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瑾: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2022-07-13 21:34李瑾
學周刊 2022年22期
關鍵詞:任務驅動教學法高中化學教學模式

李瑾

摘 要:為了使學生學習高中化學知識的興趣得到有效激發,使高中化學教學的整體質量得到有效提升,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所發揮的作用往往不可忽視。為了更好地發揮任務驅動教學法推動高中化學教學整體效益提升的積極作用,本研究主要針對任務驅動教學法的特點以及具體的實施策略進行了詳細探討,主要的研究目的就在于使得任務驅動教學法與高中化學教學之間實現更高質量的融合,為學生學習效益的整體提升打下良好基礎。

關鍵詞:任務驅動教學法;高中化學;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22-0067-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22.023

為了使高中化學的課堂教學質量能夠得到有效提升,教師需要在教學中主動摒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打破以往教師講、學生聽教學模式所帶來的束縛,選擇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模式。因此,在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要想收到更好的教學效益,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積極有效的轉化,使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能夠得到凸顯,尊重學生個體的差異,確保教學內容能夠更好地滿足各層次學生的實際需要,為教學效率的整體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礎。而在明確任務驅動教學法主要特點的基礎之上,將其與高中化學教學實現更高質量融合則是提升高中化學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

一、任務驅動教學法的主要特點

(一)要有效突出任務在教學中的主線地位

為了確保任務驅動教學活動能夠順利展開,任務設計是教育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教師要充分發揮任務對于教學進程的推動作用,確保學生所有學習活動都能夠始終圍繞教學任務來展開[1]。在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對于不同的教學主體來說任務所扮演的角色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比如從教師的角度來講,任務屬于教學內容,而從學生的角度來說,任務則屬于學習載體。教學效果會直接受到任務設計質量的影響,教師要能夠引導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進行知識框架的構建,進而達到促進學生學習能力提升的目的[2]。

(二)在任務驅動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不可忽視教師的主導地位

任務驅動法教學中,教師不僅是任務的設計者,同時也是為學生提供學習情境的人,更是輔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重要幫手,因此教師必須突出自身的主導地位,保證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展開。

二、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主要策略

(一)借助問題的導向作用組織多維互動式教學

對于任務驅動教學法來說,問題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教師在正式開始組織教學活動之前,需要對教學大綱進行認真研讀,在確保教學能夠兼顧不同層次學生的基礎之上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對課堂教學中的問題進行精心設計,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得到有效調動,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始終保持積極的狀態,進而達到驅動學生自主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的教學目的。

首先,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教學問題設計的過程中,應該盡可能地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高中化學知識具有復雜以及抽象的特點,而教師在為學生介紹這些抽象知識點的過程中如果能夠有效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那么問題的呈現方式則能夠盡可能地體現生活化以及直觀化的特點,使學生在認識化學知識的過程中產生情感共鳴,促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產生更為強烈的欲望。通過充分發揮問題的驅動作用,學生能夠結合自身所學習的知識尋找解決問題的各類方法,最終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其次,教師在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要搭建平臺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互動交流。從任務教學法本質的角度來講,解決問題是教學的核心目的,教學的主體就是引導學生完成任務。這種教學方式屬于多維互動式的教學方式,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為學生打造平等以及自由的互動交流平臺,在保證學生學習效果的基礎之上促使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夠體現個性化的特點[3]。

(二)借助問題的任務驅動作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

在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保證教學效果的前提條件是構建合理科學的教學策略。具體的操作策略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首先,結合本節課需要教學的內容進行課堂教學問題的設置,但是需要保證所設置的課堂問題具有較高的有效性,要能夠圍繞本節課需要教學的內容以及學生需要完成的學習任務來設置問題。

其次,在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要充分考慮各個層次學生的需求,構建平等自由的、供師生以及生生交流互動的平臺。

再次,要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相關活動。如果在面對教師的問題時學生出現了回答錯誤的情況,教師也要善于發現學生思維過程中的閃光點并給予鼓勵以及肯定[4]。在肯定學生思考的基礎之上,采取更加適合學生的方式指出他們的錯誤并引導學生進行糾正。

最后,在學生對問題進行探究和解決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多應用創新性思維,進而通過學生在課堂上解決問題的過程以及積極有效的思考,促進他們創新思維能力以及發散思維能力的整體提升。

要想切實達成以上教學目標,高中化學教師則需要合理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課前備課階段,教師要能夠以本節課的教學任務為基礎進行教學方案的編寫。在為學生設計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則需要充分考慮他們自身的學習特征,并且在教學情境之中融入本節課教學內容[5],促使學生充分利用自身的解題經驗以及所掌握的相關知識來解決問題。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到全程把控,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以便更好地調整和優化教學策略。如果學生遇到了難以解決的問題,教師不要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而需要做好針對性的引導,促使學生在教師的啟發之下自主探究,進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如此,真正發揮了任務在教育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的驅動作用,促使學生主動地參與探究活動,為學生化學綜合能力的整體發展打好基礎。

(三)明確教學目標,保證任務設計的合理性

要想使得高中化學的教學效果能夠真正得到有效提升,對于教師來說明確教學目標是最為重要的前提條件,而教師所有教學任務的設置都需要圍繞教學目標來進行,而且要通過教學目標的設置來控制好課堂教學的節奏,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做到張弛有度。但是,在為學生設置學習任務的過程中,教師要控制好任務的難度,所設置的任務既不能過于簡單,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得到有效調動,也不能難度過高,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在為學生設置課堂任務之前,教師要仔細研讀教材的相關要求,客觀分析學生的情況以及教材的內容情況,對現階段學生的化學知識儲備情況以及認知水平情況有充分的了解,有效結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確保所設置的教學任務能夠體現前后相互關聯的特點,為學生完整知識體系的構建打下良好的基礎。學生圍繞教師所設置的任務框架開展學習活動,則能夠在課堂上緊緊跟隨教師的思路進行有效的探究。結合學生個體的學習情況,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設置一些具有可擴展性以及發散性的任務,促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實現自身思維能力的鍛煉,打破傳統教學方式給學生思維發展帶來的限制,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更多可能性,為教學效果的整體優化以及教學目標的達成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合理創設任務情境,培育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想使得學生的內部學習動機得到有效激發,教師則可以結合所需要教學的化學知識內容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教師可以將課本中抽象的化學知識點轉化成直觀、形象的知識并且將其呈現給學生,使學生在教師所創設的任務情境的引導之下實現更高質量的聯想以及回憶,有效刺激學生認知結構中既有的經驗以及知識,使學生在自己既有的經驗和知識以及新學習的知識之間建立間接或者直接的聯系。因此,在任務驅動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情境所扮演的角色往往不可忽視。但是,教師在為學生創設任務情境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盡量為學生創設有效真實的任務情境,同時所創設的任務情境要能夠最大限度地貼近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具體來說,情境的內容可以來源于學生化學知識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也可以來源于現實的生活、生產。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創設任務情境能夠使得原本枯燥以及乏味的課堂教學具有更強的趣味性特點,使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教師可以創設的任務情境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對本節課所需要學習的知識進行有效探究,提出自己對于知識的假設,以此為基礎結合自身新學習的知識以及既往的知識對自己提出的假設進行合理有效的驗證。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生完整地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探究的快樂以及成功的喜悅,進而達到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五)堅持開展課后練習,鞏固學生認知

教師在運用任務驅動法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在做好課堂教學引導工作的同時對課后練習問題進行關注,還要給學生布置化學理論學習任務以及化學實踐學習任務,讓學生從完成任務的角度學習化學知識,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運用任務驅動法開展教學活動也能夠幫助學生通過問題熟悉化學知識點,并通過練習的方式鞏固所學知識,幫助學生做好化學知識積累,使學生更加深入、具體地理解化學問題,并確保學生從多元角度認知化學問題,促進學生化學綜合學習能力的深度提升。此外,任務驅動法不僅可以在課堂練習環節得到有效應用,也可以有效應用在課后環節,讓學生在生活中通過任務驅動法學習開展實踐調查。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在課后環節開展化學實踐學習。通過開展實地調查等活動,學生能夠近距離觀察化學現象、分析化學現象,體會化學與生活的關系,進而確保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學理論知識內容,也能對化學知識學習產生較強的責任意識。同時,理論與實踐的雙重教學引導,能夠使學生的化學思維能力得到充分鍛煉,幫助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化學問題,理解化學概念、公式,這會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化學知識學習效率和質量。

(六)采用閱讀思考模式,提高學生思維能力

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依據是化學教材,而對學生開展化學拓展教學的基礎也是化學教材,所以,教師應注意通過化學教材提高學生的化學知識學習能力。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閱讀任務,讓學生在閱讀化學教材后能夠主動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這種任務驅動模式能夠提高學生的化學教材閱讀效率,也能使學生結合教師出示的學習任務更具針對性地去思考化學教材內容,讓學生能夠高質量地理解化學教材中的問題,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化學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能夠從多元角度理解化學教材中的理論內容,提高學生的化學發散思維能力。而且,閱讀思考模式的問題驅動教學,能夠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養成樂學、善思的習慣,為他們后續進行更加完善的化學知識學習做好鋪墊,也可以充分凸顯出任務驅動法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環節的應用效果,提升學生的化學邏輯思維素養。同時,教師也應鼓勵學生進行反向思維,讓學生具有善于總結教材中的問題的能力,可以對學生提出在閱讀后將教材中的內容進行歸納的要求,并結合不同的內容主題提出化學問題,以此使學生不僅能具有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也能具有提出化學問題的能力,確保學生的化學知識整體學習能力可以通過任務驅動的方式獲得突破。在化學課堂學習結束后,教師還可以評比不同學生提出的化學問題,并對此做出針對性評價,使學生能夠對自身的化學問題總結能力有所了解,也可以形成取長補短的化學教學效果,通過為學生營造互動的學習空間,更進一步讓學生對任務驅動學習模式進行靈活認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培養學生化學知識學習責任感。同時,更能讓學生通過任務驅動學習模式找到學習樂趣,通過不斷完成學習任務逐步提升學生的問題自主認知素養,激發學生化學知識學習潛能。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階段的課程體系中,化學課程知識的難度相對較高,而學生要想真正學好高中化學知識,首先要做的就是突破知識學習的瓶頸。同時,教師要想高質量地組織高中化學教學,則需要在課堂上能夠合理以及正確地使用任務驅動教學法,使任務驅動教學法推動教學質量提升的價值能夠得到充分發揮,進而有效激發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為課堂教學效率的整體提高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吳克勇,蔡子華.課程內容情境化的價值、策略及教學思考——以普通高中化學學科為例[J].基礎教育課程,2021(19):41.

[2] 經志俊,徐光靜.基于素養導向的高中化學教學主張[J].化學教學,2021(9):35.

[3] 陳冰冰,曹繼蓮,熊健.高中化學“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案例研究[J].廣州化工,2021(17):217.

[4] 馬丹妮,楊麗瓊,王宇飛.淺談高中化學教學中融入綠色化學教育理念的實施舉措[J].山東化工,2021(17):220.

[5] 韓姿,劉翠,張麗姣,等.“化學飛行棋”游戲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山東化工,2021(16):207.

猜你喜歡
任務驅動教學法高中化學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高中化學高效學習之復述策略
NOBOOK虛擬實驗在高中化學的應用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軍械士官大?!皺C械基礎”課程中的具體實施
項目教學法在建設項目LCM課程實訓中的創新應用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C 語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高中化學學習中錯題集的應用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