要求選用的強度指標CBR及含泥量等河灘砂礫石性能,最終經過各方反復討論、進行試驗段驗證及專家評審,采用當地地材摻入一定比例的碎石及石灰等技術措施予以改良,最終碾壓后的板結效果優良,不僅滿足了路基壓實度、彎沉檢測等質量檢驗,在經濟方面也比跨市采購河灘材料更節省,合理使用了當地地材及便于采購,在社會效益及工期控制都得到了體現。

3 全斷面施工、先下后上原則

基于市政項目一般包含的專業分項多,且部位關聯性大,施工時間及空間上均存在工序交叉影響,同時又受到周邊或社會因素影響大,因此全斷面施工及先下后上原則尤為關鍵。此基本原則在施工中往往被工序的不合理安排突破,造成安全及質量隱患。

(1)受到階段性工期或形象進度約束,從路基填筑到瀝青路面攤鋪均存在先主車道,后輔道、人行道或平交道口施工等類似“分幅分塊”施工的情況,造成零碎區域多、搭接部位多、材料差異大,導致漏壓不密實、縱向沉降裂縫及施工接茬等質量問題突出,后期整改成本高和難度大(圖2)。

(2)未進行全斷面施工控制,導致管網未有效伸出路基,各類管網遺漏,整體道路成型后返挖施工難度大,同時造成質量安全隱患。

(3)未遵循先下后上原則,一味追求路基成型形象進度,開挖管網施工造成深基坑,開挖回填局部達到6~8 m,造成管網無法與路基有效搭接整體成型,回填質量難以保障及材料差異性導致道路成型后延管道開挖線形成長段落的縱向沉降裂縫。

(4)交安、電力、通信、自來水及雨水篦子連接管等應敷設在上層水穩以下的管線,工序違反施工原則,造成上層水穩乃至路面開槽情況較多。

(5)路基填筑未考慮全斷面超寬0.5~1 m填筑,造成邊坡部位碾壓不密實且不能及時刷坡和實施排水邊溝,后期留下坡腳泡水、邊坡坍陷等質量隱患。

當前BIM技術能很好地為復雜市政道路管網提供技術支持?;贐IM技術可視化、模擬性、協調性、優化性的技術特點,能夠精確傳達設計思路和解決市政基礎工程多專業和時間、空間受限并關聯性強的問題。提前呈現及模擬解決全斷面施工及前后上下不同工序、管線或部位的沖突問題、隱患所在,從而緊抓質量控制關鍵點。

4 結束語

市政道路及管網工程施工管理及技術控制涉及到的技術環節多、外界影響因素多、事后處理難度大。特別考驗項目前期宏觀控制、科學合理的設計、統籌的規劃和施工組織,及施工過程中各項施工規范及原則的遵守。此外市政工程往往需要盡快開通使用,受到工期較短不能為高填方預留足夠的沉降期等等因素很多。隨著科技進步,各類人工智能的發展會給工程施工管理帶來便利。如BIM技術的應用,讓不同管理方、崗位、專業內容能夠高度融合,在復雜的市政道路工程中表現十分突出,這也是市政道路建設重視BIM技術應用的一大重要因素[4]??傊?,市政工程建設是一項專業管理和技術的融合,需要從人機料法環測全面組織、計劃、管控,做好實施前布局和對策是保障項目宏觀可控關鍵。

參考文獻

[1] 戴敏.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及質量控制研究[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8(20):185.

[2] 趙金光.淺談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質量控制與管理[J].河南科技,2014(19).

[3] 趙金濤.埋地塑料圓形管道環剛度計算[J].海河大學學報,2012,40(4).

[4] 余萌.BIM技術在市政道路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四川建材,2016,42(2).

猜你喜歡
基本原則工程質量施工管理
住建部:建設單位是工程質量第一責任人 應依法對工程質量擔全責
廣西:2018年致力提升住宅工程質量滿意度
關于創新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實踐與探索
淺議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
論網絡言論自由的限度及其基本原則
試析深基坑支護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施工管理
220kV架空線路建設管理
淺談公路養護工程的施工管理
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管理探析
如何推動企業文化的實施落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