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融入高?!案耪撜n”的教學設計

2022-07-11 00:51張顥
教書育人·高教論壇 2022年6期
關鍵詞:概論課教學設計

[摘 要]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優秀傳統和優良作風的集中反映。把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融入高?!案耪撜n”教學中,必須自覺遵循教學設計的基本原則,精心構思教學對接內容,積極探索具體的、切實可行的路徑選擇。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概論課;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 G641? ? ? ? ? ?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22) 06-0083-04

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是一個集合概念,是指中國共產黨在各個歷史分期所形成的精神體系(或精神系統)。所有這些精神的主體都是中國共產黨(人),其實踐基礎是黨領導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自由的革命實踐以及領導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實踐。將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全方位融入高?!懊珴蓶|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以下均簡稱“概論課”)的教學過程中,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對高等學校立德樹人的根本要求,也是進一步傳承中國共產黨人革命傳統和優良品格的現實需要。

一、教學設計的基本原則

將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全方位融入高?!案耪撜n”,必須做好教學設計工作。而教學設計的首要任務就是確立一些最基本的原則,即在什么樣的方針導引下將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中的哪些內容與概論課的相關內容相對接,選擇何種方式、方法、手段將二者巧妙地嫁接(或者說融為一體)。筆者認為,將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融入高?!案耪撜n”教學必須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一)全面性、整體性原則

所謂全面性、整體性原則,就是指對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和“概論課”二者涵蓋的內容都要有全面、整體的了解,即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按照黨史分期分別包括哪些精神,蘊涵哪些價值理念;“概論課”包括哪幾個部分,每部分又具體包括哪些內容等。由于“概論課”大家都比較熟悉,這里不做分析?,F僅就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包含的具體內容作一簡介。

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涵蓋了從建黨之日到當前的所有精神。依據黨史的分期,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具體包括四個時期的精神:(1)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21.7——1949.9)的精神,比較典型的有:建黨精神、八一精神;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古田會議精神、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延安精神、南泥灣精神、張思德精神、西柏坡精神;照金精神、太行精神、沂蒙精神、大別山精神、東北抗聯精神、抗戰精神、紅巖精神、老區精神等。(2)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1949.10——1978.11)的精神,比較典型的有:抗美援朝精神、雷鋒精神、王杰精神;北大荒精神、紅旗渠精神、塞罕壩精神;大慶精神、“兩路”精神;焦裕祿精神、老西藏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西遷精神等。(3)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1978.12——2012.10)的精神,比較典型的有:改革開放精神、大包干精神、特區精神;載人航天精神、青藏鐵路精神;抗洪精神、抗擊“非典”精神、抗震救災精神;女排精神、勞模精神等。(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2012.11——今)的精神,比較典型的有:脫貧攻堅精神、抗疫精神;探月精神、新時代北斗精神;科學家精神、企業家精神;“三?!本?、絲路精神等。

(二)對應性、匹配性原則

所謂對應性、匹配性原則,指的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中的某些具體精神與“概論課”的某一章節的具體內容要相對應和相匹配。如果某一(某些)精神沒有相對應和匹配的章節,或者某一(某些)章節沒有相對應和匹配的精神,那么將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融入“概論課”就難以實現。下面舉例加以說明: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精神比較多,這兩個時期的精神與“概論課”的第一部分(即毛澤東思想部分)相對應,而毛澤東思想部分在“概論課”中只有四章,大約占全部內容的四分之一。所以在教學設計時就不能把這兩個時期的全部精神都拿來作為教學內容了,必須有所取舍,比如有些對應不強或匹配不當的精神就要毫不猶豫地舍棄,不能有所含糊。另外這種取舍還要考慮課時的合理安排,有些內容即便具有對應關系或匹配適當,但由于課時較少,也要果斷地裁減掉一部分。因此,將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精神融入“概論課”的毛澤東思想部分,必須周密考慮,巧妙設計,不必追求一一對應。

“概論課”的第三部分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部分共有七章,差不多占全部內容的二分之一。盡管這部分內容比較多,但與其相對應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精神卻不多,因而針對有些章節可能就無法進行相關內容的融入。這一情形與毛澤東思想部分正好相反。所以,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精神融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部分,也不必追求一一對應。

(三)多樣性、混合性原則

所謂多樣性、混合性原則,主要是指在探索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融入高?!案耪撜n”的具體路徑時,要采取多樣性的教學模式、教學方式,混合性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不必拘泥一種固定模板。下面舉例簡述之:

“概論課”的第二部分是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這部分內容共有三章(其中每一個理論分別占一章),與這部分內容相對應的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精神。在講解鄧小平理論這一章時,可重點針對其改革開放理論安排若干精神滲透的內容,如改革開放精神、大包干精神、特區精神等。那么,通過何種路徑才能有效地將二者有機融合起來呢?概言之,就是通過多樣性、混合性的方式將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融入鄧小平理論中,比如在運用PPT課件講解這些精神時,可以混合交叉使用文字表述、圖片展示、視頻播放、統計圖表、人物采訪(或專訪)等方式。如果條件許可,也可通過社會調查或社會實踐的方式直接到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如小崗村、深圳特區等)進行現場(或實地)感受。另外,還可以針對改革開放精神、大包干精神、特區精神、女排精神等內容組織知識競賽(或搶答)讓學生加深對這些精神的了解,同時也可達到對鄧小平理論有直觀把握的目的。

二、教學設計的主要內容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精神與“概論課”相關內容的對接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精神與“概論課”有關聯的章節主要是毛澤東思想部分的第一章、第二章。但由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產生的精神非常多,而“概論課”僅僅只有兩個章節的內容涉及這一部分內容,因此必須對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精神有所選擇,即選取那些最重要的、最具有代表性的革命精神融入“概論課”的相關內容里。

在第一章,即毛澤東思想及其歷史地位這一章的第一節中,可以將建黨精神、八一精神融入進來。這一節主要講述毛澤東思想形成、發展的歷史條件和過程,而建黨、建軍等重大事件則是毛澤東思想形成的重要時代背景和環境,用這兩大精神可以充分顯示毛澤東思想的形成與中國共產黨、人民軍隊之間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在第二節講述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時,可以將延安精神、沂蒙精神融入進來,這二者與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中的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等內容密切相關。

在第二章,即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這一章中,可以將井岡山精神、抗戰精神、紅巖精神、西柏坡精神等融入進來。這一章包括三節內容,主要講述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形成的依據、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基本綱領、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和基本經驗,其中井岡山精神是與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的形成密切對應的;抗戰精神、紅巖精神既與統一戰線有很大關聯性,也與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密切相關;西柏坡精神則與黨的建設之間有較大的關聯度。

(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精神與“概論課”相關內容的對接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精神與“概論課”有關聯的章節主要是毛澤東思想部分的第三章、第四章。第三章講述的是社會主義改造理論,與此內容相對接的精神主要有抗美援朝精神、北大荒精神。這兩種精神可融入本章的第一節,即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中進行講解。

第四章講述的是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論成果。雖然與此內容相對應的精神有很多,但限于本章課時安排并不多,因此只能選擇一部分典型的精神融入本章內容中。在具體操作上,可以從紅旗渠精神(農業)、大慶精神(工業)、雷鋒精神(軍隊)、焦裕祿精神(干部)、“兩彈一星”精神(科技)這五種具有行業代表性的精神中任意選擇兩種進行講解。

(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精神與“概論課”相關內容的對接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精神與“概論課”的第二部分是完全對接的。這部分包括三章內容,即第五章到第七章,其中每一章分別對應一個理論,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

第五章闡述的是鄧小平理論。在該章的第二節講述改革開放理論時,可以將改革開放精神、大包干精神、特區精神、女排精神等融入進來??紤]課時安排的局限,可以不必在課堂上全部講解,只從這四種精神中任意選擇兩種講解即可。第六章闡述的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該章的第二節講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觀點時,可以將抗洪精神、孔繁森精神等融入進來。第七章闡述的是科學發展觀。在該章的第一節講述科學發展觀的形成條件時,可以從抗擊“非典”精神、抗震救災精神二者中任選其一,從載人航天精神、青藏鐵路精神二者中任選其一融入課程講解中。

(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精神與“概論課”相關內容的對接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精神與“概論課”的第三部分是完全對接的。這部分包括七章內容,即第八章到第十四章,全部闡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由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時間較短,因此其間形成的精神相對來說也較少,這與第三部分較多的內容是極不對稱的,所以在教學設計上就無法實現章章對應、面面俱到。

在第八章第一節講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創立的社會歷史條件時,可以將抗疫精神融入進來;在第九章第一節講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時,可以將探月精神、新時代北斗精神融入進來;在第十章第一節講述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時,可以將企業家精神融入進來;在第十章第五節講述建設美麗中國時,可以將塞罕壩精神、右玉精神融入進來;在第十一章第一節講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時,可以將脫貧攻堅精神融入進來;在第十一章第二節講述全面深化改革時,可以將“三?!本?、科學家精神融入進來;在第十三章第三節講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時,可以將絲路精神融入進來。

三、教學設計的路徑選擇

(一)通過制作形式豐富的多媒體課件,將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融入課堂教學

就“概論課”的課堂教學而言,可以將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中與該課程相對接的內容制作成形式豐富的多媒體課件進行講授。這些形式包括:

1.文字表述。通過對某一精神的文字介紹,讓學生了解該精神的形成發展過程、主要內涵、基本特征、理論價值、教育功能、現實意義、弘揚舉措等。譬如,在講授雷鋒精神時,可以通過展示雷鋒生前撰寫的日記等文字材料作引子,將有關雷鋒精神的各種內容用文字表述的方式導引出來。

2.圖片展示。把某種精神的相關圖片按照課程需要進行分類整理,通過PPT展示給學生。譬如,在講授延安精神時,可以將老一輩革命家和革命先烈在延安工作、生活、戰斗的圖片展示出來,也可以將一些重大事件的場景(如南泥灣墾荒生產、整風運動、七大召開等),通過圖片再現出來。

3.視頻播放??梢詫⒕W絡上的涉及某一精神的電影、電視、紀錄片以及短視頻等通過一些技術手段進行截取,合成為課程內容相關的課堂視頻,放映給學生觀看。譬如,在講授抗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抗疫精神時,可以把當時拍攝的真實視頻資料加工整理出來在課堂上播放。

4.統計圖表。通過圖表統計的方式展示某一精神的深刻內涵和意義往往比文字表述的方式收到的震撼力更加強大。譬如,在講授抗戰精神時,可以將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犧牲的人數對比、犧牲的高級將領對比、損失的財力物力對比等通過統計圖表的方式展示出來,可以讓學生深切感受抗日戰爭的艱苦、艱難和抗戰精神的偉大。

5.人物采訪(或專訪)。通過對于某一精神相關聯的人物進行采訪或專訪,可以真實地再現當年的場景,觸發學生對這一精神的共鳴。譬如,在講授大包干精神時,通過對當年“按手印”的當事人進行采訪或專訪,可以讓學生了解到當年農民是冒著坐牢的風險進行分田單干的,就會深刻地感知農村改革的艱辛和不易。

把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融入“概論課”的課堂教學中,以上形式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根據課程內容的需要把兩、三種形式混合起來使用,甚至可以把所有形式結合起來同時使用。

(二)通過進行紅色資源社會實踐和親身體驗,將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融入現場教學

首先,利用暑假、寒假以及時間稍長的法定節日,讓研修“概論課”的大學生到中國共產黨精神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域進行社會考察和社會實踐。如帶領學生到井岡山進行社會調研,可通過參觀、瞻仰井岡山革命斗爭遺址遺跡,將井岡山精神融入“概論課”教學中。井岡山斗爭留下的革命舊址遺跡非常多,有三灣改編舊址、毛澤東舊居、會師廣場、小井紅軍醫院、八角樓、黃洋界以及后來修建的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革命博物館等,這些都是對大學生進行中國共產黨偉大精神教育的絕佳素材。

其次,利用國慶節、建軍節、建黨節等黨和國家的重要紀念日,由“概論課”老師帶領研修此課的學生到附近的烈士陵園、紀念碑,革命歷史紀念館、展覽館、博物館等進行參觀瞻仰。通過生動、形象、直觀的物質載體展示,讓大學生更容易接受中國共產黨偉大精神的洗禮和熏陶。

再次,紅色資源比較多的地方都留下了革命先烈和先驅者的光輝印記,“概論課”老師可以帶領研修此課的大學生沿著他們當年戰斗、工作的足跡,模擬當時的場景,深化學生的體驗。譬如,可精心選擇一條紅軍當年走過的艱苦路線,讓大學生穿上當年戰士們穿過的衣服進行一遍模擬訓練。通過這種形式的現場體驗能夠讓大學生深切地體悟到中國共產黨偉大精神的強大震撼力。

(三)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校園紅色精神文化活動,將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融入第二課堂

在著力進行第一課堂的教學活動之外,“概論課”教師可主動開辟第二課堂,即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紅色精神文化活動,讓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融入“概論課”的相關內容里。如舉辦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演講活動,開展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知識競賽活動,以班級為單位觀看反映中國共產黨精神的經典影視劇,在校報中定時定期設置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學習教育專欄,在校園電視、廣播中開通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頻道,指導學生成立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研究會、開辟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學術論壇等。這些活動為大學生學習“概論課”提供了另一個極其重要的渠道,對于樹立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將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

(四)通過構建紅色精神遠程教育新模式,將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融入網絡教學

除了課堂教學、現場教學之外,“概論課”教師還可以通過虛擬網絡教學模式將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融入該課程中?!案耪撜n”教師可把自己制作的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課件通過馬克思主義學院聯合學校宣傳部門共同搭建的紅色精神遠程教育平臺進行分享,使中國共產黨偉大精神借助互聯網及時傳播到學生頭腦里,讓更多學生可通過遠程教育新模式隨時接受中國共產黨偉大精神的洗禮和教育。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2]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3]習近平.論中國共產黨歷史[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

[4]李小三.中國共產黨人精神研究[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

*基金項目 :2020年度潮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習近平總書記的紅色情懷及其對紅色資源理論的發展創新研究”(2020—A—10)的階段性成果。

? ?作者簡介:張顥 (1970—),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概論課教學設計
以學生為主體的高職“概論課”實踐教學模式探索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概論”課教學探討
論高職概論課教學中的歷史共通感培養
《電氣工程畢業設計》 課程的教學設計
高中數學一元二次含參不等式的解法探討
“仿真物理實驗室” 在微課制作中的應用
翻轉課堂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及改善建議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案例教學的幾點思考
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概論”課實踐教學形式及要點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